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卷十一 针灸门
牙痛
治齿痛恶寒。穴曲池 大迎 颧 听会治牙齿痛不能言。穴浮白治上牙齿痛。穴阳谷 正营治下牙齿痛。穴四渎 阳谷 液门 商阳 二间治牙齿不能嚼。穴颊车 角孙治风齿疼痛。外踝上。高骨前交脉灸三壮(或七壮验)。又以线。量手中指下掌后横文。
析为四分。量横文后。当臂中灸二壮。愈。随左右。
王氏云。有老妇人。旧患牙疼。人教将两手掌交叉。以中指头尽处为穴。灸七壮。永不疼。
恐是外关穴也。穴在手少阳去腕后二寸陷中。泉司梢子妻。旧亦苦牙痛。人为灸手外踝穴近前些。子妻遂永不痛。但不知千金所谓外踝上者。指足外踝耶。手外踝耶。识者当辨之。
治牙车痛。穴翳风治牙痛颊颔肿。穴大迎治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穴曲鬓治牙齿痛。唇吻急强。齿龋痛。穴正营治齿痛。穴阳溪 悬颅 手三里治齿痛恶寒。穴商阳治齿龈痛。穴兑端治寒热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穴小海治风牙疼。牙车不开。口噤。嚼物鸣。穴上关治牙痛。穴厥阴俞灸牙疼法。随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后骨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
王氏云。予亲灸数人皆愈。灸毕。项大痛。良久乃定。永不发。予亲病齿痛。百方治不验。
用此法瘥。又辛帅旧患伤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为之灸屈手大指本节后陷者中。灸三壮。初灸觉病牙痒。再灸觉牙有声。三壮疼止。今二十年矣。恐阳溪穴也。又云。
治齿痛。手阳明脉入齿缝中。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治牙齿疼(危氏方)。灸两手中指背。第一节前有陷处七壮。下火立愈。
治牙疼。穴合谷治蛀牙方。凡蛀牙疼。必须出之。若无妙手。其痛不可忍也。无问上下。但随左右于牙关龈车骨尖相时近里。以指捻之。觉痛处是穴。以艾火灸七壮。疮敛。蛀牙自落。其验如神。又火灸脂索如锥。以内虫孔中。便缘脂出。
治牙疼。针内庭二穴。如虫食疼者。敷药而愈。又分男左女右。在肩头上穴口中。灸转三遭。左疼灸右。右疼灸左。
治唇吻强。齿龈痛。穴兑端治骨槽风。于疼处耳中梗上灸。
治齿疼。灸肩 七壮。随左右。又法。灸耳垂下牙疼骨上三壮。未效加壮数。
治牙齿疼痛。先以稻 心。量中指中节。若手长。却将手掌下量及臂上两段。以艾灸之七五壮。若左边牙疼灸右边。右边牙疼灸左边。
治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卷十一 针灸门
齿龋
疗牙齿不嚼物。龋痛肿(资生经)。穴角孙疗齿龋。穴耳门治齿龋痛。穴三间 阳谷 冲阳 内庭 厉兑 四渎 液门 上关治齿龋痛。穴三间 大迎 正营治齿龋痛。又治齿寒脑风头痛。穴少海治齿龋。穴合谷 偏历 三阳络 耳门治齿龋。穴完骨治齿龈痛。唇吻强上。穴兑端 目窗 正营 耳门治齿龋。穴厉兑 三间 冲阳 偏历 小海 合谷 内庭 复溜治齿龋。穴曲鬓疗牙齿龋痛。穴下关 大迎 翳风 完骨传曰。唇亡齿寒。谓前齿。非牙也。说文云。龋齿蠹也。谓齿蠹而痛也。其不因齿蠹而痛者。盖风寒入脑髓尔。素问谓大寒入至骨髓。故头痛齿亦痛。当以此治之。
治齿龋。穴曲鬓 冲阳治上齿龋肿。穴目窗治上齿龋痛。恶寒。穴正营治齿痛恶清。穴三间
卷十一 针灸门
齿噤
