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神农本草经疏
神农本草经疏
忌破气 复忌补气 升 燥热 酸敛
诸药俱见前
宜辟恶气 安神镇心 辛香发散 金石镇坠牛黄 丹砂 苏合香 天竺黄琥珀 沈水香 龙脑香 乳香安息香 檀香 木香 麝香真珠 雄黄 鬼臼 龙齿犀角 金银箔 虎骨 代赭石天灵盖 獭肝 生地黄 菖蒲远志
妇人门
赤白带下妇人多忧思郁怒损伤心脾肝火时发血走不归经所以多患赤白带也白带多是脾虚盖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矣皆由风木郁于地中使然耳法当开提肝气补助脾元宜以补中益气汤加酸枣仁茯苓山药黄檗苍术麦门冬之类浓煎不时饮之再用六味地黄丸中加牡蛎粉海螵蛸杜仲牛膝蜜丸光大如豆空心饥时吞下五六钱隂虚火炽加枸杞子五味子黄檗白带多属气虚补气健脾治法之要领也带下如浓泔而臭秽特甚者湿热甚也且多有湿痰下坠者宜苍术白术黄檗黄芩茯苓车前子为主佐以升提
带下如鸡子清者脾肾虚极也面色必不华足胫必浮腰腿必酸宜五味子八味丸间用开脾养心之剂如归脾汤之类隂虚有火宜八味丸中加五味子菟丝子车前子黄檗叔和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水枯盖言崩久气血虚脱而白滑之物下不止耳此证虽有气血寒热之分要归总属于虚
赤淋多因于心火肝火时炽不已久而隂血渐虚中气渐损遂下赤矣治宜养心为主兼以和肝缓中凉血清气
赤带久不止则血虚宜胶艾四物汤加便煅牡蛎粉酸枣仁麦门冬
标急而元气不甚惫者先救其标标急而元气衰剧者则当本而标之可也
忌破气 降 温热
诸药俱见前
宜补敛 清热 辛甘 苦寒 佐以淡渗
生地黄 人参 白芍药 阿胶山茱萸 黄檗 五味子 麦门冬白胶 枸杞子 续防 杜仲牛膝 白茯苓 车前子 泽泻蛇床子 香附 补骨脂 牡蛎
艾 二术
血枯经闭由于脾胃薄弱气血不生
忌破气 破血 燥热 腻膈滑肠 升发 苦寒诸药俱见前
宜补脾胃 甘温 甘平
人参 莲肉 酸枣仁 白藊豆甘草 茯苓 薯蓣 橘红白芍药 缩砂蜜 菟丝子 牛膝牡丹皮 白胶 阿胶 芡实麦门冬
经行先期为血热
忌升 补气 辛温 燥热
香附 当归 乌药 艾【以上辛温】余忌药俱见前
宜凉血清热 补肝肾 兼降气 甘寒 酸寒苦寒
生地黄 牡丹皮 白芍药 天门冬麦门冬 枸杞子 杜仲 青蒿枇杷叶 苏子 鼈甲 阿胶黄檗 黄芩 知母
经行后期为血虚
忌行血 破气 燥热 苦寒
诸药俱见前
宜补肝肾 甘温 酸温
熟地黄 薯蓣 人参 菟丝子山茱萸 杜仲 续断 阿胶
艾 五味子 当归 枸杞子白胶 牛膝
月事过多属心火盛脾气弱
忌破气 降 辛温 苦寒
诸药俱见前
宜凉血 敛摄 酸平 甘寒
麦冬 生地【泻泄禁用】 青蒿 生甘草牡丹皮 白芍药 酸枣仁 五味子
崩中属气血两虚有热
忌破气 行血 降 温热 辛燥 苦寒
诸药俱见前
宜补气血 兼清热 甘温 甘寒 酸敛
人参 黄耆 生地黄 熟地黄地榆 芍药 白胶 阿胶香附 续断 甘草 麦门冬山茱萸 杜仲 五味子 白茅根蒲黄【炒】 桑耳灰 侧柏叶 艾叶木耳灰
热入血室类伤寒或经事适来忽住或届期不行忽发大热口渴或厥但不头疼为异于伤寒耳
忌补气 温燥 辛燥 收敛 下泄 大热 升发
诸药俱见前
宜行血清热 甘寒 咸寒 苦寒
生地黄 牡丹皮 蒲黄 苏木牛膝 延胡索 麦门冬 犀角白芍药 黄芩 童溺 荆芥穗如便闭加大黄
种子【内分男女气虚血虚精寒血热火炽精滑因证选用】
忌破气 破血 燥 过用辛热
诸药俱见前
宜调气补血 男子宜固精
桑螵蛸【温平治男子精滑】 柏实【甘温治男子精滑精寒】海狗肾【咸热治男子精寒】 鱼胶【平治男子精滑】
阳起石【热治男子精寒】 覆盆子【甘温治男子精滑】车前子【咸寒治男女火炽】 鹿茸【温咸治男子精寒】
