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杂病源流犀烛
杂病源流犀烛
卷去脓汁,再将棉蘸药末,
卷入耳内。凉膈散湿聋 连翘 甘草 薄荷 山栀 黄芩 大黄 芒硝五苓散又 茯苓 泽泻 白术白芍 肉桂鱼牙散胎风 江鱼牙 研,和冰麝少部 ,吹入。蝎梢挺子卒鸣 川山甲一大片 以蛤粉炒赤 蝎梢七个 麝香少部 共为末,以麻油化蜡,和作挺子,棉裹塞之。栀子清肝汤耵耳 山栀 菖蒲柴胡 当归 黄芩 黄连 丹皮 甘草 牛蒡子先以生猪脂、地龙、百草霜为末,和葱汁,捏如枣核大,棉包塞耳几日,待软,挑出,後服此药。荆防败毒散肿痛 荆芥 粉草连翘 川芎 羌活 独活 五加皮各七分角刺 穿山甲炒 归尾 防风 苍术 酒防己 地骨皮各一钱 白鲜皮 金银花各钱三分 土茯苓一两 煎好加酒,食後服。此方兼治杨梅疮初发者。蔓荆子散 热风脓 炙草 桑皮升麻 木通 甘菊花 前胡 赤芍 生地麦冬蔓荆子 赤苓各七分 姜三 枣二桃花散吹耳 石灰十两 麻油半盏 大黄一两煎汁半盏 石灰炒红,入油汁,慢火炒如桃花色。抑肝消毒散疮脓 山栀 黄芩连翘 防风 荆芥 甘草 赤芍 归尾 灯心金银花 渴加天花粉。三仙散 吹耳 胆汁炒黄柏 酒炒红花 冰片少部 龙胆泻肝汤肝火 清胃败毒散胃热 赤芍 归尾甘草 黄芩 连翘 花粉 荆芥 酒大黄金银花三清救苦丹又 大黄二两 姜蚕一两 共为末,入活 矾一钱,蜜丸,弹子大,咽化。此方兼治发颐。肉苁蓉丸 肾虚 肉苁蓉 山萸石菖蒲 金石斛 巴戟 磁石 鹿茸 菟丝子茯苓各二两 沉香 川椒各一两聪耳芦荟丸肝胆火 熟大黄芦荟 青黛 柴胡各五钱 龙胆草 当归青皮 山栀黄芩各一两 木香 南星各二钱 麝香五分 神僸糊丸。黄连消毒饮耳痛 仙方活命饮又 穿山甲 白芷防风 赤芍 薄荷 甘草 归尾 花粉 贝母 皂角剌各一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乳香 没药各一钱二味另研末 水、酒煎送乳没二味,水煎亦可。一粒金丹又 沉香 乳香 木香各五分 巴霜一钱半 即玉枢丹。又名紫金锭。各为末,照末数和匀,用黑枣丸,芡实大,每一丸,量人虚实,先呷水一口行一次,胃实人只可呷三四口,再用水下一丸,米饮止之。磁石六味丸老年 熟地 山萸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磁石加味犀角饮风热 犀角 木通当归 甘菊 赤芍 元叁各二钱 川芎 薄荷 甘草 蔓荆子各五分滋阴地黄汤色欲 熟地一钱山药 山萸 当归 白芍 川芎各八分 丹皮 泽泻 茯苓 远志 菖蒲 酒知母 酒黄柏各六分此方亦治大病後耳聋。清聪化痰丸 两耳聋 去白橘红盐水洗 蔓荆子 赤苓各一两 酒黄芩八钱酒黄连酒浸煨白芍 酒生地 姜半夏僸柴胡各七钱 人叁六钱 醋青皮五钱 生甘草四钱 葱汤浸蒸饼丸,茶清下百丸。烧肾散肾虚 磁石醋淬七次附子炮 川椒炒 巴戟各一两 为末,每用猪肾一个细切,葱白、韭白各一钱,药末一钱,盐一匙,拌和,湿纸包煨熟,空心,细嚼酒下,十日效。姜蝎散久聋 全蝎四十九个去毒酒洗焙 生姜切片如蝎大四十九片,共炒乾为细末,向夕勿食,夜卧,酒调作一服,连至二更,徐徐尽量饮之,至五更,耳中闻百十笙竽响,自此闻声。