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


  息积 气分病也。人身之气,周流运行,无时或息,故经络宣通,荣卫调和,机关顺利,而呼吸出入,气以息宣,息随气运,百疾不生。有所怫郁,则气为之壅,壅则不通,升不得升,降不得降,必致腹满肋痛,气逆上冲,故知息调於气。气郁则息亦郁,气郁而积,息亦郁而积也。且《灵枢》曰:何谓逆而乱,日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乾,乱於胸中,是为太 闷。夫至太 闷,则其息之积而不调可知矣。是故息积之病,偏胀膨满,未有不原於气郁者(宜化气汤、木香调气散)。亦或肠胃因虚,气癖於肓膜之外,流於季胁,气逆息难,经年累月,医所难治,久则荣卫停凝,一朝败浊,溃脓为痈,多至於不救(宜磨积丸、万病丸),则息积之病,说有不容忽视者。 息积症治 《内经》曰:帝曰:人有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导引法 《得效》曰:以两手拇指压无名指本节作拳,按髀趺坐,叩齿三十六,屏气二十一息,咽气三口,再屏息,再咽,如是三作,以气通为效。遇子午卯酉时则行。治积聚症瘕倂癖痞方九十一 补中益气汤 补益 人叁 黄儀当归 白术 升麻 柴胡 陈皮 甘草 攻积丸 攻伐 吴萸 乾姜 官桂 川乌各一两 黄连 橘红 槟榔 茯苓厚朴 枳实 菖蒲 人叁 沉香 桔梗 琥柏另研 元胡索 半夏曲各八钱 巴霜另研五钱 皂角六两,煎汁泛丸,每八分,加至一钱,姜汤下 肥气丸 肝积 柴胡一两 黄连七钱 厚朴五钱 川椒四钱 甘草三钱 人叁 蓬术 昆布各二钱半 皂角 茯苓各钱半 乾姜 巴霜各五分 川乌二分 蜜丸,初服二丸,二日三丸,以後每日加一丸,至大便溏,又每日减少一丸,仍至二丸,再日加增,周而复始,块减半即勿服。伏梁、痞气、奔豚、息贲四方,服法俱照此增减。 伏梁丸 心积 黄连两半 人叁厚朴各五钱 黄芩 桂枝 茯神 丹叁各一钱 乾姜 菖蒲 巴霜 川乌各五分 红豆蔻三分 蜜丸,黄连汤下,服法照肥气丸。 痞气丸 脾积 黄连八钱 厚朴四钱 吴萸三钱 黄芩二钱 砂仁钱半 茯苓 人叁 泽泻各一钱 茵陈 乾姜各钱半川乌 川椒各五分 肉桂 巴霜各四分 白术二钱 蜜丸,甘草汤下。服法照肥气丸。 息贲丸 肺积 黄连两三钱 厚朴八钱 川乌 桔梗 白蔻仁 陈皮 三 天冬 人叁各二钱 乾姜 茯苓 川椒 紫菀各钱半 青皮 巴霜各五分 蜜丸,姜汤下。服法照肥气丸。 奔豚丸 肾积 厚朴七钱 黄连五钱 川楝子三钱 茯苓 泽泻 菖蒲各二钱 元胡索一钱半 全蝎 附子 独活各一钱 川乌 丁香 巴霜各五分 肉桂二分蜜丸,淡盐汤下。服法照肥气丸。 增损五积丸 总治五积 黄连肝积五钱脾肾积七心肺积两半 厚朴肝心肺积五钱脾肾积八钱 川乌肝肺积一钱心肾脾积五钱 乾姜肝心积五分肺脾肾积钱半 人叁肝心脾肺积二钱肾积五分 茯苓钱半 巴霜五分 蜜丸,服法亦照五积丸。 如肝积,另加柴胡一两,川椒四钱,蓬术三钱,皂角、昆布各二钱半。 如心积,另加黄芩三钱,肉桂、茯神、丹叁各一钱,菖蒲五分。 