莲须【甘温治男子精滑】 巴防天【温治男子精寒】
何首乌【苦温益男子气血】 牛膝【苦平治男子血虚隂痿】补骨脂【辛温台男子精寒隂弱】 沙苑蒺藜【甘平男子固精益血】白胶【温平治男女气血两虚精寒】 肉苁蓉【温酸咸治男女血虚精寒】
黄檗【苦寒治男女火炽】 人参【微温治男女气虚脾胃薄弱】
麦门冬【甘寒男女血热】 五味子【酸温治男女精滑精寒】山茱萸【酸温治男女精滑精寒】 天门冬【苦寒治男女火炽】莲肉【甘平治男女胃弱精寒】 熟地黄【甘寒男女益血生精】
白薇【温平女】 当归【辛温女】
白芍药【酸寒女】 紫石英【温女】
艾叶【辛温女】
妊娠恶阻
忌破气 升散 燥热 苦寒 滑肠 腻膈诸药俱见前
宜顺气 甘寒 酸寒
苏子 橘红 枇杷叶 白茯苓麦门冬 芦根 竹茹 木瓜白芍药 竹叶 人参 缩砂蜜白梅 乌梅
安胎
忌破气 破血 升散 辛热 辛燥
诸药俱见前
八月以后及胎前滞下者方可用枳壳气虚者不用
三月以前宜养脾胃四月以后宜壮腰肾补血益隂顺气总宜清热
茯苓 麦门冬 薯蓣 人参芍药 白术 橘红 炙甘草缩砂蜜 艾叶 杜仲 生地黄益母草 白胶 阿胶 续防黄芩 枸杞子 青蒿子 桑寄生鲤鱼 乌雌鸡 葱白
胎漏属气血虚有热
忌宜俱同安胎条
难产
忌破气 破血 收敛
诸药俱见前
宜补气血 滑利 润
人参 柞树枝 鱼胶 冬葵子千里马 白芷梢 牛膝 桂心当归 芎防 益母草 百草霜石燕 弓弩 麻油 猪脂
酒 生鸡子 兔头 滑石麝香
预防血晕一腹痛坐草时即用苏木菊花心者一两生地黄一两降香末二钱水三盌煎一盌加童便半盌儿堕地即饮之永无恶血冲心之患房中常打醋炭万一血晕亦须此药更以家寳丹一丸灌下神效 凡妇人气弱者无气力送子出产门须服人参此药能兼治横生倒产世医不知也 凡临产交骨不开惟浓煮柞木枝汤饮之则自开柞木俗名一叶一刺其木枝榦直上每一叶下必发一刺 胞衣不下用乳香没药末各七分五厘麝香一分芒硝一钱五分研细以酒调服立下饮热童便以滋药力更妙
产后诸病
忌破气 升 汗 吐 下 燥 苦寒 大热诸药俱见前
宜行血 次宜补血清热 总宜补养肝脾肾 辛温 甘寒 酸寒
苏木 黑豆 鹿角末 红花乳香 没药 牛膝 炮姜当归【脾胃弱者勿用】益母草 桃仁【胃弱者禁用亦不可过用】桂【天寒无火之人可用】泽兰 干地黄 续防白胶 杜仲 山茱萸 人参青蒿 麦门冬 白芍药 五味子
产后少腹痛按之痛甚有结块名儿枕痛
忌酸敛 补气 破气 升 下 汗 燥
诸药俱见前
宜行血活血散结 兼健脾
延胡索 红蓝花 牡丹皮 苏方木山查肉 益母草 蓬莪茂 蒲黄白胶 当归 黑豆 生地黄泽兰 牛膝 五灵脂 缩砂蜜橘红 童便 桃仁 干姜痛极加乳香没药【各六七分】天寒加桂暑月勿用肺热有火勿用
产后少腹痛按之即止者属血虚
忌行血 破气 汗 吐 下 燥 苦寒 大热诸药俱见前
宜补血 补脾 和肝
干地黄 白芍药 当归 续防白胶 阿胶 牛膝 人参酸枣仁 麦门冬 炙甘草 大枣薯蓣 橘皮
产后泄泻
忌消导 滑肠 腻膈 发散 生冷 破气 苦寒
诸药俱见前
宜温中补气 健脾开胃
人参 甘草 薯蓣 莲肉藊豆 茯苓 白芍药 橘皮车前子 肉豆蔲【内热津液不足者少用】 藿香五味子 补骨脂【内热火炽者勿用】 缩砂蜜
产后发热或自汗盗汗
忌苦寒 发散 升提 破气 破血 下 辛燥大热 寒滑伤脾
诸药俱见前
宜补血 凉血 补肝 补心 生津液 兼敛摄实表
干地黄 炙甘草 白芍药 五味子麦门冬 酸枣仁 牡丹皮 童便青蒿 鼈甲 泽兰 黑豆黄耆 人参【肺热者禁用】
产后头痛由于血虚
忌发散 破血 升提 辛燥 大热
诸药俱见前
宜益血 凉血 降 甘温 甘寒 佐以酸寒生地黄 甘菊花 乌梅 麦门冬苏子 童便 甘草 当归白芍药 黑豆 五味子 鼈甲
产后发渴由于血虚有热
忌同产后发热
宜同产后发热加蔗浆倍麦门冬五味子
产后气喘由于气血两虚
忌同产后发热
