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汇精要

黑【主】祛风化痰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土
无毒
白瓷瓦屑主妇人带下白崩止呕吐破血止血水摩涂疮灭瘢(名医所录)【地】(图经曰)定

瓷器者良余皆不如也【色】白【性】平【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朽【制】捣为末或水
摩用【治】(疗)(别录云)捣为细末每抄一剜耳许吹入鼻中治鼻衄久不止【合治】合猪脂和

疗人面卒得赤黑丹如疥状不急治发遍身即死如白丹者用之良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土
无毒
乌古瓦以水煮及渍汁饮止消渴(名医所录)【地】(图经曰)处处有之以屋上年深者良
【色】
黑【性】寒【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朽【制】水煮或渍汁用【治】(疗)(药性论云)

汤解人中大热(日华子云)煎汁服之止小便(陈藏器云)烫火伤当取土底深者既古且润三角
瓦子
灸牙痛法令三姓童子候星初出时指第一星下火三角瓦上灸之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木
不灰木主热痱疮和枣叶锻石为粉敷身(名医所录)【名】无灰木【地】(图经曰)出上党

泽潞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其色青白如烂木烧之不然以此得名或云滑石根也出滑石处皆有之亦
名无灰木今处州山中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人家多取以饰山亭及琢为枕
虽不入药然与不灰木相类故附之【时】(采)无时【质】类烂木【色】青白【味】淡【性】

寒【气】气味俱薄阴也【臭】朽【主】敷热疮【制】(陈藏器云)细研入药用要烧成灰即斫

以牛乳煮了用黄牛粪烧之便成灰也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水
无毒 土生
蓬砂主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及焊金银用(名医所录)【名】鹏砂【地】(图经曰)出于南

其状甚光莹亦有极大块者今医家治咽喉最为切要之药也(衍义曰)南番者色重褐其味和其效

西戎者其色白其味焦其功缓亦不堪作焊【时】(采)无时【收】瓷器盛贮【用】光莹色褐者

【色】白褐【味】苦辛【性】温泄【气】气浓味薄阳中之阴【臭】腥【主】喉闭【制】研细
用【治】(疗)(衍义曰)蓬砂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初觉便用不成喉痹亦缓取效可也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金之土
无毒
铅霜主消痰止惊悸解酒毒疗胸膈烦闷中风痰实止渴(名医所录)【地】(图经曰)用蜀郡

泽铅十五两符陵平土水银一两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谓之铅白霜今医家多用之(衍
义曰)取涂木瓜以失酸味盖金克木之义也【用】霜【色】白【性】冷【气】气之薄者阳中之
阴【臭】朽【主】止惊悸去风痰【制】研细用【治】(疗)(图经曰)消风痰及镇惊(衍义曰)

膈热涎塞(别录云)为末新汲水调一字服之止鼻衄【合治】细研一钱合温生地黄汁一合调下

室女月经滞涩心烦恍惚或生地黄煎汤调服亦得【解】酒毒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金
有毒
古文钱主翳障明目疗风赤眼盐卤浸用妇人横逆产心腹痛月隔五淋烧以醋淬用(名医所
录)
【地】(图经曰)凡铸铜之物多和以锡考工记曰攻金之工金有六齐是也如药用铜弩牙之类皆

有锡故其用亦近之(衍义曰)古铜焦赤治诸疾者非特为有锡也此说非是今但取景王时大泉五

及宝货秦半两汉荚钱大小五铢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宋四铢二铢及梁四柱北齐常平五铢耳后其
品尚多如此之类方可用也【用】古者良【色】青【性】平【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
【治】(疗)(陈藏器云)青钱煮汁主五淋磨入目治盲障肤赤○比轮钱以新汲水投服之疗时气

青钱治口内热疮(衍义曰)少时常自患暴赤目肿痛数日不能开客有教以生姜一块洗净去皮以

青铜钱刮取姜汁就钱棱上点初甚苦热泪蔑面然终无损后有患者教如此点往往疑惑信士点之无
不获验一点遂愈更不再作有疮者不可用【合治】合薏苡根煮服疗心腹痛○以二十文烧赤投酒
中服之利妇人横产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石
无毒
蛇黄主心痛疰忤石淋产难小儿惊痫以水煮研服汁(名医所录)【地】(图经曰)出岭南今

州信州亦有之本经云是蛇腹中得之圆重如锡黄黑青杂色注云多赤色有吐出者野人或得之今医
家用者大如弹丸坚如石外黄内黑色云是蛇冬蛰时所含土到春发蛰吐之而去与旧说不同未知孰
是【时】(采)二月取【质】类弹丸【色】黄黑青杂色或赤【性】冷【制】(日华子云)如入