治咳逆上气。喘息呕沫。齿噤(资生经)。穴天容 廉泉 魄户 气舍 扶突治口噤不能言。穴曲鬓治口噤。穴天窗 翳风治口噤舌根缩。穴廉泉治口噤不开。穴合谷 列缺 颊车 禾治风痉口噤。穴大迎治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穴支沟治僻噤。穴外关 内庭 三里 商丘 涌泉治口噤不开。引鼻中。穴龈交 三间 大迎 翳风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穴合谷 水沟治口噤不开。穴曲鬓 商丘疗面风口不开。口生疮。又治口噤。穴承浆疗口噤。穴廉泉疗口噤鼓颔。穴兑端疗口噤不开。穴翳风疗口不可开及尸厥。穴禾
卷十一 针灸门
咽喉肿痛
治咽喉痛(资生经)。穴风府治咽痛食不下。穴胆俞治喉嗌痛。穴风府 天窗 劳宫治嗌痛。穴中渚 支沟 内庭治咽中痛。不可内食。穴涌泉 大钟治咽中如扼。穴间使治喉咽痛。穴膝关治喉痛。穴天窗治喉咽肿。穴水突治嗌偏肿不可咽。穴前谷 照海 中封治喉肿。穴中封治嗌内肿。气走咽喉。不能言。穴然谷 太溪治咽喉痈肿。穴大迎治咽肿。穴太溪 中渚治喉痹咽痈肿。水浆不下。穴璇玑治咽外肿。寒厥。背痛不能上下。穴液门治咽内肿。穴然谷治咽肿。穴水突 气舍治喉中生疮。不得下食。穴天突治颔肿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穴少商。以三棱针。刺微出血。泄诸阳脏热。次针阳谷二穴而愈。
治喉肿。胸胁支满。穴尺泽。灸百壮。
治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灸下脘各五十壮。老人加之。小儿随年壮。
治咽肿难言。穴天柱治男子妇人。喉闭肿痛不能言者。刺少商穴出血立愈。如不愈。以温白汤。口中含漱。
是以热导热也。
卷十一 针灸门
咽喉鸣
主喉鸣。暴忤气哽(资生经)。穴扶突 天突 太溪主喉中鸣。穴少商 太冲 经渠治喉中焦干。穴鱼际治喉中如水鸡声。穴天突 扶突治喉中作声。穴天突治喉鸣。穴大钟 大包治喉中鸣翕翕。穴天突疗喉鸣。穴阳陵泉 天池 中主呼吸短气。咽中如息肉状。穴液门 四渎主嗌中有气如息肉状。穴蠡沟 少府主嗌内肿。气走咽喉。穴然谷 太溪治咽喉偻引项挛不收。穴风池治咽冷声破。穴天窗。灸五十壮。
卷十一 针灸门
咽喉干
治咽喉干(资生经)。穴极泉 太渊 偏历 太冲 天突治喉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穴鱼际治喉干烦渴。穴行间治咽干不嗜食。穴神门治嗌干。四肢惰善悲不乐。穴照海治咽酸。穴少冲治咽干。穴少泽 太溪主嗌干。穴复溜 照海 太冲 中封
卷十一 针灸门
喉痹
治喉痹胁中暴逆(资生经)。先取冲脉。后取三里云门。各泻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治喉痹不能言。穴三里 温溜 曲池 中渚 丰隆治喉痹。穴神门 合谷 风池治喉痹颈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项后。穴完骨 天牖 前谷治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穴璇玑 鸠尾治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穴天鼎 气舍 鬲俞治喉痹哽咽寒热。穴涌泉 然谷治喉痹胸满塞。寒热。穴中府 阳交治喉痹哽咽寒热。穴天容 缺盆 大杼 鬲俞 云门 尺泽 二间 厉兑 涌泉 然谷治喉痹咽如哽。穴三间 阳溪治喉痹咽干急。穴天突治喉痹嗌干。穴大陵 偏历治喉痹舌卷口干。穴关冲 窍阴 少泽治喉痹。穴阳辅 阳交 厉兑 下廉 然谷 经渠 完骨 鬲俞 缺盆 气舍 云门阳溪 合谷 温溜 中府 浮白治喉痹烦满。穴大杼治喉痹寒热。咽中如鲠。穴天容治喉痹咽肿不得食。饮食不下。喉鸣。穴天鼎治颔肿喉痹。穴前谷治喉痹颔肿。肩背痛振寒。穴二间治喉痹不能言。穴曲池治喉痹。舌强口干。肘不举。穴窍阴治喉痹。舌强口干心烦。穴少泽治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穴大陵疗寒热喉痹。穴浮白疗喉痹。穴鬲俞 经渠疗喉痹咽如有物伤。忍振寒。又治喉痹咽肿。多卧善睡。穴二间治喉痹气逆。咳嗽口中涎唾。灸肺俞七壮。亦可随年壮。至百壮。