如肺积,另加桔梗、三 、天冬、青皮、陈皮、蔻仁各一钱,紫菀、川椒各钱半 如脾积,另加吴萸、黄芩、砂仁各二钱,泽泻、茵陈各一钱,川椒五分。 肾积,另加元胡索三钱,苦楝肉、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泽泻、菖蒲各二钱,肉桂三分,母丁香五分 此方兼治一切积块,不拘脐上下左右通用。 化积丸 通治诸积 三 蓬术阿魏 海浮石 香附 雄黄 槟榔 苏木瓦楞子 五灵脂 水丸。 六君子汤 脾胃虚 人叁 白术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归脾汤 肝脾虚 人叁 黄儀当归 白术 茯神 杏仁 远志 龙眼 木香 甘草 姜 枣 芦荟丸 肝火 芦荟 黄连 胡黄连 木香 青皮 芜荑炒各五钱 当归茯苓 陈皮各一两半 炙甘草七钱 米糊丸,米饮下七八十丸。 乌药散 食症 乌药 蓬术醋炒肉桂 当归 桃仁 青皮 木香 等分为末,每二钱酒下。 沈氏血症丸 血症 五灵脂 大黄 甘草梢 桃仁泥各五钱 生地七钱 牛膝四钱 官桂二钱 元胡索 归身各六钱三 蓬术 赤芍 川芎各三钱 琥珀 乳香 没药各一钱 酒糊丸,每服一钱,壮盛人钱半,消过半即止,再随病体立方服药。此金鳌自制方也。 四物汤 瘕 川芎 当归 白芍生地 麝香丸 倂 麝香五钱 阿魏面煨二钱半 三 五灵脂各七钱半 桃仁七钱 醋炒芫花三钱 槟榔 蓬术 肉桂 没药 当归 木香各五钱 饭丸,梧子大,每十丸,醋汤下,无时。 积块丸 又 醋三 醋蓬术自燃铜醋 @蛇含石各二钱 雄黄 蜈蚣各钱二分 木香钱半 铁华粉醋炒一钱 沉香八分 冰片五分 芦荟 天竺黄 河魏 全蝎各四分 雄猪胆汁加蜜丸,消即止 三 散 又 三 八钱 川芎四钱 醋煨大黄一钱 僋猪肝丸 又 犷猪肝一具,可十两者,以巴豆五十粒,去皮,扎在肝内,米醋三碗,煮肝极烂,去巴豆,入京三 末和得所,丸梧子大,每服五丸,食前酒下。 香 丸 癖 三 槟榔各三两查肉二两 梦卜子 香附 枳实 枳壳 陈皮 青皮 蓬术各一两 黄连 此方通治五积六聚,气块。 又方:木香 丁香各五钱 积壳 酒三 莪术以巴豆三十粒去壳同炒巴豆黄色去之 青皮 川楝肉 茴香 等分,醋糊丸,朱砂为衣,每三十丸,淡盐汤下,无时。此方亦治一切积聚,破痰癖,消症块。 大硝石丸 又 硝石三两 大黄四两 人叁 甘草各一两 陈醋三升,铜器内先微火煎大黄数沸,常搅不息,至七分,入诸药熬成膏,至可丸即丸,每服三十丸,米汤下,三日一服,或下如鸡肝,或米泔赤黑等物,多至二三升,後忌风冷。 此方通治七症八瘕,聚结杯块,及妇人带下绝产,腹中有症瘕者,当先下。此药妙在但去症瘕,令人不困。 木香 Y 又 木香 漭研 丁香 官桂 没药另研 附子 乾漆细黑 乳香另研 青皮 大黄末 三 猪牙皂角 乾姜各等分 巴霜减半 上除傼砂、乳香、没药外,同为末,以醋一升,化 漭渣,银石器中慢火熬,次下巴霜、大黄熬成膏,将前药末和膏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温酒下,加至大便利为度。