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从新


  卷十三金石部

  白矾

  涩、燥湿化痰。

  酸咸而寒。性涩而收。燥湿追涎。化痰堕浊。解毒。除风杀虫。止血定痛。通大小便。

  蚀恶肉。生好肉。除痼热在骨髓。(髓为热所劫则空、故骨痿而齿浮。)治惊痫黄胆。血痛喉痹。

  齿痛风眼。鼻中 肉。崩带脱肛。阴蚀阴挺。(阴肉挺出、肝经之火。)疔肿痈疽。瘰 疮癣。虎犬蛇虫咬伤。(李迅曰:凡发背、当服蜡矾丸以护膜、防毒瓦斯内攻、矾一两、黄蜡七钱、溶化和丸、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服百丸则有力、此药护膜托里、解毒化脓之功甚大、时珍曰:能吐风热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阴挺脱肛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风眼痰饮、泄痢崩带、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痈蛊蛇伤、取其解毒也。以白矾、芽茶捣末、冷水服、解一切毒。)多服损心肺、伤骨。(宗 曰:却水故也、书纸上、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却水也。)取洁白光莹者。 用。生用解毒。 用生肌。又法、以火 地。洒水于上。取矾布地。以盘复之。四面灰拥。一日夜。矾飞盘上。扫收之。为矾精。未尽者。

  更

  卷十三金石部

  绿矾

  涩、燥湿化痰。

  酸涌凉散涩收。燥湿化痰。解毒杀虫。利小便。消食积。(同健脾药用。)散喉痹。(醋调咽汁、时珍曰:胀满黄肿疟痢方、多用之、其源则自仲景用矾石硝石、治女劳黄胆方中变化而来。)主治略同白矾。一名皂矾。(以其可以染皂色、故名。)深青莹洁者良。 赤名绛矾。

  能入血分。伐肝木。燥脾湿。(张三丰仙传方载伐木丸、苍术二斤、米泔浸、黄酒面曲四两炒、绛矾一斤、醋拌晒干、入瓶、火 为末、醋和丸、酒下、治木来克土、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

  卷十三金石部

  硝石

  辛苦微咸。大热毒烈。治伤冷霍乱吐利。心腹病痛。破积散坚。不宜轻服。又名火硝、焰硝。(得火则焰、故名、朴硝阴寒、属水下走、能荡涤积滞、硝石大热、属火上升、能破积散坚、 制礞石、则除积滞痰饮、盖礞石性寒而降、硝石性热而升、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以上卤石类。

  卷十四水部

  天水类 地水类

  升阳。

  甘平。宜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药。(虞抟医学正传云:其性始、是春初生发之气、古方妇人无子、立春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

  卷十四水部

  惊蛰春厘清明谷雨四节内水

  升阳。

  甘平。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并浸造诸风及脾胃虚弱诸丹丸。(自立春至谷雨水、轻清上行补中、而治阳气下陷诸证、最有益于脾胃、宜多贮之。

  卷十四水部

  小满水

  有毒。坏豆麦桑叶。(蚕食之、多不熟。)造药、酿酒醋。一应食物。皆易败坏。人饮之亦生脾胃疾。咸雨。(小满节气前后、逢癸日有雨、为咸雨、其毒尤甚。)

  卷十四水部

  梅雨水

  有毒。甚消伐。洗疮疥。灭瘢痕。入酱易熟。(藏器曰: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画、梅雨沾衣、便腐黑、浣垢如灰汁、有异他水、但以梅叶汤洗之、乃脱、时珍曰: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此湿热之气、郁遏熏蒸、酿为霏雨、人受其气则生病、物受其气则生霉、故此水不可以造酒醋。)

  卷十四水部

  重午日午时水

  解毒杀虫。

  宜造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用此水煎杀祟药,其效尤神。

  卷十四水部

  神水

  消积清热。

  甘寒。治心腹积聚及虫病。和獭肝为丸服。又饮之。清热化痰。定惊安神。(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以上三月水、大抵能助湿热、不宜贮之。)

  卷十四水部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节内水

  润肺。

  宜煎整肃肺气之药。(湿热渐退、得秋金清肃下行之气、可多贮之。)

  卷十四水部

  寒露水

  有毒,坏禾稻。(谚云:寒露雨、偷稻鬼。)人饮之。多致疾。与小满水同。

  卷十四水部

  霜降水

  泻热。

  感天地肃杀之气。惟阳气有余者。宜用此煎药。

  卷十四水部

  液雨水

  杀虫消积。

  宜煎杀虫消积之药。(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亦曰药雨、百虫饮此皆伏蛰、至来春雷鸣起蛰、乃出也。)

  卷十四水部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及腊日水

  泻热。

  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与雪水同功。(时珍以贮水于二十四节气、因天地之气候相感、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故以节气水入地水类、洛谓不然、毕竟天雨水、感天地之气候为尤准、今入天水类、庶可按时令而择用之尔。)

  卷十四水部

  明水

  一名方诸水。补阴。

  甘寒。主治明目。定心止渴。去小儿烦热。(时珍曰:明水者、取其清明纯洁、敬之至也、周礼司 氏、以夫燧取明火于日、鉴取明水于月、以供祭祀、魏伯阳参同契云: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注者或以方诸为石、或以为大蚌、或以为五石炼成、皆非也、按考工记云:铜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是火为燧、水为鉴也、高堂隆云:阳燧一名阳符、取火于日、阴燧一名阴符、取水于月、并以金作之、谓之水火之镜、此说是矣、搜神记云:金锡之性一也、午月丙午日午时铸、为阳燧、子月壬子日子时铸、为阴燧。)

