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柴胡饮子(事亲增入) 兼治于内者。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六磨饮(和剂) 痞塞七气。

  枳壳 槟榔 乌药 人参 木香 沉香上用粗碗磨。水服。

  五皮饮 肿证。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等分。水煎热服。忌生冷油腻坚硬粘滑物。

  芦根饮子(千金增入。) 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干呕。不下食。

  生芦根(切) 青竹茹(各一升) 粳米(三合) 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一只。取五升澄。清下药。煮二升半随便饮。不瘥重犀角饮子(千金增入) 由心脏热之所感。宜服此方。

  犀角(十八铢) 茯神(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 甘草(半两) 白术(六钱)

  上 咀。以水九合。煎四合。分服。(加龙齿一两佳。)

  疏凿饮子 肿证。

  泽泻 商陆 赤小豆 羌活 大腹皮 椒目 木通 秦艽 茯苓 槟榔 加姜。水煎服分心气饮。

  木香 丁皮 人参 麦门冬 大腹皮 浓朴 槟榔 桑白皮 草果仁 桔梗 白术 香附子 藿香 陈皮 紫苏 甘草 加姜、枣、灯心。水煎服。

  木香流气饮。

  半夏 陈皮 浓朴 青皮 甘草 香附 紫苏 人参 木瓜 石菖蒲 赤茯苓 白术麦冬 草果仁 肉桂 莪术 大腹皮 丁皮 槟榔 木香 藿香 木通 姜、枣。水煎升麻和气饮干姜 升麻 枳壳 桔梗 苍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白芷 大黄(各一钱) 干姜(三分) 加姜、灯心。水煎服。

  和气饮。即升麻和气饮。

  芎附饮 解郁行气。

  川芎(一钱) 香附(二钱)

  上为末。不拘时。茶汤调下。

  甘露饮 咽痛。

  枇杷叶(去毛) 熟 山茵陈 天门冬 枳壳 石斛 生地 甘草 黄芩 麦门冬水煎服。

  薄荷煎 咽痛。

  薄荷(一斤。取头末。四两) 砂仁 川芎 甘草(各五钱。取头末三钱) 脑子(五分另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临卧。任意咽嚼。又方无脑子。有桔梗。

  驱疟饮 疟。

  前胡 柴胡 黄 浓朴 半夏 桔梗 甘草 桂心 干姜 加姜、枣水煎服。

  四兽饮 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草果仁乌梅、姜、枣、水煎服。

  厘清饮 小便多。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等分)

  入盐少许。水煎服。

  清心连子饮 浊淋。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 石莲肉 茯苓 黄 人参水煎。沉冷服。发热加柴胡、薄荷。

  黄 饮 三消。

  即黄 六一汤。

  参术饮(增入) 治妊娠转胞。

  四物汤加人参 白术 半夏 陈皮 甘草 生姜煎。空心服。

  四顺清凉饮 大便秘。

  大黄 当归 赤芍 甘草水煎服。以利为度。

  四磨饮(增入) 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

  人参 槟榔 沉香 台乌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盏。煎三五沸。温服。

  粟壳饮 痢。

  罂粟壳 枳壳 白芍药 陈皮 当归 甘草 诃子 木香 人参 白僵蚕 水煎服。

  水煮木香散。

  即水煮木香丸。水化煎服。

  藿脾饮藿香 浓朴(姜制) 陈皮 半夏 甘草 水煎服。

  冷香饮子(增入) 治伤暑 乱。腹痛烦躁。脉沉微或伏。

  草果仁(三两) 附子 陈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 咀。每服一两。姜煎。旋冷服。

  威灵仙饮生威灵仙不拘多少。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温酒调下。微利为度。

  消毒饮牛蒡子(君) 荆芥(臣) 甘草(使)

  水煎服。如治疮疥。大便利者。勿服。

  犀角饮子。

  犀角(镑) 菖蒲 木通 玄参 赤芍 赤小豆 甘菊花 甘草水煎服。

  增损四物饮即四兽饮。去草果。加藿香、浓朴、川芎、当归。

  瘦胎饮粉草(一两) 商州枳壳(三两)

  上为末。白汤点服。一方加香附。

  如圣饼子(和剂)头痛。

  防风 天麻 半夏 南星 川芎 干姜 川乌 甘草(等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芡实大。或捻作饼子。晒干。每服五饼。荆芥三五穗。细嚼茶酒任下。熟水亦可。或煎荆芥汤亦可。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三·散类

  八味顺气散(济生) 中风。

  白术 白茯苓 青皮 白芷 陈皮 乌药 人参(各一两) 甘草(五钱)

  水煎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间服。

  五积散(上除肉桂、枳壳为粗末。仍十三味。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令匀每服三钱。加后项药同煎。)