宜补气血 润肺 下降
人参 橘红 生地黄 天门冬麦门冬 苏子 枇杷叶 栝楼仁栝楼根 童便 五味子 竹茹
产后恶寒由于气血两虚
忌同产后发热
宜补气血 温中 甘温 佐以辛温
人参 黄耆 炙甘草 干地黄龙眼肉 当归 炮干姜
产后小便不利或短赤由于肾水真隂不足
忌利小便 余忌同产后发热
诸药俱见前
宜生津液 益隂 补血 凉血 清热 甘温甘寒 酸寒
天门冬 麦门冬 生地黄 枸杞子山茱萸 白芍药 车前子 牛膝五味子 青蒿子 鼈甲 竹叶
产后大便闭结由于血枯内热
忌补气 行血 辛热 燥 下 升 苦寒诸药俱见前
宜益血 凉血 润燥 滋肝肾 生津液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五味子 蔗浆 牡丹皮 肉苁蓉当归 麻仁 人乳 蜜
产后不得眠
忌同产后大便闭结
宜补心 降心火 补肝 补脾隂 兼清内热生地黄 麦门冬 茯神 丹参沙参 酸枣仁 白芍药 竹叶远志 莲肉 龙眼肉
产后腹胀由于隂血虚脾隂虚
忌破气寛中 升提发散 消导 吐 下 甘苦寒 咸寒 大热 温燥 滞腻
诸药俱见前
宜益脾隂 补脾 和肝 酸寒 收敛 甘温白芍药 酸枣仁 人参 茯苓石斛 橘皮 薯蓣 五味子木瓜 莲实 车前子 芡实
产后恶心欲呕或吐由于胃虚
忌升提发散 湿润 滞腻 苦寒 生冷 燥热诸药俱见前
宜降气 补气 安胃 酸寒 佐以辛温
苏子 枇杷叶 竹茹 人参橘红 麦门冬 白芍药 藿香石斛 木瓜 白豆蔲 生姜由于寒倍生姜白豆蔲藿香由于热倍竹茹去生姜白豆蔲藿香
下乳汁
漏芦 狗四足 猪四足 麦门冬人参 栝楼仁 土瓜根 葵子猪胰 木通
小儿门
痘疮
血热证
忌温补 燥热
天灵盖 鸡冠血 桑蠧 鲮鲤甲人齿 官桂 附子 丁香木香 冰片【以上燥热】余忌药俱见前
宜凉血 活血 解毒 甘寒 苦寒
犀角 生地黄 人中黄 紫草黄连 麦门冬 牡丹皮 白芍药童溺 连翘 金银花 参贝母 蝉蜕 鼠黏子
虚寒证
忌汗 吐 下 苦寒 酸寒
诸药俱见前
宜辛甘发散 补气 温 疮密者佐以解毒人参 红铅 黄耆 甘草桂枝 丁香 当归【胃弱大便不闭者禁用】莲肉 糯米 大枣 龙眼肉干葛 木香 忍冬藤
痧此证多有呕吐者勿治呕吐但治痧毒则呕自止况呕中便有发散之义
忌破气 温补 酸敛 燥热 辛温 滞腻诸药俱见前
宜清热透肌 辛寒 甘寒 苦寒
石膏 鼠黏子 赤柽木【即西河柳】知母甘草 参 麦门冬 连翘薄荷 竹叶 黄连 黄芩葛根 黄檗 蝉蜕 栝楼根青黛 蔗浆 贝母 如冬月佐之以辛散 荆芥 麻黄【去节沫蜜酒炒只可用一剂】
痧者手太隂肺足阳明胃二经之火热发而为病者也小儿居多大人亦时有之殆时气瘟疫之类欤其证类多欬嗽多啑眼中如泪多泄泻多痰多热多渴多烦闷甚则躁乱咽痛唇焦神昏是其候也治法当以清凉发散为主药用辛寒甘寒苦寒以升发之惟忌酸收最宜辛散误施温补祸不旋踵辛散如荆芥西河栁干葛石膏鼠黏子麻黄清凉如参竹叶栝楼根青黛薄荷甘寒如麦门冬生甘草蔗浆苦寒如黄芩黄连黄檗贝母连翘随证轻重制剂大小中病则已毋太过焉痧乃肺胃邪热所致初发时必欬嗽宜清热透毒不得止嗽后欬嗽但用贝母苦梗甘草薄荷栝楼根参麦门冬以清余热消痰壅则自愈慎勿用五味子等收敛之剂多喘喘者邪热壅于肺故也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如西河栁两许参薄荷各二钱如冬天寒甚痧毒郁于内不得透出者加蜜酒炒麻黄一剂立止凡热势盛者即用白虎汤加西河栁忌用升麻服之必喘多泄泻慎勿止泻惟用黄连干葛升麻甘草则泻自止家不忌泻泻则阳明之邪热得解是亦表里分消之义也后泄泻及便脓血皆由热邪内陷故也大忌止涩惟宜升散仍用升麻甘草干葛黄连白芍药白藊豆便脓血则加滑石末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