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集验方


  〔脱肛下血〕 韭菜。(一大握。捣碎。瓦罐内煎熟。)再用生韭汁冲汤内。先熏后洗。

  一二次即效。

  〔一切脱肛〕 常以升麻煮猪大肠食之。即收上。 常以二桑叶代草纸效。 用药收上频脱者。多服补中益气汤。(方见劳损门。) 年久不愈。生铁三斤。(水一斗煎至五升。)取汤洗。 鳖头一枚。烧令烟尽。为末敷上。手按托之。即止。

  〔肛门肿痛〕 木鳖子。(去壳取油。五六枚。)研如泥。滚水泡汤乘热洗。另研少许敷患处。

  〔肛门肿痒〕 杏仁捣膏。敷上即止。 病久虫多者。用桃叶五七斤。蒸热透。纳小口坛内。以患处坐上受熏。虫尽死。 有因脱肛。里急后重。久而生虫者。刮取猪肚上垢腻。

  入花椒末拌匀。涂痒处。上以青布袋兜之。再以温汤入坛内。坐上熏之。少顷虫入布袋内。

  二三次虫去痒止。

  〔大便血〕 血清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脏毒也。肛门射血如线者虫痔也。

  〔肠风下血〕 槐米。(二两)防风。地榆。黄芩。(酒炒)当归。(各一两)枳壳。(六钱)

  俱为末。用面糊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二十丸。 赤小豆炒黑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如先血后便。用赤小豆。(五两。浸令芽出。晒干。)当归。(一两)为末。白汤调下二钱。日三服。 绿豆粉。(一斤。炒黄黑色。)为末。每服五钱。砂糖汤调服立效。忌食榧子。豆腐。

  (末入袋滤出浆者。带渣取来。)锅内炒黄燥。可以研末为度。每服三钱。如下紫血块者。

  白糖汤调服。红血块者。砂糖汤服。日三钱。即远年便血。至面皮黄色垂危者。服之神效。 木耳。(炒黑一两。生一两。)芝麻。(五钱)煎水作茶饮甚效。 荞麦粉。(一斤)二蚕砂。(二斤。焙燥研细。)米饮丸桐子大。每服五钱。以好为度。 便血服凉药不效者。用归脾汤。

  加(槐米。黄芩。)治之。

  〔脏毒血痔〕 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地榆。红花。(各五钱)宣州大黄连。(二两去毛净)俱为末。糯米一茶杯。(浸一宿)用猪大肠。(洗净)将药末装入肠内。两头扎紧。

  煮烂杵为丸。桐子大。早晚空心白汤下三四十丸。 日久不止者。用僵蚕。(炒黄。一两研。)

  败棕。(烧灰存性。二两。)米饮丸桐子大。每服二钱。醋汤空心下。 年久不效。用百药煎。

  (生用一两。烧灰一两。炒焦一两。)共研细蜜丸。桐子大。空心参汤下五七十丸。(或米饮下二三十丸。)

  〔酒积便血〕 神曲。(一两半)白酒药。(二丸)俱为末。水调捏成饼。慢火炙黄为末。

  每服二钱。白汤下。

  〔粪后红〕 下霜时冬青子。蜜浸。晒干三次。空心。白汤下二三十粒。

  〔小便不通〕 脉浮发热。口渴溺管疼痛者。猪苓。滑石。(各三钱)茯苓。泽泻。(各二钱)阿胶。(一钱半)水煎温服。连服即通。 益元散。(方见暑症)泉水调下三钱即通。 因肺燥热。小便不通。黄芩。(一钱)黑山栀。(二钱)盐豉。(二十粒)长流水煎服。 如服热药过多。致小便不利。或脐下痛不可忍。黄连(炒一钱) 黄柏。知母。(俱盐水炒各一钱半。)

