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
卷十果部
龙眼肉
俗呼圆眼。补心脾。
甘平润。补心长智。(一名益智。)悦胃培脾。疗健忘与怔忡。能安神而熟寐。一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及血不归脾诸证。(归脾汤、用为向导者、五味入口、甘先归脾也、凡心脾伤而血耗、致有健忘怔忡惊悸、及吐血血崩、肠风下血等证、归脾汤、能引血归脾而生补之。
道家用龙眼肉细嚼、待津液生、和津汨汨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卷十果部
橄榄
宣清肺。
甘涩酸平。清肺开胃。下气除烦。生津解酒。利咽喉。解诸毒、河豚毒。(投入煮、佳。)及鱼骨哽。煮汁。核、主治与橄榄同。(凡解河豚毒、及治诸鱼骨哽、如无橄榄、即以核磨汁、效。)仁、甘平而润。唇吻燥痛。研烂敷之。(肾阴 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
卷十果部
榧子
杀虫。
甘涩而平。杀虫。(小儿黄瘦有虫积者、宜食之。)疗痔消积。丹溪曰。此肺家果也。多食引火入肺。大肠受伤。反绿豆。(好食茶叶面黄者、每日食榧子七枚、以愈为度。)
卷十果部
海松子
润燥。
甘温而香。润肺开胃。散水气。除诸风。治肺燥咳嗽。(松子一两、胡桃二两、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大便虚秘。(同柏子仁、麻子仁等分研泥、溶白蜡和丸、黄耆汤下。)便溏精滑者勿与、有湿痰者亦禁。
卷十果部
槟榔
泻气行水、破胀攻坚。
苦温破滞。辛温散邪。泻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能坠诸药。至于下极。
攻坚去胀。消食行痰。下水除风。醒酒杀虫。治痰癖症结。瘴疠疟痢。水肿香港脚。(香港脚冲心者、尤须用之、童便姜汁、温酒调服。)大小便气秘。里急后重。(或同木香调气、或同黄芩、枳壳宽肠。)坠诸气至于下极。气虚下陷者。所当远避。岭南多瘴、以槟榔代茶、损泄真气、所以居人多病少寿。)鸡心尖长。破之作锦纹者良。(阴毛生虱、煎水洗之、即除。)忌火。耳出脓、槟榔末吹之、游丹从脐起者、槟榔末、醋调敷之。)
卷十果部
大腹皮
泻、下气、通、行水。
辛泄肺。温和脾。下气宽胸。行水通大小肠。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霍乱。稍涉虚者勿用。取皮。酒洗。黑豆汤再洗。(鸩鸟多栖其树、故宜洗净。)煨用。子、辛涩温。与槟榔同功。而力稍缓。形亦与槟榔相似。腹大而扁。(故又名大腹槟榔。)
卷十果部
枳子
一名木蜜、一名木饧。润、解酒。
甘平。止渴除烦,润五脏,解酒毒。(葛根解酒而发散、不如枳 、震亨曰:一男子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加葛根于补气血药中、一贴微汗、反倦怠、热如故、知气血虚、不宜葛根之而加入、即愈。)多食发蛔虫。实拳曲如鸡距。(故俗名鸡距。)经霜黄赤。甚甘。木皮、治五痔。和五藏。
卷十果部
落花生
润肺补脾。
辛甘而香。润肺补脾。和平可贵。出闽广。藤生。花落地而结实。故名。炒用。以上夷果类。
卷十果部
川椒
一名蜀椒。宣、散寒湿、燥、补火。
辛大热。有毒。入肺发汗。散寒。治风寒咳嗽。入脾暖胃燥湿。消食除胀。治心腹冷痛。
吐泻痢。痰饮水肿。入右肾命门补火。治肾气上逆。(能下行、导火归元。)阳衰泄精。溲数阴汗。(有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疼闷欲死、以布裹椒、浓半寸、包囊下、热气大通、日再易、以消为度、或以桂末涂、亦良。)破血通经。除症安蛔。(虫闻椒则伏、凡虫咬腹痛者、面白唇红、时发时止。)辟疫伏邪。杀鬼疰虫鱼毒。(最杀劳虫。)通血脉。消痿痹。行肢节。
利机关。命门火衰。有寒湿者宜之。阴虚火旺之人。在所大忌。(丹溪曰:食椒既久、则火自水中生、多被其毒也。)蜀产。肉浓皮皱为川椒。比秦椒略小。去闭口者。(能杀人。)微炒去汗。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名椒红。)得盐良。(入肾。)杏仁为使。畏雄黄、附子、防风、款冬、凉水、麻仁。(中其毒者、用凉水麻仁浆解之。)
椒目
(通、行水。)苦辛小毒。颛行水道。不行谷道。消水蛊。除胀定喘。根、辛热杀虫。
煎汤洗香港脚及湿疮。
