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治疮癣。
卷四 草部中
斑节相思
诸罗志:枝叶类薄荷而大,味似艾。
性能解毒。
卷四 草部中
野丈人
藻异:叶似芍药,花类木槿,白毛寸余披下,如白头翁。
去肠垢,消积滞。
卷四 草部中
戴文玉
藻异:得文玉,草名。如金钗草,黄色。
疗血疾。
卷四 草部中
金果榄
出广中。百草镜云:出广西,性寒,皮有疙瘩,味苦色黄。陈廷庆云:内肉白者良。但有二种,一种味甚苦,一种味微苦,入药以味苦者良。
性凉解毒。百草镜云:凡肿毒初起,好醋磨傅,露出患头,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咽喉一切如喉中疼烂,用三钱为末,加冰片一分吹之。
药性考:金 榄产广西,生于藤根,坚实而重大者良。藤亦可用,味苦,性大寒,解毒,咽喉急痹,口烂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俱可磨服。疽痈发背, 赤疔 ,蛇蝎虫伤,俱可磨涂。
柑园小识:金苦榄种出交趾,近产于广西苍梧藤邑。蔓生土中,结实如橄榄,皮似白术,剖之色微黄。味苦,土人每凿山穿石,或深丈许取之。先君尝觅得二十枚,愈数百人。而疔喉等症,有起死回生之功,当广传之,以补本草之缺。
性寒味苦,能祛内外结热,遍身恶毒,消瘴疠,双单蛾及齿痛,切薄片含之,极神效。
磨涂疔疮肿毒,立消(柑园小识)。
卷四 草部中
雁来红
一名老少年,无有用入药者,惟急救方有治脑漏法,用老少年煎汤热薰鼻内,然后将汤服二三口,大妙。冬间用根。濒湖纲目青葙下,附雁来红,亦无主治,土宿真君本草,雁来红制汞。
膏子眼药,去远年星障。眼科要览:老少年,银杏剖壳为君,官渣根大叶者佳。千里光,雄杨梅树根皮为臣,煎成浓膏,量加制甘石冰片,又方加茶树根皮。
花镜:老少年其苗初出似苋,茎叶穗子,与鸡冠无异,至深秋本高六七尺,则脚叶深紫,而顶叶大红,鲜丽可爱,愈久愈妍如花,秋色之最佳者。又有一种少年老,则顶黄红而脚叶绿,为别一种。枝头乱叶丛生,有红紫黄绿相兼杂出者,名十样锦。一种根下叶绿,顶上叶纯黄者,名雁来黄。
卷四 草部中
天灯笼草
一名山瑚柳,形似辣茄而叶大。本高尺许,开花白色,结子如荔枝,外空,内有绿子,经霜按:此草主治虽伙,惟咽喉是其专治,用之功最捷。纲目主治下失载,故补之。
性寒,治咽喉肿如神。
汪连仕采药书:金灯笼,园人称为天灯笼,种盆为景,更称为珊瑚架。
性能清火,消郁结,治疝神效。敷一切疮肿,专治锁缠喉风,治金疮肿毒,止血崩。酒煎服。
又以反手取根七株,去梗叶洗净,连须切碎,酒二碗,煮鸭蛋二枚,同酒吃。治疟如神。
子:入药,保毒不大。(王安采药方)
卷四 草部中
见肿消
一名土三七、乳香草。越人曰奶草。初生苗叶,面青背紫,叶似羊角菜多歧,秋开小黄花如菊,垂丝可爱。
根似芋魁,人家多种之。
按:纲目有见肿消,云其叶似桑,治痈肿狗咬,当别是一种。采药录:见肿消,生溪涧中,叶有三角,枝梗皆青,根亦青色,形如菖蒲。根性凉,治诸疮毒,行周身活血,追风散气,此又一种。名同物异。
草宝云:治跌打损伤,消肿散瘀要药。百草镜云:治乳痈肿毒,金疮止血,杖丹棒疮,喉癣双蛾,咳嗽,急慢惊风。延绿堂方: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自效。
杨瘌毛入肉作痛。秘方集验:土三七,亦名金不换,用其叶捣烂立涂,即止。
卷四 草部中
千年老鼠屎
紫背天葵根也。百草镜云:二月发苗,叶如三角酸,向阴者紫背为佳,其根如鼠屎,外黑内白,三月开花细白,结角亦细,四月枯。按:东壁纲目菟葵下注云:即紫背天葵。于主治只言其苗,不及其根之用,今为补之。(出金华诸暨深山石罅间者,根大而佳。春生夏枯,秋冬罕有。)性凉清热,治痈疽肿毒,疔疮 ,跌扑疯犬伤,七种疝气,痔疮劳伤(百草镜)。
傅药:医宗汇编:用紫背天葵子,每岁用一粒,用鲫鱼捣烂,敷之立消。
瘰 :救生苦海:用千年老鼠屎捣碎,同好酒入瓶煮一炷香,隔三日,随意饮醉,盖被取汗,数次自效。