  生甘草。(一钱)水煎服。 如血郁脐下切痛不通。蒲黄粉。(二钱)滑石。(六分)白汤调下。

  日三服。或用妇人油发灰二钱。酒调下。止痛即通。

  〔小便不通兼血淋〕 茎中痛不可忍者。牛膝。(二两)煎浓。用无灰白酒冲服。或时刻煎汤当茶饮。以好为度。并治五淋。如不通畅。每牛膝一两。加朴硝三钱。

  〔热症中暑小便不通〕 蚯蚓。(杵烂。用凉泉水搅和澄清。)取汁半碗。服下立通。能大解热疾。不知人事欲死者。服下即效。

  〔老年或虚弱小便不通淋涩〕 琥珀。(研细末。)每服一钱。人参汤调服。并治一切淋症。诸药无效。病久虚损。服之即效。

  〔小便不通至急〕 大田螺。(三枚。生去壳。)捣烂。入麝香三厘。封脐上即通。 不拘男妇。用大蒜分开取瓣内心一条。入水门内即通。 至急者。土狗一枚。独头蒜一个。同捣烂。贴脐上即通。 皂荚。葱头。王不留行。各数两。煎汤一盆。令病者熏洗小腹下体。

  热气内达即通矣。如妇女用葱白塞水道中。再加熏洗。其通尤速。 前法炒葱。熨脐至效。 白菊花根。捣烂。生白酒冲汁温服。 有因膀胱气闭。结滞。不能通达。诸药不效。危困将死者。用猪尿脬一个。两头俱用鹅毛管穿透。线扎。先缚住下口。将上口进气满亦缚定。将下口鹅毛管尖插入马口内。去根下所缚。则气直入膀胱。塞开小水自通矣。最妙法也。〔尿哽淋滴不出〕 屋檐上清明日插杨柳条。(朝北者效。)煎汤服。一二日效。大人病此。忍小便一二时。畅解即愈。

  〔老年遗尿不知〕 蔷薇根捣烂绞汁。温酒冲服。 桑螵蛸。(不拘多少。酒炒为末。)

  姜汤调下二钱。

  〔小便血〕 尿血不痛。如溺管中痛者。以淋症同治。发灰二钱。用茅草根。车前子。

  煎汤调下。二三次即止。并治舌上出血。 干柿饼。(三枚烧灰。)陈米汤调服。以好为度。 苎麻根。(一两)煎汤服。 益母草捣汁服皆效。 日久不愈。用鲜地骨皮。(洗净捣自然汁。)

  加酒少许。空心温服。(清心肾。开郁结。兼分利。)如无汁。煎浓。每服一二杯。 久病而体虚者。阿胶三两。(蛤粉炒成珠。研末。)淡酒调服三钱。

  〔房劳小便出血〕 山药。(一两)鹿角。(五钱刮屑。)发灰。(二钱)俱研末。苎根捣汁。

  打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凡小便血。服清利药不效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车前子治之。(方见劳损门。)

  〔小便淋症〕 淋者。淋沥涩痛也。小便尿血为血淋。火气煎烁为砂石淋。气滞涩痛为气淋。尿出凝如膏糊为膏淋。因劳而作为劳淋。此五淋之辨也。总以疏通清热为主。韭菜捣汁。和生白酒空心服。其渣煎汤洗阴茎。船底青苔煮水饮之。(此药得水气之精。大能分利阴阳。去脏腑之邪毒。)

  〔血淋痛不可忍〕 侧柏叶。藕节。车前子。煎浓温服。如重者调益元散(方见暑症门。)

  三钱。服下即效。 茅草根煎汤。当茶饮即止。 旱莲草。车前草同取汁。每服一钟立效。

  发灰二钱。藕节汤调服三次愈。

  〔诸淋〕 初起。用车前子。(五钱)淡竹叶。赤茯苓。荆芥穗。灯草。(各二钱)水煎服。

  以好为度。 痛不可忍者。白硝石二钱。(研细。)以泉水调下即止。如气淋小腹急满。尿后而有余沥。用木通煎汤下。 如石淋将硝微炒研。温水调下。 葛粉。砂糖和丸。如弹子大。泉水化服。日三服。多吃即效。 杜牛膝。捣碎煎浓汁。入麝香少许。频服至效。(盖牛膝茎叶煮酒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妇人血结。坚痛如刺。及治淋症之要药也。)

