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集验方


  斑蝥。等烈药以下之。或大枫子。川乌之类以发之。其次轻粉。麝。脑之药敛之。亦能取效目前。然转眼复发。则症反更甚也。盖泻与发皆能虚其血气。故暂觉势减红退而微白耳。敛者敛其毒瓦斯于脏腑之内。则红肿收缩。火毒久而发则愈。烈也。每医者舍此三法。无能速效。

  故患此症而能治者鲜矣。 孙真人医中之仙也。恒谓生平治此病再发者。十常八九。以其不守禁戒也。然果能自谨。渐可得效。何患病之不去。盖人患此疾。则父母妻子亲友。皆厌秽而断绝之矣。是天地中之弃人。虽生不如死。患者于此。能绝嗜欲。持斋戒。守禁忌。而信之于医。病岂不愈。古人此症谓之天刑。患者或出于少年不谨。或无故自生。必有定数。此生既为弃人。则须安命以悔夙业之前非可耳。每见近世之人。患此病者。明知妻子之厌恶。

  又不能舍。甚而淫欲他人。唾涕传染。种种秽恶作贱。奴婢不知此疾最能传染。如此损人。

  愈应天怒。岂特医治不愈。更增罪过而已。 然非独此症。如虚损已成者。能忘形而静养。

  可保永寿。如年久痼疾。无药可治者。安心悔过行善。每得仙方。非特书籍累累。目击者亦不少矣。

  〔治大麻疯〕 大黄。(煨)皂角刺。(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下。泻恶物如鱼脑。未泻再服。所下之虫。如乱发状。候虫取尽。乃止此药。 老虾蟆一个。白砒二钱。

  铜绿二钱。人中白二钱。研末装入蟆口内。线缝好。外以泥包裹。火 烟尽为度。取起去泥。

  约〔大麻疯眉发脱落〕 松香。(不拘多少。) 化去渣。取河水于净锅中将松香煮化。不住手搅匀。视水色如米泔。尝味极苦者。即倾入冷水内。将松香乘热扯拔。冷定坚硬。另换清水再煮再拔。如前法数十次。以松香松洁白。所煮之水不苦为度。再用葱汁煮一次。阴干为极细末。每料二斤。每日将白粥量投药末和匀食。不可多嚼。日进数次。不可更吃干饭。

  只以菜干。笋干。少许过口。忌一切油、盐、酱、醋、荤、腥、酒、果。如渴时只饮白滚水。

  每日约服数钱。以渐而进。勿太骤。服后大便得下毒物。服尽一料自愈。或炼蜜丸亦可。好后服补气之剂。 紫背浮萍捡净摊竹篮。水映晒燥为末。蜜丸弹子大。黑豆汤调下三钱。腹内泻虫之后。服之大能去周身之疯。(盖浮萍大治疯瘫恶疾。服至百丸。再无不效。如类似麻疯之症。服之即效。) 生穿山甲一只。以生漆三斤纳其腹中。及涂外面。以盐泥固济。

  炭火 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白汤下。(盖漆大能杀虫。穿山甲直透病根。治眉发已脱之病。

  大能见功。或有畏漆之人。服下虫虽治而生漆疮者。即饮铁浆水。黄栌汁。解之。)一僧大麻疯眉发俱落。哀苦不堪。忽得仙传。教服长松。(生山谷中古松树下。其叶如松。其根似人参。长三五寸。其味微苦。清香可爱。取根食之。即骸体腐溃者。服之半月。毛发复生神方。)每服长松一两。入甘草少许。水煎服。无病者服之。大有补益长寿。

  〔绿云散〕 治肺毒风疮状如大麻疯。好桑叶。(洗净蒸熟) 一宿日干为末。水调二钱。

  〔防风天麻丸〕 治麻风癞病。其效如神。此方应是仙传。一年中常疗数人。初服药有呕吐者。不可疑弃。久服自愈。防风。(去芦)天麻。升麻。白附子。(炮)定风草。(即乌头茎)细辛。(去苗)川芎。人参。丹参。苦参。玄参。紫参。蔓荆子。威灵仙。穿山甲。(炒)

