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月令采奇
月令采奇
占候
汲冢周书曰。立夏节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夺正后。王□不生困于百姓小满气。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麦秋不至。是谓慝 立夏日晕。有则主水。 日食大臣忧。天下旱疫。牛无食。六畜死 此月月食。主大旱。人饥。 月无光。大旱。 月无三卯。麦不收。 四月初四云雾雨。米谷贵来 人叹苦朔日值立夏。主地动。值小满。主凶灾。大风雨主大水小则小水。晴主旱。又曰。此日雨。主有重种两禾之患。 又曰。朔日风雨。麦恶米贵。晦朔大雨。大蝗虫灾。 博雅云。四月雷不见。十月蛰虫行。四月雷不鸣。上人令不行。 夏甲子庚辰辛巳雷蝗死○初八日。看晴阴占水旱。最宜密云不雨。谚云。四月八晴多。高田好张铺。四月八睛寡。(鱼占)鱼到灶下。四月八若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四月八日大雨施。一年豊熟花果稀。 夜雨损小麦。新面必致碎燥难为打切。谚云。小麦不(打去丁改自)神与鬼。只怕四月八夜雨。十三日占同初八○十四日晴。主岁稔。谚云有利无利。但看四月十四。○十六日。看月占水旱。上蚤无云红色主大旱。迟而色白。主水夜深。主大水。有云。主草多。云黑。主有蟹。谚云。有谷无谷。但看四月十六又云。月上蚤。低田收稻好。月上迟。高田剩者稀。 田家五行云。二十日小分龙。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上下皆大熟。西北风。分白龙。主大水东北方分青龙主小水
文林广记云。立夏 【 大晴】 。其年必旱。东风来。雷电多。南风来。岁安年豊。西风来。众人不安。北风来。泉涌地动。○初八十九。二十三日。乃诸神会犬日。午后三刻有恶风。
万宝全书云。立夏日巳时东南有青气。年豊。如无岁多灾。十月应之。 常以立夏夜观老人星。其星明朗。天下大稔大暗不收。半明小收。 四月虹见主米谷贵。星隳有大兵起雨雹民饥不安。秋禾伤。臣专命。甲申至己丑雨。籴贵。甲寅乙卯雨。夏谷贵。庚寅至癸巳雨。籴贵。 四月内。日宜暖夜宜寒。免大水。谚云日暖夜寒。东海也干热必有大水
五月令
孝经纬曰。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太阳尚在申。躔实沈之次。表影长二尺五寸九分。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至。极至也。言万物于此假大而极至也。夏至日。则斗南中绳。阳气极至阴气始至。日行北至。故曰夏至。其酷热也为刑。盖是时。阴始起。反太热者何。阴气始起。阳气悉推而上。故大热耳。太阳过未鹑首之次。表影长一尺六寸。又曰五寸。日月会于鹑首。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影弥短。影短极。夏乃至焉。夏至为五月中气。斗指午。故月建午。从月之中气而定建也。午者何。志咢布于午。史午者。阴阳交故曰午说文午。牾也。什名午。仵也五月阴从下而上阳冒地而出。阴气与阳相仵逆也。乐志曰。长也。大也。言万物皆长大也。命曰仲夏。曰仲暑。曰郁蒸。曰皋月。曰龙御。曰敦牂。曰启明。曰一阴月。风曰落梅风曰麦信风。曰景风。亦曰黄雀风。雨曰黄梅雨桐花雨。水曰麦水。曰黄水。是月也。一阴生阴阳争。死生分。日长至而复短月卦名垢。姤遇也。以阴遇阳以柔遇刚之象。气卦离离为火。文明之象。律应蕤宾。蕤。下。宾。敬也。言阳气上极。阴气在下。宾而敬之也。八音属丝。八风景。日躔井。南方之宿。秦之分野。昏亢中。旦尾中。芒种节。螳螂生。次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夏至气鹿角解。次五日。蜩始鸣。后五日。半夏生。木堇荣。天子居明堂大庙。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命乐师修琴瑟笙竽。祭地于方泽。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时则农乃登黍。天子以鸡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刈蓝。无烧炭。无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百官静事。毋繁刑。以定晏阴之所成。午火旺。则金衰。戒无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景风用事。当爵有德。而封有功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蚤成。行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首种不入。
