- 首页
- 医藏
- 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离宫锭子
血竭(三钱) 朱砂(二钱) 胆矾(三钱) 京墨(一两) 蟾酥(三钱) 麝香(一钱五分)
上六味为末,凉水调成锭,凉水磨浓涂之。
此锭子治疔疮毒肿,一切皮肤不变漫肿,搽之甚效。
白锭子
白降丹(四钱) 银黝(二钱) 寒水石(二钱) 人中白(二钱)
上四味共为细末,以白及面打糊为锭,大小由人,不可入口。每用以陈醋研汁,扫敷患处,此锭子专敷初起诸毒痈疽,疔肿流注,痰色恶者,及耳痔、耳挺等症。
万应膏药
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芨 象皮 官桂 白芷 当归 赤芍 羌活 苦参 乌药甘以上十九味,定粉在外,用净香油五斤,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候日数已一斤此膏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等毒,贴之甚效。
加味太乙膏
白芷 当归 赤芍 元参(各二两) 柳枝 槐枝(各十尺) 肉桂(二两) 没药(三钱) 大黄星) 黄丹(四十两,上将当归、白芷、赤芍、元参、肉桂、大黄、木鳖、生地八味并槐枝、柳枝,用真麻油称足用血余火气味香馥者,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将膏滴入水中,试软硬得中。如加老热油,如稀加炒丹各少许。渐渐加火,务要冬夏老嫩得候下宜为佳。烟尽掇锅来,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于膏上化尽。次下乳香、没药、轻粉,搅匀,倾入水中,以柳棍搂成一块。又换凉水浸片时,乘温每膏半斤,扯拔百转成块。又换冷水浸。随用时每取一块,铜勺内复化,摊贴,至妙。
此膏治发背痈疽,及一切恶疮,湿痰流注,风湿遍身筋骨走注作痛,汤烫火烧,刀伤棒毒,又男子遗精,女人白带,俱贴脐下。脏毒肠痈,亦可丸服。诸般疮疖,血气癞痒者并效。
吕祖一枝梅
雄黄(五钱) 巴豆仁(五钱,不去油) 朱砂(三分) 五灵脂(三钱) 银朱(一钱五分) 蓖麻上各研细,于端午日净室中,午时共研,加油胭脂为膏,磁盒收藏。勿经妇人之手。临用豆此药治男妇老幼新久诸症,生死难定之间。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枝,香尽去。如贴药处一时后不肿不红,皮肉照旧不变,谓之白云漫野,病虽轻浅,终归冥路。小儿急慢惊风,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贴之。凡病用之,皆可预知生死也。
五虎丹
当归 防风 白芷 南星 红花(各一两六钱) 没药(一两,去油) 乳香(一两)
以上共为细末。
此方专治跌扑闪错,经络血瘀,皮肉损伤,破流鲜血,受风作肿,疼痛不止。凡一切血脉不处干
九分散方
乳香 没药 麻黄 马前子(各四两) 自然铜 土鳖虫(各四两) 共为细末。
此药专治跌打损伤,从高坠落,筋骨折断,瘀血肿疼,皮肉损破,刑伤棒伤,车碰马踏,闪皮
五味散
黄芩 黄柏 轻粉 青黛 侧柏(各一钱)
共为细末,加冰片二分,红升丹一钱。
此药专治湿毒流串,皮肤生疮,搔痒无度,破浸黄水,秃疮、耳疮、鬼脸疮、羊胡髭疮、伤香油、凉水调敷。
乾坤一气膏
当归(一两) 白附子(一两) 木鳖肉(一两) 台麝(四分) 续断(一两) 没药(一两二钱)
芷(一两) 巴豆仁(一两)
两) 赤芍(一两) 三棱(一两) 元桂(一两)
此膏专治痞疾,无论新久。又治诸风瘫痪,湿痰流注,各样恶疮,百般怪症,头痛,男子丹三
神效龟龄益寿膏
菟丝子(酒蒸) 牛膝(酒洗) 木鳖子 熟地 肉苁蓉 川断(酒洗) 蛇床子(酒洗) 鹿茸仁(去皮尖) 谷以上十五味各三钱,或各一两,用油二斤四两,将药入油熬枯,滤去渣,熬至滴水成珠,下蚧(一对) 乳香(三母丁香(三钱) 麝香(三钱) 木香(三钱) 真阳起石(三钱) 蟾酥(三钱)
共为细末,诸药下完,不住手搅,入磁罐内,下井中浸三日或五日,去火毒方可用。
此膏异授秘传,能固玉池,真精不泄,灵龟不死,通二十四道血脉,镇三十六道骨节,气血虚百顽麻经水暖子光彩人,人,膏仔同天右肾疮贴
三黄丸