  卷十四水部

  露水

  润肺解暑。

  甘平。止消渴。宜煎润肺之药。秋露造酒最清洌。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霜杀物、露滋物、性随时异也、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则处暑矣、疟必由暑、故治疟药、露一宿服。)

  卷十四水部

  霜

  泻热。

  甘寒。解酒热。治伤寒鼻塞。酒后诸热面赤。和蚌粉。敷暑月痱疮及腋下赤肿。立瘥。

  (时珍曰:阴盛则露凝为霜、干象占云: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凡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而不坏。

  卷十四水部

  腊雪

  止瘟泻热。

  甘寒。治时行瘟疫。宜煎伤寒火 之药。抹痱良。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冬至后第三戊为腊、腊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食、不蛀蠹、岂非除虫蝗之验乎、春雪有虫、水亦易败、所以不用。

  )

  卷十四水部

  冰

  泻热。

  甘寒。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

  以一块置膻中。良。(两乳中间。)解烧酒毒。(藏器曰:盛夏食冰、与气候相反、冷热相激、却致诸疾也、食谱云:凡夏用冰、止可隐映饮食。令气凉耳、不可食之、虽当时暂快、久乃成疾也、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进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疾因食冰、臣请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果愈、若此可谓活机之士矣。)以上天水类。

  卷十四水部

  潦水

  甘平。宜煎调脾胃,去湿热之药。(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湿气利热也。)降注雨水为潦。(韩愈时、潢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又淫雨为潦、反助湿热、不可用。)

  卷十四水部

  半天河水

  甘微寒。治鬼疰狂邪恶毒。洗诸疮。主蛊毒。杀鬼精。恍惚妄语与饮之。勿令知之。槐树间者。主诸风。及恶疮风瘙疥痒。一名上池水。(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战国策云:长桑君饮扁鹊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注云:上池水、半天河水也。)

  卷十四水部

  流水

  时珍曰:天下之水、灭火濡枯则同、至于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未尝同也。

  千里水、东流水、甘烂水。(用流水以瓢扬万遍、故又名劳水。)甘平。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瞑。及霍乱吐利。伤寒后欲作奔豚。(藏器曰:千里水、东流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药、思邈曰:江水流泉远涉、顺势归海、不逆上流、用以治头、必归于下、故治五劳七伤羸弱之病、煎药宜以陈芦劳水、取其水不强、火不盛也、无江水则以千里东流水代之、如泾渭之类、时珍曰:劳水即扬泛水、仲景谓之甘烂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万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医学正传云:甘烂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宗 曰:东流水取其性顺、疾速通膈下关也、张从正曰:昔有患小便闭者、众工不能治、令取长川急流之水煎前药、一饮立溲、水可不择乎。)逆流水。性逆而倒上。治中风卒厥。头风疟疾。咽喉诸病。宣吐痰饮。

  卷十四水部

  井泉水

  补阴。

  新汲者,疗病宜人。(若停污浊暖、非直无益、亦且损人。)解热闷烦渴。平旦第一汲。

  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凉能清热。甘可助阴。宜煎补阴药及气血痰火药。(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沟渠污水杂入者成咸、用须煎滚、停一时、候咸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雨后水浑、须擂入桃杏仁澄之。)

  卷十四水部

  醴泉

  甘平。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之。又止消渴反胃霍乱。亦以新汲者为佳。一名甘泉。(时珍曰: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无常处、王者德至渊泉、时代升平、则醴泉出、可以养老、孙柔之瑞应图云:醴泉、井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草木皆茂、饮之令人多寿、东观记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人饮之者、痼疾皆除。)

  卷十四水部

  玉井水

  甘平。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藏器曰: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而毛发黑、玉既重宝、水又灵长、故有延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寿者、岂非玉石津液之功乎、太华山有玉、水溜下土、人得服之、多长生。)

  卷十四水部

  乳穴水

  甘温。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钟乳同功。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秤之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卷十四水部

  温泉

  一名温汤。

  辛热微毒。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

  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患。不宜轻入。(汪颖曰: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藏器曰、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当其热处、可 猪羊熟鸡子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唯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矾石泉、不甚作气也、朱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

  卷十四水部

  阿井水

  甘咸平。下膈疏痰止吐。阿井在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笔谈云: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卜凡发地下、皆是流水、东阿亦济水所经、其性趋下、清而且重、用搅浊水则清、故以青州范公泉、亦济水所注、其水用造白丸子、利膈化痰。)

  卷十四水部

  山岩泉水

  甘平。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名曰洗肠、勿令腹空、空则更服、人皆惧此、然尝试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脏寒、当以意消息之。)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尔雅云:水正出曰槛泉、悬出曰沃泉、反出曰泛泉、其泉源远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为良、其山有黑土毒石恶草者、不可用、陆羽茶经曰:凡瀑涌漱湍之水、饮之令人有颈疾、汪颖曰:昔在浔阳、忽一日、城中马死数百、询之云:数日前雨、洗出山谷蛇虫之毒、马饮其水然也。)

  卷十四水部

  海水

  咸微温。有小毒。煮浴。去风瘙癣。饮一合。吐下宿食颅胀。

  卷十四水部

  地浆

  一名土浆。泻热解毒。

  甘寒。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痛。解一切鱼肉、菜果、药物、诸菌毒。(菌音郡、生朽木及湿地上、亦名蕈、枫树上菌、食之令人笑不休、服此即解。)及虫蜞入腹。(误食马蝗蜞、入腹生子、用此下之。)中喝卒死者。(取道上热土围脐、令人尿其中、仍用热土大蒜等分捣末、去渣、灌之即活、卫生宝鉴云:中暑霍乱、乃暑热内伤、七情迷乱所致、阴气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非至阴之气不愈、坤为阴、地属阴、土曰静顺、地浆作于墙阴坎中、为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也。)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