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治脏腑久积冷气。心腹胀满。穴三里治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穴天枢治冷气。穴中极治冷气。穴漏谷 会阳治六腑气寒。不嗜食。穴下脘治冷气上冲心。穴气海治腹中寒。冷气胀满。穴隐白治上气冷发。腹中雷鸣。穴太冲治结气寒冷。穴太仓。灸百壮。
  治脐下绞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也。穴关元。灸百壮。
  治心下寒。穴商丘治心寒冷气上。穴鸠尾。少冲商丘龙颔灸百壮。
  治寒厥惊狂。穴阳交治腹寒气满。穴冲门资生经云。五劳六极。复生七伤。变生七气。积聚坚牢如杯。留在腹内。心痛烦冤。不能饮食。时来时去。发作无常。寒气为病。则吐逆心满。热气为病。则恍惚闷乱。长如眩冒。又复失精。宜服和剂局方七气汤。若冷气忽作。药灸不及。只用大针。微刺诸穴与疼处。须臾即定。神效。
  治胃中热。穴三里。灸三十壮。
  治三焦膀胱肾中热气。穴水道。灸随年壮。
  
  卷十 针灸门
  身寒痹
  治身常湿。穴鬲俞治身湿。穴丰隆治身湿。摇时时寒。穴曲池 列缺治卒痹病。引膑下节。穴曲泉治膝股重。穴合阳治身湿痹不能行。穴漏谷治湿痹支肿。髀筋急 。颈痛。穴悬钟治髀枢痛。膝胫骨摇。酸痹不仁。筋缩。诸节酸折。穴绝骨治身痹淅淅振寒。穴临泣治骨痹烦满。穴商丘治身体不仁。先取京骨。后取中封绝骨。皆泻之。
  治痿厥。身体不仁。少气湿肿膝肿。穴中封治缓纵痿痹。 肠疼冷不仁。穴风市治寒气在分肉间。痛苦痹不仁。穴中渎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穴阳关治酸痹不仁。身重。穴绝骨治冷风湿痹。穴环跳治湿痹。穴条口治寒湿内伤。穴下治风湿痹。穴委中治偏风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穴下廉。灸疮瘥。冷痹即已。
  治痹走胸背。穴鱼际治冷痹。胫膝疼。腰脚挛急。足冷气上。不能久立。有时厌厌嗜卧。手足沉重。日觉羸瘦。
  名复连病。令人急无情。常愁不乐。健忘。嗔喜。有如此候。即当穴灸悬钟、绝骨。随年壮一灸即愈。不得再灸也。若年月久更发。根据法更灸。若意便欲多者。七日外。更七壮。
  资生经曰。虚损论云。疾之所起。生自五劳。五劳既用。二脏先损。心肾受邪。即生六极。
  一曰气极。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痹。又曰五劳六极七伤。七气积聚变为病者。甚则令人得大风缓急。湿痹不仁。偏枯筋缩。四肢拘挛。令人无子。
  治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厥痹者。厥气上攻腹。取阳之络视主病者。泻阳补阴经也。穴会阴 太渊消泺 照海治足大指搏伤。下车 地。适臂指端伤。为筋痹。穴解溪治痹胫重。足跗不收。跟痛。穴巨虚 下廉治胫疼。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穴条口治膝寒。痹不仁。痿不屈伸。穴髀关治肤痛痿痹。穴外丘治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穴阳陵泉治腰胁相引痛。髀筋 。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穴环跳治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穴至阴治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穴三阴交治胸痹引背时寒。穴间使治痹心痛。穴天井治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穴临泣治胸痹心痛。穴膻中忌针治胸痹满痛。穴期门
  卷十 针灸门
  自汗
  治多汗。穴玉枕治汗出。穴膈俞治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穴曲肘横文灸五十壮。长平灸五十壮。
  治头项痛。历节汗出。穴飞扬 涌泉 颔厌 后顶治疟多汗。穴昆仑治温疟汗出。穴然谷治骨寒热。汗注不止。穴复溜治心痛汗出。穴大敦治汗出。穴缺盆治风汗出。穴中府治汗出而寒。穴少商治汗出。穴冲阳治热病烦心。心闷。先手臂身热。螈 唇口聚。鼻张。目下。汗出如珠。穴列缺 曲池治汗出寒热。穴五处 攒竹 正营 上脘 缺盆 中府治汗出衄血不止。穴承浆治汗出而呕 。穴百会治热病汗出。目厥足清。又治汗不出。厥。手足清。穴大都治寒热无所安。汗出不止。风逆。四肢肿。穴复溜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太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
  治汗出。穴列缺 肺俞 心俞治多汗疟病。穴 。灸五十壮。
  
  卷十 针灸门
  汗不出
  治胸满短气不得汗。皆针补手太阴。以汗出。
