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易读
本草易读
呕吐痰水,同陈皮服。(第二。)
醋心吐水,方同上,蜜汤下。(第三。)
伤寒痞满,同枳实为末,黄连汤下。(第四。)
伤寒结胸,酒煎服。(第五。)
蛔厥腹痛。同上。腹痛脉浮洪,是虫痛也。(第六。)
寸白虫病,末服之。(第七。)
本草易读卷六\槟榔二百五十八
大腹皮
黑豆水洗晒干,入灰火烧煨切用。大腹子皮也。
辛,微温,无毒。解水气之浮肿,除诸气之上攻;止霍乱而通二肠,理香港脚而消痞满。
出岭表、滇南。与槟榔相似,是槟榔中之一种,但小异耳。彼处通呼槟榔。今所用即槟榔皮
本草易读卷六
川椒红二百五十九
去闭口者。
辛,温,有毒。入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温中散寒,祛风除湿,下气逐水,消食除痹。
止寒嗽而疗久痢,消水肿而破症结,解蛊毒而杀蛔虫,止咳逆而除腹痛。疗腰脚之痿痹,治精溺之滑数,除产后之宿血,止历节之风痛。坚齿发而明目,下乳汁而灭瘢。花椒红治同。(即近时花椒,蜀川者胜。)
本草易读卷六\川椒红二百五十九
椒目
苦,辛,有小毒。治水肿而利小便,止崩带而除气喘。
手足心肿,风也。花椒、食盐为末,醋合敷。(验方第一。)
风牙痛,花椒醋煎含漱。(第二。)
囊痒,同葱头煎洗之。(第三。)
水气肿满,杵研酒下。(第四。)
崩中带下。同上。(第五。)
痞满肿痛,同上,水下。(第六。)
本草易读卷六
胡椒二百六十
辛,大温,无毒。温中下气,祛痰除湿。止心腹之寒痛,暖肠胃之冷痢,解齿痛之浮热,除胃寒之吐逆。消宿食而止霍乱,破冷积而消阴毒。杀一切鱼肉毒,解诸般风冷气。毕澄茄主治略同,一类二种耳。
胡椒生西戎,今南番诸国及交趾、滇南诸地皆有之。蔓生附树,叶如扁豆、山药。正月开黄而生。
心腹冷痛,一岁一粒酒下。(验方第一。)
心下大痛,同乳香姜水下。(第二。)
虚寒反胃,醋丸服。(第三。)
发散寒邪,同丁香为末,葱白捣合。敷两手心,合掌握定,夹大腿内侧发汗。(第四。)
风虫牙痛,同绿豆捣碎,绵包咬痛处。(第五。)
本草易读卷六
吴茱萸二百六十一
汤浸炒用。蓼实为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
辛,温,有小毒。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经。温中下气,止痛除湿,开郁化滞,祛痹杀虫。止心腹之冷痛,除腰脚之痿弱,住胃冷之吐泻,解遍身之痹痛,下产后之余血,退心中之吞酸。平转筋而疗香港脚,消水肿而除疝气。肠风痔血最灵,舌苦口疮亦效。咽膈不通之疾,胸胁痞满之 。
生上谷、冤句。九月采实。今处处有之。木高丈余,叶似椿而阔浓,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似椒子。
酸心上攻,水煎服或嚼数粒,大效。(验方第一。)
转筋入腹,酒煎服。(第二。)
霍乱干呕,水煎服。(第三。)
赤白痢下,同黄连丸服。(第四。)
腹中症块,捣末酒煮,布包熨之,更番,消乃止。(第五。)
小儿口疮,醋合敷足心。(第六。)
咽痛。同上。(第七。)
阴下湿痒,水煎洗之。(第八。)
吴茱萸汤
吴茱萸 生姜 人参 大枣治食谷欲呕。(诸方第一。)
当归四逆加茱萸姜汤
当归 白芍 桂枝 通草 细辛 甘草 大枣 吴茱萸生姜酒水煎服。治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内有久寒者。(第二。)
温经汤
当归 阿胶 白芍 川芎 桂枝 丹皮 人参 甘草 干姜 半夏 麦冬吴茱萸水煎服。治妇人带下,下痢不止,暮即发热,腹满里急,掌热口干。(第三。)
本草易读卷六
茶叶二百六十二
茗。五月采叶。
苦,甘,微寒,无毒。入手足厥阴。利小便而下痰热,止燥渴而消酒食;清头目而醒眠睡,热毒下痢赤白,好茶一斤,炙,捣末煎服。亦治久痢。又赤痢蜜水下。白痢姜水下。又同乌梅丸服。又醋煎热服。(验方第一。)
脚丫湿烂,嚼敷之。(第二。)
