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杨氏家藏方
杨氏家藏方
卷第十 消渴方六道
独连丸
治消渴。
鸡爪黄连(去须,四两,米醋一升于研钵内熬尽,取出晒干)
上为细末,米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导水丸
治男子、妇人水气肿满,众药不能治者。
人参(去芦头) 木香 丁香 槟榔 青橘皮(去白) 陈橘皮(去白) 香白芷 郁李仁(去皮)
柳根 桑根白皮 大皮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药末二两,炼蜜为丸,分作四丸。每服一丸,临卧,用冷荆芥茶清嚼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禹余粮丸
治十种水气。凡脚膝微肿,上气喘满,小便不利,即水气之候。
蛇黄(大者三两,以新铫子盛,入一秤炭火中烧,蛇黄与铫子炭火一般通赤,用钳取铫子出者。卖者同煮,醋一处研至以上三味为主,其次量人虚实,入下项药。治水多是用转下冷药,惟此方上件三物,既非大羌活(去芦头) 木香 白茯苓(去皮) 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干) 川芎 肉豆蔻(面裹皮(去白) 京三棱(炮以上各半两,量人虚实、老壮斟酌多少,入前三味物。如虚人、老人,全用半两;少、壮人丸,可也药只补脾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十水丸
治十种水气,四肢肿满,面目虚浮,以手按之,少时方起,喘急不得安卧,小便赤远志(去心) 石菖蒲(一寸,九节者) 椒目(炒焦) 羌活(去芦头) 巴戟(去心) 肉豆蔻(牵牛(炒黄。四味各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温米饮送下,空心、食前。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茯神琥珀丸
治水气乘肺,遍身浮肿,中焦痞隔,气不升降,咳嗽喘促,小便不利。
赤茯神(去木) 汉防己(二味各一两半) 陈橘皮(去白,一两三钱) 苦葶苈(拣令净,称三净,称一两七钱半上件将前三味为细末,后五味各研为膏,同前药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消肿丸
治水气腹胀,小便赤涩,头面、四肢、阴囊皆肿,喘急咳嗽,睡卧不得。服之小便肿胀悉消。须忌盐、酱、藏淹之物。
淡豉(二两,新好者,研) 巴豆(一两,去壳,河水半升煮干,去心、出油取霜) 京三棱(分)
上件为细末,以生面水调,搜和杵千下,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浓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后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塌胀丸
治水病浑身肿胀,喘急,小便不利。
白樟柳根(三两,锉细) 赤小豆(五两) 陈橘皮(去白,二两) 木香(一两)
上件为细末,滴水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煮赤小豆汤下,不拘时候。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冬瓜丸
治十种水气,浮肿喘满。
大冬瓜(一枚,先于头边切一盖子,取去中间穣不用。以赤小豆水淘净,倾满冬瓜中,再用箩,焙干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不拘时候,小便利为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海蛤汤
治水气肢体肿满,元气发动,遍身壮热,小便不通。
海蛤 泽泻 木猪苓(去皮) 木通 滑石 桑白皮 葵菜子(七味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十茎,通草二寸,同煎至七分温服,食前。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茯苓汤
治脾气不实,手足浮肿,小便秘涩,气急喘满。
白茯苓(去皮) 泽泻 香附子 橘红 大腹皮 干生姜 桑白皮(细锉,炒。七味各等分)
上件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桃仁散
治脾弱下虚,气不升降,荣卫不调,水道不利,三焦不顺,面目虚浮,环脐肿胀,不安。
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 大腹子(面裹煨黄色) 白术 赤茯苓(去皮) 紫苏子(五味各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煎紫苏汤调下,不拘时候。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木通散
治胁肋刺痛、膨胀、小便赤涩,及大便不利,或作浮肿。
紫苏梗 木通 陈橘皮(去白。以上三味各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件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灯心十茎,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商陆散
治十种水气,取水。
商陆根(取自然汁,一盏) 甘遂末(一钱)
上用土狗一枚,自死者,细研同调上药,只作一服。空心服,日午水下。忌食盐一百日,忌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分水散
治面浮水肿。
土狗(一枚) 轻粉(一字)
上件为细末。每用少许搐鼻中,其黄水尽从鼻中出。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消胀丸
治蛊胀,推气退肿。
法曲(四两,焙) 干葛(二两) 肉桂(去粗皮,一两) 蕤仁(三十粒) 巴豆(二十五粒,去(一两) 黑牵牛(一上件为细末,用 猪肚一枚净洗,将前件牵牛盛在内,用无灰酒五升,慢火煮之,酒尽肚烂温
卷第十 水气蛊胀方一十五道
萝卜子丸
治蛊气胀满,四肢虚浮,上气喘急,大小便秘涩。
萝卜子(四两,炒令黄色) 雷元(一两,炒煮) 白附子(一两半,炮) 槟榔(半两) 陈橘皮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橘皮汤送下。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神仙保真丸
治真元不足,脏气虚弱,触冒寒气,闭塞下元,心腹绞痛,自汗厥逆;及奔豚下有声,腹急胀。
川楝子(去核,一两炒) 蓬莪术(煨切,半两) 肉豆蔻(去核,面裹煨香) 木香(半两) 槟两,将一半炒香,一夹石者三分,用无灰法酒将附子细末再打糊搜和余上件除附子、 砂外,余药并为细末,将熬下附子、 砂糊搜和上件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大痛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金铃子丸
治小肠气发动疼痛。
金铃子(去核炒,四两) 茴香 益智仁 石菖蒲 巴戟(去心) 破故纸(炒) 葫芦巴(炒。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米饮送下,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三茱丸
治膀胱疝气,时发疼痛,久而不除,渐至坚大,此药以内消。