  治疟寒汗不出。穴少泽 复溜 昆仑治风疟。汗不出。穴偏历治疟寒热。汗不出。穴少泽治 疟振寒热。汗不出。穴上星治头痛风汗不出。穴哑门治心中烦满。汗不出。穴心俞 曲差治洒淅寒热。脊强汗不出。穴陶道治振寒汗不出。穴胆俞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穴命门治身热汗不出。穴上脘治汗不出。穴至阴 鱼际 曲泉 侠溪 中膂俞治风汗不出。穴偏历治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穴窍阴治汗不出。穴命门。肺俞治汗不出过肩。穴曲泽治汗不出不过眉。穴曲泽治汗不出。穴鱼际治热病汗不出。腹中积癖。默默嗜卧。四肢怠惰。不欲动。身常湿。不能食。食则心痛周痹身皆痛。穴鬲俞
  卷十 针灸门
  伤寒无汗
  疗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目眩烦心。四肢肿。穴大都治热病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又云。及主热病。烦满欲呕哕。胸胁不可反侧。咳满溺赤小便血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喜渴。口中烂。掌中热。欲呕。
  穴劳宫治臂厥热痛。汗不出。穴孔最(皆灸刺之。此穴可出汗)治热病汗不出。穴经渠 阳池 阳谷 合谷 前谷 内庭 后溪 腕骨 支沟 厉兑冲阳 解溪治热病汗不出。穴中冲治烦满汗不出。穴命门 膀胱俞 上脘 曲差 上星 陶道 天柱 上 悬厘 风池治下部寒热。汗不出。体重。穴飞扬治汗不出。凄厥恶寒。穴玉枕 大杼 肝俞 心俞 鬲俞 陶道治腹足清。寒热。汗不出。穴光明治身热头痛汗不出。穴曲泉治头痛甚不出汗。穴鱼际治气鬲喜呕。鼓颔不得汗。烦心身痛。穴尺泽治热病。先不乐。头痛面热无汗。穴液门 中渚 通里治伤寒温病善摇头。颜青汗不过眉。穴曲泽治热病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穴委中治热病汗不出。穴孔最可(灸三壮。即汗出)治热病汗不出。穴陷谷 厉兑 鬲俞 中渚 大都 支沟 阳谷 腕骨 前谷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烦心不欲食。穴悬颅治热病汗不出。头偏头。烦心不欲食。穴悬厘治热病汗不出。穴治伤寒。汗不出脊强。穴大杼治热病汗不出。暴痹喘逆。心痛呕吐。穴经渠治热病汗不出。穴商阳治热病汗不出。掌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头痛如破。穴中冲治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穴太溪治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头痛。穴风池治热病汗不出。臂膊腋肿。喜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穴大陵治热病汗不出。卒狂。虚则痿痹。坐不能起。实则足 热。膝痛。身体不仁。善啮颊。
  穴光明治热病汗不出。胸满颈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喝。穴天池治热病汗不出。穴 天牖 风池 上星治热病汗不出。而苦呕烦心。穴承光治热病汗不出。穴天柱 风池 商阳 关冲 液门治热病。胸中澹澹。腹满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小腹满。螈 。心疝满不得息。穴巨阙治热病汗不出。胁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聋无所闻。穴阳谷治热病汗不出。善噫。腹胀满。胃气谵言。穴解溪
  卷十 针灸门
  伤寒呕哕
  治伤寒烦心。喜呕。心腹胀噫。烦热。鬲中不利。穴巨阙治热病烦心。喜呕。胸中澹澹。穴间使治伤寒。寒热头痛呕衄。穴温溜治汗出而呕痉。穴百会治寒热好呕。穴商丘治伤寒热盛。烦呕。穴大椎治头身热赤欲呕。穴肾俞治热病烦满呕哕。穴劳宫治伤寒逆气呕吐。穴曲泽治伤寒呕逆。噫哕。鬲中气闭塞。穴温溜(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治伤寒呕逆。若气自腹中起。上筑咽喉。逆气连属不能出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此由寒伤胃脘。肾气先虚。逆气上乘于胃。与气相侔。不止者难治。谓之哕。
  穴灸中脘关元百壮。未止。灸肾俞百壮。宜茱萸丸。此用方论。哕者。俗云。咳逆也。
  针灸者。当以此求之。
  
  卷十 针灸门
  疟论
  (附论)治疟病灸刺法论曰。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
  刺中出血。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恶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刺足少阳。足阳明疟。令人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脚趺上。足太阴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饮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呕。呕已乃衰。
  即取之。足少阴疟。令人吐呕甚。久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其病难已。足厥阴疟。
