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易读
本草易读
苦,温,无毒。除一切下血、血崩、血痢、肠风、脏毒,杀诸般疳虫、蛔虫、疥虫、鬼疰、精尿遗泄之 。
二木南北皆有之。椿木皮粗而木赤,其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细而木白,其叶臭恶不可食。
利清血腹痛,椿根白皮,醋酒丸豆大,米汤下三十丸。(验方第一。)
下痢赤白,椿木皮为末,每米汤下一钱。(第二。)
脏毒下血,椿皮酒丸服。(第三。)
积年下血,樗白皮,煎、丸俱可。(第四。)
白带,椿木皮、南滑为末,丸服。又同黑姜为末,黑芍、黑柏诸味,以丸服之。(第五。)
男子白浊。同上。(第六。)
肠风纯血,樗荚,半生半烧,末服。(第七。)
白带,椿白皮、白鸡冠、白棕子灰共为末,用白糖、沸水冲服之。(第八。)
下痢赤白,樗根白皮两、茶叶两、红白糖各两、胡桃二个、大枣七个去核,水煎。(第九。)
本草易读卷七
干漆二百九十八
炒熟用,或烧存性。半夏为使,畏鸡子,忌油脂。
辛,平,有小毒。止嗽消瘀,通经杀虫。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生汉中山谷。夏至采,干之。梁州、广州、峡、襄、歙州皆有之。近世人多种之,春分前移栽易成。其身如柿,其叶如椿,金州者为佳。以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滴汁则成漆也。
极黑者良,涂于干竹上,荫之速干者佳。今人多以桐油乱之,不可不知也。
女人经闭,绕脐疝痛,干漆一两,炒烟尽,为末,牛膝末一两,以地黄汁煎熬成丸,丸如豆以绍兴酒下之。(验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七
苦楝子二百九十九
酒蒸去皮核。金铃子,即楝树实也。
苦,寒,有小毒。除大热狂烦,利小便水道,止心腹疝痛,退疥疡虫患。
本草易读卷七\苦楝子二百九十九
根皮
苦,微寒,微毒。杀蛔利肠。洗小儿壮热,涂一身疥癣。风热风疹,恶疮疥癞,烧末敷之,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木高数丈,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十二月采实。
楝实丸
川楝子(四十九个,取肉,分七处)
用小茴、防风、黑丑、食盐、莱菔子、巴豆、斑蝥七味,每二钱五分,各同炒楝子肉七个,三味,入青木香、广木香、肉桂各二钱五分,酒丸豆大,每盐汤下三十丸。治外肾肿大,麻木痛破,及奔豚疝气。(诸方第一。)
金铃丸
木香 乳香 没药 附子 小茴 元胡 楝子 台参汤丸俱可。治疝气外肾痛肿,或兼小腹痛,即偏坠也。(第二。)
本草易读卷七
槐角子三百
铜器捶碎,牛乳蒸熟用。
苦,寒,无毒。祛风退热,明目益气,凉中润肝,堕胎催生。治五痔疮 ,疗阴疮湿痒。
消急痛。解眩晕之如倒,疗汤火之暴伤。除涎唾而杀虫,消风热而除烦。
目热昏眩,同黄连蜜丸服。(验方第一。)
大热心闷,烧末,酒下。(第二。)
槐角丸
槐角(一两,炒) 地榆 当归 防风 黄芩 枳壳(各半两)
酒丸豆大。每米汤下三十丸。治五种痔疮,外痔粪前血,内痔粪后血,谷道四周弩肉曰痔疮内有虫曰虫痔也。(诸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七
槐米三百零一
苦,平,无毒。治五种痔疮,解一切血症。肠风泻血,吐衄崩漏。疗失音而除喉痹,止心痛热,杀腹脏之虫蛊。
舌衄出血,为末敷之。(验方第一。)
咯血吐血,炒末,每糯米水下三钱,仰卧。(第二。)
尿血,同郁金炒末,汤下,立效。(第三。)
大便下血,同荆穗为末,酒下。又同柏叶煎服。(第四。)
酒毒下血,同山栀末,新水下。(第五。)
妇人漏血,烧末,酒下。(第六。)
血崩不止,同黄芩末,酒下。(第七。)