大黄(一两,生) 黄连(一两,生) 黄芩(一两,生)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或一钱五分,滚水下。
此药专治积热积痰,胸膈痞闷,咽喉不利,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小便赤色,大便结涩等症
凉血地黄丸
生地黄(一两,酒洗) 山栀仁(五钱,炒黑) 当归(一两,酒洗) 青皮(一两,醋炒) 槐花水炒) 蒲黄(五钱,共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此药治阴虚火动,素有积热,面赤心烦,吐血呕血,咯血衄血,一切失血之症。
牛黄健步丹
牛黄(三两) 薄荷(三钱) 南星(二两,姜汁炒) 天麻(一两) 橘红(一两五钱) 鹿茸(一芦,土炒) 白茯神(一(二两,酒洗) 熟地(二两)
酥炙) 龟板(一两五钱,酥炙) 牛膝((一两五钱,盐酒炒) 黄柏(二两,人乳拌,盐冬(二两,去心) 远志(一两,甘草水泡) 石菖香(五钱) 木瓜(一两) 薏仁米(一两,炒) 羌活(一两洗) 防风(一两,酒洗)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合猪脊髓、金箔为衣,黄蜡为皮,每丸重一钱五分。不拘时,盐汤、此药治中气风,昏冒僵仆卒倒,口眼歪斜,手足瘫痪,步履艰难,言语塞涩,痰涎壅盛,心
经验大健脾丸
人参(一两) 白朮(二两,土炒) 白茯苓(一两) 陈皮(一两) 麦芽(一两) 半夏曲(一两楂肉(一两)
(一两,去根)
上为细末,陈老米、荷叶煎浓汤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钱五分,食远用白滚水送下。
此药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懒于饮食,胸膈窒塞,胁肋胀满,肢体倦怠,面肌消瘦,呕吐
加味六君子丸
人参(一两) 白朮(一两,土炒) 白茯苓(一两) 陈皮(八钱) 半夏(一两,姜炒) 木香(上为细末,姜枣汤为丸,每服一钱五分,白滚汤送下。
此药专治脾胃虚弱,不爱饮食,不长肌肉,神疲倦怠,畏冷怯寒,痰呕腹胀,大便稀溏等症
竹沥枳术丸
白朮(二两,去芦,土炒) 苍朮(二两,米泔水浸,盐水炒) 枳实(一两,麸炒) 白茯苓(星(一两芥子(一两,炒子)
上为细末,以神曲六两,姜汁一盏,竹沥一碗,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远临卧此药专治脾弱气郁,开脾化痰,胸膈堵闷,不思饮食,呕吐痰涎,精神困倦等症。
通关散
皂角如猪牙者,去皮弦,二两。用生矾一两,以苎包,入水与牙皂同煮,化下去白矾再煮,上合一处研匀,每遇痰厥及喉闭,不省人事,先以少许吹鼻喉,有嚏可治。
此药专治中风、中气、痰厥,不省人事,或痰火喉闭,牙关紧急,汤水不下,以少许吹鼻喉
黑神散
棕皮炭 当归 赤芍 白芍 生地黄 香附(童便炒) 姜炭 五灵脂 熟地黄(各一两,炒)
钱) 蒲黄(一两)
上为细末。
此药治产后胎衣不下,败血攻心,昏晕欲绝;或横生倒养,或子死腹中,妊母肢体冷痛,口呆
接骨丹
乳香(一钱,炒) 没药(一钱,炒) 血竭(一钱) 硼砂(一钱) 土鳖(一钱,焙干) 骨碎补钱,醋洗)
上为细末。
专治跌打骨折,先整理对准,用绵衣盖之,勿令见风,方服此药。每服七八厘,黄酒调下,
神授黑神丸
当归(一两,酒炙) 广木香(二钱) 天麻(四钱) 好墨(二钱五分) 高白面(五钱) 百草霜共研细面,清水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对症用引。
此药专治一切失血诸症,急怒伤肝,血不归经,血热妄行,鼻中衄血,口内咯血、吐血,痰
加味八宝清胃散
珍珠(二钱,豆腐煮) 琥珀(一钱五分) 牛黄(五分) 冰片(四钱) 儿茶(二钱) 乳香(五上为细末,搽涂患处。
此药专治咽喉诸症,单双乳蛾,红肿疼痛,满口糜烂,汤水不下,口舌生疮,瘟发颐,牙痈
八厘散
土鳖(十个) 半两钱(五文)
共为细末,每服八厘,黄酒送下。治症同前接骨丹。
拔疔散
食盐 朱砂 枯矾 砂(各一钱)
上为细末,专治红线等疔,或恶心,疼痒掣骨,憎寒壮热,牵引麻木。用竹刀刺破,将此药
玉液散
黄柏(一两,净末)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芝麻油调搽患处,干散亦可。忌水洗。