此药乃攻伐之剂,全无补益,虚人禁用,即壮实者,亦须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兼服。 此方专治男女倂癖积聚,血块刺痛,脾胃虚寒,饮食不消,久不瘥者。 连梦丸 痞块 黄连一两五钱半以吴萸五钱同炒去吴萸半以益智仁五钱同炒去益智 白芥子 莱服子并炒各两半 山栀川芎 京三 蓬术 桃仁 香附 查肉神曲各一两 青皮五钱 蒸饼和丸,白汤下五六十丸。一名白芥丸,又名消积丸。 消块丸 又 大黄四两 硝石三两 人叁 甘草各两半 各为末,用陈醋三升,磁器内先同大黄末煎,不住手搅,使微沸尽一升,下馀药末熬至可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当利如鸡肝恶物。一名硝石丸。 此方通治痞块症瘕,上连梦丸专治食积死血,痰饮成块,在两胁作痛,雷鸣嘈杂,眩晕,与此方俱灵效之至。 开怀散 又 柴胡 草豆蔻各一钱 醋三 醋蓬术 青皮 陈皮 半夏茯苓 香附 槟榔 枳实 红花 甘香各七分 姜三片 此方专治心下积块痞闷,或发热。 消积保中丸 又 白术三两 去白陈皮二两 半夏 茯苓 醋香附 莱菔子白芥子 姜黄连 姜栀子 神曲各一两 槟榔七钱 醋三 醋蓬术各八钱 麦芽六钱乾漆五钱 青皮香油炒 砂仁各四钱 木香阿魏各三钱 姜汁酒糊和丸,白汤下四五十丸。 溃坚汤 又 当归 白术 半夏陈皮 枳实 查肉 香附 厚朴 砂仁各一钱 磨木香五分冲服。 溃坚丸 又 前方加海粉、瓦楞子、鳖甲,醋化阿魏,加姜汁糊丸,每五七十丸,酒下 此汤丸二方,通治五积六聚,诸般痞块。 妙应丸 又 附子四个七钱重者去皮脐 作瓮入 @一两七钱面裹煨熟去面 荜拨 破故纸 青皮三两半 糊丸,生姜、陈皮汤下三十丸。 入门六郁汤 又 香附二钱 川芎 苍术各钱半 制半夏 陈皮各一钱 赤苓 山栀各七分 砂仁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兼气加木香、槟榔、乌药、苏叶,兼湿加白术、羌活、防己,兼热加黄连、连翘,兼痰加南星、海粉、瓜蒌仁,兼血加桃仁、韭汁、丹皮,兼食加山楂、神曲、麦牙。 解郁调胃汤 又 盐水炒山栀酒当归各一钱二分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酒赤芍 酒洗生地姜汁炒 香附各八分神曲 麦芽各七分 川芎六分 生甘草 桃仁各四分 姜三片 煎服。 柴香散 又 地骨皮 枳实 三 蓬术各一钱 柴胡 黄芩各七分 赤芍厚朴 香茹 黄连 元胡索各五分 甘草三分 助气丸 又 三 蓬术俱用湿纸包煨透切片各二斤 去白青皮 去白陈皮白术各十五两 枳壳去穰麸炒 槟榔 木香各十两糊丸,每服五十丸,开水下。 胜红丸 又 醋三 醋蓬术炮乾姜 青皮 陈皮 良姜各一两 香附二两醋糊丸,每三十丸,姜汤下。虚者以补药下之。一方加神曲、麦芽。 蒜红丸 腹胀 丁香 木香 沉香 砂仁 青皮 陈皮 槟榔 蓬术 牵牛子 草豆蔻各五钱 肉豆蔻五分 人叁 茯苓各二钱半 蒜一百瓣,捣汁和药丸,每服十五丸,秋石汤下。服此药只可服白粥。 