五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天帝游东井。 太上老君。传三天正法付张天师。 王仲节真人飞升。东方朔生日。 此日属钱财主日。宜入财。不可出财。○初五日。玄天上帝午时下降。 温元帅生日。万回和尚生日。曰端午节。端阳节。天宁节。地腊节。沐兰节。午时曰天中节。此日刻菖蒲为小人。或为葫芦形。带于身。为艾虎悬于门。以禳毒气。以五色丝。结合劝索系臂。以辟兵及鬼。曰长生缕。续命缕。辟兵缯。五色缕。又名条达百索。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及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帖画。贡献所尊。 抱朴子曰。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谓之辟兵符。食益智粽。其粽名甚多。形制不一。有角棕。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平进粽。菜粽。角黍粽。九子粽。又曰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褁而未分之象也。又有滴粉团。干团。水团。白团之异。京师以端午为解粽节。 荆楚岁时记。以艾结人形。悬于门户。以辟邪气。常念游光厉鬼四字。则邪鬼辟。 此日为竞渡戏。谓屈原沉汨罗。人伤之。并以舟楫拯之。其舟曰飞凫。曰水马。曰水车。竞渡是其遗俗。又云曹旴女曹娥。父能弦歌为巫。安帝二年五日。于县江泝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投江(上不下见)父尸而死。人皆以舟救。 太平御览曰。五日忌盖屋。风俗通云。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又不宜曝床席荐。 异苑曰。新野庾实。于五日曝席。忽见一小儿死于席上。俄失所在。其后实子亦亡。遂以为忌。 便民图曰。五日祀五瘟。不用腥。并揭门符。能祛邪。 杨公忌曰。五日不宜问疾。亦不宜见一切血物。 家塾事亲曰。五日五更时。使人堂中向空扇。一人问云。扇甚么。荅云扇蚊子。凡七问七荅乃巳。则一夏无蚊。○五日用熨斗烧一枣。置床下。辟狗蚤。○五日午时。以朱砂写荼字。倒帖。蛇蝎不敢近。 便民图曰。五日书仪方二字。倒帖柱脚上。辟蛇虫。 又于午时望太阳。写白字。倒帖于四处柱上。则无蝇。 此日天神朝玉帝。 时序杂录云。幼男女皆悬臂符。妇人插钗头符。饮菖蒲酒为节。谓能辟瘟。 汉礼仪志云。五日朱索系桃柳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千金方曰。五日。日未出时。取向东桃枝刻作三寸木人。着衣带中令人不忘。又此日取鳖爪骨。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法天生意云。此月戌日。或子日。取引东桃枝二寸枕之。亦验。 琐碎录曰。午时将灯草浸油。望太阳嘱曰。天上金鸡。吃蚊子脑髓。念七遍。吸太阳气。嘘灯照蚊。蚊尽去。岁时杂记端午都人画张天师像以卖。又为泥塑像。以艾为须以蒜为拳。置门上以辟邪。苏子由帖子云。大医争献天师像。瑞露常萦尧母门。 续齐谐记。屈原五日。投汨罗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至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尝见祭甚善。但所遗。苦为龙蛇所窃。今若有遗。可以栋树叶塞其上。仍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栋叶。皆汨罗遗风。 此月初五日。宋徽宗生。孟尝君生。萧史生。王凤生。胡广生。晋将军王镇恶生。文学则崔信明生。孝子则纪迈生。王绰生。张嘉生。田特生。 大明会典。国朝之制。文武官军校等。在京者。端午赐衣服。升朝官。每岁端午。赐时衣服。夏至日。 皇帝祭 皇地袛于方泽。配以 太祖 上躬行三献。其从祀五岳。五镇。基运翊圣神烈。天寿纯德。诸山。四海四渎诸水。诸侍臣分献。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若大臣经筵官。或别赐扇及彩丝绦。艾虎诸物。各以品级为等。○初七日。泰陵孝宗敬皇帝忌日。弘治十八年。○初十日。 孝陵太祖高皇帝忌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一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壬子。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又龙王朝 玉皇日。○十二日。献陵仁宗昭皇帝忌日。洪熙元年。 此日曰宁贶节乃 天真上圣示现之辰。○十三日。天神朝玉帝日。○敕封伏魔太帝关爷诞。又曰龙生日。○又曰竹醉日。竹迷日。栽竹多茂盛。或阴雨则鞭行。明年笋茎交出。然竹有雌雄。种当取雌竹多笋。自根而生一节发者为雄。二节发者为雌。○十四日。南斗星君降。○十五日。南极老人星降。老君降现鹤鸣山。 药王常真人升仙。此日。不宜裁衣交易○十六日。刘安中真人升仙。 又天地交合日 仪礼志曰。夏至日浚井。能改水。可去瘟疫。 风俗通云。夏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则免瘟疫。○十八日。毗陵道士杨文广。踏白石升天。○十九日。北斗出游保德真君降。 天神朝玉皇日。○二十日大分龙。○二十一日。天申节。宋高宗生。○二十二日。中明王生。○二十五日。太平真君升仙。此日不宜裁衣交易。○二十六日。昭陵穆宗庄皇帝忌。日。隆庆六年。○二十九日。天神龙王朝 玉皇日。