霍乱烦闷,为末煎水,调干姜末服。(第三。)
月水不通,茶清一瓶,入沙糖少许,露一夜服,虽三个月亦通,不可轻视。(第四。)
腰痛难移,煎茶五合,同醋二合服之。(第五。)
本草易读卷六
瓜蒂二百六十三
吐人。
苦,寒,有毒。逐水涤痰,涌腐吐浊。除水肿黄胆,荡宿食停饮,止嗽逆 喘,通脑闷鼻。风眩头痛,痰涎喉痹,一切癫痫,诸般蛊胀。
喘痰气,瓜蒂三枚为末,水下吐痰即止。(验方第一。)
十种蛊气,为末,枣肉为丸,每三十丸,枣汤下。(第二。)
急黄喘息,胸中坚欲饮者。同赤小豆为末,水下取吐,不吐再服。吹鼻取吐亦可。(第三。)
遍身如金,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烧末吹鼻,取黄水出。(第四。)
身面浮肿。同上。(第五。)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等分)
为散,香豉汤下,取吐。治病如桂枝症,头不痛,寸脉微浮,心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者。又治胸中烦躁,饥不得食,厥逆脉紧者。又治宿食在上膈者。(诸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六
西瓜二百六十四
甘,寒,无毒。消烦止渴,解暑退热;宽中下气,利水解酒。治血痢,疗喉痹。不可多食。
闪挫腰痛,西瓜青皮,阴干为末,盐酒下三钱。(验方第一。)
食瓜过伤,瓜皮煎汤解之。
本草易读卷六
葡萄二百六十五
甘,酸,涩,平,无毒。逐水利尿,益气治淋。除筋骨湿痹,起痘疮陷没。
本草易读卷六\葡萄二百六十五
根及藤叶
止呕哕而除恶心,利小便而消肿满。洗腰腿之疼痛,安胎孕之逆冲。
胎气冲心,(葡萄煎服。藤根亦可。验方第一。)
除烦止渴,(葡萄取汁熬稠,入蜜少许点服
本草易读卷六
红糖二百六十六
甘,咸,无毒。和中助脾,缓肝润肠。除心腹紧张,却心腹燥热。口干必用,酒毒亦解。
白齿生虫。
下痢噤口,白糖半斤,乌梅一个,水煎时时服之。(验方第一。)
腹中紧张,白糖酒煎,再服愈也。(第二。)
痘不落痂,红糖调新汲水下。白糖亦可。(第三。)
喘嗽烦热,红糖同
本草易读卷六
冰糖二百六十七
多食助热,损齿生虫。
甘,冷,无毒。消痰止嗽,缓肝助脾,解渴生津,明目解酒。除心腹热胀,润心肺燥热。
本草易读卷六
莲肉二百六十八
蒸去皮心,即莲蓬壳内子也。今药肆一种石莲子,形极大,不知何物也。
甘,涩,微寒,无毒。补中益气,解渴除热,清心止痢;固精强筋。交心肾而浓肠胃,补虚白浊带,达君相上下火邪。
本草易读卷六\莲肉二百六十八
莲须
清心固精,益血止血。
本草易读卷六\莲肉二百六十八
莲壳
止一切下血。
噤口久痢,莲肉炒末,每服二钱,陈米汤下数剂,则思食矣。(验方第一。)
脾泻肠滑。同上。(第二。)
赤浊,莲肉六两,炙草一两,为末,每一钱灯心汤下。(第三。)
遗精,同龙骨、益智末服,米汤下。(第四。)
哕逆不止,炒末,阴阳水下即止。(第五。)
反胃吐食,为末,入少肉蔻末,米汤下。(第六。)
诸般崩漏、便溺诸血,莲蓬壳烧末,或酒或水下。(第七。)
本草易读卷六
藕节二百六十九
涩,平,无毒。止诸般血逆,吐血衄血咳血,除一切血瘀,溺血淋血痢血崩血。
本草易读卷六\藕节二百六十九
藕根
甘,平,无毒。除烦热燥渴,疗金疮折伤,散留血瘀血,解蟹毒酒毒。生肌肉而止疼痛,治一切吐衄下血,藕根数两取汁服。煎服、丸服俱可。(验方第一。)
一切烦渴,燥干,生藕取汁服。(第二。)
本草易读卷六
荷叶二百七十
止诸般吐衄下血,除一切阳水浮肿。产后恶血,损伤败血。消痈肿而发痘疮,止干渴而下胞产后心痛,荷叶炒末,或汤或童尿服,或烧灰或煎汁皆可。(验方第一。)
胎衣不下。同上。(第二。)
胎动见黄水,炙末,糯米泔水下。(第三。)
阳水浮肿,焙干米饮下,每二钱,日三。(第四。)
脚膝浮肿,荷叶心同 本煎洗之。(第五。)
痘疮黑陷,同僵蚕末服,酒、荽汤皆可。(第六。)
吐血不止,焙末,擂汁、煎、丸皆可。(第七。)
吐血咯血,同上。又同蒲黄服,麦冬汤下。(第八。)