中风失音,炒末,三更仰卧嚼咽。(第八。)
白带不止,同蛎末粉,每酒下三钱。(第九。)
外痔长寸,煎洗兼服之。(第十。)
一切痈发疔毒, 痛者皆治,酒煎,汗之,未成已成俱效。(十一。)
牙根肿痛,欲成骨槽风,槐米三钱,焙,苦参三钱,焙,蛇皮半条,焙,共为末,蜜一两,丸三粒,每服一丸,用老
本草易读卷七
槐白皮三百零二
苦,平,无毒。淋阴囊坠肿,漱口齿疳 ,除皮肤麻木,浴阴下痒痛。一切恶疮,五般痔煎膏,除痛生肉,消肿止血。根皮尤良。
本草易读卷七\槐白皮三百零二
槐枝
性同槐白皮。洗阴下湿痒,解赤白崩漏。 黑揩牙,烧沥涂癣,酿酒疗风,烧灰沐发。
洗疮最良,浴痔亦效。
本草易读卷七\槐白皮三百零二
槐蛾
辛,平,无毒。治五痔脱肛下血,疗妇人阴下生疮,止心痛而破血,益气力而去风。
风热牙痛,槐枝烧热,烙之。(验方第一。)
九种心痛,当太阳取新槐一把,去两头,水煎服。(第二。)
赤白崩中,槐枝烧灰,酒下。(第三。)
胎动催生,取槐枝东引者,令产母把之,即易生。(第四。)
阴疮湿痒,取槐枝北面者,煎洗,频易。(第五。)
阴下湿痒,槐白皮炒,煎水日洗。(第六。)
痔疮作痒,或出脓血,有虫者,取槐白皮水煎,先熏后洗。又为末,绵包纳下部。(第七。)
破伤中风,背阴槐白皮,旋刻一片,艾灸百壮,不痛至痛,痛至不痛。(第八。)
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取槐白皮酒水煮,徐服。(第九。)
肠痔下血,槐蛾为末,水饮服。(第十。)
崩中下血,槐蛾为末,酒下。(十一。)
产后血痛欲死。同上。(十二。)
蛔虫心痛,同上,水服。若不止,服热水至一升,则虫立出。(十三。)
月水不断,人黄瘦者,槐蛾烧黄,赤石脂各一两,为末,每热酒服二钱。(十四。)
脏毒下血,槐蛾同干漆烧末。酒下。(十五。)
本草易读卷七
秦皮三百零三
恶苦瓠、防葵、吴茱萸,大戟为之使。
苦,寒,无毒。足厥阴、少阳经药也。明目除热,益精止带。治热痢下重,祛赤目肿痛。
退风湿。
生庐江川谷及冤句水边。二八月采皮。陕西及河阳亦有之。其木似檀,枝干皆青绿色,叶如匙头许,大而不光,并无花实,根似槐根,俗呼为白 树。
本草易读卷七
皂角三百零四
捶碎,去子、弦、蜜炙、酥炙,或绞汁或烧灰,各依方用。忌铁器。柏仁为使,恶
麦冬,畏空青、人参、苦参。即皂荚。
辛,咸,温,有小毒。入手太阴、阳明。祛风化痰,消肿通窍,破症杀虫,通肠坠胎。
疗胀满而消谷,除咳嗽而定喘。开中风之噤口,熏久痢之脱肛,起风痹之死肌,解喉痹之塞满。取精汁熬膏,贴一切肿毒,合苍术烧烟,辟诸般瘟疫。确有明目益精之能,操治癞平疥之权。
生雍州山谷,今在处处有之。其树有极高硕者,叶如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夏开细黄小如猪牙,一种长而肥浓,多脂而粘,一种长而瘦薄,枯燥不粘。以多脂者为佳。有不结实者,树凿一孔,入生铁数斤,泥封之,即结荚矣。
中风噤口痰壅,炙黄为末,每酒下一钱。(验方第一。)
口 ,为末酒下。左 敷右,右敷左。(第二。)
中暑不省,烧末,同甘草末以水煎,灌之。(第三。)
魇死,为末吹鼻。(第四。)
缢死。同上。(第五。)
水溺死,为末,布包纳下部。(第六。)
骨哽咽,为末吹鼻。(第七。)
积年疥疮,皂角入猪肚煮熟,去皂角,食肚。(第八。)
大风诸癞,炙,去皮、子,丸服。(第九。)
足疮痒甚,炙熟烙之。(第十。)
便毒痈疽,醋熬膏敷之。(十一。)
香港脚肿痛,同赤小豆末,酒醋合敷。(十二。)
身面猝肿,炙黄去皮,酒煎服。(十三。)
二便不通,烧末,饮下立通。(十四。)
痰喘咳嗽,皂角三条,去皮子,一条入巴豆十粒,香油制;一条入杏仁十粒,姜汁制;一条入半夏十粒,蜜制。入一处,火炙黄色,为末。每用一字,安手心,卧时姜汁调下,神效也。(十五。)
咳逆上气,唾浊不卧,皂角去皮、子,为末,蜜丸豆大,每三丸,枣膏汤下。(十六。)
一切痰气,皂荚烧末,莱菔子炒末,入姜汁、蜜丸豆大,每十丸汤下。(十七。)