烧赤三四次醋淬研细飞过用【治】(疗)(日华子云)镇心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石
无毒
东流水及千里水主病后虚弱二者皆堪荡涤邪秽(名医所录○谨按水自昆仑发源由江河淮
济而注于海所谓江汉朝宗是也然人病后虚弱而气不能健运者必用东流水及千里水也盖千里水
不泥于东流者但取其活水耳其东流水必取其向东流者也然水有二功用则一扬之万遍以煮药则
药假其力以营运而元气生生不息矣抑考陈藏器云水本为一物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药禁咒鬼神
潢污行潦尚可荐羞王公况其灵长者哉盖取其洁诚也本经云东流水为云母所畏炼云母用之与诸
水不同即其验也故衍义取其快顺疾速通关下膈之义乃因其性而用也)【时】(采)无时【用】
东流扬过者佳【色】白【味】甘【性】平寒【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石
无毒
甘烂水主霍乱及入膀胱治奔豚药用殊胜(名医所录)【地】(汤液本草云)扬之水上成珠

也外台秘要作甘烂水法以木盆盛汤杓扬千百次泡起作珠千百颗撇取之○谨按仲景治奔豚之药
用甘烂水煎以杓扬之而缓其本然之性故曰甘也水上有珠数千颗相逐其光灿然故曰烂也盖肾属
水恐水从类而助邪故扬之使其无力不能助矣经曰缓则气味薄是也仲景用之深得轩岐之微旨
【时】

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
石之石
有小毒
粉霜主急风口噤手足搐搦涎潮作声止痢脓血消瘰 (今补○谨按升粉霜之法用焰硝食盐
白矾皂矾各一斤入铁锅内炒熔成汁急以铁铲频搅结成黄色砂子谓之粗曲内石臼中以铁杵研令
极细谓之细曲入水银一斤研令不见微星为度是谓汞曲分作四分先以阳城罐长五六寸者用细炭
灰一斤入盐六两水和得所留罐口二分许周匝固济晒干内汞曲一分于内上用铁灯盏深一二寸者
盖之下用铁 上用铁线将灯盏与 缠束极紧外用盐十两白炭灰十六两水和为泥捏作饼子烧通
红待冷研为细末水调得所用小竹签细细将罐口封固约一指浓盏罐相平晒极干用大铁钉三个钉
在地下高三四寸周遭离罐二寸用砖数个围成炉煤用四斤炭用二斤火候之法先文后武煤炭陆续
旋添上勿近盏待盏热时徐徐添极热水止可九分满水少即添常令水足仍以沿盏边滚为度若满盏
通滚为火大火大则罐必烈慢慢滚起为火小火小则粉不升水上火下欲其相济别点长线香以三炷
为则至二炷香尽时火方渐渐近盏与盏相平至三炷香完即便去火莫动其罐待罐极冷时方可开罐
罐底曲查不用盏下之霜用刀刮下其色尚未白至汞曲四分俱升毕时共研为细末通入一罐如前法
再升一遍其色渐白再研为细末如前法再升一遍其霜坚白壮如寒水石一般方入药用也)
卷之六
一十五种陈藏器余
好井水及土石间新出泉水味甘平无毒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及多服之名曰洗肠
人皆惧此尝试有效不令腹空空则更服如遇力弱身冷则恐藏胃悉寒寒则不能支持当以意消息兼
及当时横量灸脊骨三五十壮令暖气彻内补胃气间不然则危又主消渴反胃热痢淋小便赤涩兼洗
漆疮射痈肿令散久服调中下热气伤胃利大小便并多饮之令主喉少消下○正月雨水夫妻各饮一
杯还房当获时有子神效也○生熟汤味咸无毒热盐投中饮之吐宿食毒恶物之气胪胀欲为霍乱者
觉腹内不稳即进一二升令吐得尽便愈亦主痰疟皆须吐出痰及宿食调中消食又人大醉及食瓜果
过度以生熟汤浸身汤皆为酒及瓜味博物志云浸至腰食瓜可五十枚至胫颈则无限未试○屋漏水
主洗犬咬疮以水浇屋檐承取用之以水滴檐下令土湿取土以敷犬咬处疮上中大有毒误食必生恶
疾○三家洗碗水主恶疮久不瘥者煎令沸以盐投中洗之不过三五度立效○蟹膏投漆中化为水仙
人用和药博物志亦载又蚯蚓破之去泥以盐涂之化成水大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痫癫等疾新注云
涂丹毒并敷漆疮效○猪槽中水无毒主诸蛊毒服一杯主蛇咬可浸疮皆有效验者矣○市门众人溺
坑中水无毒主消渴重者取一小盏服之勿令病患知之三度瘥○盐胆水味咸苦有大毒主 蚀疥癣
虫咬马牛为虫蚀毒虫入肉生子毒六畜饮一合当时死人亦如之并盐初熟槽中沥黑汁也主疮有
血不可敷也○水气有毒能为风湿疼痹水肿面黄腹大初在皮肤脚手入渐至六腑令人大小便涩主
五脏渐渐加至忽攻心便死急不旋踵无宽延岁月既是阴病复宜以阴物生类诸猪鱼螺鳖之属春夏
秋宜泻冬宜补药尤宜浸酒中服之随阴阳所行者昔马援南征重载薏苡仁闵叔留寓常食猪肝盖以
为湿疾也江湖间雾气成瘴两山夹水中气疟一冷一热相激成病症此三疾俱是湿为能与人作寒热
消铄骨肉南土尤甚若欲医疗须细分析其大略皆瘴类也人多一概医之则不瘥也○冢井中水有毒
人中之者立死欲入冢井者当先试之法以鸡毛投井中毛直而下者无毒毛回旋而舞似不下者有毒
以热醋数斗投井穴中则可入矣凡冢井及灶中从夏至秋毒瓦斯害人从冬至春则无毒瓦斯凡秋露春水
着草木亦能害人冬夏则无人素为物所伤并有诸疮触犯毒露及毒水觉疮顽不痒痛当中风水所为
身必反张似角弓主之法以盐豉和面作碗子盖疮上作大艾炷灸一百壮令抽恶水数升举身觉痒疮
处知痛瘥也○阴地流泉二月八月行途之间勿饮之令人夏发疟瘴又损脚令软五月六月勿饮泽中
停水食着鱼鳖精令人鳖瘕病也○铜器盖食器上汗滴食中令人发恶疮内疽食性忌之也○炊汤经
宿洗面令人无颜色洗体令人成癣未经宿者洗面令人亦然○诸水有毒水府龙宫不可触犯水中亦
有赤脉不可断之井水沸不可食之以上并害人东晋温峤以物照水为神所怒楚词云鳞房贝阙言河
伯所居国语云季桓子穿井获土缶仲尼曰水之怪魍魉土之怪 羊水有脉及沸并见白泽图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无毒 植生
黄精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名医所录)【名】重楼 菟竹 鸡格