  令人腰痛。小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小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治温疟寒疟。疗疟久不愈。穴 。
  治温疟 疟。穴腰俞 中脘治 疟。穴鬲俞 命门 太溪治暴疟。穴阴跷治寒疟。穴上廉治疟寒热。唇口干。身热喘。目急痛。穴三间治疟发寒热。头重烦心。穴至阴治寒热 疟。穴液门 合谷 陷谷 天池治发寒热。疟久不愈。目视KT KT 。穴偏历治 疟久不愈。穴大椎治 疟久不愈者。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酸掌热。手握不伸。穴少府治 疟寒热洒淅。穴陶道治寒热 疟。腰腹相引痛。穴命门治疟日西发(又云治疟日发)。穴足临泣治久疟。穴太溪 照海 中渚治久疟振寒。及腋下肿。穴丘墟治疟。穴陷谷治 疟色苍苍振寒。小腹肿。食怏怏。绕脐痛。足逆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太息。穴中封治 疟寒热。目眩头痛。暴得耳聋。穴液门治 疟头痛烦闷。穴腕骨治寒热 疟口干。穴商阳治温疟。穴 中腕 白环俞治寒热疟。穴上 偏历治寒疟。唇焦口干。气喘。穴三间治 疟寒热。穴脾俞资生经云。有人患久疟。诸药不效。或教之以灸脾俞即愈。更一人亦久患疟闻之。亦灸此穴而愈。盖疟多因饮食得之。故灸脾俞自效。
  治寒疟不嗜食。穴内庭 厉兑 公孙治疟寒热。喜惊不欲食。穴京骨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穴神门治身寒热疟病。心下烦满。气逆。穴合谷 阳溪 后溪 阳池 阴都治寒疟。穴天枢治寒疟呕沫。喜笑纵唇口。穴列缺治 疟振寒。腹满烦心。善哕唾味。唇干。引饮不下。膨胀。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胀。穴经渠治温疟 疟。穴大椎 腰俞治疟。头项强不可俯仰。头痛振寒。穴大杼治 疟。穴百会 前谷 风池 神道治 疟振寒。热汗不出。穴上星治风疟汗不出。穴偏历治疟寒汗不出。穴少泽 复溜 昆仑治疟先寒。洒淅甚久而热。热去汗出。穴冲阳治疟多汗。又云。主疟多汗。腰痛不可俯仰。目如脱。项似拔。穴然谷 昆仑治疟寒热。穴列缺(又云。主疟甚热)后溪 少泽 前谷治疟咳逆心烦不得卧。寒热。穴太泉 太溪 经渠治乍寒乍热疟。穴大陵 腕骨 阳谷 少冲治疟振寒。热盛狂言。穴天枢治疟多寒少热。又治疟闷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寒厥足热。穴大钟治寒疟腹痛。穴商丘治疟背振寒。项痛。引肘掖腰痛少腹痛。四肢不举。穴少海治疟甚苦寒。咳呕沫。穴阳溪治疟不嗜食。恶寒。穴厉兑 内庭治疟振寒。寒栗鼓颔。穴小商治 疟热。穴商丘 神庭 上星 百会 完骨 风池 神道 液门 前谷 光明 至阴大杼治疟身热。穴阴都 少海 商阳 三间 中渚治疟身热。穴列缺治疟胁痛不得息。穴阳谷治疟足痛。穴侠溪治疟从脚 起。穴冲阳 束骨治狂疟头眩。痛痉反折。穴飞扬治疟面赤肿。穴温溜治疟食时发。心痛悲伤不乐。穴天井治疟病。穴天府治风疟。穴 支正 少海治 疟少气。穴三里 陷谷 侠溪 飞扬王氏云。夫疟皆生于风。夏伤于暑。秋为 疟(素问云。 犹老也。亦瘦也。杨上善云二日一发为 疟。其说与素问千金异)。疟有数名。先寒后热。曰寒疟。先热后寒。曰温疟。
  热而不寒曰瘅疟。多寒曰壮疟。久不瘥曰劳疟。久不断曰老疟。时行后变成疟。曰瘴疟。病结为 瘕曰疟母。以至肝肺脾肾心胃亦皆有疟。或每日发。或间日发。或作稍益晏。或作日益早。素问千金等方。论之详矣。治疟之方甚多。惟小金丹最佳。予尝以与人。皆效。然人岂得皆有此药哉。此灸之所以不可废也。乡居。人用旱莲草捶碎。宜用手掌大(四指阔也)。
  当两胁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况于灸乎。故详着之。
  治诸疟而脉不见者。刺十指间出血。及看两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针去血。效。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治肝疟。穴刺足厥阴见血。
  治心疟。穴刺手少阴。
  治脾疟。穴刺足太阴。
  治肺疟。穴刺手太阴阳明。
  治胃疟。穴刺足太阴阳明横脉出血。
  治肾疟。穴刺足少阴太阳。
  治五脏疟。尺泽二穴。各灸三壮。发时灸。
  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未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
  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又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灸艾炷和黍米粒。若觉小异。即灸百会三壮。若后更发。又七壮。极难愈者。不过三灸。以足踏地。以线围足一匝。中折从大椎向百会灸线头三七壮。炷如小豆。又灸风池二穴三壮。又正头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起从乳向下灸度。随年壮。男左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