崩血,同蒲黄、黄芩末酒下。(第九。)
血痢不止,荷叶蒂水煎服。(第十。)
下痢赤白,焙研每二钱。红痢蜜下,白痢白糖下。(第十一。)
本草易读卷六
芡实二百七十一
蒸熟取仁用。入涩精药,连壳亦可。
甘,涩,无毒。补精强志,聪耳明目。退腰膝痹痛,收小便遗数。涩遗精而止带,除白浊而处处有之。苗生水中,叶大如荷,皱而有刺。花子若拳大,形似鸡头,实若石榴,皮青黑而
本草易读卷六
柏子仁二百七十二
蒸熟曝烈,舂簸取仁,炒研用。畏菊花。
甘,平,无毒。养心神而润肾,安魂魄而益智。疗惊痫而除风湿,息头风而暖腰冷。益血止虚,驱邪润肝。最润肌发,亦治痒癣。
本草易读卷六
侧柏叶二百七十三
或生或炒。
苦,辛,涩,平,无毒。吐血衄血,痢血溺血,赤白崩中,风冷历节。敷汤火而止痛,解蛊痢而杀虫;灭瘢痕而生肌,润鬓发而黑头。
头发黄赤,生柏叶为末一升,猪膏一斤,合丸弹大,每布裹一丸,纳泔汁中化开,沐头,一一。)
头发不生,柏叶为末,香油合敷。(第二。)
汤火伤,生捣敷之三二日,止痛灭瘢。(第三。)
月水不断,同白芍炙末,每酒下三钱,室女同木贼炒末服,米饮下。(第四。)
蛊痢下黑血,大腹,或脓血如淀色。焙末与黄连煎服。(第五。)
酒毒下血,同槐花蜜丸服。(第六。)
尿血,同黄连为末酒下。(第七。)
忧恚呕血,为末米汤下。(第八。)
吐血不止,同上,或蜜丸或水煎。(第九。)
霍乱转筋,捣敷脚上,煎汁淋之。(第十。)
柏叶汤
柏叶 干姜 阿胶水煎去渣,再入马通汁,顿服。治吐血不止。(诸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六
松香二百七十四
苦,甘,平,无毒。疗一切痈疽恶疮,除诸般脓血死肌。生肌止痛,排脓抽风。强筋骨而利耳目,润心肺而止崩带,除咽干而解消渴,疗白秃而平疥瘙。塞牙孔而杀虫,除伏热而清胃。
一切肿毒,松香八两,铜绿二钱,蓖麻子五钱,同捣膏贴甚妙。(验方第一。)
小儿秃疮,松香五钱,猪脂油一两,熬搽,一日搽数次,数日愈。(第二。)
小金丝膏
松香 白胶香(各二两) 没药(一两) 乳香(二钱) 黄蜡(三钱) 香油(三两)熬至滴水不散。治一切疮疖肿毒。(诸方第一。)
千捶膏
木鳖(五个,去壳) 松香(四两) 铜绿(一钱,研) 乳香(三钱)
没药(二钱)
(七钱,去壳) 巴肉(五粒) 杏仁(一钱)
石臼内捣三千余下,即成膏。疮疡疔毒初起,贴之即消。贴瘰 连根拔出。(第二。)
本草易读卷六
松节二百七十五
苦,温,无毒。治历节风痛,疗脚弱痛痹。燥血中之湿寒,漱风蛀之牙痛。
一切筋痛,松节一两,乳香一钱,细火炒焦,为末。每木瓜酒下一、二钱。(验方第一。)
历节风痛,松节三斤,酒浸服。又方松毛捣汁,酒浸七日服。(第二。)
本草易读卷六
肉桂二百七十六
去外粗皮用。浓而极辛者。
甘,辛,大热,有小毒。温中行血,益火消阴,敛汗止痛,除烦坠胎。
生南海、合浦、交趾、桂阳等处。此有数种,叶长如枇杷,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者,牡桂也。叶如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纹而无锯齿,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者,菌桂也,即筒桂。今商人所货,皆此二种。但以卷者为菌桂,平卷及板者为牡桂。又有以丹阳木皮伪充桂者,不可不知。
本草易读卷六\肉桂二百七十六
桂心
肉桂去内外皮,即肉桂心也。
苦,辛,无毒。疗一切风气,除九种心痛。暖腰膝而治脚痹,利骨节而舒筋挛,消瘀血而破
本草易读卷六
桂枝二百七十七
辛,温,无毒。入足厥阴、太阳膀胱经。开腠理而解肌,通经络而敛汗。去皮肤之风湿,止蓄血,退手臂之风痛。能止奔豚,更除气结。
九种心痛,桂心为末,每酒下二钱。桂枝亦可。(验方第一。)
心腹胀痛气短,肉桂二两,水煎分服。(第二。)
心痛厥逆,桂心末,每酒下一钱。(第三。)
产后心痛症痛,桂末酒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