此药治黄水疮、薄皮疮、伤手疮。若有脓干上,若无脓水香油调上。
白粉散
轻粉(一两) 冰片(五分) 共研细末。
此药专治月食疮、线儿疮,黄水、薄皮、伤手等疮。如有脓水干上,无脓水者香油调上。
二味拔毒散
白矾 雄黄(各三钱)
上为细末。
治蛇盘疮,及无名肿毒。止痛、清热、化毒,茶卤调搽。
赤豆拔毒散
上为细末,用醋调搽。此药治症与二味拔毒散同。
保生救苦散
寒水石 大黄 滑石 黄柏(各等分)
共为细末,香油调涂患处。
此药专治汤烫火烧,止痛生肌,解毒带凉。
痱子药
绿豆粉 滑石(水飞过,各等分)
共研细末,不时搽之。治血热沸腾,因生痤痱。
通源散
苦丁香(酒洗,炒,五钱) 大戟(去粗皮,酒洗,炒,二钱五分) 芫花(酒洗,炒,二钱五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黄酒调服。
专治水肿虫胀,四肢肿疼,腹大如鼓,名曰洪水横流。服此药之后服补药,忌盐酱一百日。
红绵散
枯矾(五分) 干胭脂粉(二分五厘) 麝香(少许) 冰片(一分) 炉甘石(五分)
上为细末。
专治耳底肿痛, 耳脓,或出黄水。先以绵杖展干脓水,用鹅翎管入耳底。
止血散
治金疮血流不止,用此敷之立止。
水獭毛二两(将皮向上,毛朝下,以火烤毛焦,以刀刮下毛灰,再烤再刮) 红花(一两) 共为细末。
乌金散
小粉(一两,炒黑) 五倍子(五钱) 大黄(八钱)
上为细末,醋调搽患处。
专治诸疮毒,脓已熟不用针刀,将此药敷贴,其疮自破。
二白散
大贝母(一两) 南星(一两)
上为细末。
专治痰核流注,结聚疙疸,不红不作脓,行长行消,肉色不变。用姜汁调,频频敷贴,蜜水
玉容散
白附子(二钱) 细辛(一钱) 白芷(一钱) 白蔹(一钱) 白芨(一钱) 防风(一钱) 荆芥(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二钱) 山柰(二钱) 红枣(八个) 丝专治面生黯 ,或生小疮,或生痤痱、粉刺之类,并皮肤瘙痒。每清晨洗面,久久自愈。
六圣散
乳香 没药 川芎 雄黄 白芷(以上各二钱) 盆硝(五钱)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
专治头风牙疼赤眼,脑泻耳鸣,偏正头疼,鼻塞声重,及蜈蚣蛇蝎所伤。用时口噙凉水,以
龙脑散
硼砂(一钱) 冰片(一分) 儿茶(二分) 雄黄(二分) 牛黄(一分) 青黛(水飞,五厘) 延上为细末,搽患处。此药与加味八宝清胃散治法相同。
观世音菩萨救苦神膏
大黄(一两) 细辛(七钱) 木鳖子(一两,研) 三棱(一两) 芫花(八钱) 白芷(八钱) 天(四两,研,收膏用) 甘柏(八钱) 枳实(八钱) 独活(七钱)
全蝎(七钱,去勾) 五倍子(七钱) 皂角(八山甲(七钱) 香附(七钱) 羌活(八钱) 当归(一两五钱(七钱) 麻黄(八钱) 巴豆(八钱) 防风(七钱) 川乌(一两) 肉末,取膏放入) 飞过黄丹二斤四两,收膏放入。
制法:地道药材称准,用真香芝麻油六斤,浸瓷盆内□日,然后熬膏。用桑皮纸摊成大小膏世音此方系天师业法善,以世人苦难莫多于病患,诚心济世。此膏不拘大小病症,用之无不神效醒,不一治偏正头风,右患贴右,左患贴左,正患贴印堂,并卷条塞鼻孔中,口含甘草汤咽之。
一治眼科七十二症。肿病,将耳上角针刺血出贴上。星障翳膜,卷毛倒睫,迎风流泪等症,一治喉咙三十六症。单双蛾、喉闭、喉风,贴喉上。口含甘草水。要速效,将膏口含化下,一治牙疼,贴上即止,勿服甘草汤。
一治诸般腹疼、胃口疼痛、丹田疼,即于疼处贴之,服甘草汤。丹田穴在脐下一寸七分。
一治中风瘫痪,左患贴左,右患贴右,服甘草汤。不省人事,痰声如锯,作丸清汤送下,其一治劳瘵病,贴夹脊穴、尾闾穴、脐口,饮甘草汤,七日痨虫尽死。咳嗽吐痰,贴前后心,空处一治臌胀,水臌、气臌、血臌,俱贴脐下丹田穴,不可饮甘草。
一治噎膈,气膈、食膈、痛膈,俱贴胃口、肚脐,常服甘草水。如塞在咽,口咽不下,即贴一治哮喘、咳嗽诸症,俱贴前心后心,饮甘草水。如痰盛气塞不通,或作条塞鼻孔中,或作一治大小便闭,俱贴肚脐,饮甘草汤自通。如数日不通,危在旦夕,作丸送下,空心用葱汁一治伤寒时疫,贴肚脐,饮甘草酒,一醉汗出即愈。如五六日不便,作丸吞下,便解而愈矣一治疟疾,一日、二日、三日,俱贴肚脐,饮甘草汤。如发过四五次者,作早晨服下,饮热一治妇人赤白带下,贴肚脐及丹田穴,常服甘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