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卷十 运气图

  丙申岁图

  图 33. 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中见太羽水运。岁水太过。气化营运先天。相火在上。

  左阳乃暴乃时正化疟是岁阳为天气。阴为地气。天气盈。当于年前取火之化源。水运在中。制火而生木。其邪乃之。

  其化岁半之前。少阳相火主之。若火淫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

  烦心以岁半之后。厥阴风木主之。若风淫于内。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

  则太其故曰。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大雨时至。埃霜朦郁。则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燥悸。

  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诊在手神门之脉。其法治以角木。客温。草木腠中疮。

  自春分日水。火反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岁谷宜丹。间谷宜麻。三之气。自小满日亥初。至大暑日酉初。凡六十客气少阳火。中见水运。火居其位。水运承之。天政布。炎暑至。少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宜调以甘泻之。以咸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四之气。自大暑日酉正。

  十日有奇。主位太宫土。客气阳明金。中见水运。土生金。凉乃至。炎气和平。其病满身重。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黍。五之气。自秋分日申初。至小雪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见水运。水金相和。又气与运同。岁之司气。是为玄化。时令至此。

  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宜治太阳之客。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稷。是气也。用寒远寒。无小雪日午正。至大寒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气厥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

  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稻。

  同德。其气专。其化淳。胜气自微。而况圣人遇之。和而不争也。

  卷十 运气图

  丁酉岁图

  图 34.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中见少角木运。岁木不及。气化营运后天。燥化在上。

  左藏专其化乃惑。

  九。

  是金为天气。火为地气。火胜金。天气虚。当资化源。以助金气。安其运木。无使受邪。

  食白运与岁半之前。阳明主之。若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胁痛。

  寒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目昧。疡。疮痤痈。病本于肝。诊在足太冲脉。法宜岁半之后。少阴主之。若热淫于内。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

  喘咸正实之其也客气民病以至小满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少阳火。中见木运。二火相加。木运相和。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以咸之。岁谷宜白。间谷宜豆。虽有火邪。不能为害。三之气。自小满日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阳明金。中见木运。金胜木。天政布。凉乃行。

  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宜白。间谷宜黍。虽有燥邪。不能为害。四之气。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宫土。客气太阳水。中见木运。寒雨降。民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丹。间谷宜稷。虽有寒邪。不能为害。五之气。自秋分日亥初。至小雪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气厥阴木。中见木运。气与运同。司气为苍化。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宜调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丹。

  间谷宜稻。虽有风化。不能为害。是气也。用温远温。无犯司气之温。终之气。自小雪日酉正。至大寒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羽水。客气少阴火。中见木运。水生木。木生火。

  其化顺。阳气布。候反温。蛰虫反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虽有热邪。不能为害。岁气之交。天气胜者。少阳复之。地气胜者。太阳复之。其治各根据其复法也。

  卷十 运气图

  戊戌岁图

  图 35. 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征火运。岁火太过。气化营运先天。寒化在上。

  左动临太还于五。

  寒收盖水为天气。土为地气。土胜水。天气虚。先资化源。以助水化。抑其运水。扶其不胜。

  无适也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其化太阳寒水。若寒淫水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

  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病本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其化太阴湿土。若湿淫于内。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至阴之交。

  民目燥以其化兼其所胜。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上见太其收齐。其病。其治宜以甘和。

  初之气。自丁酉年大寒日申初。至是岁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

  客热间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阳明金。中见火运。岁运得位。阳明客之。燥热相遇。大凉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宜玄。间谷宜黍。则燥不为邪。三之气。自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火当其位。天政布。寒气行。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玄。间谷宜稷。则寒不为邪。四之气。自大暑日卯正。至秋分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宫土。客气厥阴木。中见火运。土木相刑。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间谷宜稻。则风不为邪。五之气。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气少阴火。中见火运。气与运同。不司气化。时令至此。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宜调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奇。主位少羽水。客气太阴土。中见火运。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

  间谷宜麻。则湿不为邪。此六气之化也。岁半之前有胜气者。岁半之后必有复气。水胜则太阴复之。土胜则厥阴复之。治之各根据其胜复之法也。

  卷十 运气图

  己亥岁图

  图 36. 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中见少宫土运。岁土不及。气化营运后天。风化为天气。