卷十果部
秦椒
俗名花椒。宣散寒、燥湿温中。
辛苦温。有毒。温中散寒。燥湿除风。下气杀虫。治上气。咳嗽吐逆疝瘕。风湿寒痹。
利五脏。去老血。疗久痢。月闭。腹中冷痛。产后余疾。恶血痢。腹痛。禁忌修治。俱同川椒。
比川椒味短。纹低。恶苦蒌、防葵。畏雄黄。(手足心肿、风也、椒末盐等分、醋和敷。)
卷十果部
胡椒
燥、快膈消痰。
辛大热。有毒。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肠滑冷痢。阴毒腹痛。胃寒吐水。
牙齿浮热作痛。(合荜茇散之。)杀一切鱼肉鳖蕈毒。(刘伯温多能鄙事方、蜈蚣咬伤、胡椒嚼封之、即不痛。)世人因其快膈。嗜之者众。然损肺走气。动火动血。损齿昏目。发疮痔脏毒。必阴气至足者。方可用。毕澄茄、即胡椒之大者。乃一类二种。主治略同。亦易僭上。
卷十果部
吴茱萸
宣散风寒、燥湿疏肝、下气。
辛苦大热。有小毒。疏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厥阴头痛。阴毒腹痛。(痛在少腹。)呕逆吞酸。(俗名醋心、亦有吐酸者、宜降火清痰、用吴茱作向导、蔡中丞苦痰饮、十日一发、头痛背寒、呕酸不食、得一方名吴仙丹、吴茱汤泡七次、与茯苓等分、蜜丸、服之而愈。)痞满噎膈。食积泻痢。血痹阴疝。奔豚症瘕。痔疾肠风。香港脚水肿。口舌生疮。(为末、醋调、贴足心、过夜便愈、能引热下行。)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宜此主之。)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段成式酉阳杂俎、言椒性善下、吴茱性上、似不尽然、宗 曰:此物下气甚速、东垣曰:浊阴不降、厥气上逆、膈塞胀满、非吴茱不可治也。)利大肠壅气。下产后余血。损气动火。昏目发疮。病非寒滞有湿者勿用。即有寒湿者。亦宜酌量少用。开口陈久者良。滚汤泡去苦烈汁。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恶丹参、硝石。畏紫石英。
卷十果部
茶
泻热清神、消食。
苦甘微寒。下气消食。去痰热,除烦渴,清头目。(得春初生发之气、故多整肃上膈之功、汤液云:苦寒不行、如何是清头目、蒙筌曰:热下降、则上自清矣。)醒昏睡。(能清神、景岳云:饮浓茶即不睡者、以心气被伐而然。)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与姜等分浓煎、名姜茶饮、治赤白痢、茶助阴、姜助阳、使寒热平调、并能消暑、解酒食毒。)利大小便。止头痛。
中冷中风、由痰厥气上冲所致、名痰厥头痛、单煮茶、恣饮取吐、直吐出胆汁乃已、渴而即瘥。)愈 疮。寒胃。(浓茶能引吐。)消脂。(最能去油。)酒后饮茶。引入膀胱肾经。患瘕疝水肿。空心尤忌。味甘而细者良。(茶禀天地至清之气、产于瘠砂之间、颛感云露之滋培、不受纤尘之滓秽、故能清心涤肠胃、为清贵之品、昔人多言其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者尔、故入药须择上品、方有利益。)茶子捣仁洗衣。去油腻。以上味类。
卷十果部
瓜蒂
一名瓜丁。宣、涌吐。
苦寒。有小毒。阳明(胃。)吐药。能吐风热痰涎。上膈宿食。(吐去上焦之邪、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在上者涌之、木郁达之是也、瓜蒂散、越以瓜蒂淡豉之苦、涌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则木得舒畅、天地交而万物通矣、丹溪曰: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子和曰:诸汗法、古方多有之、唯以吐发汗、世罕知之、故予尝曰:吐法兼汗、其以此夫。)治风眩头痛。懊 不眠。癫痫喉痹。上脘痞硬。头目湿气。( 鼻。)水肿黄胆。(或合赤小豆煎、或吹鼻中、取出黄水。)湿热诸病。(类编云:一女子病 喘不止、遇道人、教取瓜蒂七胶粘、三进而病如扫。凡取吐者、须天气清明、巳午以前行之、令病患隔夜勿食、卒病者不拘。)损胃伤血。耗气夺神。上部无实邪者。切勿轻投。(当吐而胃弱者、代以参芦。)甜瓜(俗名熟瓜。)性冷。有小毒。损阳。(虽能解暑、然夏多食之、深秋未有不下痢者。凡瓜皆冷利、早青尤甚。)瓜叶、无发。捣汁涂之。即生。
卷十果部
西瓜
泻暑热。
甘寒。(瓜性寒、暴之尤寒、稽含赋云:瓜暴则寒、油煎则冷、物性之异也。)解暑除烦。
