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乘雅半偈


  曰:乳卵于女贞,造蜡于枝上,成始于阴 ,成终于大观。禀女贞木气之专精,巽入在中,速于敷化,故主居中之神室,散精于五脏,淫气于五形。五形者,五脏之所合也。

  自(羽毛裸鳞介,总呼为虫。物入阴中,色剥为白,退藏合密,敷化为蜡。精、神、魂、魄、意,为五神。心、肾、肝、肺、脾,为五脏。皮毛、血、肉、筋、骨、为五形。肾藏精,骨心之合也;肺藏魄,皮毛者,肺之合也。五月为阴剥,八月为大观。

  第十帙

  秋石

  (蒙筌)【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主滋肾水,养丹田,返本还元,归根复命,安五脏,润三焦,消痰咳,退骨蒸,软坚块,明目清心,延年益寿。

  【核】曰:制炼秋石,为丹家秘法,世所炼者,皆渣魄,不堪用也。其法宜秋月取,用人尿二三石,入锅内,桑薪缓缓煎收,勿使锅岸生 ,有则竹刀掠下,或沸滚泛溢,亦以竹枝频搅遂定,俟干成滓,即去薪,缓火焙燥。分置阳城罐,上余空二寸许盖覆磁盏,封固罐口。养火一周,其药渐生,轻盈如雪,莹洁可爱。或成五色,或象物形,此属上乘。宜密贮银瓶,藏阴静处,不则风化成水,复须升养,仍结如霜,但少坚实尔。又制既济玄黍秘法,选端洁童男女,各认溺器,各陆续取溺,煎炼成滓,各升取上乘秋石,各取溺器白 ,晒焙令干。先置女 于银釜之底,次置男秋石于女 之上,次置女秋石于男秋石之上,次置男于女秋石之上,次第安置,上余二寸,六一泥封固,三方火温养七日,则粒粒丹红,交结釜顶,此更属无上乘,藏贮亦如秋石法。

  曰:物熟曰秋,石言量也。溺缘润下水,藉火大既济而允升,培后天之形脏,副先天之神藏者也。故诸证咸从形脏生,力转神藏仍与形脏俱。若玄黍为阴阳合璧,复还圆象,使得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第十帙

  大风子

  (纲目)【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主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

  【核】曰:出海南诸番国。真腊记云:大风,大树之子也,状如椰子而圆。包核数十枚,形如雷丸。去其衣,中仁白色,久则黄败而油,不堪入药矣。

  曰:风从几,从虫,风入八日而成虫也。陈列诸疾,皆风动虫生之患,缘因风动,仍因风化。大风子,秉金刚之味辛,暖热之火化。释典云:太末虫,无界不到,能延于太虚之际,不能延于火焰之上。

  (风者,百病之长也,百虫之祖也。大块之噫气,王者之声教也。)

  第十帙

  蜀粟

  (纲目)【气味】甘涩平,无毒。

  【主治】主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同功。根煮汁服,主利小便,止喘满。

  烧灰酒服,主产难。

  【核】曰:蜀粟,即高粱。广雅谓之水稷;又谓之荻粱,食物谓之芦 ,俗谓之芦粟;又谓之蜀秫者是也。种始自蜀,因名蜀黍。北人多种之,以续绝乏,宜下湿地。春月布种,秋月收采。茎高丈许,状如芦荻而内实。叶如芦穗而稍肥,粒如椒子而坚硬。粘者酿酒,粳者炊粥,可以济荒,可以养畜。梢堪作帚,茎堪织席,编篱供爨,大益民生者也。

  曰:黍为心谷,蜀黍色赤气温,又属手太阳小肠心之腑药矣。小肠腑主泌水谷,调水道输膀胱,传谷魄下大肠,水谷既分,霍乱遂定,喘满立止,温中之验也。根 烧灰,主产难者,太阳府主开,通调传送,正属开所司尔。

  第十帙

  玉蜀粟

  (纲目)【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调中开胃。根叶,气味甘寒,主小便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核】曰:玉蜀粟,别名玉高粱。即今之御粟也。种出西土,近所在亦有之矣。苗叶类蜀黍而肥,又似薏苡而长。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豆状。苗心出苞,如棕鱼状,白须四垂,久则苞裂子出,攒簇如珠也。

  曰:中秋出子,悦泽如珠,禀金水之英华,宜入肺与肾,辅先天之生气者也。故司后天之谷府,主调中而开胃,开窍于二阴,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也。盖肾主溪,是知其病之在骨。

  第十帙

  山奈

  (纲目)【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入合诸香用。

  【核】曰:时珍云:出广中,人家亦多种莳矣。根叶如姜,作樟木气。土人食其根,如食姜云。切断曝干,皮赤肉白。古之所谓廉姜,恐其类也。酉阳杂俎云:柰只出佛林国,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长如蒜薤,中心抽茎甚长,茎端开花六出,色红白,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取花压油涂身,去风气。按此说颇似山柰,故附之。

