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白颈是其老者尔,取破去土,盐之,日曝,须臾成水,道术多用之。温病大热狂言,饮其汁皆瘥,与黄龙汤疗同也。

  其屎,呼为蚓蝼,食细土无沙石,入合丹泥釜用。若服此干蚓,应〔谨案〕《别录》云:盐沾为汁,疗耳聋。盐消蛔,功同蚯蚓。

  其屎,封狂犬伤毒,出犬毛,神效。

  卷第十六 【虫鱼下】

  蝼蛄

  味咸,寒,无毒。主产难,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一名蟪蛄,一名天蝼,一名 。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曝干。

  以自出者,其自腰以前甚涩,主止大小便。从腰以后甚利,主下大小便。若出拔刺,多用其脑。此物颇协神鬼,昔人狱中得其蟪力者。今人夜忽见出,多打杀之,言为鬼所使也。

  卷第十六 【虫鱼下】

  蜣螂

  味咸,寒,有毒。主小儿惊痫,螈 ,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手足端寒,肢满贲豚。一名 蜣。火熬之良。

  生长沙池泽。五月五日取,蒸,藏之,临用当炙,勿置水中,令人吐。

  畏羊角、石膏。庄子云: 蜣之智,在于转丸。其喜入人粪中,取屎丸而却推之,俗名推丸。当取大者,其类有三、四种,以鼻头扁者为真。

  〔谨案〕《别录》云:捣为丸,塞下部,引

  卷第十六 【虫鱼下】

  斑蝥

  味辛,寒,有毒。主寒热,鬼疰,蛊毒,鼠 ,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胎。一名龙尾。生河东川谷。八月取,阴干。

  马刀为之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

  卷第十六 【虫鱼下】

  芫青

  味辛,微温,有毒。主蛊毒,风疰,鬼疰,堕胎。三月取,曝干。

  芫花时取之,青黑色,亦疗鼠 。

  卷第十六 【虫鱼下】

  葛上亭长

  味辛,微温,有毒。主蛊毒,鬼疰,破淋结,积聚,堕胎。七月取,曝干。

  葛花时取之,身黑而头赤,喻如人着玄衣赤帻,故名亭长。此一虫五变,为疗皆相似,二月、三月在芫花上,即呼芫青;四月、五月在王不留行上,即呼王不留行虫;六月、七月在葛花上,即呼为葛上亭长;八月在豆花上,即呼斑蝥;九月、十月欲还地蛰,即呼为地胆,此米粒,主疗诸淋结也。

  〔谨案〕今检本草及古今诸方,未见用王不留行虫者,若尔,则四虫专在一处。今地胆出豳州,芫青出宁州,亭长出雍州。斑蝥所在皆有,四虫出四处,其虫可一岁周游四州乎?且芫青、斑蝥,形段相似,亭长儿状大殊。豳州地胆,三月至十月,草菜上采,非地中取。陶之所言,恐浪证之尔

  卷第十六 【虫鱼下】

  地胆

  味辛,寒,有毒。主鬼疰,寒热,鼠 ,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蚀疮中恶肉,鼻中服一刀圭即下。一名 青,一名青蛙。生汶山川谷,八月取。

  恶甘草。真者出梁州,状如大马蚁有翼;伪者即斑蝥所化,状如大豆,大都疗体略同,必不能得真尔,此亦可用,故有 青之名。 字乃异,恐是相承误矣。

  〔谨案〕形如大马蚁者,今见出 州者是也。状如大豆者,未见也。

  卷第十六 【虫鱼下】

  马刀

  味辛,微寒,有毒。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杀禽兽贼鼠。除五脏间热,肌中鼠 ,止利机关。用之当炼,得水烂人肠。又云得水良。一名马蛤。生江湖李云生江汉中,长六、七寸,汉间人名为单姥,亦食其肉,肉似蚌。今人多不识之,大都似今 KT 而非。方用至少。凡此类皆不可多食,而不正入药,惟蛤蜊煮之醒酒。蚬壳陈久者止痢。车螯、蚶蛎、之属,亦可为食,无损益,不见所主。雉入大水变为 , 云是大蛤,乃是蚌尔,煮食诸蜊蜗与菜,皆不利人也。

  〔谨案〕蚬,冷,无毒。主时气开胃,压丹石药,及疔疮,下湿气,下乳,糟煮服良。生浸取汁,洗疔疮。多食发嗽,并冷气,消肾。陈壳,疗阴疮,止痢。蚬肉,寒,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香港脚,湿毒,解酒毒,目黄。浸取汁服,主消渴。烂壳,温,烧为白灰饮下,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壳陈久,疗胃反及失精。

