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杨氏家藏方
杨氏家藏方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升麻散
治风虫牙疼,齿根动摇。
升麻 细辛(去叶土) 荜茇 胡椒 川芎 川椒 甘松(洗去土) 香白芷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擦患处,良久漱去。若甚者,用沸汤调药二钱,乘热盥漱,涎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香荚散
治牙疼。
猪牙皂角 细辛(去叶土) 川乌头(生用,不去皮尖) 升麻 荜茇 香附子(六味各二钱)
上件为细末,次入乳香研匀。每用一钱,揩贴患处,仍频用。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麝香矾雄散
治大人、小儿牙齿动摇,龈 宣露,骨槽风毒,宣蚀溃烂,不能入食者。
胆矾(二钱) 雄黄(二钱) 麝香(一钱,别研) 龙骨(一钱)
上件同研令极细,每用一字,以鹅毛蘸药扫患处,日用一、二次。若小儿走马疳,唇龈蚀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蝎附散
治牙疼不止。
附子底 蜈蚣头 川乌头尖(以上三味各二枚) 蝎梢(七枚,不去毒)
上件为细末,先用竹杖刺动牙龈,次以纸捻在药一粟米许,甚者不过两、三次用。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止痛散
治牙疼。
大蒜(一瓣,去皮生用,细研) 巴豆(一粒,去壳细研) 盐豉(七粒,细研)
上件同研匀,入瓷器内盛之,密封勿令透气。每用少许擦患处,日三、两次用。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香椒散
治牙疼。
草乌头(生用) 胡椒 乳香(别研) 蝎梢(不去毒)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擦牙痛处,吐涎立瘥。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西硼散
治牙齿动摇。
草乌头(紧实者一枚,炮令七分熟) 西硼砂(一两)
上件为细末,每用少许擦牙。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仙桃散
治风牙疼,有脓血并口气。
防风(去芦头) 桃根节 香白芷 细辛(去叶土。四味各一两) 川椒(去目,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用三钱,水七分煎至五分。热呷满口,候冷吐去。或每日揩牙,温水漱之。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荆芥散
治风虫牙痛,牙槽浮肿。
荆芥穗 薄荷叶(去土) 细辛(去叶土) 甘草(炙)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用药五钱,水一大碗,煎三、五沸,通口慢慢盥漱亦得。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露蜂房散
治牙疼。
露蜂房 天仙藤(各等分)
上件 咀。每用二钱,水半盏煎数沸,去滓漱之。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圣蟾散
治风虫牙疼。
蟾酥(热汤少许化开)
上用新绵少许,蘸药粟米大,塞痛处。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定痛散
治风虫牙疼。
附子(一枚,生去皮脐,为细末)
上每用半钱,生姜汁调擦患处,良久温盐汤盥漱。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失笑散
治牙疼,不问久新。
细辛(去土叶) 良姜 香白芷 荜茇上各等分为细末。左边牙疼,口含水搐左鼻;右边牙疼,搐右鼻。如擦牙亦得。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立应散
治风虫牙疼。
杨梅根皮(浓者一两,去粗皮) 川芎(三钱) 麝香(少许别研)
上件为细末,研匀。每用一字,先含温水一口,次用药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透关散
治牙疼。
蜈蚣头 蝎梢(去毒) 草乌头尖(如麦粒大) 川乌头底(如钱薄。以上四味各七枚)
胡椒(上件为细末。用纸捻子蘸醋点药少许,于火上炙干,塞两耳内,闭口少时立效。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雄黄定疼膏
治牙疼。
大蒜(一枚) 细辛(去叶土,二钱) 猪牙皂角(四钱) 盆硝(二钱,别研) 雄黄(一钱,别上件为细末,同大蒜一处捣为膏子,丸如梧桐子大。每用一丸,将薄新绵裹药。左边牙疼,放药在左耳内;右边牙疼,放药在右耳内。良久痛止,一丸药可数治。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如神散