  白芷 川芎 甘草 茯苓 当归 肉桂 白芍药 半夏(各二两) 陈皮 枳壳 麻黄 苍术(二十四两) 干姜(炮。四两) 桔梗(十二两) 浓朴(四两)

  加姜、葱。水煎。热服。胃寒用煨姜。挟气加吴茱萸。调经催生。入艾、醋服。

  藿香正气散紫苏叶 白芷 茯苓 大腹皮(各一两) 白术 陈皮 浓朴 半夏曲 桔梗(各二两)

  藿香(去土三两) 甘草(炙。二两半)

  每服三钱。和姜三片。枣一枚。水煎。热服。

  乌药顺气散 麻黄(去根节) 陈皮 乌药(各三两) 姜蚕(去丝觜炒) 川芎 枳壳 甘草(炙) 白芷桔梗(各一两) 干姜(炮。五钱)

  每服三钱。加姜、枣。水煎服。

  复元通气散(和剂)

  茴香(舶上者) 穿山甲(蛤粉炒。各二两) 木香(一两半) 甘草 陈皮 延胡索 白丑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木香汤调服败毒散柴胡 甘草 桔梗 人参 芎 茯苓 羌活 前胡 枳壳 独活(等分)

  加薄荷姜水煎服。寒多热服。热多温服。

  消风散荆芥穗 甘草 芎 羌活 姜蚕(炒) 防风 茯苓 蝉蜕 藿香 人参(各二两) 浓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服。如久患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如暴感风寒。头痛声重寒热。倦痛。用荆芥茶清调下。温酒亦得。可并服之。小儿虚风及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服半钱。俱不计时服。

  防风散 同前证类。

  秦艽 独活 麻黄 半夏 防风(各二两) 升麻 防己 白术 石膏 白芍药 黄芩甘草 当归 远志 人参(各一两)

  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一盏。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临卧热服。

  八风散(和剂)同前证类。

  藿香(二两) 白芷 前胡(各四两) 黄 甘草 人参(各八两) 防风 羌活(各十二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薄荷少许。煎七分。去滓。食后温服。腊茶清调六钱亦得。小儿虚风。乳香腊茶清调下半钱。更量儿大小加减服。

  大三五七散(和剂) 同前证类。

  山茱萸 干姜 茯苓(各三斤) 附子(三十五枚) 细辛(一斤八两) 防风(去芦四斤)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四生散(和剂) 同前证类。

  黄 羌活 蒺藜 白附子(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汤调服。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腰子批开。以药末二钱合定裹煨香熟。空心细嚼。以盐酒调下。

  胡麻散(和剂) 仝前证类。

  胡麻(十二两) 荆芥 苦参(各八两) 何首乌(十两) 甘草 威灵仙(各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汤茶食后点服。或酒蜜汤亦可。服此药后。频频洗浴。贵乎得汗。有效。

  木香调气散(和剂) 中气。

  白豆蔻(取仁)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钱) 藿香叶 甘草(各八分) 砂仁(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不拘时。点服。

  却暑散(得效) 中暑。

  赤茯苓 甘草(各四两生) 寒食面 生姜(各一斤)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新汲水或白汤点服。

  大顺散(和剂)

  甘草(锉寸长十两) 干姜 杏仁 肉桂(各一两二钱)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同炒。候杏仁不为度。用节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每服二钱。水煎服。如烦躁。井花水调。常用以滚汤点服亦可。

  枇杷叶散(和剂)

  枇杷叶(去毛炙) 陈皮(去白) 丁香(各五钱) 浓朴(姜制。四两) 白茅根 麦冬(去心) 木瓜 甘草(炙各一两) 香薷(三钱)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姜三片。水煎服。温水调服亦可。如烦躁。井花水调。小儿三岁。可服半钱。更量大小加减。不拘时服。

  十味香薷散(百一)

  香薷(一两) 人参 陈皮 白术 白茯苓 白扁豆 黄 木瓜 浓朴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白汤或冷水调服。

  枳芎散(增入) 治左胁痛刺不可忍。

  枳实(炒) 川芎(各半两) 粉草(炙。一钱半)

  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下。酒亦可。

  平胃散 又名对金饮子。

  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多) 浓朴(姜制) 陈皮(去白等分) 甘草(炙。减半)

  加姜、枣。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

  和解散苍术(二钱) 浓朴 陈皮 甘草 本 桔梗(各一钱)

  加姜枣。水煎服。

  十味芎苏散川芎 紫苏 干葛 桔梗 柴胡 茯苓 甘草 半夏 枳壳 陈皮加姜。水煎服。

  顺元散(得效)

  南星(炮。一两) 川芎(炮) 附子(炮。各五钱) 木香(二钱半)