木香通气散 寒症 木香 三 青盐各一钱 厚朴二钱 炙甘草 枳实各六分 炮姜 蓬术各四分 推气汤 助痞 砂仁 肉桂各二分五厘 木香三分 炙草 茴香 了香 陈皮 青皮 乾姜各五分 蓬术四分 胡椒沉香各一分 化痞汤 痞积 秦艽 三 蓬术 黄柏 当归各五钱 大黄三钱 全蝎十四个 穿山甲十四片 蜈蚣五条 木鳖子七个 共入菜油二斤四两内,浸二日夜,煎焦黄色,去渣熬,略冷,下炒紫黄丹一斤二两,不住搅,黑烟起滴水不散,离火,下阿魏一两,乳香、没药各五钱,风化硝三钱,摊贴。此方加琥珀末一钱,临用入麝少部,狗皮摊贴,兼治马刀瘰倁。 枳术汤 水饮 枳实七枚 白术三两 水一斗,煎三升,分三服,腹中软即消也。 乌牛尿膏 鼓胀 乌牛尿一升微火煎如饴糖,空心服少部,当鸣转病出,隔日更服之。 大黄散 胁如石 三 一两炮大黄一两 共为末,醋熬成膏,每日空心姜橘皮汤下一匙,以利下为度。 杨枝汤 腹癖 白杨木东枝去粗皮,避风锉细五升,炒黄,以酒五升淋讫,用绢袋盛渣,还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二服。 茴香丸 小腹癖 胡芦巴八钱茴香六钱 巴戟 川乌各二钱 川楝肉四钱吴萸五钱 酒糊丸,每服十五丸,小儿五丸,盐酒下。 青黛丸 涎积 千金子三十枚腻粉二钱 青黛炒一钱 糯米饭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枣一枚,蒸熟去皮核,同嚼,冷茶送下,半夜後取下积聚恶物为效。 牛膝酒 卒症 牛膝二斤,酒一斗浸之,密封於灰火中,温令味出,每服五合至一升,随量饮。 赤蜈蚣散 蛇瘕 赤脚蜈蚣一条,炙研酒服。 鸡屎米煎 米瘕 白米五合 鸡屎一升 同炒焦为末,水一升煎,顿服,少顷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 香泽油 发瘕 香油一升,入香泽煎之,盛置病人头旁,令气入口鼻,勿与饮之,疲极眠睡,虫当从口出,急以石灰粉手捉取,抽尽即是发也,初出,如不流水中浓菜形。 芜荑汤 诸鳖 芜荑炒,不拘多少,煎水代茶,兼用暖胃、益血、理中之药,乃可杀之,若徒事雷丸、锡灰之类,无益也。 星附丸 倂癖 南星 香附 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每姜汤下二三十丸。 保和丸 食积 查肉 姜半夏黄连 陈皮各五钱 神曲三钱 麦芽二钱即将神曲打糊丸,白汤下五七十丸。 一方山楂五两,神曲、半夏各三两,茯苓、陈皮、菔子、麦芽、连翘各一两,别以神曲五两作糊丸。此方兼治酒积。 佐脾丸 又 查肉 莱菔子 连翘 陈皮各五钱 赤苓 半夏各二钱 粥丸,水下。 酒积丸 酒积 黄连酒浸一宿 乌梅肉各一两 半夏曲七钱 枳实 砂仁各五钱 杏仁三钱 巴霜一钱 蒸饼丸,白汤下八九或十丸。 乌白丸 又 乌梅肉 生姜各四两 白矾 半夏各二两 捣匀,以新瓦夹定,火焙三日夜,入神曲、麦芽、青皮、陈皮、蓬术、丁香皮、大腹子各一两,酒糊丸,姜汤下五十丸。 此方兼消痰积食积。 阿魏丸 面积 阿魏酒浸化 肉桂 蓬术 麦芽 神曲 菔子 青皮 白术乾姜各五钱 百草霜三钱 巴霜三七粒 糊丸,姜汤下二三十丸,面伤或用面汤下亦可。 