  〔砂石淋〕 石首鱼脑骨。(五对火 。)滑石。(五钱)俱研细。分两服。用木通煎汤调下。以好为度。 白扁豆根数寸煎汤服。能止痛。 瓦松煎汤乘热洗。良久即通。

  〔膏淋〕 海金沙。滑石。(研细各一两)瞿麦穗。杏仁。(各三钱)甘草。(二钱)俱为末。

  每服二钱。用麦冬通草煎汤调服。

  〔死血作淋〕 牛膝。(四两。酒浸一宿。)归尾。(二两酒洗)赤芍。(一两半)生地。

  (一两半酒洗)川芎。(五钱)水五碗煎至二碗。入麝香少许。分四次服。

  〔白浊〕 色白若泔浆浊。在溺后不痛者。乃湿热所致。用五爪龙藤。(连根一两)土茯苓。杜牛膝。(各八钱)生白酒三碗。煎至一碗。空心服三次愈。并治下疳如神。 冬瓜仁炒为末。米饮下五钱。亦治白带。(按冬瓜仁久服悦颜色。益气血。补肝。明目。治五劳七伤。) 病久下元虚冷。小便不禁。浊而兼遗者。韭菜。(二斤取汁。) 牡蛎。(左边者八两。

  炭〔淋浊〕 小便频数而痛者。车前草四两捣烂。生白酒搅汁。入盐少许。空心热服一二次即愈。 痛不可忍。羊角烧灰三钱。好酒空心下。

  〔赤浊〕 益母草子茎叶。取汁一盏。空心服即效。

  〔梦遗〕 肾虚精滑。日久不愈。服之如神。鸡蛋十个煮熟。去壳。再用砻糠火煨如黑炭。如不能透。皮上先焦者。剥下再煨。中心以黑炭为度。研细。每服三钱。用潼关沙苑蒺藜一钱。煎汤冲服。 新出蚕茧七枚。去蚕蛾。用新瓦二片合茧。火上炙烟尽存性。逐个各包开。每日清晨。用 树脂一茶匙。调化一枚。好酒半杯送下。服完全愈。

  〔茯菟丸〕 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溺有余沥。或白浊遗精。菟丝子。(五两酒煮。) 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一切遗症〕 白浊血淋难愈者。谷精草。猪骨髓。(各一两)酒煎服。以好为度。

  卷二

  香港脚

  (附肾脏风)

  〔总论〕 香港脚始受于湿。复挟风寒暑热之邪而成。故先起于腿足。脚先屈弱。而举体转筋。肢节痛。而足 肿。少腹不仁。心中悸动。胸满便涩。发热头疼身痛。其状绝似伤寒。

  人多误治。仲景以香港脚为类伤寒症。另立篇目以别之。盖为此也。初起按之必热且痛。但红肿自足起渐行至股。势必上升。如升至心者不治。急宜疗之。

  〔一切香港脚初起〕 土乌药。(一二两去皮)以碗片刮下屑。收于瓷器内。以好酒一斤。

  浸一宿。次日空心去药。入麝香少许。将酒分三次温服。如无麝。多服一二次。得溏泻后即效。

  〔脚丫湿烂肿痛〕 两足生疮。不能行走。苍术。(米泔浸一日。晒干切片。盐水炒三钱。)黄柏。(酒炒三钱)川牛膝。(酒炒二钱)水煎。空心服。重者日两服。五七次后。再无不效。 外用枸杞叶捣汁。将鹅毛涂患处。或萝卜菜连根煎汤洗皆效。

  〔防己饮〕 治湿气足痛胫肿。白术。(土炒)苍术。(照前制)犀角。生地。(酒炒)