治急喉闭缠喉风。灸三里穴二七壮。三七壮。有人尝苦喉痹。虽水亦不能下咽。灸三里而愈又随肿一边。于大指外边指甲下与根齐。针之。不问男女左右。只用人家常使针。血出即效。如大段危急。两大指都针尤妙。
治喉痹。以砭针刺肿处。出血立效。
治咽喉病。刺手小指爪文中出三豆大许血。逐左右刺。皆须慎酒面毒物。
治咽喉诸证。及毒瓦斯归心等项恶证。并皆治之。无有不效。第一穴风府穴。脑后入发际一寸针入四分。穴高主晕。恐伤人。不可不知。须令人扶护乃针。第二穴少商穴。在手大指近虎口一边。指甲与根齐。离爪如韭叶许。针入二分。病甚则入五分。第三穴合骨穴。治口缓治牙关不开。则阳灵穴。应针各刺一刺出血。入二分。关窍即闭。又有一证潮热者。有作寒者。于合谷穴用针左转发寒。右转发热。第四穴是上星穴。在顶前入发际一寸。治颊肿及缠喉风等证。又气急者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以手约膝。取手指稍尽处是穴。根脚咽喉常发者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七壮。二七尤妙。及灸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 骨外。
治喉痹。穴丰隆 涌泉 关冲如病甚。以小三棱针。藏于笔头中。诳以点药于喉中痹上。急刺之。则有紫血顿出。效如不藏针。恐患人难以刺之。
治喉痹及毒瓦斯。穴尺泽。灸百壮。
卷十二 针灸门
心气
治心气乱(资生经)。穴心俞治中风心烦。惊悸健忘。穴百会治健忘。穴神道 幽门 列缺 膏肓俞主恶风邪气。泣出喜忘。穴百会 天府 曲池 列缺主健忘。穴刺足少阴。
主心悸少力。穴大横。灸五十壮。
疗无心力。穴百会 巨阙疗心中闷。穴上脘治失志。穴委阳疗神气不足。失志。穴中冲主失志。穴内关主心中愦愦。穴通谷疗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穴鸠尾治无心力。忘前失后。穴百会王氏云。予旧患心气。凡思虑过多。心下怔忡。或至自悲感慨。必灸百会。则以百会有治无心力忘前失后证故也(兼服镇心丹)。
卷十二 针灸门
心痛
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资生经)。穴内关治卒心痛汗出。穴大敦。刺出血立已。
治心痛。穴心俞 膻中 通谷 巨阙 太仓 神府 门 曲泽 大陵治心痛气短。穴期门 长强 天突 侠白 中冲治心痛彭彭然。心烦乱闷。少气不足以息。穴尺泽治心如悬。少气不足以息。穴然谷治心闷痛。上气牵引小肠。穴巨阙灸二七壮。
治心痛如悬。穴肾俞 复留 大陵 云门治心悬如饥。穴间使治心痛如锥刺。甚者。手足寒至节不息者死(保命集)。穴支沟 太溪 然谷治心痛色苍苍然。如死灰状。终日不得太息。穴行间治心寒胀满不得食。息贲唾血。厥心痛。善哕。心疝太息。穴鸠尾治胸脾心痛。不得反侧。及不得息。痛无常处。穴临泣治心痛难俯仰。及治身寒心疝冲冒。死不知人。穴中脘治痛抢心。穴腹结 行间治卒痛烦心。心中懊 。数欠频伸。心下悸悲。穴通理治心痛悲恐相引螈 。穴灵道治心痛上抢心。不欲食。及身肿。穴建里治心痛而呕。穴章门治心痛肺胀。胃气上逆。穴涌泉治心寒胀满不得食。穴鸠尾治暴泄。心痛腹胀。心痛尤甚(保命集)。穴大都 太白治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穴上脘治心切痛。喜噫酸。穴不容 期门治心痛而寒。穴少冲治心下有寒痛。又治脾虚令人病不乐。好太息。穴商丘治胸痹心痛。穴天井 临泣 膻中或灸百壮。