  何首乌。(另捣各二两)蜈蚣。(二条)上为细末。同首乌末拌匀。再用芝麻一斤。(淘净晒干。

  炒香研细末。)入前药末二两和匀。炼蜜丸作十丸。不拘时候。日三丸。细嚼白汤下。忌房劳。须食淡白粥四五月。

  〔白花蛇膏〕 治诸疯癞。遍身生疮。白花蛇。(取肉。四两洒浸。)天麻。(七钱)荆芥。

  薄荷。(各三钱)俱为末。用好酒二斤。蜜四两。以瓷器熬成膏。每温服一酒杯。日三次。

  不拘饼食压下。于暖处得汗即效。

  卷四

  折伤诸症

  (附金疮 破伤风 夹杖 汤火伤)

  〔总论〕 凡折伤症。如跌扑木石所伤。或兵器。或汤火伤。为症不一。切不可饮冷水。

  血见寒则凝。多致不救。慎之。即口渴以温肥腻之物解之。勿吃粥。恐血沸而出。则无救。

  〔从高坠下〕 或木石所压。或扑车落马。一切伤损瘀血凝滞。气绝欲死者。一时无药。

  掰开口以热小便灌之即醒。再取净土五升。蒸热以旧布重裹作二包。更互熨之。勿过热。恐伤破肉。取痛止则已神效。 如跌破血出不止。伤处以穿旧丝绵。(极旧者为佳。)照伤口略大剪切粘贴。或先将丝绵。(不拘新旧。烧灰研细待冷。)护上。立能止血。(如无丝绵。用干面和生姜汁捣匀。贴伤者。亦能止血止痛。)或预备后方金疮药敷之更佳。或用白蜡刮细末。罨上伤处。不论大小。皆宜包好。勿见风。七日后方愈。如出血过多。昏沉不醒者。人参三五钱煎汤灌下。醒后白米一协议参渣煮服。(血出多者。脉沉细者生。浮大者死。) 若伤处调理不谨。五七日后成脓肿者。又须用外科症五仙丹。以收口法治之。

  〔压伤〕 压倒打死。心头尚温者。将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持其头发稍放低。用半夏末吹入鼻中即醒。醒后以生姜汁。真麻油。和匀灌之。再以山羊血少许。酒调服。(如无山羊血。以干荷叶烧灰。童便调服三钱。日进三服自愈。)或用木耳四两。(烧灰研极细。出火性。) 好陈酒调服二钱。日两服。大能去瘀生新。止晕之妙药。 跌打损伤气绝不能言。

  用〔瘀血胀痛〕 一切跌打压坠。瘀血腹内痛。大黄。(酒炒熟)归身。(酒炒)等分为末。

  每服(二三五钱) 以瘀积之轻重增减。早晨空心酒调服。大便中取下黑物自愈。如痛至不可忍者。加桃仁。(去皮尖二十一粒) 大黄。(用至七八钱) 瘀血攻心。胀满疼痛。气急。

  用青麻叶连根捣汁温服。(如无叶。以麻子和酒研汁代之。) 竹青。乱发。(各一把炭火炙焦为末。)酒一斤。煮三五沸。去渣服之。 如体虚不能服大黄者。用生地汁一碗。好酒半碗和匀。温服三次愈。(凡跌损之后。即大便不通。喘咳吐血。照方皆可治效。脉弦者生。脉细者死。)

  〔跌扑疼痛〕 跌打未曾出血。内伤疼痛。用延胡索。(盐水炒研。)每服二钱。日进二服。好陈酒调下。 或用乳香。没药。(俱箬叶上炙去油研细。) 每服一二钱。酒调下。皆止痛之妙品也。 外用葱白。(不拘多少。捣烂炒热。) 罨伤处。冷则易之。止痛如神。不拘已伤出血。连伤处罨上。止痛止血之第一品也。 鲜山药。活鲫鱼。同捣烂敷伤处。立能止痛。 跌坏日久肿痛。用生姜。陈香糟。(各一斤同捣烂)炒热罨伤处。(如不急治。一年之后。成东瓜串不救。)