  灼风言所大当以也岁半之前。厥阴风木主之。若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

  民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诊在足冲阳之脉。法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岁半之后。少阳相火主之。若火淫于内。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是实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折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

  其眚四维。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上临厥阴。气同正角。民病飧泄。邪伤脾也。法宜治以甘和。

  初之气。自戊戌年大寒日亥初。至是岁春分日酉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

  客之气。自春分日酉正。至小满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

  湿寒合气。以行舒荣之化。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

  阳复化。民病热于中。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稷。制其寒邪。不能为害。三之气。自小满日申初。至大暑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木胜土。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眩。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稻。制能为害。四之气。自大暑日午正。至秋分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宫土。

  中见土运。土居其位。少阴居之。溽暑至。湿热相搏。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制其邪五之气。自秋分日巳初。至小雪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气运。气与运同。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宜治太阴之客苦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丹。间谷宜麻。治其湿邪。莫能为害。是气也。无犯司气。终之气正。至大寒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羽水。客气少阳火。中见土运。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制其火邪。

  大法。风胜则有阳明之复。火胜则有太阳之复。观其所至。各以其法治之。

  卷十 运气图

  庚子岁图

  图 37. 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商金运。岁金太过。气化营运先天。坚成之纪。

  曰上命曰其政鸡。其为皮毛天地之气。热化在上。左柔化。右动化。故天政所布。其气明。辛化在下。

  左藏化。右明化。故地气肃而其令切。二岁交司之气。寒交暑。天地相应之气。热加燥。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其谷丹白。热化七。清化九。燥化九。所谓正化之日。羽虫静。介虫育。是谓岁物所宜也。毛虫耗。湿毒不生。

  争于半之前。少阴君火以司天气。少阴之化。有本标之异。寒热得中。其气乃和。而无热淫之胜。

  岁半之后。阳明燥金以司地气。阳明不从标本。以中气为化。燥湿相兼。其化乃平。而无燥淫之胜。是岁平金无胜复。不取化源。惟资岁胜。折其郁气。无使暴过而生其病。岁宜以咸寒调其上。以酸温安其下。以辛温调其中。食丹白之谷。以全真气。食间气之谷以辟虚邪。

  运同地气。宜多温热化。司气以凉。用凉远凉。此其道也。

  初之气。自己亥年大寒日寅初。至是岁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

  客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用丹。间谷用稷。乃无寒邪之害。二之气。自春分日子正。至小满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征火。客气厥阴木。中见金运。风火燥三气。同奉少阴之政。以行舒荣之化。木火相得。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

  气郁于上而热。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宜丹。间谷宜稻。

  乃少心间宫大之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商金。客气少阳火。中见金运。岁金虽得位。客气少阳用事。清化乃抑。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之。岁谷宜白。间谷宜豆。乃无火邪之害。终之气。自小雪日午正。至大寒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金运。金气相符。水气生之。又为岁之司气。

  金气乃平。故燥令行。余火内格。民病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小腹而作寒中。宜调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岁谷宜白。间谷宜黍。乃无燥邪之害。是气也。司气以凉。用凉无犯。是谓至治

  卷十 运气图

  辛丑岁图

  图 38.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中见少羽水运。岁水不及。气化营运后天。涸流之纪。曰上宫与正宫同。是岁天气平。又少羽下加太阳。不及而加同岁会。凡岁会为行令。此运化亦平也。诸同正岁。气化营运同天。岁运既平。命曰静顺之纪。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气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坚。其政流演。其候凝肃。其令寒。其类水。

  其应冬。其谷豆。其果栗。其实濡。其虫鳞。其畜彘。其色黑。其味咸。其音羽。其数六。

  其在人也。其藏为肾。其主二阴。其养骨髓。其病厥。岁运之化也。天地之气。湿化在上。

  明化左。灼化右。故地气上腾。而其政肃。咸化在下。动化左。清化右。故天气下降。而其令寂。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大风时起。原野昏。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其谷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民病寒湿。腹满身。肿痞逆。寒厥拘急。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

  间谷命太征太商者。岁气既平。不取化源。惟折其水郁之气。无使邪胜。食玄之谷。以全其真。食间气之谷。以保其精。岁宜以苦热调上。以苦咸调下。以苦和调中燥之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