黄宾江传天葵丸,专治瘰 。紫背天葵一两五钱、海藻、海带、昆布、贝母、桔梗、各一两。海螵蛸五钱、共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后温酒下,此方用桔梗开提诸气,贝母消毒化痰,海藻昆布以软坚核,治瘰 之圣药也。
诸疝初起:经验集:凡疝初起,必发寒热疼痛,欲成囊痈者,用荔枝核十四枚,小茴香二钱酒二坛,频服即愈。
卷四 草部中
辟瘟草
鱼鳖金星 凤尾金星草
一名独脚金鸡,又名鸭脚金星,佩带之可辟疫气。近见市者,有小叶而短狭,大叶而长狭者,皆非辟瘟草也。小者名七星草,俗呼骨牌草。惟无五六,盖五六乃天地之中,不易结,寄生石树间。大者名剑脊金星,长一二尺,生山溪涧旁,老则叶背皆起星,此二种。东壁纲目已收载。辟瘟草叶如鸭脚,有三岐,一茎一叶,气味清香,老则有星,香气亦减。百草镜云:鸭脚金星,即辟瘟草。叶如鸭脚,大而薄,背生星点,至八九月间,星老乃黄,干之,其气香冽不变,若叶太老及经水者,便不香。端午采嫩者阴干用,勿见火。
性平,味苦,气香,治伤寒疟痢,风气肿毒,时气恶气,散邪风乳痈热疮,小儿痘眼疳,喉漱痧胀,香窜疏经络,治疳。
百草镜:治痧胀用鸭脚金星草,晒干为末。取少许 鼻中,或煎服亦可。
小泉验方:疔肿用鸭脚金星草煎酒,一服即消。
卷四 草部中
鱼鳖金星
生背阴山石上,立夏后发苗,根细如纤线,蔓延石上,叶不对节,一长一圆,长者为鱼,圆者为鳖,鱼叶经霜则老,背起金星,惟鳖叶无,亦生西湖飞来峰绝顶。
治臌胀瘰 火毒症。采药志云:性凉,治痰火毒行上部。(采药方:消痞块痰核 腮。)永师方:治烟筒戳伤喉,用鱼鳖金星草煎浓汤,咽喉中伤,立止疼而愈。(永师方一作永宁传方。)
卷四 草部中
凤尾金星草
根类竹根,黄色有须,叶类建蕙而短,长不满尺。春月发苗,背有点子,两行相对,有数十粒极密,秋霜后乃黄,生石山下,其根蔓生。百草镜:金星凤尾,其叶细碎,形似凤尾,三月发苗叶,背有星,作细白点子,秋后乃黄,生古墙石堑中。背日者佳。惟实热症可用。
性凉,治吐血咽喉火毒,诸丹毒,发背痈 。百草镜:痈疽非阳毒及非金石药毒者戒用。
谢忌服,虽取效一时,但精血受寒,不能生育为虞耳。宁德县志:白脚癣,金星凤尾草捣汁,加米醋数匙和匀,用竹箸裹新棉花蘸汁点患处,稠痰随箸而出,亦治喉风。
卷四 草部中
水茸角
华陀中藏经:状如鬼腰带竹,小窠子,生三四月,开黄花,叶如百合,六七月采,两浙呼为治吹奶,水茸角,不拘多少,新瓦上 干为末,临卧酒调服二钱,次日即愈。已破者略出黄
卷四 草部中
老鸦蒜
一名银锁匙,一名石蒜,一枝箭。百草镜云:石蒜春初发苗,叶似蒜,又与山茨菰叶相似,背有剑脊,四散布地,七月苗枯,中心抽茎如箭干,高尺许,茎端开花,四五成簇,六出,红如山丹,根如蒜,色紫赤,肉白,有小毒,理喉科。纲目主治失载。 金士彩云:此吐药也,且令人泻。
治喉风痰核,白火丹,肺痈,煎酒服。
对口初起:家宝方:用老鸦蒜捣烂,隔纸贴之,干则频换,其毒自消。
双单蛾:神医十全镜:老鸦蒜捣汁,生白酒调服,呕吐而愈。
洗痔漏:沈惠如传方:老鸦蒜鬼莲蓬捣碎,不拘多少。好酒煎置瓶内先熏,待半日汤温,倾痰火气急:王都官方:蟑螂花,根即老鸦蒜,洗焙干为末,糖调酒下一钱。
卷四 草部中
玉如意
四方如意草
一名箭头草,剪刀草,大风草。百草镜云:生山间或田塍,有紫白二种,紫花者名金剪刀,白花者名银剪刀,入药白花者良。叶与人家盆栽者无异,但花小,叶狭长而尖,微有别耳。
敏按:山野间如意草,叶上尖下圆,深青色,与人家所种无异,惟叶色稍深绿耳。其花亦与如意草一类二种,其性情功效,亦不甚远。
葛祖方:治痞块疮毒,追风理气,逐疫肺痈。
乳痈初起:百草镜:用玉如意草一两,白酒煎,饱肚时服,初起者二服即消,成脓者两剂必溃,已溃者三服易敛,疼痛者服之能止。
乳痈疔疮:救生苦海:白花如意草,一名银剪刀,生田野山间,较人家种者叶狭花小,捣汁服之,渣敷患处。
儿背生泡:集验:小儿背上起白泡,累如缀珠,一二日即破,脓血外流,痒甚,一处方好,一处又起。用如意草捣烂敷之,长巾缚定,一夜而愈。
脚上生疮:集验:治脚上生疮,乱孔如蜂窝者,用如意草捣烂敷之。或用干如意草为末,鸡子清调敷亦可。
按:此种又与地丁草不同,地丁小而此种大;地丁叶深绿;此叶浅绿。有云家种如意草,亦有白花者,乃真玉如意。野生者,仍是银剪刀耳。性劣,不若家种者良。