  黄柏。

  (酒炒各一钱)木通。防己。槟榔。龙胆草。(各八分)甘草。(五分)水煎热服。 如有痰。

  加竹沥姜汁。如大便秘。加桃仁。小便涩。加牛膝。 凤仙花叶晒干。煎汤热洗。仍以叶捣烂敷患处。

  〔香港脚发肿〕 马鞭草煎汤洗二三次愈。如老年或病后虚肿。用补中益气汤。(方见虚损门。)加(米仁三钱。牛膝二钱。)多服即效。

  〔香港脚止痛〕 牛皮胶。(锉碎。同麸皮炒成珠。研细末。)每用酒调下一钱。日两服止痛。 赤小豆。(研末)南星。(炒研)和匀。姜汁调涂止痛。 艾叶。(八两揉)花椒。(一斤)

  草乌。(二两切片)和匀。布包如棉褥。置悠火炉上洗足。于褥上 之。椒气上升。立能止痛。

  〔香港脚冲心〕 槟榔一个为末。用童便姜汁。共半盏调下。

  〔香港脚垂死〕 恶寒发热。两足肿大。心烦体痛垂死者。用杉木节。(三两)槟榔。大腹皮。橘叶。(各一两)俱切细。长流水六碗。煎至二碗。分作三服。如少年体实者。一日服尽。

  大(按此症非风邪。乃气逆也。槟榔行至高之气。腹皮行胸膈之气。杉节行肢节之气。橘行肝气。气行则病去。药非大剂。不胜其邪。用者酌宜。)

  〔流火〕 腿足红肿。疼痛无定处。活络丹酒调服甚效。 外用海蜇皮。取薄者。粘贴。

  燥则易之。 或用碱。(不拘多少。研细。)水调涂。燥则有霜。拂去再涂。或用煤炭研细。

  米醋调涂。皆止痛妙法也。 杉木屑煎汤洗亦效。

  〔肾脏风壅积腰膝沉重〕 威灵仙。(炒研细末)蜜丸桐子大。五更时酒下七八十丸。

  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即是风湿积滞。如未动。次日再服百丸。利后吃粥补之。愈后仍服平补药数剂。则不再发。(按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络。微利不泻。服之忌茶面。)

  〔肾脏风攻注脚膝腿肿如瓠〕 甘遂一两。木鳖子。(一雌。一雄。)去壳为末和匀。用猪腰子二个。批开入药末一钱。湿纸裹数重。火内煨熟。五更初细嚼米饮下。平明利下积水为度。利后吃粥助之。如只患左腿。用左边腰子。患右用右。药末只用一钱。即年久。服之得效。

  卷三

  头痛

  〔风热上攻头目昏痛〕 黄芩。(一两。酒炒三次。不可令焦。)川芎。(五钱)白芷。(二钱五分)荆芥。(二钱)芽茶。薄荷。(各一钱半)为末。每服三钱。清晨调下。如头巅及脑痛。

  加细辛 本。蔓荆子。(各一钱半)或煎服亦可。

  〔伤风头痛〕 白芷切片。以萝卜汁浸透。搐入鼻中即止。

  〔湿热头痛〕 痛时头重如山。脉细是也。麻黄根。(炒)苦丁香。(各五分)红豆。(十粒)羌活。(炒)连翘。(各二钱)为细末。搐入鼻中效。

  〔痰厥头痛〕 其痛如裂。头旋眼花。目黑不敢开。如在风云中。烦闷恶心。厥冷不得安卧者是也。川芎。细辛。南星。(火炮)橘红。茯苓。(各一钱)半夏。(二钱)枳实。甘草。

  (各〔寒湿头痛〕 苏叶。川芎。花椒。雨前茶。葱头。水煎。熏头一刻服下。多盖衣被。

  汗出即愈。

  〔血虚头痛〕 起自鱼尾。上攻头痛。日轻夜重也。当归。川芎。(各等分)每服二三钱。

  水煎服。产后头痛。服之即验。

  〔气虚头痛〕 耳鸣九窍不利。或因病后而起者。人参。茯苓。炙甘草。(各一钱)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