  卷第十六 【虫鱼下】

  贝子

  味咸,平,有毒。主目翳,鬼疰,蛊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除寒热温疰,解肌,散结热。烧用之良。一名贝齿。生东海池泽。

  此是今小小贝子,人以饰军容服物者,乃出南海。烧作细屑末,以吹眼中,疗翳良。又真马珂捣末,亦疗盲翳。

  卷第十六 【虫鱼下】

  田中螺汁

  大寒。主目热赤痛,止渴。

  生水田中及湖渎岸侧,形圆大如梨、橘者,人亦煮食之。煮汁,亦疗热,醒酒,止渴。

  患眼痛,取珍珠并黄连内其中,良久汁出,取以注目中,多瘥。

  〔谨案〕《别录》云:壳,疗尸疰水渍饮汁,止泻。

  卷第十六 【虫鱼下】

  蜗牛

  味咸,寒。主贼风 僻, 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

  蜗牛,字是力戈反,而俗呼为瓜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尔。前以注说之。海边又一种,正相似,火炙壳便走出,食之益颜色,名为寄居。方家既不复用,人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也。

  卷第十六 【虫鱼下】

  甲香

  味咸,平,无毒。主心腹满痛,气急,止痢,下淋。生南海。

  蠡大如小拳,青黄色,长四、五寸,取厣烧灰用之。南人亦煮其肉啖,亦无损益也。(新附)

  卷第十六 【虫鱼下】

  珂

  味咸,平,无毒。主目中翳,断血,生肌。贝类也,大如鳆,皮黄黑而骨白,以为马饰。

  生

  卷第十七 【果上】

  豆蔻

  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

  味辛烈者为好,甚香,可恒含之。其五和糁中物皆宜人:廉姜最温中,下气;益智,热;枸小冷耳。

  〔谨案〕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枸橼,性冷,陶景云温者,误矣。

  卷第十七 【果上】

  葡萄

  味甘,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逐水,利小便。生陇西五原敦煌山谷。

  魏国使人多 来,状如五味子而甘美,可作酒,云用其藤汁殊美好。北国人多肥健耐寒,盖橘之变于河北矣。人说即是此间 ,恐如彼之枳类橘耶?〔谨案〕与葡萄亦同,然 是千岁 。葡萄作酒法,总收取子汁酿之自成酒。 ,山葡萄,亦堪为酒。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

  卷第十七 【果上】

  蓬

  味酸、咸,平,无毒。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又疗暴中风,身热大惊。久服轻身不老。

  一名覆盆,一名陵 ,一名阴 。生荆山平泽及宛朐。

  李云即是人所食莓尔。

  卷第十七 【果上】

  覆盆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五月采实。

  蓬 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颜色者也。覆盆是实名,李云是莓子,乃似覆盆之形,而以津汁为味,其核甚微细。药中所用覆盆子小异。此未详熟是?〔谨案〕覆盆、蓬大而甘,瘠地则子细而酸。

  此乃子有甘、酸,根无酸味。陶景以根酸子甘,将根入果,重出子条,殊为孟浪。

  卷第十七 【果上】

  大枣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 。久服轻身长季,不名美枣,一名良枣。八月采,曝干。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生枣,味甘、辛,多食令人多寒热,羸瘦者,不可食。叶覆麻黄,能出汗。生河东平泽。

  大枣杀乌头毒。旧云河东猗氏县枣特异,今出青州、彭城,枣形小,核细,多膏,甚甜。郁者亦好,小不及尔。江东临沂金城枣,形大而虚少暗,好者亦可用。

  道家方药以枣为佳饵,其皮利,肉补虚,所以合汤皆辟用之。

  〔谨案〕《别录》云:枣叶散服使人瘦,久即呕吐;揩热痱疮至良。

  卷第十七 【果上】

  藕实茎

  味甘,平、寒,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名水芝丹,一名莲。生汝南池泽,八月采。

  即今莲子,八月、九月取坚黑者,干捣破之。花及根并入神仙用。今云茎,恐即是根,不尔不应言甘也。宋帝时,太官作羊血KT ,庖人削藕皮误落血中,遂皆散不凝,医仍用藕疗血多效也。