痘儿气急:刘氏验方:白花地丁,不拘多少,煎汤服之,立止。
炎天火痘,刘氏验方:暑月出痘,有一种火痘,遍身皆红者是也。用白花地丁捣汁,白酒冲
卷四 草部中
四方如意草
汪连仕草药方:其叶四处分开,一名地灵芝,乃瑞草。四方开花,茎多叶繁,如如意。
治神鬼二箭,活血追风。
卷四 草部中
水杨梅
一名金勾叶,家母利,藤勾子,此草结红子如杨梅,小儿采食之。纲目有水杨梅,云其实类叶点牙痛,取叶捣汁点眼角,饮香茶一钟,闭目少顷,牙疼即止。
卷四 草部中
野靛青
一名鸭青,处处有之,如苋菜,叶尖,中心有青晕。
治结热黄胆,定疮毒疼痛,生肌长肉。
卷四 草部中
困来草
刘羽仪经验方:此草又名水灌头,子如桑子,但桑子长而此子圆,又如茶纸子,但茶纸子红治黄胆:用困来草,石芫荽,即鹅儿不食草。二味洗净、捣汁,冲陈酒一大钟服之,四五次
卷四 草部中
走马胎
出粤东龙门县南困山中,属庙子角巡司所辖。山大数百里,多低槽,深峻岩穴,皆藏虎豹,药产虎穴,形如柴根,干者内白,嗅之清香,研之腻细如粉,喷座幽香,颇甜净袭人。
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如神。
卷四 草部中
苍耳子油
物理小识:出山东。
治疯。
卷四 草部中
飞鸾草
秋景 杂记:飞鸾草生钱塘葛岭后山金鼓洞,洞在道士庖 之右,涉泉入洞,暗处仰见一线天光,光中见有此草。形如飞鸾,有头有翅,有三尾,雪中开五色花,中抽一茎直上着花,叶状如金丝荷叶,草面绿而背银红色光者,可治病。有黑毛而不开花者,乃断肠草。能杀人。不可误采也。故须雪中见花者为真,根如老姜,入药用叶。
性上升,味苦寒,治咽喉及口内诸病,取叶七片,滚水冲服。立愈(此草味虽苦寒,性反不下降,而独上升,见物即沾,窜烈可知。以此草冲于水中,用指蘸之,则苦寒全在指上,其水即淡。若沾唇,则味在唇上,水虽咽下,而味不入喉也。故治咽喉者,须以小管灌于喉中,或令病患张大口,用匙灌入,直达喉所。则味在患处矣。金鼓洞左近背阴地亦有之)。
卷四 草部中
青烟白鹤草
汪连仕云:草生海岛,其性最行气,味甚猛烈,色绿如翠,能入气分血分,消积气,散郁血,续筋骨,土人以煎膏疗病,治内外一切症。其汁即阿魏,近日方士于后营打枝巷叶家园取树脂伪充射利,又有以秦皮代充者,真者亦稀见矣。
卷五
草部下
(六十五种 附十六种)
卷五 草部下
浙贝
土贝
今名象贝。去心炒。百草镜云: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味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叶喑斋云:宁波象山所出贝母,亦分两瓣,味苦而不甜,其顶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土人于象贝中拣出一二与川贝形似者,以水浸去苦味,晒干,充川贝卖,但川贝与象贝性各不同;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挟风火有痰者宜此。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张景岳云:味大苦,性寒,阴也,降也,乃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胆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 ,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为末可敷。煎汤可服。性味俱浓,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反乌头,又解上焦肺胃之火。
张石顽本经逢原云:贝母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痈,金疮风痉,一切痈疡,同苦参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