池州风俗。谓此日与晦日。皆为分龙节。此日雨。后月必有大水。 晋书。陶潜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自谓羲皇上人。 千金月令曰。此月取浮萍阴干。和雄黄些小烧烟。可去蚊。五月五日。为地腊者何。五帝以此日。校定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汇。内延寿年。纪录长生。是日可谢罪请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甄彬有行业。尝以苎质人。及赎。中有金五两。送还人。人问故。彬曰。五月披裘负刍。岂有余金者。仕梁为录事参军。 玄枢经曰。是月天道西北行。 作事出行向西北吉。月厌在午。月杀在丑。天德在干。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壬。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辰。坐卧宜向东南。用时日。不宜用午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五月肝脏气休。心脏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蚤卧蚤起。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止声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盖当阳极阴生之际。正养神葆寿之辰。值阴阳分争之时。是斋戒恬养之日。 芒种五月节。运主少阳三气。手少阴。心君火。每日寅卯二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内咽液如数。夏至五月中。运主少阳三气。手少阴。心君火。每日寅卯二时。伸手乂指。屈膝换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保生心鉴。五月属午。火旺金衰。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兢业保养。勿居湿地。以招邪气。可居高明远眺。可入山林避暑。 七签曰。初一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保生月录曰。五日取萤火二七枚。燃白发。能转黑。 此月甲子。勿食一切兽肉。大吉。○初九日沐浴。令人长寿。○十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食物本草。韭菜除热下气。益阳止泄。春食香。夏食臭。冬食动宿饮。五月食昏人乏力。不可合牛肉食。酒后忌。○十六日宜拔白。 千金方曰。苋菜通九窍。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蚘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五月食则动气烦闷。与鳖同食。生鳖瘕。 马齿苋。孕妇食之易产。久服。长年不老。又主 【 消三】 十六种风结疮。煮汁澄清。入蜡成膏。涂之。及传杖疮。立效。但要五月采制。 济世良方曰。五月勿多食茄。损人动气。魂魄不安。马肉。五月食伤神气。自死者害人。下痢人食加剧。五月勿食鲤鱼。多发风热。条鲤当去脊上两筋。及黑血。沙石溪中者。毒在脑。勿食头。驴肉。益志轻身。五月食。则伤神。 五月食未成核果。发痈疽寒热。杨梅多食。伤热。损齿及筋骨。李不可与蜜及雀肉同食。损五脏。桃不可与鳖同食。浴水成淋病。枇杷和炙肉熟面同食。患熟毒。 食甜□。动痼疾。多食阴下湿痒生疮。发虚热。破腹。发黄疸动气。解药力。深秋下痢难治。沉水双蒂者。俱杀人。患脚气者食。永不愈。与油饼同食。发病。 此月勿下枯井。及深阱。多毒气。 仙经云。甘菊茎。五月五日采。阴干。治头风眩热。又白菊茎。亦五月采。常服。其头不白。 千金月令治疟。桃仁一百。去皮尖。研为泥。勿着水。入黄丹三钱。丸如桐子大。发日。面北温酒下三丸。井水亦可。端午日合。勿令鸡犬妇人见。大效。
长生要论。芣苡。即车前子。五日采。阴干服。轻身耐老长生。 治瘟疫方。五日用葱白连须十根。切碎煎汤。入醋少许。乘热饮之。衣盖汗出即解。 治喉闭乳蛾方。五月五日。七月七日。采楮桃阴干为末。井水花服二钱。神效。 治心痛方。五日取独头蒜伍个。和黄丹二两。捣烂。丸如鸡头子大。晒干。心痛者。以醋磨一丸服。神效。 又方。五日采小蒜曝干。治心烦痛。解诸般毒。治小儿丹疹。 吕公曰。五日午时。于韭菜畦上。面向东不语。取蚯蚓泥藏之。遇骨鲠。用少许。擦咽喉外皮。即消。 治忽慢惊风。五日取蚯蚓数条。用竹刀中分截断。看跳急者放一处。慢者放一处。研烂朱砂。分作二项。各研匀为丸如绿豆大。急跳治急惊。慢跳治慢惊。每服七丸。薄荷汤下。 救民方曰重五重六重九日。采稀莶草。去根花子。用叶茎。入甑九蒸九晒层层洒酒。与蜜蒸。研为末。作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五七丸。米汤送下。能明目。白发转黑。 自夏至到九月。忌食隔宿菜。勿食肥浓。忌用隔宿水洗面漱口。 万氏家抄曰。五日采马齿苋。加苋菜晒干。等分为末。产妇服之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