妊妇一乳或两乳肿痛,作寒热内吹,皂角一条,烧枯存性,为末,酒下立消。(十八。)
本草易读卷七\皂角三百零四
皂角子
煮熟,用铜刀去皮去内黄,取白肉用。
辛,温,无毒。和血润肠,祛风退热。瘰 、肿毒、疮癣。
本草易读卷七
皂刺三百零五
即皂角针也。
辛,温,无毒。治痈肿妒乳,疗风痒恶疮。下胎衣而杀虫,溃疮痈而涂癣。
大风恶疾,目昏眉落鼻崩,皂刺三斤,烧灰,蒸一时久,晒干为末,大黄汤下,十日当全愈。(验方第一。)
胎衣不下,烧末,酒下。(第二。)
小儿重舌,烧灰。入朴硝掺之,涎出自消。(第三。)
痢因伤风,伤风不已,而下痢脓血,同枳壳、槐米,蜜丸豆大,每三十丸。(第四。)
本草易读卷七
诃子三百零六
酒煮去皮核用。
苦,酸,涩,温,无毒。消痰下气,开胃化食,生津除烦,敛肺涩肠。消心腹胀满,破胸膈结气,止呕吐霍乱,除崩带泻痢。最利久嗽,兼止诸痛。
生交州、爱州、岭南,而广州最盛。花白色,七月子成似栀子,青黄色,皮肉相着。
下气消食,诃子一枚为末,水煎,入少盐,食之。(验方第一。)
气嗽日久,生诃子一枚,含之咽汁,病后不知味,并槟榔服之。(第二。)
一切滑痢,末服、汤服、丸服皆可。(第
本草易读卷七
柳枝三百零七
苦,寒,无毒。祛风止痛,消肿疗疮。煎汤洗风肿瘙痒,小儿寒热,煎服治黄胆白浊,痰热淋疾,酒煮熨一切痛肿,风虫齿牙。
本草易读卷七\柳枝三百零七
柳叶
苦,寒,无毒。煎洗除恶疥漆疮,作膏能续筋长肉。天行热病,传尸骨蒸,心腹血瘀,汤火疗白浊而平丹毒。最止疼痛,亦治疔疮。
本草易读卷七\柳枝三百零七
柳絮、柳花、柳实、柳子
苦,寒,无毒。柳絮治风水黄胆,头面黑热,痂疥恶疮,金疮出血。柳花疗肢挛膝痛,止血消渴。
黄胆初起,柳枝煎汁服。(验方第一。)
一块猝肿,酒煎柳白皮熨之。(第二。)
一块急痛。同上。(第三。)
走注痛急。同上。(第四。)
齿根肿痛,柳枝、槐白皮、桑白皮、白杨白皮,水煎漱之。(第五。)
风虫牙痛,柳白皮卷如指大,含咀之。以其汁渍牙根间。(第六。)
乳痈初起,柳根白皮坚紫者,捣烂火温,白布包熨之,冷再易。(第七。)
反花恶疮,柳枝叶煎如饧,日三涂之。(第八。)
赤丹从背起,柳木炭,水合敷。(第九。)
小便白浊,清明柳叶,煎汤代茶。(第十。)
小儿丹毒,柳叶一斤,煮汁拓洗,日七次。(十一。)
眉毛脱落,柳叶为末,姜汁夜夜调敷。(十二。)
猝得恶疮,人不识者。柳叶煮汁,入少盐频洗之。白皮亦可。(十三。)
面上恶疮。同上。(十四。)
痘烂生蛆,嫩柳叶铺席上,卧之,蛆尽出。(十五。)
吐咯血,柳叶焙末,米汤下一钱。(十六。)
金疮出血,柳絮封之即止。(十七。)
面上脓疮,柳絮、轻粉为末,灯中油合敷。(十八。)
本草易读卷七
白杨白皮三百零八
性酸,冷,无毒。去风痹宿血,治扑损折伤,除香港脚肿满,疗四肢缓弱。退皮肤之风痒,开筋骨,煎汤能止妊痢。漱齿口之疼痛,消项下之瘿瘰。
本草易读卷七\白杨白皮三百零八
青杨
苦,辛,无毒。金疮乳痈,诸肿痘疮。枝叶治久痢赤白。
妊娠下痢,白杨白皮一斤,水煎分服之。(验方第一。)
口吻烂疮,白杨嫩枝,铁上烧炭,和脂合敷之。(第二。)
腹满坚癖如石,白杨东引枝数斤,去粗皮,切细熬黄,以酒淋讫,用绢袋盛渣,还纳酒中,密封再宿服之。(第三。)
本草易读卷七
榆白皮三百零九
甘,平,滑利,无毒。通二便而利水道,滑胎孕而解 喘,治头疮而敷癣疮,消乳肿而退痈热;最行津液,善治淋沥。
喘不止,煎如胶,日二服。(验方第一。)
五淋涩痛。同上。(第二。)
渴而尿多。同上。(第三。)
临月易产,同上,临月频频服之。(第四。)
下死胎、生胎,水煎服。(第五。)
小儿瘰 ,捣封之,频易。(第六。)
本草易读卷七
苏木三百一十
切细蒸用。
甘,咸,无毒。破血消肿,行瘀止痛。开症癖而除恶露,止霍乱而解呕逆。
自南海、昆仑来,而交州、爱州亦有之。叶似榆叶而无涩,抽条长丈许,花黄,子青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