  曰:山,宣也。柰,遇也。味辛气温,臭香且辛也。对待寒中诸证者,宣散中黄之生气,辟除瘴厉之死气耳。

  (宣气散生,产生万物者。山也,死阴之气,奚奈何。)

  第十帙

  淡竹叶

  (纲目)【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主去烦热,利小便。根能堕胎,催生。

  【核】曰:所在田野俱有。春生苗,高数寸,茎小叶绿如竹,宛如竹米落地,所生形色,但柔嫩为异耳。八九月作穗细长,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类麦门冬根而坚硬。里人采其根苗,捣汁造曲,酿酒,殊芳冽也。

  曰:淡非浓比,淹淡水盈貌也。对待急疾如火,肺热叶焦,为烦热,为癃闭,叶可走之,利之。根能堕胎催生,太阴肺主开,阖者辟之,急方泄剂也。

  第十帙

  紫花地丁

  (纲目)【气味】苦辛寒,无毒。

  【主治】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 ,无名肿毒,恶疮。

  【核】曰:处处有之,寿州者为胜。春生苗,叶似柳而微细。夏月开花紫色,结实成角。

  出平地者成茎,生沟壑者作蔓。又一种生篱落间者,叶如木樨花叶,花如铃铎下垂,小而色白,今人称作白花地丁,与紫花并用,功力乖戾,不可不辨。

  曰:疔为干火,地在气中,顺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属,失承天施,为痈,为疔,为瘰,为 。使之仍顺乎天施,而畅于四肢,美之至者也。

  第十一帙

  屠苏草

  【小记】:乘雅核 十有一帙,附 疟论疏,称十二函,稿脱而右目盲矣。亟梓问世已久,乙未金 落成,又眩左目,因病得闲,忆仲景先生两论,其间方剂品药,失核 者,四十余种。丁酉谷日,遘奇疾,苏绝绝苏,几数十次,绝惟茫茫,苏不知死。只以未了公案为系念,因嘱笔日纪成书,不匝月而毕业病亦稍可,得以扶筇盘礴室中,检点乘雅,将 疟疏另行,以此更 补梓十一帙。第出自梦魂中,语多不次,望具眼者,严加勘驳,为幸大矣。

  噫,前 苏方木云,功能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或以此帙名屠苏草亦可。戊戌立夏日,废隐之颐,更名芦旅,字号易,别号晋公识。

  第十一帙

  文蛤

  (本经上品)【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主恶疮,蚀五痔。

  【核】曰:文蛤,生东海、登莱、沧州,海沙湍水处。大者圆二三寸,小者五七分,形如海蛤及紫贝,独表文斑彩,陆离犹可爱也。采无时。修治,每两用浆水煮一伏时,更用枸杞根皮、侧柏叶,各二两,煮一伏时。捣用,力转胜也。

  曰:文蛤,生海湍沙碛,湿生也。湿以合感,故虫偕合;表彩陆离,复名文蛤。

  两瓣函合,中含灵液,可菡可萏,流而不盈,故主火亢浸淫而蚀疮,水郁肠 而五痔,至水亡润,火失炎,体用两竭,坎 化息者,功力捷如影响。

  第十一帙

  五加皮

  (本经上品)【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三岁不能行,疽疮阴蚀。

  【核】曰:五加生汉中及冤句,江淮、湖南州郡,汴京、北地皆有之。宿根再发,春苗丛生。茎类藤葛,高六七尺或丈余,枝茎交加,间有刺,因名白刺。每叶五枚,或三枚、五枚者佳,三枚者亦可用。若三相参,五相伍,三五相参而变化生,故四枚者不堪用。叶类蔷薇,边有锯齿。四月花白子青,六月子转黑,得霜则红紫相间,文彩陆离,因名文章草。十月采根,皮黄黑,肉白色,内骨坚劲,因名本骨。南地者根类枸杞木皮,阔浓轻脆,芬芳袭人,入药造酒最良。盖木命在皮,草 而言皮者,五加专精之在根皮也。北地者类秦木、柏木,树皮平直如板,其色白,无气味,疗风痛,余无所用。王君云:五加者,五车星精也。

  盖水应五湖,人应五德,位应五方,物应五车。故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液;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华,则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则有北方之粘;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五神镇生,相转育成。饵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婴。因名金铅金液、神丹,副名也。铅讹盐谬矣。