治胸心痛。心腹诸病心痛。穴膻中 天井 灸太仓 肝俞治心腹胸满。痞痛。灸肝俞。
治心痛。穴中脘治心痛。穴建里治心痛周痹。穴膈俞治心痛周痹。痛无常处。穴临泣治心痹。穴鱼际王氏云。妻尝侍亲疾。累日不食。因得心脾疼。发则攻心腹。后心痛亦应之。至不可忍则与儿女别。以药饮之。疼反甚。若灸。则遍身不胜灸矣。勉令儿女以火针微刺之。不拘心腹。
须臾痛定。即欲起矣。神哉。
治心痛悲恐相引。螈 肘挛。暴喑不能言。穴灵道治心痛干呕烦满。穴侠白治心痛干呕。穴极泉治心痛唾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穴太渊治心痛烦满。舌强。穴阴 中冲治心痛。穴厥阴俞 神门治面赤心烦痛。穴龈交治心胸痛。穴天井治心痛不可忍。及不得卧。穴下脘治心如悬下痛。穴大陵治心痛不可忍。穴上脘 大陵治喘息心痛。穴章门治心下痛。不欲饮食。及心痛有涎。穴建里 涌泉治凡心痛有数种。冷痛。蛔虫心痛。蛊毒。霍乱不识人。及治蛔虫心痛。蛊毒。穴巨阙治心痛不能食。反胃。霍乱心痛。穴中脘治心痛。穴曲泽 督俞 鬲俞治心痛不嗜食。穴涌泉治卒心痛。穴少冲治寒热心痛。背相引痛。胸满闷。咳嗽不得息。烦心多涎。穴心俞治心痛不可忍。呕血烦心。穴巨阙疗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及无脏气。灸足大指次指内横文中各一壮。炷如小麦。立愈。
治心懊 微痛。烦逆。穴心俞。灸百壮。
治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穴鬲俞。灸七壮。
治心痛冷气上。穴龙颔。灸百壮。
治心痛恶气上胁急痛。穴通谷。灸五十壮。
治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穴神府。灸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
治心暴痛恶气。穴巨阙。灸百壮。
治心痛坚急气结。穴太仓。灸百壮。
治心痛。灸臂腕横文三七壮。又灸两虎口白肉际七壮。
治肾心痛。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
治胃心痛。取大都 太白。
治脾心痛。取然谷 太溪。
治肝心痛。色苍苍然如死灰状。终日不得休息(保命集)。取行间。太冲。
治肝心痛。取鱼际。太渊。
治心痛不可按。烦心。穴巨阙主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危氏方)。穴上脘主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冲胃。死不知人。穴中脘主心痛如锥针刺。穴然谷 太溪主心腹中卒痛。穴石门主心痛。穴阴 行间治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鲠。穴间使治心痛善惊。穴曲泽治心痛衄血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穴 门治心痛胸胁支满。咳嗽。膺痹。臂内廉痛。穴天泉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手足寒过节。喘息者死。穴太溪心痛内九种乃心脾痛。而非真心痛。真心痛。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如难经 所载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