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


  第一出始兴,而江陵及东境名山石洞,亦皆有之。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长挺乃有一二尺者。色黄,以苦酒洗刷则白。《仙经》用之少。而世方所重,亦甚贵。(《新修》一五页,《大观》卷三,《政和》八三页)

  玉石三品 中品

  殷孽

  味辛,温,无毒。主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 ,症瘕,结气,脚冷疼弱。一名姜石,钟乳根也。生赵国山谷,又梁山及南海,采无时。(恶术、防己。)

  赵国属冀州,此即今人所呼孔公孽,大如牛羊角,长一、二尺左右,亦出始兴。(《新修》四四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三页)

  玉石三品 中品

  孔公孽

  味辛,温,无毒。主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疽, 痔,利九窍,下乳汁。治男子阴疮,女子阴蚀,及伤食病,恒欲眠睡。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木兰为之使,恶细辛。)

  梁山属冯翊郡,此即今钟乳床也,亦出始兴,皆大块折破之。凡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结者,为钟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次长小 者,为殷孽,今人呼为孔公孽。殷孽复溜,轻好者为钟乳。虽同一类,而疗体为异,贵贱悬殊。此二孽不堪丸散,人皆捣末酒渍饮之,治脚弱。其前诸治,恐宜水煮为汤也。案今三种同根,而所生各异处,当是随其土地为胜尔。(《新修》四五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三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石脑

  味甘,温,无毒。主治风寒虚损,腰脚疼痹,安五脏,益气。一名石饴饼。生名山土石中,采无时。

  此石亦钟乳之类,形如曾青而白色黑斑,软脆易破,今茅山东及西平山并有,凿土堪取之。世方不见用,《仙经》有刘君导仙散用之。又《真诰》云:李整采服,治风痹虚损,而得长生也。(《新修》四六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石硫黄

  味酸,温、大热,有毒。主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治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 疮,止血,杀疥虫。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东海郡属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出扶南林邑,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煌。世方用之治脚弱及痼冷甚良。《仙经》颇用之。所化奇物,并是《黄白术》及合丹法。此云矾石液,今南方则无矾石,恐不必尔。(《新修》四七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二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磁石

  味辛,咸,寒,无毒。主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大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

  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五为佳,杀铁物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也。(《新修》五三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一页)

  玉石三品 中品

  凝水石

  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烂,烦满,水饮之。

  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少腹痹。久服不饥。一名白水石,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色如云母,可折者良,盐之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邯郸。

  (解巴豆毒,畏地榆。)

  常山即恒山,属并州。中水县属河闲郡。邯郸即是赵郡,并属冀州城。此处地皆咸卤,故》卷四,《政和》一一二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石膏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庐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

  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狱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方如棋子,白澈最佳。比难得,皆用灵隐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土。《仙经》不须此。(《新修》五一页,《大观》卷四,《政和》一○八页)

  玉石三品 中品

  阳起石

  味咸,微温,无毒。主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阳痿不合,补不足。治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久服不饥,令人有子。一名白石,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云母根也。生齐山山谷及琅琊或云山、阳起山,采无时。

  (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蜕皮,畏菟丝子。)

  此所出即与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浓实耳。今用乃出益州,与矾石同处,色小黄黑即矾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世用乃希。《仙经》亦服之。(《新修》四八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二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玄石

  味咸,温,无毒。主治大人小儿惊痫,女子绝孕,少腹寒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一名玄水石,一名处石。生太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玄石者雄。(恶松脂、柏子、菌桂。)

  《本经》磁石,一名玄石。《别录》各一种。今案其一名处石,名既同,治体又相似,而寒温铜铁及畏恶有异。世中既不复用,无识其形者,不知与磁石相类否?(《新修》五四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二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除荣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滑石为之使,畏麻黄。)

  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世用亦希,《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六页)

  玉石三品 中品

  长石

  味辛、苦,寒,无毒。主治身热,胃中结气,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去三虫,杀蛊毒。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久服不饥。一名方石,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子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

  长子县属上党郡,临淄县属青州。世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也。(《新修》五六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七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治鼽鼻,止泄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带挟。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反矣。

  (

  铁落

  味辛、甘,平,无毒。主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气在皮肤中。除胸膈中热气余,食不下,心烦,去黑子。一名铁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平泽及 城,或析城,采无时。(《新修》五七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铁

  主治坚肌耐痛。(《新修》五八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玉石三品 中品

  生铁

  微寒。主治下部及脱肛。(《新修》五八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玉石三品 中品

  钢铁

  味甘,平,无毒。主治金疮,烦满热中,胸膈中气塞,食不化。一名跳铁。(《新修》五八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五页)