  〔伤痕紫黑血不散〕 大黄末以生姜汁调涂。一夜黑者转紫。二夜紫者即白矣。

  〔跌伤青肿〕 新做下热豆腐切一指浓片。贴伤处。冷则易之。数次即消。凤仙花叶捣如泥。涂肿处。干则再上。一夜血散即效。 周身青肿。用熟麻油和酒饮之。以火烧热地上卧之。觉即肿痛全消矣。

  〔坠跌吐血〕 荷花晒燥为末。每服二三钱。好酒调下。

  〔跌扑折骨脱臼〕 不论折伤骨碎脱臼。白凤仙根酒磨服半寸。伤处不知痛。(至重者服一寸。多服伤人。以一寸为极。)或茉莉花根捣烂罨上。立能定痛。(此根不可吃)急将骨断处理好。脱臼者揉托而上。外用公鸡一只。地骨皮。五加皮。(各四两。鲜者佳。如无鲜者。用干者研细末。)同鸡乘活连毛同捣烂。浓敷伤处。再用杉木皮。(活树上剥下者佳。树脂能补皮肉。)缚好然后用生蟹一二斤捣烂以好陈酒煮熟。去渣取汁。连服数碗。(渣亦可敷患处。如不饮酒者。随量缓饮。)半日后。其伤骨处瑟瑟有声自合。一周时全接合矣。 街路上尿缸边砖瓦片。(须用常有日光晒着。多年久尿处者佳。新者勿用。) 取回洗净。火内烧红。即入醋内淬之。冷即再烧。如此五七次。研细末。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或取露天地上窖坑中多年砖一块。亦照法火 。醋淬五七次。研极细。好酒调下。每服五分。此二味极能理伤续断。接骨止痛。功效如神。未打之时服之。可以不痛。不可多服。令人骨软。

  〔接骨方〕 土鳖。(即接骨虫去足。用生半夏二粒同焙干。去半夏一钱。)乳香。没药。

  (俱瓦上炙去油研)自然铜。(火 醋淬七次)骨碎补。(去毛焙)当归尾。硼砂。(各一钱)

  俱研极细和匀。瓷罐内收贮。治一切跌打损伤。每服八厘好酒下。 土鳖。(隔纸砂锅内焙干。净末六钱。)自然铜。(火 醋淬七次。净末二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治一切跌伤筋骨。每日一服自愈。(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自然铜。大能接骨续断。惟好后终身忌食白荠。 凡跌扑损伤。照方调治。如体虚不安者。兼服人参。(一钱)白术。(土炒)炙黄 。当归。(各二三钱)白芷。(一钱)川芎。浓朴。甘草。(各五七分)每日一剂。

  兼助气血自愈。

  〔折伤头脑肩骨〕 葱白同蜜捣烂。浓封伤处。再以蟹盖瓦上。炙成炭。研细末。酒调尽量饮。其骨自合。

  〔打伤眼睛〕 生猪肉一薄片。用当归。(焙燥研)赤石脂。(研细)用少许糁肉上贴之。

  燥则易之。拔去毒血自愈。

  〔制土鳖虫法〕 米栈中或酒栈中取大土鳖虫百余个。入大缸中养三日。去土。再入大酒坛内。以稀布包口。用红花八两酒浸与之食。俟食尽。令其大小自食。约留十个。入小瓦罐内。泥封护。慢火内煨四寸半香倒转。再煨二寸半香不可焦。提起存石上。三日取出。入瓷罐中收贮。如跌伤筋骨者。用土鳖一个研细。(以真古钱一二个。酒磨调敷。) 如至重折骨者。照前法将伤处理整缚好。用土鳖三分。好酒调服。(病在下用下半个。病在上用上。