此方兼治食生果大多不能勏 阮,腹痛呕恶,亦治肉积。 青木香丸 糕积 黑丑头末三两 破故纸 槟榔 荜澄茄各二两 青木香一两 水丸,梧子大,用此丸三百粒,入丁香十粒 神曲二钱 巴霜三粒 蒸饼丸,绿豆大,陈皮汤下二三十丸,滞下自安。此方不用加法,亦治寒疝膀胱气。 紫苏汤 索粉积 紫苏 杏仁泥等分,浓煎汤服,即散。 磨积丸 茶积 陈仓米半升 巴豆七粒 同炒令米赤,去巴豆,入青皮、橘红各二两,醋丸,姜汤下二三十丸。 星术丸 又 白术一两 南星青皮 陈皮各三钱 糊丸。 妙应丹 果菜积 方见前。 此方兼治饮食中虫毒,或食水陆果瓜,子卵入腹而生虫蛇鱼鳖,或宿食留饮,结为症瘕。 桂香丸 又 肉桂一两 麝香一钱 饭丸,白汤下十五丸。 平胃散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甘草 五苓散 水积 白术 肉桂 茯苓 猪苓 泽泻 十枣汤 又 破积导饮丸 又 木香 尖槟榔青皮 陈皮 枳壳 枳实 三 蓬术 半夏 神曲 麦芽 茯苓 乾姜 泽泻 甘草各五钱 白丑头末六钱 巴豆二十粒 姜汁糊丸,姜汤下三五十丸。 此方兼治痰饮积。 小阿魏丸 肉积 阿魏醋化 山查各一两 黄连六钱半 连翘五钱 醋糊为丸。 此方兼治一切食积成块。 三 煎丸 又 三 细锉八两以醋三升石器内熬膏 神曲 麦芽各三两 莱菔子 青皮 乾漆各二两 杏仁 葫腽U一两 三 膏丸, 姜汤下二三十丸。 遇仙丹 鱼鳖蟹积 黑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四两 三 蓬术 茵陈 槟榔俱生用各五钱 共为末,每药末四两,用皂角五钱浸揉汁煮,将白面一两打糊丸,每三钱,五更茶清送下。病浅者一服见效,病深者再服,必候恶物下尽为度。 此方专治虫积,所下之虫曰穿心虫,曰血鳖虫,曰传尸虫,曰肺虫,曰疾心虫,曰马尾虫,曰积血虫,曰细虫,曰长虫、寸白虫,其状不一,或作五色,或如鱼冻,此乃王经略赴广东,偶染山岗瘴气,肚腹胀满,百药无效,遇一道人,付此药服之,下虫一条如蛇,长三寸馀,病乃愈,因乞其方。 温白丸 虫积 炮川乌二两半吴萸 桔梗 柴胡 菖蒲 紫菀 黄连 炮姜肉桂心 川椒 巴霜 赤苓 炙皂荚厚朴 人叁各五钱 蜜丸,姜汤下三丸,或五丸至七丸。又名万病紫菀丸。 此方通治积聚,症瘕倂癖,黄疸鼓胀,十种水气,八种痞塞,五种淋疾,九种心痛,远年疟疾,及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尸疰,癫狂邪祟,一切腹中诸疾。兼治妇人腹中积聚,有似怀孕,羸瘦困虑,或歌哭如邪祟,服此自愈。久病服之,则皆泻出虫蛇恶脓之物。 桃仁承气汤 血积 桃仁 大黄芒硝 桂枝 甘草 三 煎 又 三 蓬术各四两芫花一两 用醋五盏,磁器内浸之,封口,文火 乾,取出 术,将芫花以馀醋炒令微焦,共焙乾,为末醋糊丸,姜汁汤下十五丸。一方,三 、蓬术各二两,青皮、半夏、麦芽各一两,醋六升,同煮乾焙为末,制法、服法同上。 此方兼治食瘕酒癖气块。 