  铁精

  平,微温。主明目,化铜。治惊悸,定心气,小儿风痫,除颓,脱肛。

  铁落,是染皂铁浆。生铁,是不被 、枪、釜之类。钢铁,是杂炼生镰,作刀、 者。

  铁四,《政和》一一四页)

  玉石三品 中品

  铅丹

  味辛,微寒。主治咳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蜀郡平泽。一名铅华,生于铅。

  即今熬铅所作黄丹画用者,世方亦稀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此。云化成九光者,当为九光丹以为釜耳,无别变炼法。(《新修》七五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六页)

  玉石三品 下品

  青琅

  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杀锡毒,得水银良,畏乌鸡骨。)

  此即《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黄环乃是草,苟取名类,而种族为乖。琅 也是昆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太丹名也。此石今亦无用,唯以治手足逆胪耳。化丹之事,未的见其术。(《新修》六六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二页)

  玉石三品 下品

  肤青

  味辛、咸,平,无毒。主治蛊毒、毒蛇、菜肉诸毒,恶疮。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川谷。

  世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之。(《新修》五七页,《大观》卷四,《政和》一一七页)

  玉石三品 下品

  石

  味辛,甘,大热,生温、熟寒,有毒。主治寒热,鼠 ,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除热。明目,下气,除膈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久服令人筋挛。火炼百日,服一刀圭。不炼服,则杀人及百兽。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一名白 石,一名大白石,一名泽乳,一名食盐。生汉中山谷及少室,采无时。

  (得火良,棘针为之使,恶毒公、 屎、虎掌、细辛,畏水也。)

  今蜀汉亦有,而好者出南康南野溪,及彭城界中、洛阳城南KT ,常取少室。生 石纳水中,令水不冰,如此则生亦大热。今以黄土泥苞,炭火烧之,一日一夕则解碎,可用,治冷结为良。丹方及黄白术皆多用此,善能柔金。又湘东新宁县及零陵皆有白 石。(《新修》六

  玉石三品 下品

  方解石

  方山,采无时。(恶巴豆。)

  案《本经》长石一名方石,治体亦相似,疑是此也。(《新修》七○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五页)

  玉石三品 下品

  苍石

  世中不复用。莫识其状。(《新修》七○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六页)

  玉石三品 下品

  土阴

  此犹似钟乳、孔公孽之类,故亦有孽名,但在崖上耳,今时有之,但不复采用耳。(《新修》七一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四页)

  玉石三品 下品

  代赭

  下。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一名须丸(出姑幕者名须丸,出代郡者名代赭。)一名血师。生齐国旧说云是代郡城门下土。江东久绝,顷魏国所献,犹是彼间赤土耳,非复真物,此于世用乃疏,而为丹方之要,并与戎盐、卤咸皆是急须。(《新修》七一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八页)

  玉石三品 下品

  卤咸

  味苦、咸,寒,无毒。主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吐下蛊毒,柔肌肤。去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呕逆,喘满,明目,目痛。生河东盐池。云是煎盐釜下凝滓。(《新修》七二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页)

  玉石三品 下品

  戎盐

  舌血出。一名胡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及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今世中不复见卤咸,唯魏国所献虏盐,即是河东大盐,形如结冰圆强,味咸、苦,夏月小润液。虏中盐乃有九种:白盐,食盐,常食者;黑盐,治腹胀气满;胡盐,治耳聋目痛;柔盐,治马脊疮;又有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并不入食。马齿即大盐,黑盐疑是卤咸,柔盐疑是戎盐,而此戎盐又名胡盐,兼治眼痛,二、三相乱。今戎盐虏中甚有,从凉州来,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从敦煌来,亦得之,自是稀少尔。其形作块片,或如鸡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口尝气臭,正如 鸡子臭者言是真。又河南盐池泥中,自有凝盐如石片,打破皆方,青黑色,善治马脊疮,又疑此或者。盐虽多种,而戎盐、卤咸最为要用。又巴东朐 县北岸大有盐井,盐水自凝生粥子盐,方一、二寸,中央突张如伞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李云戎盐味苦、臭,是海潮水浇山石。经久盐凝着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紫赤。又云卤咸即是人煮盐釜底凝强盐滓,如此二说并未详。(《新修》七三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九页)

  玉石三品 下品

  大盐

  (漏芦为之使。)(《新修》七三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页)

  玉石三品 下品

  特生石

  一名苍 石,一名 石,一名鼠毒。生西城,采无时。(火炼之良,畏水。)

  旧云鹳巢中者最佳,鹳恒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热。今不可得。唯用出汉中者,其外形紫赤色,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者佳。《大散方》云:出荆州新城郡防陵县,练白色为好。用之亦先以黄土包烧之一日,亦可内斧孔中烧之,合玉壶诸丸多用此。《仙经》不云特生,则止是前白 石耳。(《新修》六十八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