取虫牙。
肥赤马肉三斤或五斤,每肉一斤入 砂二两,同拌和以器物盛之,于有日处顿放,候作成蛆虚,次用灯心蘸药少许,点于牙根下,良久其牙自动落。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赴筵散
治口疮。(以下口疮方。)
黄柏(去粗皮,蜜炙) 细辛(去叶土)
上件等分为细末,掺疮涎出即瘥。
卷第十一 口齿方二十一道
绿云散
治舌上生疮。
铜青 铅白霜上件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舌上。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发背、痈疽十九 恶疮四 拔毒生肌五 风热肿毒五 托里五 瘰 六洗七 耳二 痤痱二 秃疮一 疮三 下脏风二 下疳疮三)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独圣膏
专治发背。(以下发背、痈疽方,以下六方系一宗方)
凡背上初觉肿痛,或痒或已成疮者,便用牛皮胶,不以多少,锉碎,入少水熬令稀稠得所,蒸熨温洗出尽熨不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红玉散
生肌止痛,合疮口。
寒水石(二两,炭火烧通红,候冷细研) 黄丹(半两)
上件同研细,干掺在疮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或再上。如疮肿硬难消,单用 过寒结疮石上。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万金膏
治痈疽、发背及一切诸般恶疮,并皆治之。
黄连 黄柏 黄芩 白芨 白蔹 龙骨 当归(洗焙) 浓朴(去粗皮) 川芎 没药(研) 槐上十九味各半斤)
上除黄丹外,银、石器中将诸药油内慢火煎得油色紫赤,滤去药不用,入一半黄丹在油内,散,常膏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七圣散
消热毒赤肿,疼痛不可忍者。
黄芩(一两) 大黄(一分) 白滑石(四两,别研)
上件为细末,用冷水调扫肿处。如干更扫,疼痛定即止。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麝香丸
治发背、痈疽、肿毒、疳漏等疮。
麝香(别研) 轻粉 定粉(以上三味各半钱) 粉霜(一字半) 巴豆(三枚大者,去皮) 白丁上件先研巴豆细,却入诸药同研极细为度。如疳疮有眼者,用水和药作挺子, 在疮口内,子干掺在恶肉上,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或再上,且少掺药。如不痛,更加药少许。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追毒散
治一切恶疮,追死肉恶水。
甘草 干砂糖 糯米粉上件各等分为细末,净洗疮口,干掺,恶水出尽为度,并上药数遍。有死肉即追用前红玉散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一醉膏
治发背、脑疽,一切疮。当先用托裹药,使毒瓦斯皆出。(以下四方,系一宗药。)
甘草(半两,为粗末) 没药(一分,研) 大栝蒌(一枚,去皮)
上件用无灰酒三升熬至一升,放温顿服。如一服不尽,分作两、三服,连服尽。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白玉膏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研) 川椒(四十九粒,去目为末) 清麻油(一两) 酒蜡(半两)
上件同熬至紫黑色,新绵滤过。用无灰薄纸,看疮大小剪作梳样,摊药在上,于疮晕尽处两次方晕见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圣效散
槟榔(鸡心者,半两) 川黄连(去须,半两) 穿山甲(大者,十片,烧灰留性)
上件同为细末,先用好腊茶清拂过,次用药浓敷疮,日三、五次,以脓出为度。如见疮口后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生肌散
黄犬脑盖骨(二两,烧灰留性。此极难得,须预收) 桑白皮末(一两) 腻粉(一分)
上件同为细末,用生麻油调,涂疮上。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灵应膏治诸般疮疖,消肿定疼。
蓖麻子(去壳研) 当归(洗焙,切) 木鳖子(去壳研) 郁金(锉) 香白芷(锉)
草乌头(炮淬,研) 白僵蚕(取丹(六两) 乳香(别研,一青(别研) 定粉(别研。以上四味各半上件除没药、乳香、黄丹、僵蚕外,将余药入油内,熬令诸药赤黑色,然后滤去诸药。
次将加火次。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通灵黄金膏