  每服三钱。加姜。水煎服。

  五苓散白术 白茯苓 猪苓 泽泻(等分) 肉桂(减半)

  上为末。白汤调服。

  辰砂五苓散即前五苓散加辰砂。上为末。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新汲水调服。小儿五心烦热。多哭如惊。壮热水调服。

  玉屏风散白术(一两) 黄 防风(各五钱)

  水煎服。

  消风百解散苍术 麻黄 白芷 荆芥 陈皮 甘草加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三白散白丑(二两) 桑白皮(微炒) 白术 木通 陈皮(去白。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姜汤下。

  不换金正气散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藿香 半夏加姜枣。水煎服。不服水土者。尤宜服之。

  普贤正气散即前不换金正气散加生姜、葱白、黑豆。水煎服。

  防风通圣散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甘草 麻黄 黄芩 桔梗 荆芥 薄荷 连翘 栀子石膏 滑石 芒硝 大黄痰嗽加半夏、生姜。水煎服。

  神木散苍术 川芎 白芷 本 细辛 羌活 甘草加姜、葱。水煎服。如伤风鼻塞。为末。葱汤调服。

  五膈宽中散浓朴 香附 青皮 陈皮 白豆 砂仁 木香 丁香 甘草上为末。每服二钱。姜三片。盐少许。煎汤调服。

  谷神嘉禾散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人参 白术 薏苡 砂仁 谷芽 神曲 枇杷叶 槟榔 大腹子 桑白皮 白豆蔻 青皮 五味子 木香 沉香 丁香 藿香 随风子 石斛 杜仲加姜、枣。水煎服。五噎入干柿一枚。膈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

  实脾散 肿证。

  浓朴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木瓜 大腹子 草果仁 附子 木香 干姜 加姜、枣。水煎服。

  八味平胃散 香港脚。

  浓朴 升麻 射干 茯苓 大黄 枳壳 芍药 甘草水煎服。

  龙胶散(阙)

  大圣散人参 黄 茯苓 甘草 川芎 当归 麦门冬 木香加姜。水煎服。

  枳壳散防风 川芎 细辛 枳壳 桔梗 干葛 甘草加姜。水煎服。

  蟠葱散 阴颓气。

  苍术 茯苓 青皮 丁皮 延胡索 肉桂 三棱 莪术 槟榔 干姜 砂仁 甘草加连根。葱白。水煎。热服。

  荜澄茄散附子 荜澄茄 沉香 葫芦巴 肉桂 补骨脂 茴香 巴戟天 川楝子 木香 川乌水煎服。

  异攻散 小肠气。

  即五积散。

  止衄散 鼻衄。

  黄 赤茯苓 白芍药 当归 生 阿胶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黄 汤调下。

  一字散雄黄 细辛(各五钱) 川乌(生。五枚)

  上为末。每服一字。姜汁芽茶。煎汤调服。

  金沸草散旋复花 麻黄 前胡 荆芥穗 甘草 半夏 赤芍加姜枣。水煎服。

  黑神散黑豆(炒) 熟 当归 白芍药 蒲黄 肉桂 干姜(炮) 甘草上为末。每服二钱。酒童便各半盏。调服。

  妙香散 舌衄。

  人参 黄 茯神 山药 甘草 桔梗 远志 木香 麝香 辰砂上为末。温酒调服。

  扁豆散(本事) 咯血。

  扁豆 人参 白术 半夏 枇杷叶 生姜入槟榔二分半。水煎服。

  七珍散(本事)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甘草 山药 粟米加姜。水煎服。

  补肝散(千金增入) 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

  地肤子(一斗。阴干为末) 生地黄(十斤。捣取汁)

  以地黄汁和。曝干。更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

  千金内补散(瑞竹) 嗽血。

  人参 黄 川芎 当归 白芷 桔梗 官桂 甘草加姜。水煎服。

  通关散 头痛。

  抚芎 川芎 川乌 细辛 白芷 薄荷上为末。葱白、茶清调服。薄荷汤调亦可。

  茶调散 头痛。

  川芎 白芷 羌活 防风 荆芥 薄荷 香附 甘草上为末。食后茶清调服二钱。

  八生散天雄(去皮脐。如无以大附子代之) 大川乌(各一两。去皮脐) 白附子 南星 天麻(各五钱) 川芎 半夏 木香 全蝎(去毒。姜汁拌。全用)

  并生用。加姜。多水煎服。

  追风散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 僵蚕 全蝎 白附子 南星 天麻 白芷 川芎 羌活 防风荆芥 石膏 甘草 地龙(去土) 乳香 没药 雄黄上为末。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临卧沸汤调服。

  白蔹散(千金) 治风痹肿筋急展转易常处。

  白蔹(半两) 附子(六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