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节注类编


  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三之气:少阳相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四之气:太阴湿土,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五之气:阳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终之气:太阳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主气逐年皆同,惟以客气临于其际,遂有生克制化之当。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客气

  客气,天气也,动而不息,故逐年各异。太阴居少阳前,以阴阳为类从也。每气与主气同,各得六十日另八十七刻半。

  图 逐年客气横看加临主气之上,即有生克制化之处,而人身感之,经络受疾之源可知已。

  大抵客气最盛,当视以为凭,而主气只以奉天之本令,如春木夏火四令而已,似不必拘,盖以有胜而无复也。

  其起只以司天前二位为初气,在泉为终气,最易明晰。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六气本宫

  六气本宫图 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以在上司天言,则面北而命其位,所谓左者西而右者东也。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六气司天

  六气司天图 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

  以在下在泉言,是面南而命其位,所谓左者东而右者西也。

  图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南北政说

  甲己二干,统六十花甲为终始,又以土居中宫,而驭四方,故十干内,惟甲己为君,南面以行令而为南政;其余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干,皆为臣象,北面以受令而为北政。南政、北政所在当少阴之位,脉即不应,不应者,谓其沉细不应本脉也。当应不应与不当应而应,谓之阴阳交,尺寸反,斯为害也。

  南政之年,南面行令,其气在南,所以南为上而北为下,司天应上,在泉应下。人气亦应之,故寸为上而尺为下,左右俱同,天之左为西,右为东,间为右寸。

  北政之岁,北面受令,其气在北,所以北为上而南为下,在泉应上,司天应下。人气亦应之,故尺应上而寸应下,司天应两尺,在泉应两寸。地之东为左,左间西为右,右间为左寸,天之左间为左尺,右间为右尺。

  南政:少阴司天,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右寸不应;太阴司天,左寸不应;少阴在泉,两尺不应;厥阴在泉,左尺;太阴在泉,右尺。

  北政:少阴司天,两尺;厥阴司天,左尺;太阴司天,右尺;少阴在泉,两寸;厥阴在泉,右寸;太阴在泉,左寸。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阴阳交尺寸反

  如少阴在左,当左不应而反见于右,阳脉本在右,而移于左,是少阴所易之位,非少阳则太阳脉也,故曰交,交者死。反者,如其年少阴在尺,当尺不应而反见于寸,阳本在寸而移于尺,故曰尺寸反,反者死。然必阴阳俱交,始为交也,尺寸俱反,始为反也,若但本位当应不应,乃阴阳之不应也,疾而已,不在交反之例。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掌图

  掌图 其法以南政子年起中指端,北政子年起中指根,俱逆行轮之。凡年辰所值之处,即其不应之位。如南政子年起中指端,即两寸不应,丑年左寸,寅年左尺,右数到底,皆南政不应之位。北政子年起中指根,如前从右数到底,皆北政不应之位也。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天符岁会

  天符为执法,犹相辅。岁会为行令,为方伯。太一天符为贵人,犹君主。

  天符者,司天与中运同气也,中其邪者,其疾速而危,以其权重也。岁会者,中运与岁支同气也,惟寅申巳亥年不在例,中邪者,其病徐而持。同天符、同岁会者,中运与在泉同气也,但阳年为同天符,阴年为同岁会,天会、岁会、运会谓之三合也。太乙天符者,中运与司天、岁支三者皆同气也,谓之贵人,中其邪,则病暴死。戊午、己丑、己未、乙酉四年,太乙常以冬至之日居坎宫四十六日,立春居艮,春分居震,各宫挨节四十六日,惟巽干二宫止四十五日,至干而复反于坎,如是不已,终而复始。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九宫九星

  天蓬 太乙坎水白 天辅 招摇巽木绿 天柱 咸池兑金赤天芮 摄提坤土黑 天禽 天符中土黄 天任 太阴艮土白天冲 轩辕震木碧 天心 青龙干金白 天英 太乙离火紫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五星

  在天者曰天,在地者地,分主东西南北,而土则寄位西南也。天星抑之,则不能升,地星窒之,则不能降。

  岁会 木 荧惑 火 镇星 土 太白 金 辰星 水天冲 木 天英 火 天芮 土 天柱 金 天蓬 水地苍 木 地彤 火 地阜 土 地晶 金 地元 水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阴阳升降窒抑说