利便醒酒。止渴清热。(洪忠宣松漠纪闻云:有人苦目病、或令以西瓜皮切片曝干、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多食。伤脾助湿。(暑证多湿者、大忌之、卫生歌云: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致秋来成疟痢。)有寒湿者忌之。
卷十果部
甘蔗
和中润燥。
甘微寒。和中助脾。除热润燥。消痰止渴。解酒毒。利二便。治呕哕噎膈反胃。(和姜汁服。)大便燥结。(外台方、嚼咽或捣汁、治发热口干便涩。)胃寒呕吐。中满滑泻勿食。捣汁。(虚耗咳嗽、口干涕唾、用蔗浆升半、青粱米四合、煮粥、日食二次、极润心肺。)
卷十果部
白沙糖
补、和中。
甘温。(蔗浆寒、经火煎炼成糖则温。)补脾缓肝。润肺和中。消痰治嗽。中满者勿服。
多食助热。损齿生虫。凝结作饼块。如石者为石蜜。轻白如霜者为糖霜。坚白如冰者为冰糖。(食韭口臭、沙糖汤解之。)
补、和中和血。
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今产后服之、取血和而恶露自行也。)蔗浆煎炼至紫黑色。其性较白沙糖更温。生胃火。助湿热。损齿生虫。作汤下小儿丸散。误矣。(痘不落痂、沙糖调新汲水一杯服、白汤调亦可。)以上 类。
卷十果部
莲子
古名藕实。补心脾肾、涩精固肠。
甘平而涩。能交水火而媾心肾。安静上下君相火邪。(古方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莲子清心饮、补心肾、有瑞莲丸。)涩精气。浓肠胃。治脾泄久痢。白浊梦遗。女人崩带。一切血病。大便燥者勿服。去心皮。蒸熟、焙干。得枸杞、白术、山药、茯苓。良。莲子中青心、苦寒。清心去热。(眼赤作痛、莲子末一盏、粳米半升、煮粥常食。)
卷十果部
石莲子
开胃、去湿热。
苦寒。清心除烦。开胃进食。去湿热。颛治噤口痢。(同人参等分用、较丹溪黄连人参呷之、为稳。)淋浊诸证。无湿热而虚寒者勿服。莲之黑而沉水者。(石莲入水必沉、入卤反浮、煎盐人用以试卤、莲浮至顶、卤乃可用、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坏、人得食之、发黑不老、今肆中石莲、产广中树上、其味大苦、不宜入药。)杵碎。
卷十果部
莲蕊须
涩精。
甘平而涩。略与莲子同功。清心通肾。益血固精。乌须黑发。止梦泄遗精。吐崩诸血。
小便不利者勿服。忌地黄、葱、蒜。
卷十果部
藕节
涩、止血。
涩平。解热毒,消瘀血,疗产后血闷。(和地黄研汁、入热酒童便饮。)止吐衄淋痢。一切血证。(捣汁饮。)
卷十果部
藕
生、凉血散瘀、熟、补心益胃。
生用甘寒。凉血散瘀。(产后忌生冷、唯藕不忌、为能去瘀故也。宋大官作血KT 、误落藕皮、血遂涣散不凝、一人病血淋、痛胀欲死、时珍以藕汁调发灰、每服二钱、三日而愈、梅师方、产后余血上冲、煮汁服。血见藕皮、涣散不凝、可见藕亦损血之物。)止渴除烦。
解酒毒。蟹毒。(捣汁、热酒调服。)治上焦痰热。(同梨汁服。)小便热淋。(生地汁葡萄汁等分、入蜜温服。)伤寒时气烦渴。罨金疮伤折。(以上俱生捣汁。卒中毒箭者、藕汁饮、多多益善。)熟捣涂坼裂冻疮。澄粉可口。煮熟甘平。(市中所卖熟藕、俱用碱水煮、不宜食。)莲花、贴天泡湿疮。甚效。
卷十果部
荷叶
轻宣、升阳散瘀。
苦平。其色青。其形仰。其中空。其象震。(震仰盂。)感少阳甲胆之气。烧饭合药。裨助脾胃。而升发阳气。(洁古枳术丸、用荷叶烧饭为丸。)痘疮倒 者。用此发之。(僵蚕等分为末、胡荽汤下。)能散瘀血。留好血。治吐衄崩淋。损伤产瘀。一切血证。洗肾囊风。(郑奠一曰:荷叶研末、酒服三钱、治遗精极验、东垣曰:雷头风证、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病在三阳、不可过用寒药重剂、诛伐无过、处清震汤治之、荷叶一枚、升麻苍术各五钱、煎。)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卷十果部
古名芰实、俗名 角。清暑。
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多食伤人脏腑。损阳气。(若过食腹胀者、可暖姜酒服之、即消。)有两角三角四角之殊。(王安贫武陵记、以三角四角者为芰、两角者为 、 花随月而转、犹葵花之向日。)
卷十果部
芡实
一名鸡头。补脾涩精。
甘平而涩。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