治打扑伤损,驴伤马坠,痈疽、瘰 、鬼箭、骨疽、漏疮、软疖、眉疽、发背脚膝生疮,远年恶疮, 疮、缠喉风、五般痔、漏耳,鼻内生疮,牙疼等疾。(须是腊前七日浸药,于腊日合。)
木香 当归(洗焙) 金毛狗脊(去毛) 防风(去芦头) 白芨 白蔹 香白芷 白术乳香(别研) 松脂(别研) 枫香(别研) 杏仁(去皮尖,别研。以上十二味各一两)
上件除乳香、枫香、松脂外,各焙干细锉,用清油三斤,炼熟放冷,浸药于银、石器内,文黄蜡八两时,候凝夹直,用浮出血者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神效血竭膏
治痈疽、发背,一切恶疮,不问年月深浅,及软疖成脓,贴之即效。蛇、虎、汤火、刀斧损伤,并可内服、外贴。
香白芷 白蔹 川芎 黄蜡(熔去滓,净者) 甘草(炙。以上五味各四两) 当归(洗焙) 丁绢(一尺,药(一两半,研) 乳香(二两半,别研) 血竭(一两半,别研)
上件除黄蜡、黄丹、乳香、没药、血竭外,其余药并细锉,用好酒拌湿,淹一宿。倾在铛内,入清油二斤,慢火煎,候药黑色滤去滓。别入净铛内,慢火煎少时即入黄蜡,候熔,次以候冷用分便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没药膏
治痈疽恶疮,久 不瘥。活血拔毒,生肌止痛,及贴炙疮。
乳香(别研) 没药(别研) 血竭(别研。三味各一钱) 木鳖子(洗焙,细锉) 当归(洗焙,两) 麻油(一斤)
上先将麻油于石器中炼令熟,除乳香、没药、血竭、黄丹外,其余药一时入油内,慢火煎熬令黄焦,发碎,油可耗去三、四分,绵滤去滓。再熬热,下黄丹,以柳木篦子十数条,更互不住手搅,候黑色滴于水中成珠子,硬软得所,下研者药三味,搅匀,瓷合内盛,置阴地上,以盆覆,出火毒。临时摊于纸上,贴疮,日一换之。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善应白膏
治痈疽、发背,一切肿毒恶疮,骨节疼痛,筋脉拘挛;及诸打扑伤损,并皆治之光粉(一斤,别研) 商陆粉(二两,生) 续断(二两) 当归(洗焙) 赤芍药 白芍药(各一两) 柳皮(二两) 香白芷 川芎(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用清麻油一斤,以铁铫或瓷器内入上药,以文武火煎药黑色为度。然后去药滓,留清油,再上火煎。次入光粉以柳枝子搅匀,与油相和得所,滴入水内试之,以不散为度乳香末于所患处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神明膏
治痈疽、发背,一切疮肿,打扑伤损,汤火金疮,并皆治之。
栝蒌(一枚,去皮穣,只取仁子) 赤芍药 甘草(微炙) 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 香白芎苍术(米以上三味各半两上件并锉细,用清麻油十五两,浸药四十九日,候日满先倾油入银锅中,慢火炼令香熟,放冷却入诸药,以文武火养一日,候药色半焦滤去滓,却用鹅梨三枚取汁,黄蜡一两半,麝香搅匀,入新瓷器中盛之。若内伤,用药一钱匕,酒化服。口疮,含化少许。恶疮多年不生肌者,先以葱汤洗净,用药敷之。鼻内有肉铃子者,以纸捻子蘸药点之,一月可取下。干湿癣、风痒顽麻,并以药摩之。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灵宝膏
治阴阳二证。发背、脑疽、痈疖,一切毒疮,奶痈,疼痛不可忍者。
陈栝蒌(十枚,取穣并子,新瓦上炒香,不得犯铁器,细研) 胡桃(十五枚,取肉同栝蒌研上件以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每服两大匙,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却痛散
治发背及一切恶疮。
雌、雄蜈蚣(一对,酥炙) 乌贼鱼骨(大者二斤,去皮生用) 甘草(三寸,生用) 脑子(一上件前三味为细末,入脑、麝研匀,先煎甘草汤,放温洗疮了,后用药干掺,或用油调敷亦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绿云一醉散治五毒发背及一切恶疮。
金星凤尾草(四两,如新采者,即瓦上炒。叶背有细点如金星相对者) 甘草(四两,生锉,上件为细末,分作四服。先以好酒二升煎三、两沸,倾在一器中,更用冷酒一升相和,调药并酒一半,再进一服。
卷第十二 疮肿方七十二道
白花散
治一切痈疽及诸恶疮。(以下恶疮方。)
黄蜀葵花(七枚,干者) 黄柏(半两,浓者,去粗皮) 黄连(去须,二钱) 山栀子(三枚,上件为细末,每用药末五钱许,即入白芨末一钱和匀,井花水调。如肿未成头,即用篦子敷药于肿处,以薄连纸盖之,肿消纸落,或未消,即再用药。如已有头、以纸条子敷药,放宽围之,渐次围近,使毒瓦斯不外侵。生肉如欲溃,别用药蚀头,亦周回用药条围之。撮脓尽以真麻油调,不入白芨,以鸡毛扫疮口。如大,即入白芨,更别抄桃奴一钱,(正名桃枭,乃是桃实,着枝不落,经冬不凋者。正月采。)用麻油调,量疮口大小,剪新熟青绢,早晚蘸药贴疮上,候疮平即止。治小儿软疖尤妙。如患 疮,止用五味药,新汲水调,摊连纸上,临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