  曰:五从二,从 ,象 天两地间,互阳交阴中,之为五。盖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者,之为加。诚五行星精之所化,引重致远,以济不通,何患 不疗,小儿三岁不能行,筋不转,脉不摇,赋形功行为名也。固入五脏,偏驻又在厥阴之肝,肝藏筋膜之气也。是得辅厥阴肝体,行厥阴肝用,除厥阴肝眚,其功特着。一名五嘉,合柏酿酒,酉佳美。行酒势,走血脉,通关津,达四街,彻九窍,布二百六十五节,开八万四千毛孔,迅速疾行,无出其右者。至若追风作使,辟寒惩暄,易热 为清凉地,攘濡湿致高洁界,此其专务。

  第十一帙

  荛花

  (本经中品)【气味】苦寒,有毒。

  【主治】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

  【核】曰:荛花出咸阳川谷,及河南中牟,所在亦有,近以壅州者为好。苗似胡荽,高二尺,茎无刺。入夏作花,簇生细碎,生时色黄,干则缟白。或言世无荛花,每以芫花充用,不曰:山海经云:首山多荛,苗首出,萼随之,花落尽,叶乃茁也。故荛谐尧。尧,高也,广也,炎也,上也。高广承寒,炎上作苦,合配太阳化令,对待太阳体用药也。力主寒伤层署,表着六标暑巢营舍,因遇肃杀之秋风,或侵凄沧之水寒,或袭沐浴之水气,随卫入出,实虚更显,阴阳且移,休作成疟也。至下十二经水,破五脏积,六腑聚,大坚症,大坚瘕,留癖肠胃中者,荡涤无遗,空诸所有,捷于影响。若食饮馨饪,邪从口入者,或发于阴而寒,或发于阳而热,或寒热叠呈,而阴阳互迁者,陂可平,往可复,艰贞之吉,于食有福。

  第十一帙

  紫参

  (本经中品)【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

  【核】曰:紫参,生河西、冤句山谷,今河中、淮郡、三辅皆有之。茎高一二尺,叶似槐;亦有状羊蹄者,色青绿。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水荭色者。实黑,大如豆,圆【参】曰:赤黑兼色而得紫,参水火相射者,既济之为参也。犹未离乎火味之苦,水寒之气,金亦互,木亦交矣。故腑脏咸入,根身并叶尔。脏在胸,腑在腹;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也。积解聚散而寒热平,清阳仍走上窍而利,浊阴仍走下窍而通矣。

  第十一帙

  败酱

  (本经中品)【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核】曰:败酱,一名苦菜。又名苦蕺,苦蕺同酸酱名,酸酱叶则高硕也。亦与苦贾、龙葵同名,种类则迥别矣。生江夏川谷,所在溪涧近水处亦有之。春初嫩苗塌地,似松菜叶,略狭长,面深背浅,有锯齿。采作菜蔬,漂去苦味,有陈酱气。三月茎渐高,数寸一节,节间生叶,各起小枝,四散如伞,高三四尺。入夏白花成簇,根白紫,八月采取,曝干用。

  曰:诠名败酱,烹之色臭相似,形脏腹肠之所需也。气平味苦,盖炎上作苦,苦性走下苦肃肤腠,苦浓肠胃,平则无过不及矣。因名苦菜,月令小满,苦菜秀,白花整密敷布如盖。夏三月,此谓蕃秀,若所爱在外,犹夏日在肤,泛泛乎,若万物之有余也。盖夏火主时,金遇庚伏,而乃白花金布,抑秉制为用,制则化生欤。故从治暴热,火疮赤气,焦烁肺金肤皮形脏,而为疥瘙疽痔,马鞍热气者。热解则清而愈,此即点火成金,不烦另觅种子矣。仲景先生用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大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不独焦烁肺金之形脏,并毁败腑配之大肠。金至斯坚,将来者进,成功者退,理势然也。

  第十一帙

  露蜂房

  (本经中品)【气味】甘平,有毒。

  【主治】惊痫螈 ,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

  【核】曰:露蜂房,一名蜂肠,一名蜂 ,一名百穿,一名紫金砂。生 山谷,所在皆有。凡四种:一曰革蜂窠,大者一二丈,围树上,内窠小者,隔六百二十六个,大者隔一千二百四十个,,其裹粘木蒂,采七姑木汁,其盖采牛粪沫,其隔采叶蕊也。二曰石蜂窠,附人家屋上,大小如拳,色苍黑,内有青色蜂二十一个,或十四个,其盖石垢,其粘处七姑木汁,其隔竹蛀也。三曰独蜂窠,大如鹅卵,皮浓,色苍黄,内有小蜂,头翅内向,仅大蜂一只,如石燕。独据外向,人马被螫,则立亡也。四曰草蜂窠,亦入药用。以革蜂窠为胜,今人多用檐前树枝上者。修治,同鸦豆枕等拌蒸,从巳至未出豆,炙松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