竹沥化痰丸 痰积 芫花醋浸一宿炒黑 甘遂面裹煨熟水浸半日晒乾 大戟长流水煮晒乾各五钱 大黄湿纸包煨再用酒浸炒熟一两 黄柏炒二两 粥丸,麻子大,此名小胃丹。如单服此每十丸,临卧津唾咽下,能取上隔湿痰热积,下可利肠胃之痰,惟胃虚少食者忌用。若用小胃丹一料,加南星、半夏俱用白矾、皂角、姜汁水煮十五次,各三两半,苍术用米泔、白矾、皂角水浸一宿炒二两,桃仁、杏仁俱用白矾水浸半日,去皮尖炒,红花酒蒸,陈皮、枳实并用白矾水泡半日炒,白术土炒,白芥子炒各一两,竹沥姜汁煮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故名竹沥化痰丸。又名加味小胃丹,又名导痰小胃丹。 此方专治风痰痞积,眩晕喉 ,瘫痪不语,腹中痞块等症,神效。 竹沥达痰丸 又 姜半夏 去白陈皮 白术微炒 大黄酒浸蒸晒乾 茯苓酒黄芩各二两 炙甘草 人叁各两半 青礞石一两同焰硝一两火 漶@沉香五钱 以竹沥一大碗半,姜汁三匙,拌匀晒乾,如此五六度,因以竹沥、姜汁和丸,小豆大,每百丸,临卧米饮下。一名竹沥运痰丸。 此方能运痰从大便出,不损元气。丹溪曰: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此药是也。 开气消痰汤 又 桔梗 便香附姜蚕各一钱 陈皮 片芩 枳壳各七分 前胡 半夏 枳实 羌活 荆芥 槟榔 射乾威灵仙各五分 木香 甘草各三分 姜三 此方专治胸胃咽门窄狭如线,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十将军丸 疟积 砂仁 槟榔常山 草果各二两 三 蓬术 青皮 陈皮乌梅 半夏各一两 先将常山、草果酒醋各二碗浸一宿,後入八味同浸至晚,煮乾为末,酒醋各半,打糊丸,白汤下三四十丸,日二服,服至八两即除根。 鳖甲丸 又 醋鳖甲一两 三 蓬术 香附 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 麦芽 海粉各五钱 醋糊丸,白汤下三五十丸。本方加芎、归、赤芍,治夜发疟,名阴疟丸。 消癖丸 又 芫花炒 朱砂 等分,蜜丸,每十丸,枣汤下,去癖须用芫花破水之剂。 此方专治咳疟弭年,经汗吐下,荣亏卫损,邪气伏藏胁间,结为疟癖,腹胁坚痛。此三方治疟母与疟疾条叁看。 附子理中汤 寒积 附子 人叁白术 炮姜 甘草 沈氏棉子丸 又 棉子八两 升麻 炮姜各四钱 白术一两 半夏八钱 砂糖炒烊和丸,每服二钱,米汤空心下,服至半月部,当有寒积如稀痰一般随大便下,以下尽为度,即勿服,再服健脾温中暖腹之剂。此馀自制方也,神效。 清心汤 热积 甘草钱七分 连翘 栀子 酒蒸大黄 薄荷 黄芩 黄连各七分 朴硝五分 竹叶七片 蜜一二匙 地骨皮散 又 石膏二钱 黄芩知母 生地各一钱 羌活七分半 赤苓 地骨皮各五分 越鞠保和丸 预解郁 白术三两查肉二两 便香附 苍术 川芎 神曲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酒黄连 酒当归山栀 莱菔子 连翘 木香各五钱 姜汁糊丸,姜汤下五十丸。 此方开郁行气消积散热。 