  司天主天之气,在泉主地之气,逐年升降,皆自右旋,东降西升,各得其候,是谓和平。若本年司天之气不及,未得迁令,则地之右间不得升天,旧年司天之气有余,不肯退位,则天之右间不即入地,是升降以司天为主,又或遇天星抑之,当升天者不得前遇地,星窒之,当降地者不得入,本年中运太过,皆未得正化也。假如子午年,太阴当升为天左间,遇天冲木星抑之,太阳当降为地左间,而地阜土星窒之,本岁少阴未得迁正,则太阴不得升天,旧岁厥阴未得退位,则太阳不得降地。壬子、壬午,木运太过,则中运胜土,太阴亦不得升。甲子、甲午,土运太过,则中运胜水,太阳亦不得降也。余皆仿此,可以类推。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五运三气之纪

  图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齐化兼化得政总说

  五阳年太过,则不为克制,反齐克我者之化,如宫土、征火运而齐木、火化是也。

  五阴年不及,则为克我者所制而来兼其化,如少宫、征遇木、水司天,是木、水兼土、火化是也。

  五阴年不及,既为克我者来兼其化,则为我所克者无畏,得专其政,如己土、丁木不及,木、金来兼化,则水、土无畏,而得专其政也。此胜复之常,亦子救母之义。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六十年运气主岁纪

  太过有制,不及得助,皆为和平。惟得司天当令,则为上宫与正宫同,非司天当令,则其制助之气,皆出于左右间,而非司天正气也,则为少宫中运与少宫间气同也。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六气迁正升降说

  凡司天、在泉,俱三阴三阳,东降西升,一年一位,周而复始。若其阳上即阴下,阴上即阳下,左右间亦然,配偶对,阴阳合,乃得各行其化也。然亦有迁正未得,升降不及者,何哉?盖六阳年气有余,即先年司天、在泉未退位,而已迁正矣,是未至而至者,失之太过;六阴年气不足,即先年司天、在泉已退位,而犹未迁正,是至而不至者,失之不及,皆不得其平也。又如旧年地之右间,当升为新年之天左间,或遇天星窒抑,如水星窒火、金星窒木,及中运太过,皆能克制,如壬木制太阴、戊火克阳明类,而不得升,即司天亦不得迁正也;旧年天之右间,当降为今年之地左间,或遇地星窒抑,及本年司天未迁正,皆不得降而入地,故当迁正即迁正,当升降即升降,乃各司其位而相和也。否则在上者阳,而在下者非阴;在下者阴,而在上者非阳矣,安得不有驳杂之弊乎?气既抑郁,即积为疾病,直待旺时,乃自抒发,变又有不可测者焉。是知阴阳之营运,各有迁次,刚柔之配偶,难为预意。作八卦图于下而不动,次加五星图于二层,左旋而顺行,又加六气图于上,作第三层,右旋而逆旋(中钉线纽),用分节候,随气步运而回旋,以视其所值,庶可明其营运之不爽矣,否则奚能逐日逐气而为之赘赘于其际哉!图附在后,亦未敢为管之窥也。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运气图