此方专治肾虚久聋,十年内者,一服即愈。聪耳汤重听 酒黄柏一钱 酒当归 酒白芍 酒生地 酒知母 酒羌活酒独活酒 川芎 陈皮 乌药 白芷防风 薄荷叶 蔓荆子各五分 细辛三分水煎,食後服,服後低头睡一时。地黄汤 又 活磁石 二两酒炒生地一两半 枳壳 桑皮 防风 黄芩木通各一两 生甘草五钱半 每末四钱,水煎服,日二。芎归饮和养 川芎 当归 细辛各一钱 肉桂 菖蒲 白芷各七分 紫苏七叶姜三片 枣二枚补肾丸阴火 熟地 菟丝子各八两 归身三两半 肉苁蓉五两 山萸二两半 酒知母 酒黄柏各一两 补骨脂五钱酒糊丸,空心盐汤下。滋肾通耳丸 又 酒洗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各一钱 酒知母 酒黄柏酒黄芩 香附 香白芷 柴胡各七分柴胡聪耳汤耵耳 连翘三钱柴胡二钱 人叁 当归身 甘草各一钱 姜三片 水二盏,煎一盏,去渣,入水蛭五分、虻虫三枚、麝香一分,再一沸,食远服。荆芥连翘汤耳脓 荆芥 连翘防风 当归 川芎 白芍 柴胡 黄芩 枳壳 山栀 白芷 桔梗各七分 甘草五分食後,温服。鼠粘子汤又 酒黄芩 酒山栀连翘 元叁 鼠粘子 桔梗 甘草 龙胆草板蓝根各一钱 食後服,随饮酒一二杯。此方专治耳内红肿如樱桃。犀角饮子 又 犀角 木通 元叁 菖蒲 赤小豆 赤芍 甘菊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片东垣鼠粘子汤耳疮 桔梗一钱半 黄儀 柴胡各七分 鼠粘子 酒生地连翘 归尾炙草 黄芩 生草各五分 昆布 苏木 龙胆草 蒲黄 川连各三分 桃仁三个 红花酒炒一分 食後服。元叁贝母汤耳痒 盐炒黄柏防风 贝母 花粉 茯苓 元叁 白芷 半夏 天麻 蔓荆子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透冰丹又 川乌二两 大黄茯神 山栀 威灵仙 蔓荆子 茯苓 益智仁 天麻仙灵脾 白芷各五钱 醋 孕研 麝香各钱一分 蜜和杵千下,丸芡子大,薄荷汁冲温酒下二三丸。此方兼治风热上攻,头面肿痒,痰涎壅塞,口乾胸烦,下疰腰脚,肿痛生疮,大小便闭,及左瘫右痪。当归川芎汤耳疮 当归 川芎柴胡 白术 赤芍各一钱 山栀钱二分 丹皮 茯苓各八分 甘草 蔓荆子各五分 水煎。肝气不平,寒热,去术加地骨皮。肝实,去术加柴胡、黄芩。气血虚,去柴胡、山栀、蔓荆子,加叁、儀、归、地。脾虚饮食不思,去柴胡、山栀、蔓荆子,倍茯苓。肝气不顺,胸膈不利,小腹痞满,去当归、白术,加青皮。痰滞加半夏。肝血不足,胸逆,去山栀,加熟地。肝血虚寒,小腹时痛,加肉桂。此方专治手足少阳经血虚疮症,及耳热耳痒,生疮出水,或妇女经水不调,胸膈痞闷。逍遥散又 当归 白术 白芍茯神 柴胡 甘草各一钱 姜三小柴胡汤又 人叁 半夏 柴胡 黄芩 甘草加味地黄丸又 熟地 山药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柴胡 五味子等分。