  〔谨案〕《别录》云:藕,主热渴,散血,生肌。久服令人心欢。

  卷第十七 【果上】

  鸡头实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一名雁喙实,一名芡。生雷泽池泽,八月采。

  此即今 子,子形上花似鸡冠,故名鸡头。仙方取此并莲实合饵,能令小儿不长,自别有方。正尔食之,亦当益人。

  〔谨案〕此实,去皮作粉,与菱粉相似,益人胜菱。

  卷第十七 【果上】

  芰实

  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名菱。

  庐江间最多,皆取火燔,以为米充粮,今多蒸曝蜜和饵之,断谷长生。水族中又有KT首,性后食之,令阴不强。又不可杂白蜜食,令生虫。

  〔谨案〕芰作粉,极白润,宜人。

  卷第十七 【果上】

  栗

  味咸,温,无毒。主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山阴,九月采。

  今会稽最丰,诸暨栗形大,皮浓不美,剡及始丰皮薄而甜。相传有人患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肾之义,然应生啖之。今若饵服,故宜蒸曝之。

  〔谨案〕栗作粉,胜于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血有效。其皮名扶,捣为散,蜜和涂肉,令急缩;毛壳,疗火丹疮、毒肿;实饲孩儿,令齿不生。树白皮水煮汁,主溪毒。

  卷第十七 【果上】

  樱桃

  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

  此即今朱樱桃,味甘、酸,可食,而所主又与前樱桃相似。恐医家滥载之,未必是今者尔。又胡颓子凌冬不凋,子亦应益人,或云寒热病不可食。

  〔谨案〕捣叶封,主蛇毒。绞汁服,防蛇毒攻内也。

  卷第十七 【果中】

  梅实

  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止下痢,好唾,口干。

  生汉中川谷,五月采,火干。

  此亦是今乌梅也,用之去核,微熬之。伤寒烦热,水渍饮汁。生梅子及白梅亦应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志蚀恶肉也。服黄精人,去禁食梅实。

  〔谨案〕《别录》云:梅根,疗利筋脉,去痹。

  卷第十七 【果中】

  枇杷叶

  味苦,平,无毒。主猝 不止,下气。

  其叶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饮,则小冷。

  〔谨案〕用枇杷叶,须火炙,布拭去毛主呕逆,不下食。

  卷第十七 【果中】

  柿

  味甘,寒,无毒。主通鼻耳气,肠 不足。柿有数种,云今乌柿火熏者,性热,断下,又疗狗啮疮。火 者亦好,晒干者性冷。鹿心柿尤不可多食,令人腹痛利,生柿弥冷。又有冷复乃甚于柿,散石热家啖之,亦无嫌。不入药用。

  〔谨案〕《别录》云,火柿主杀毒,疗金疮火疮,生肉止痛。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

  卷第十七 【果中】

  木瓜实

  味酸,温,无毒。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其枝亦可煮用。

  山阴、兰亭尤多,彼人以为良药,最疗转筋。如转筋时,但呼其名及书上作木瓜字皆愈,理亦不可寻解。俗人拄木瓜杖,云利筋胫。又有 楂,大而黄,可进酒去痰。又楂子,涩,断利。《礼》云:楂梨旧 之。郑公不识楂,乃云是梨之不藏者。然则古亦以楂为果,今则不入例也。凡此属多不益人者也。

  卷第十七 【果中】

  甘蔗

  味甘,平,无毒。主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

  今出江东为胜,庐陵亦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如大竹,长丈余,取汁以为沙糖,甚而细,亦可啖也。

  卷第十七 【果中】

  石蜜

  味甘,寒,无毒。主心腹热胀,口干渴,性冷利。出益州及西戎,煎炼沙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云用水牛乳、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近江左亦有,殆胜蜀者。云饼,坚重。(新附)

  卷第十七 【果中】

  沙糖

  味甘,寒,无毒。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榨甘蔗汁煎作。蜀地、西戎、江东并有。

  而附)

  卷第十七 【果中】

  芋

  味辛,平,有毒。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一名土芝。

  钱塘最多,生则有毒 ,不可食,性滑,下石,服饵家所忌。种芋三年不采,成 芋。

  又别有野芋,名尤芋,形叶相似如一根,并杀人。人不识而食之,垂死者,他人以土浆及粪汁与饮之,得活矣。

  〔谨案〕芋有六种,有:青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野芋。其青芋细长,毒多,初煮要须灰汁易水煮,熟乃堪食尔。白芋、真芋、连禅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其真、白、连禅三芋,兼肉作羹,大佳。蹲鸱之饶,盖谓此也。野芋大毒,不堪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