  下层大图不动壬子、壬午,中运木胜而太阴不得升;甲子、甲午,中运土胜而寒水不得降,皆不得立正也,后仿此。

  此夏至四十六日天蓬制司天,天冲制天左间,又地阜克地左间,地彤制在在泉。

  运气图(下层大图) 立秋四十六日,天柱克天右间,秋分后地玄克地右间。以上子午年。

  辛丑、辛未,水运而少阳不得升,乙丑、乙未,金胜而厥阴不得降。

  凡春分后四十六日,天冲制司天,地彤制地右间。

  立夏天蓬制天右,地阜制在泉,地晶克地左木。

  秋分四十六日,天蓬制天左。以上丑未年。

  中层次图顺行运气图(中层次图) 戊寅、戊申,火运胜金而阳明不得升天:丙寅、丙申,水运胜火而少阴不得入地。

  凡立春四十六日,天冲制天右,天英制天左,地玄制地左,地阜制地右。

  春分四十六日,天英制天左,地晶制在泉。

  夏至四十六日,天蓬制司天。以上寅申年。

  己卯、己酉,土运胜寒而水不得升;丁卯、丁酉,木运胜而湿土不得降。火抑司天不迁正,水窒在泉不相守皆同。

  又天芮制天右不升,地晶制地右,又地苍窒太阴不降。

  立夏四十五日,天蓬制天右。

  立冬四十五日,地苍制地左太阴。以上卯酉年。

  上层小图逆行运气图(上层小图) 庚辰、庚戌,金运胜木,厥阴不得升天,又天柱抑,木不升;丙辰、丙戌,水运胜火,少阳不得入地。

  立春四十六日,地玄制地。

  秋分地右间为地玄,在泉为地苍制,亦四十六日止。

  立冬四十六日,天芮制司天,又天左右为天柱、天柱、英制,又地左亦受制,以上辰戌年。

  辛巳、辛亥,水运胜火而少阴不得升;癸巳、癸亥,火运胜金而阳明不得降。

  先年冬至起,有四十六日,天蓬水星在坎宫之年,大寒十五日。四时少阳不得在泉,至立春后一日在泉,曰得其位。

  夏至四十六日,地苍制地左间,地彤克地右间。

  秋分四十六日,天柱制司天,天蓬、天芮制天左、右俱四十六日止。以上己亥年。

  天蓬每以冬至日起住坎宫,循艮、震、巽、离、坤、兑,而周于干,以成一岁。每宫各四十六日,惟干、巽为天门户,止四十五日而止。

  卷十 运气要略缘起

  司天在泉南北政不应

  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南、北政两尺寸不应。

  甲子、甲午:土湿为患,中满身重。

  丙子(岁会)、丙午:水运太过,其病寒下,中寒下利,疫气清冷,心肾有伤。

  戊子(天符)、戊午:太乙天符,太阳盛,上热血溢。

  庚子、庚午:俱同天符,金齐火化,司天为制,金得其平,坚成之纪,上征与正商同。其病下清,二便清泄,及下体清冷,金气之病也。

  壬子、壬午:肝木过燥,其病支满。

  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治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其病咳,喘,溢血、泄,鼽嚏,目赤,背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初之气:主风木,客寒水。寒气抑扬,关节禁固,腰椎痛,中外疮疡。司天之气。

  二之气:主君火,客风木。水气乃行,风木荣动,热郁于上,头目有病,且多淋。君火为病。

  三之气:主相火,客君火。热极寒生,气厥心痛,寒热并作,咳、喘、目赤,火炽为祸之害。

  四之气:主、客湿土。溽暑炎蒸,寒热立至,以有雨也,嗌干,黄瘅,鼽衄,饮发,湿热病也。

  五之气:主燥金,客相火。畏火临金,阳气布化,时寒气热,甚病温厉。阳和胜也,须以苦散。

  终之气:主寒水,客燥金。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皮腠,病舍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金乘木也。

  岁宜咸而软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泄火发之,以酸补金收之,而安其下。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己、余年南、北政左尺、右寸不应。

  甲寅、甲申:土湿太过,体重, 肿,痞饮。

  丙寅、丙申:中金生水,相火之病胜复,交病寒肿。

  戊寅、戊申:俱天符,病热郁血溢,血泄,心痛,火气盛也,内必应心。甲年少异,甲金佐于肺而受火刑,其气积实,为病得半。

  庚寅、庚申:司天为制,金得其平,所谓坚成之纪,上征与正商同也。金齐火化,邪在于肺,其病肩、背、胸中。

  壬寅、壬申:俱同天符。木火为病,掉眩,支胁,惊骇。

  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风热参布,胜复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外热内寒,疟,痢,聋,瞑,呕吐上拂,肿色变,热盛寒复,水火交争也。

  初之气:主风木,客君火。木火交炽,温病乃行,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二之气:主君火,客湿土。火为土郁,风不胜湿,热郁于上,咳逆,呕吐,胸溢,头痛,昏愦,脓疮。

  三之气:主相火,客相火。畏火交集,热中,聋,瞑,血溢,咳,呕,鼻衄,渴,嚏,喉痹,目赤,善暴死。

  四之气:主湿土,客燥金。凉气至而寒暑间化,燥湿以参,胸满,身重,肺脾自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