八珍汤 耳鸣 人叁 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驱风清火汤火甚 连翘 黄芩薄荷 甘菊 山栀 苦丁茶鲜荷叶汤暑邪 鲜荷叶 青菊叶 夏活 草 黄芩 山栀 苦丁茶 蔓荆子连翘清胆汤 惊触 青蒿叶 青菊叶薄荷梗 连翘 苦丁 鲜荷叶汁清热解郁汤真阴 桑叶 丹皮山栀 连翘 象贝 青蒿汁胜金透关散 久聋 活鼠一个系定热汤浸死破喉取胆真红色者是也 川乌头一个炮去皮 细辛二钱 胆矾五分为末,以鼠胆和匀,再焙乾研细,入麝香半字,用鹅翎管吹入耳中,口含茶水,日二次,十日见效,永除根本。马勃散耵耳 马勃 薄荷 桔梗 连翘 杏仁 通草羚羊角汤又 羚羊角 薄荷梗连翘 丹皮 牛蒡子 桑叶
鼻病源流鼻为肺窍,外象又属土,故寒伤皮毛,则鼻塞不利。新者偶感风寒,必兼喷嚏,清涕,声重(宜叁苏饮、羌活冲和汤)。若久而有根,略感风寒,鼻塞便发,必须清金降火(宜凉膈散加川芎、白芷、荆芥)。若风热壅盛,郁於肺中,亦致鼻塞声重,宜疏散之(宜抑金散、川芎茶调散)。肺火盛,反能塞鼻,必兼清解(宜黄连清肺饮)。鼻塞甚者,往往不知香臭(宜荜澄茄丸)。或始而鼻塞,又为风冷所伤,津液凝滞,其冷气入脑不消,结成硬痈,使脑气不宣,遂流髓涕(宜南星饮、芎 散)。又有火郁清道,不闻香臭者(宜鼻不闻香臭方)。又有鼻痔者,始而鼻内生痈,窒塞不能闻味(宜通草散)。痈久不愈,结成 肉,如枣核塞於鼻中,气塞不通,由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故气凝结也(宜星夏汤,外用瓜矾散、蝴蝶散)。或由肺气热极而为 肉(宜黄连清肺饮加海藻,外以辛夷膏塞之)。或 肉结如榴子,渐至下垂,孔窍闭塞,气不得通,此由肺气不清,风热郁滞而成也(宜辛夷消风散、黄芩清肺饮、辛夷荆芥散,外以瓜矾散塞之),必戒厚味嗜欲。甚有鼻中 肉,臭不可近,痛不可摇者,亦由膏粱气积,湿热蒸於肺门,如雨霁之地,突生芝菌也(宜胜湿汤、泻白散,外以白矾末加硼砂少部 ,吹其上,顷之即化水,渐下而消)。又有鼻渊者,即脑漏也,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而成,或饮酒多而热炽,风邪乘之,风热郁不散而成。经云:胆移热於脑,则辛 鼻渊。其症鼻流浊涕,或稠涕若脓血,腥臭难闻,或流黄水,长湿无乾,久必头眩,虚运不已(宜奇授藿香汤、天麻饼子、辛夷消风散、辛夷荆芥散)。又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成也(宜苍耳散、川椒散)。甚有鼻塞脑冷,清涕不止者(宜细辛膏)。又有鼻内生疮者,由脾胃蕴热,移於肺也(宜凉膈散、消风散,外以辛夷末入冰麝少部 ,绵里塞之)。或鼻孔乾燥,渐生疮肿痛,由肺本经火甚也(宜黄芩汤)。或口鼻生疳蚀烂,亦为肺脾胃三经之热(宜青锭搽患处,日数次)。又有鼻痛者,由风邪与正气相搏,窍道不通,故痛也(宜通气驱风汤)。如痰火冲肺,亦令鼻膈隐痛(宜二陈汤加山栀、桔梗、麦冬、黄芩)。又有鼻上红肿,似疮非疮,俗名酒倇鼻者,由饮酒,血热湿热上攻於肺,外御风寒,血凝不散而成也(宜疏风散、荆防泻白散、赤鼻方)。亦有不饮酒而色赤者,名肺风疮,由血热郁肺不散也(宜清肺饮子,或四物、五苓二方合用,加黄芩、黄柏)。又有粉刺者,与倇鼻、肺风三名同种。