加味越鞠丸 又 姜苍术 川芎便香附 神曲 山栀各四两 陈皮 白术黄芩各两半 查肉一两 糊丸,白汤下五六十丸。 大七气丸 初积 三 蓬术青皮 陈皮 桔梗 藿香 益智肉 香附肉桂甘草各一钱 一方加大黄、槟榔各一钱,治诸般痞积,面色黄萎,四肢无力,皆由内有虫积,或好食生米壁土茶炭等物,只一服除根,水煎露一宿,空心温服,不得些少饮食,不然,则药力减而虫积不行矣。服後心痛,当下恶物如鱼冻虫鳖,至日午下积尽,方用温粥止之。 木香槟榔丸 久积 大黄四两黑丑头末 黄芩各二两 木香 槟榔 黄连当归 枳壳 便香附 青皮 陈皮 蓬术黄柏各一两 水泛丸,温水下五六十丸。 通元二八丹 又 黄连八两 芍药 当归 生地 乌梅各五钱 雄猪肚一个,入药末於内,线缝,铺韭菜二斤於锅内,蒸一日,以药熟为度,取出捣丸,空心,姜汤下七十丸,或泻一二次,以粥补之。 木香枳壳丸 总治 黑丑头末微炒 大黄各二两 茯苓 白术 厚朴 半夏的 人叁 木香 青皮 陈皮 三 蓬术槟榔 神曲 麦芽各一两 乾姜 枳实各五钱 姜汁糊丸,姜汤下七十丸。 凡人有积病,则气滞而馁,此方攻补兼施,真得古人养正积自除之理。 三圣膏 外贴 风化石灰半斤,为末,瓦器炒令淡红色,提出,候热稍减,次下大黄末一两,就炉外炒,候热减,再入桂心末五钱略炒,入米醋熬成膏,厚红色摊贴。 琥珀膏 又 大黄 朴硝各一两为末 大蒜捣膏,和匀作片贴之。 一方加麝香五分,名硝黄膏。 贴痞膏 又 水红花子二钱 大黄 朴硝 山栀 石灰各一钱 酒酵鸡子大一块 共捣成膏,用布摊贴块上,再用汤瓶熨,手帕勒之,三日後揭起肉黑如墨,是其效也。 握药丸 握药 巴豆 乾姜 良姜 白芥子 硫黄 甘遂 槟榔 等分,饭丸,如中指大,清早先以川椒汤洗手,麻油涂手,掌中握药一圆,少时即泻,欲止泻,以冷水洗手。治息积病方四 化气汤 气郁 蓬术 乾姜 青皮 陈皮 丁香 茴香 炙甘草各五钱 肉桂 木香各二钱半 胡椒 沉香各一钱一分 每末二钱,生姜、苏叶、盐少部,煎汤下。 木香调气散 又 乌药 香附枳壳 青皮 陈皮 厚朴 川芎 苍术各一钱 木香 砂仁各五分 肉桂 甘草各三分姜三片 磨积丸 虚气 胡椒一百五十粒全蝎十个 木香二钱半 粟米饭丸,橘皮汤下十五丸。 万病丸 又 芍药 川椒 肉桂川芎 乾姜 防风 巴霜 当归 犀角 桔梗 赤苓 人叁 黄芩 黄连 桑皮 蒲黄前胡 大戟 葶苈 麝香 细辛 雄黄 朱砂 紫菀 醋芫花 醋淬禹馀粮研水飞 甘遂 牛黄各一两 蜈蚣十二节去头足炙 芫青二十八个糯米同炒黄为度云翅足 蜥蜴去头尾足炙四寸 蜜丸,温水或姜汤下三丸,以吐利为度。 此方专治七种癖块,八种痞病,五种癫 ,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虫毒,五种黄疽,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湿 ,及积聚胀满,及久远心腹痛,疳蛔寸白诸虫,久积痰饮,消瘦疲困,或妇人子脏中瘀血凝滞,因而断产,服此药,以三丸为一剂,不过二剂,其病悉除,说无穷尽,故名为万病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