穷鹿竹 葳蕤 垂珠 马箭 白芨 黄芝 仙人余粮 太阳之草【苗】(图经曰)苗高一

尺叶如竹叶而短两两相对茎梗柔脆颇似桃枝本黄末赤四月开细青白花如小豆花子白如黍亦有
无子者根如嫩生姜黄色肥地生者大如拳薄地生者如拇指山人蒸曝作果食之甚甘美【地】(图
经曰)生山谷今处处有之(永嘉记云)出崧阳永宁县(道地)嵩山茅山【时】(生)三月生
苗(采)
二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肥而脂润者佳【质】类嫩生姜【色】生黄熟黑【味】甘【性】
平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补中益气【制】(日华子云)九蒸九曝(雷公
云)
以溪水洗净后蒸从已至子薄切曝干【治】(补)(日华子云)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

润心肺驻颜【赝】钩吻为伪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无毒 丛生
菖蒲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
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久服轻身聪耳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
不老(名医所录)【名】昌阳尧韭【苗】(图经曰)春生青叶长一二尺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

实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佳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则
虚软干则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陶隐居
云)生碛上概(音既)节者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雷公云)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
稠长
一寸九节者是真也【地】(图经曰)出上洛梁州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道地)池州戎
州者
佳【时】(生)春生叶(采)五月五日及十二月取根【收】曝干【用】根一寸九节坚实者为

【质】
类知母细而盘屈有节【色】微赤【味】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聪
耳目通心气【助】秦皮 秦艽为之使【反】恶地胆 麻黄【制】(雷公云)铜刀刮去上黄黑

节皮一重用嫩桑条拌蒸去桑条曝干锉用【治】(疗)(药性论云)风湿 痹耳鸣头风泪下鬼气

诸虫恶疮疥瘙(日华子云)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长智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

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脏虫及瘙虱耳痛【合治】菖蒲一二寸合吴茱萸煎汤饮之治心腹冷气逆痛
○合酒煎服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禁】露根不可用【忌】饴糖羊肉铁器【解】大戟巴豆毒【赝
】溪荪为伪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无毒 丛生
菊花(出神农本经)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节花 日精 女节 傅延年 更生 周盈 女华 回蜂菊 阴成 玉英 女茎 蔡苦
蒿容成 金精 长生 地薇蒿 羊欢草【苗】(图经曰)初春布地生苗夏繁茂至深秋着花

菊有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叶细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
非真也叶正相似惟以甘苦别之尔南阳亦有两种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

茼蒿花蕊都黄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有小珠子如实谓之珠子菊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