粉刺属肺,倇鼻属脾,二者初起俱色红,久则肉匏发肿(宜枇杷叶丸,外以白龙散涂或洗),总皆血热滞而不散之故。又有面鼻紫黑者,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之中,一身之血运到此,皆为至清,酒家则酒气熏蒸面鼻,血为极热,热血遇寒,污浊凝滞而不行,故色成紫黑也,急宜化滞血,生新血(宜清酒四物汤,气弱加酒黄儀)。鼻之为病如此。总之,肺和则鼻自无病,安可不急急於手太阴以图治哉。脉 法 《正传》曰:左寸脉浮缓为伤风,鼻塞流涕,右寸脉浮洪而数,为鼻衄、鼻鼽也。鳌按:鼻倇之脉,右亦洪数。鼻病原由症治 《正传》曰:鼻渊者,外寒束内热之症。又曰:鼻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灵枢》曰:鼻头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为便难,色鲜明者留饮也。《三因》曰:鼻头微白者亡血也,赤者血热也,酒家多有之。《本草单方》曰:鼻中诸疾,有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後鼻疮,并用辛夷研末,入麝少部 ,葱白蘸入数次,甚良。其专治鼻渊脑泻,用藕节、川芎焙研为末,每二钱,米饮下。或脑崩流汁,鼻中时流黄水,脑痛,名控脑砂,有虫食脑中也,用丝瓜藤近根三五尺,烧存性,每一钱,酒下,以愈为度,又以儿茶末吹之良。其鼻中 肉,用狗头灰方寸匕,苦丁茶半钱,研末吹之,即成水,或同 、尤妙,又用地龙炒一分,牙皂一挺为末,蜜调涂,清水滴尽即除。其 鼻作臭,用鸡肾一对,与脖前肉等分,入豉七粒,新瓦焙研,鸡子清和作饼,安鼻前,引虫出。其鼻疮脓臭,有虫也,用苦叁活 矾一两,生地汁三合,水二盏,煎三合,少少滴之。又元叁末涂之,或以水浸软塞之。其疳蚀口鼻,文蛤烧灰,腊猪油和涂。又人中白一钱,铜绿少部 研敷。甚或穿唇透颊,数日欲尽,急用银屑一两,水三升,铜器内煎一升,日洗三四次。其鼻倇赤侤,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夜涂旦洗,亦治痘疮傭。又桑黄能除肺热,故治赤鼻,及肺火成痈。其鼻擦破伤,猫头上毛剪碎,唾粘傅之。鼻病修养法 《养性书》曰:常以手中指,於鼻梁两边揩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以润於肺也。常去鼻中毛,谓神气出入之门户也。鼻渊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用中指尖於掌心搓令极热,熨搓迎香二穴,可时搓时运,兼行後央 此法并治不闻香臭。运 央 《保生秘要》曰:归元念 命门,想肾水升上昆仑,降脐,次从左乳下经络,推至涌泉,嘘而吸之,又行鼻间运患处,则从左鼻助推至左涌泉,後又念脐 肾哄 ,想水灌顶,归覆脐,或颊红及鼻,但推红处撤散,升肾水洗肿,久自退矣。鼻血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开二目,鼻朝天,吸气得法,咽吞,如此久吸久咽,血见津而自回,兼行後央 ,气脉自和也。