  或配乳没香自然铜。更效。) 接骨至灵。一二日即见效。宜备以施人。 如半身不仁。或久远痼疾。药力不能到者。用此配药服下。直达病所。除宿疾。(病在左用左。病在右用右。)

  〔金疮方〕 金疮者。即刀斧箭镞之伤也。(如伤后两目直视。痛不在伤处。出血赤后见黑者。或痛处寒冷坚实者。皆不可治。)一切破伤出血。急用小便乘温淋伤处易好。最忌饮冷见风。恐风邪从此而入。忌食粥。宜食童便韭汁。渴时食肥腻。紫降香。(锉研极细末。

  或灰。)圆眼。(连壳肉核。火 存性。)研细和匀敷伤口。止血无后患。(此行军中之第一方也。) 千年锻石。(研极细)和大黄。(切片)同煮烂晒干研细。敷疮口止血如神。(如无千年锻石。用陈年风化锻石六两。和大黄十两切片。同入砂锅内。炒至桃花色取起。研极细。

  功效同。) 血竭为末糁之。止血生肌。 乳香。(五分)没药。(三分)研细末糁入。极能止血止痛之妙药。 冬月取牛胆一个。入风化锻石悬当风处候干。出血不止者。刮细末敷之极效。 血出不止。陈紫苏叶蘸所出血。研烂敷之。既不作脓。且愈后无斑痕。或用胎发烧灰研细敷之。立止。 蝙蝠一只。(火 存性。烟尽为末。)酒调下三钱。血立止。肿痛自消。

  此方甚奇。或用雄鸡血冲酒服。同效。 端午日取野苎麻叶。和风化锻石。(炒)同捣烂。

  阴干研细末。敷上止血如神。(或用韭菜连根照法治之同效。)秋间取丝瓜叶。(晒燥去筋研细末。)每末八两。加千年锻石二两〔炒研。如无千年即多年者。炒燥可用。〕 和匀敷之。止血如以上之方。止而兼散。好无后患。宜备以济急。传述同人。止痛之法。前方葱白炒热罨之最灵。如疮口已经敷药。乘热四围浓涂。冷则易之。立能止痛。

  〔刀伤跌损深入寸外者〕 千年锻石。轻粉。竭血。白蜡共等分。为末糁上。外用生肌玉红膏敷之。(方见外科症。)日久成脓不愈。以五仙丹。(方见外科门。)糁入少许。膏盖之。

  〔刀伤断筋者〕 紫降香。(锉研极细末。)铜花。(即打铜店打红铜落衣也。)五倍子。

  (炒研极细) 各等分为末。糁上扎住自愈。 外以缠枝牡丹根捣汁。滴疮口。渣敷四围。

  半月自〔出血过多寒热口竭〕 补中益气汤。(方见劳损症。)加麦冬。(一钱)五味子五分。

  水煎空心服。 金疮烦痛。酒制大黄。(研细末)黄芩。(酒炒研)水法为丸。早晚淡酒吞一二钱。

  〔箭伤入肉〕 花蕊石。(形似硫黄。有白斑点者。火 七次。)研末敷伤处四围。箭渐自出。或易拔。巴豆仁略炒。取蜣螂虫同捣烂。浓涂四围。须臾痛定微痒。忍之。待痒极。

  便摇动拔出。速以生肌玉红膏敷之。(方见外科症)

  〔恶刺入肉〕 象牙屑研细水调涂。或用栗子生嚼细敷之。刺自出。 竹木刺入肉。用蓖麻子去壳捣烂罨上。过夜即出。或以鹿角烧灰。研末调敷。半日即出。 竹木签伤成疮痛甚。用炉炭灰干糁上肿处。以米醋润之。

  〔蚯蚓散〕 打伤至重者。用白颈蚯蚓洗净。焙干为末。每服二钱。姜葱汤下。盖被出汗即愈。神效。止痛后。以松节浸酒服之。 如打伤筋缩痛甚者。急取白颈蚯蚓二三条。捣烂冲酒服。外以前方敷药治之。甚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