山茱萸 吴茱萸(汤洗七次) 食茱萸 青橘皮(去白) 茴香(微炒) 肉桂(去粗皮) 金铃子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内消丸
治小肠膀胱疝气,下部等疾。
木香 茴香 沉香 硫黄(别研) 附子(炮,去皮脐。以上五味各半两) 砂(二钱,别研)
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绵灰温酒下,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必效丸
治偏坠膀胱疝气,小肠气痛不可忍者。
桃仁(半斤,用茱萸四两炒桃仁令紫色,去茱萸,令碾桃仁为细末,却入和后众药) 茴香(胆虫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空心,温盐汤送下。仍用前件炒药,茱萸捣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消疝丸
治寒在下焦,脐腹牵痛,膀胱重坠,久而不愈,渐至肿大,甚者生疮,时有脓汁,赤痛,不可忍者。
金铃子(去核炒黄) 赤朴儿(焙) 茴香(炒,称。三味各二两) 肉桂(去粗皮,半两) 甜瓜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下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气宝丸
治一切气滞,心胸痞满;及酒食所伤,脾胃积滞,膀胱疝气,攻注腰脚。
茴香(炒,称二两) 陈橘红(一两) 木香(一分) 黑牵牛(四两,以吴茱萸二两,慢火炒,上件为细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更看虚实加减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解铃丸
治奔豚气疼痛,手足蜷缩,不可忍者。
茴香(一两,用青盐一两研细同炒,和盐用) 蝎梢(一分,去毒炒) 蓬莪术(用纸数重裹,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送下,空心、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橘核散
治寒温腰痛,小肠气。壮筋骨,暖下元。
五灵脂(去砂石,用醋少许炒干) 延胡索 破故纸 茴香(盐炒黄色) 草(去梗生用)
川楝子(去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茴香散
治一切气疾,脐腹满,膀胱疝气,小肠气痛。
京三棱(炮切) 蓬莪术(炮切) 金铃子(去核,数炒赤。三味各一两) 茴香(炒)
青橘皮(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煎至七分温服。如小肠撮痛,炒生姜,酒调下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泽泻散
治膀胱疝气,小肠气痛。
马蔺花 川楝子肉(炒) 茯苓皮 泽泻 茴香(炒) 麦门冬(去心) 石燕子(红,醋淬七上件各等分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用盐酒调下,空心、临卧。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香橘散
治小肠气发作,攻筑疼痛,及诸般冷气刺痛,并皆治之。
茴香(炒) 青橘皮(汤浸去白) 京三棱(炮切) 槟榔(鸡心者。四味各一两) 木香(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香壳散
治小肠疝气。
黑牵牛(三钱) 茴香(一两,炒) 延胡索(半两,炒) 枳壳(去穣半两,麸炒)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胡桃散
治小肠气。
胡桃肉(汤浸去皮) 破故纸(炒) 大枣(煮去皮,核)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七疝汤
治男子七种疝气,攻注小肠,急痛牵搐,不可忍者。
川乌头(一枚,重三钱者,炮,去皮脐) 干蝎(全者,十四枚,去毒炒) 盐(炒,三钱)
上件 咀,水一碗,煎至七分一盏,去滓放温作一服,空心、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金铃子散
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金铃子肉(四十九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碎细。用巴豆四十九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上件除巴豆不用外,将二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木香丸
治膀胱寒疝,肿硬疼痛。
地胆虫(去头、翅、足) 斑蝥(去头、翅、足) 红娘子(去头、翅、足) 巴豆(四味各十枚椒(去目炒上件同糯米为细末,次用木瓜肉四两,猪腰子一对去筋膜,同好酒二升熬烂,研成膏子,入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猪胞丸
治膀胱疝气肿大,牵引作痛。
猪胞(一枚,酒煮,切、焙) 甘遂(生用) 泽泻(炒) 黑牵牛(炒。三味各二钱)
续随子(称一钱)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嚼茅香酒送下取效,小便如米泔是效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寻气丸
治小肠疝气,偏坠疼痛。
甘遂(二钱,炒) 石燕子(雌雄各一枚) 斑蝥(三枚,去翅、足炒)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麝香、温酒送下,空心、食前、临卧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应痛丸
治疝气痛甚者。
胡椒(一百二十粒) 巴豆(七枚,去壳) 斑蝥(二十一枚,去头、足、翅用)
上件为细末,煨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温酒或熟水送下,食空服或痛时便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止痛丸
治疝气、小肠气,并妇人血气,痛不可忍者。
芸苔子(一两) 斑蝥(去翅、足,四十九枚。二味一处慢火炒深黄色,勿令焦,拣去斑蝥四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小肠气,炒茴香酒下。血气,炒生姜醋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神仙导气散
治小肠气发作疼痛不可忍者,并香港脚等疾。
甘遂(二两半) 木香(一两半,锉碎)
上件入水二升,一处文武火熬令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猪腰子一只,入药末在内,以湿纸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逐寒散
治膀胱肿硬,下部痒痛,阴汗不止。
蛇床子(二两) 本 山茵陈(二味各一两) 防风(半两)
上件 咀。每用称半两,以水五升同煎五、七沸,放温去滓淋洗。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金壳散
治疝气疼痛,淋渫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