运 央 《保生秘要》曰:观鼻端定神,渐运入内,逆上顶门,转下於背,经元海,溯涌泉而定神。治鼻病方三十三川芎茶调散风寒 川芎 薄荷羌活 甘草 防风 荆芥 白芷 细辛 为末,茶调下。抑金散肺热 细辛 白芷 防风 羌活 川芎各八分 桔梗 陈皮 茯苓各七分 当归身一钱黄连清肺散肺火 通草散鼻痈 通草 炮附 细辛 蜜丸,棉裹塞。辛夷消风散 肉 辛夷 黄芩薄荷 甘菊 川芎 桔梗 防风 荆芥 甘草生地 赤芍黄芩清肺饮又 天花粉 川芎当归 赤芍 生地 防风 葛根 连翘 红花各一钱 黄芩二分 薄荷三分辛夷荆芥散 又 辛夷一钱 荆芥 黄芩 南星 半夏僸 神僸 白芷 苍术各八分蝴蝶散又 蝴蝶一味, 棉包塞。星夏汤鼻渊 南星 半夏 苍术 神僸 细辛 白芷 甘草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瓜矾散痔 瓜蒂四钱 甘遂一钱 活 矾 螺壳灰 草乌灰各五分 麻油调作丸,每日一次,塞鼻内,令达痔上,即化水愈。辛夷膏又 辛夷二两 细辛木通 木香 白芷 杏仁各五钱 羊髓、猪脂各二两,石器内慢火熬膏赤黄色,待冷,入冰、麝各一钱为丸,棉裹塞鼻,数日脱落即愈。轻黄散 肉 杏仁 轻粉各一钱 雄黄五分 麝香少部 卧时点鼻内。凉膈散鼻疮 桔梗 黄芩 防风 荆芥 花粉 山楂 枳壳 赤芍 甘草疏风散倇鼻 防风 荆芥 薄荷 黄芩 甘草 赤芍 归尾 灯心 白蒺藜荆防泻白散又 防风 荆芥桔梗 连翘 元叁 赤芍 甘草 生地 黄芩 桑皮 青黛 葛花 金银花赤鼻方又 枇杷叶 白果 芽茶 芭蕉根 蜜丸,黍米大,每二钱汤下。四物汤 肺风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五苓散又 白术 泽泻 茯苓肉桂 猪苓枇杷叶丸粉刺 枇杷叶八钱黄芩四钱 花粉二钱 甘草一钱 酒丸,每一钱五分,白汤下。忌火酒煎炒辛热之物。真君妙贴散又 奇授藿香汤鼻渊 广藿香五钱水一碗,煎七分,加猪胆汁一枚和服,若将胆汁熬膏,入藿香末一两作丸,每二钱,汤下亦可。天麻饼子又 防风散 又 防风三钱 黄芩麦冬 人叁 甘草 川芎各二钱羌活冲和汤鼻塞 叁苏饮又 荜澄茄丸又 薄荷叶二钱 荆芥穗一钱 荜澄茄二分 蜜丸,樱桃大,含化。南星饮 又 南星二钱沸汤泡二次焙乾 大枣七个 甘草少部 同煎,食後服,三四贴後,其硬物自出,脑气流转,髓涕自收,再以荜拨、香附、大蒜肉捣作饼,纱衬贴囟门,熨斗熨之。芎 散又 芎 槟榔 麻黄肉桂 防己 木通 细辛 白芷 菖蒲各七分木香 川椒 甘草各三分半 姜三片苏叶七片胜湿汤 肉 白术三钱 人叁乾姜 白芍 附子 茯苓 桂枝 甘草各七分半 姜 枣泻白散又 地骨皮 桑皮各二钱 甘草一钱 或加知母、贝母、生地、麦冬、桔梗、山栀亦可。鼻不闻香臭方鼻塞 薄荷三钱细辛 白芷 羌活 防风 当归 川芎 半夏 桔梗赤茯苓 陈皮各一钱黄芩汤鼻疮 酒黄芩 山栀桔梗 赤芍 荆芥穗 桑皮 麦冬 薄荷连翘各一钱 甘草三分通气驱风汤 鼻痛 乌药一钱半川芎 白芷 桔梗 陈皮 白术 甘草各一钱麻黄 枳壳 人叁各五分 姜三 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