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集验方


  〔通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 甘草。(一钱)桔梗。(二钱)荆芥穗。(一钱半)以三味为主方。加防风。连翘。牛蒡子。薄荷。丹皮。(各一钱)小生地。(二三钱)灯心廿根水煎服。

  (初起〔一切肿痛喉闭吹药〕 薄荷。(一两另研为极细末。)硼砂。(二钱五分)僵蚕。(直者五分。瓦上炙焦研。)儿茶。(一钱)牙硝。(七钱五分)雄黄。(二钱)冰片。(三分)俱研细和匀。贮瓷罐内勿泄气。用芦管挑末少许。吹入患处。或以茶匙挑入舌上。噙一会咽下。日八九次即愈。 或用山豆根口中噙汁。下咽即效。

  〔喉闭〕 饮食不通。危急欲绝者。紫金锭。(即太乙丹须真药料者佳)薄荷汤磨服五分。

  缓缓灌下。喉间即通。重者两服。屡验神效。 巴豆取油。涂竹纸上合满。作纸燃点灯。旋吹灭之。令患者张口。以纸燃烟熏刺喉间。吐出紫血即通。 凡肿痛喉闭。初起用络石一味。水煎服下即效。 或用牙皂荚。(去皮筋)白矾。黄连。(各等分)新瓦上焙干为极细末。

  (出火毒。)芦管吹入少许即愈。 凡喉闭至急。仓卒无药。急将病患两臂。以手勒数十次。

  取扎发绳扎大拇指如放痧法。以针刺指背离指甲一分许。紫血滴下即解。(乳蛾同治。)

  〔喉闭连牙关不开〕 巴豆七粒纸裹 油。将油纸作条烧烟。熏入鼻内。牙关即开。再用箸点雄黄胆矾末入喉间。吐出涎痰立愈。 白矾〔三钱〕慢火熬化。入去壳巴豆研烂者两粒。候干。去巴豆取矾研细末。用少许吹入喉中。吐出顽痰立愈。 真陈胆星一粒许。含口内即通。一切喉闭。无论轻重。紫金锭为最效。宜多吃悉尼汁和泉水一半和匀饮。或绿豆煎数十沸。(以豆未开花即取起。用豆皮上绿性凉解。)入蜜少许。频吃甚佳。如无此二味。以萝卜汁和泉水。入玄明粉少许。搅匀。徐徐饮之。既可消痰。又能清火。皆妙法也。咽喉十八症。皆属火热内结而成。俱宜凉药治之。惟隔阳咽闭。(火虚于下。格阳于上。寒热相搏而成喉痹。其脉细数而微。声似不能振者。方是此症。)大附子一个。(去皮脐。切作大片。

  用蜜涂炙令黄。待冷含口中。津咽甘味。淡即易之。脉症不对勿用。)

  〔单蛾双蛾〕 鸡蛋清半钟。入明矾末三钱。调匀。仰卧以茶匙锹入口。着喉即解。 兰根捣汁滴入即效。 冬月取青鱼胆入研细胆矾二钱。(阴干研末。贮瓷瓶中。)如遇此症。吹少许入喉。吐痰立愈。 至重危急者。用壁上 蛛窠七片。(内取活蛛二个。团作一处。)以白矾一块。(七分)化开。以 窠惹矾 存性。出火毒。加灯草灰。(取灰。用竹筒内烧草闷灰。)和匀。吹少许入喉中。即破。 人指甲。(一二个。)瓦上炙黄色。研细末。吹入喉中立效。 双蛾至急者。用麻雀粪二十一粒。砂糖和作三丸。每用一丸。绵裹吞咽立愈。甚者不过二丸。有奇效。 一时无药或有药不能进者。用干猪尿脬一个。水润套指上蘸生桐油少许。入喉搅吐。得吐即解。或用温汤半碗。加入桐油三四匙和匀。用硬鹅翎蘸油探入喉中。

  连探四五次。其痰吐出。再探再吐。须以人苏醒声高为度。再服清咽利膈之剂。 凡急症通后。略进薄粥半碗。压下邪热。不致再发。忌食热物硬物。

  〔帝锤垂下〕(即喉间小舌垂下)以食盐。(雪水淋炒枯出火毒。)频点患处即消。或加枯矾少许。 如状悬痈肿痛用射干。炙甘草。(各五钱)川升麻。大黄。木鳖仁。(各二钱五分)

  杏仁。(去皮尖炒微黄五钱)俱为末。蜜丸小弹子大。常含一丸津化。

  〔喉癣〕 冰片。西黄。(各一分)胆矾。(三分)大硼砂。(八分)山豆根。(二钱)雄黄。

  儿茶。(各八分)陈白梅。(去核三个) 共研末。次将白梅捣烂。入药和匀,丸如芡实大。

  临卧含口内。过夜即消。再用兰花根捣汁。时时漱之。 头胎黄牛粪。以新瓦洗净盖粪周遭。

  用文武火 。烟尽存性。研末。将芦管徐徐吸入自愈。 多年芥菜卤埋地中者。每服数匙。

  并时时漱口。(嘉兴城中大家藏此者多。)

  〔梅核气〕 喉仲介介如梗。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用栝蒌仁。青黛。杏仁。海蛤粉。

  桔梗。连翘。各等分为末。炼蜜和姜汁少许丸。如芡实大。时时含化。

  〔虚火上炎伤肺咽喉生疮破烂〕 黄柏。(为末蜜丸炙数次以熟为度研细一两) 硼砂。

  僵蚕。(各一钱半)牛黄。(三分)冰片。(半分)俱研细和匀。蜜调如稀糊。涂敷患处。或丸如芡实大。含化即效。

  〔喉烂至宝丹〕 人中白。(自制者佳。取多年尿壶。或尿坛经风日晒者。击破去其浮垢。刮下白色硬碱。在新瓦上 红。研细。再入水中。飞去浮腻。)每用五七分。白蜜和匀。

  流入喉中。日二三次。重者一二钱。立效如神。并治一切大人小儿牙龈久烂不愈。 烂久饮食不进。诸药不效者。立夏前池荡中取未变成形小虾蟆。(黑色而有尾者。)不拘多少。取起晒干研末。吹上即效。或取小虾蟆入瓷瓶中。以碗盖之。黄蜡化开封口。埋入地中。三四月成水。治喉以鸡翎时时润患处。奇效。并治一切痈疽肿毒。涂敷四围即消。 有因杨梅疮毒之后。喉烂不愈。又须照毒症重服土茯苓汤方愈。

  〔缠喉风声不出〕 靛花。薄荷叶。等分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噙化。

  〔暴失音〕 公猪板油一斤。(熬净去渣。)白蜜一斤。(熬净去泛。)并和。再熬少顷。

  入瓷罐内。冷定成膏。不时挑服。肺润即愈。 因热而哑者。天萝水空心温服。(方见痰嗽门。)

  〔鱼骨哽〕 白饴糖切如枣栗大。吞之立下。 韭菜煮半熟。勿切断。吞下一束。即裹而下。 在喉刺痛。用威灵仙五钱。饴糖五钱酒水各一碗。煎服软化。 鹿角屑含津咽之。

  橄榄多服即化。 诸药不效者。用贯众。(不拘多少。)煎浓汁一钟。二次服以好为度。以上之方。诸骨同治。如七日不出。烧鲤鱼鳞皮。以水服之。 已经入肚刺痛。煎茱萸汁一杯饮之。 凡鱼骨。或误食竹木丝。即席间将鱼骨一根。或竹丝顺插入发辫中。不令人知即下。

  或旁人代插。勿令患人知。颇有奇效。 又法用白面调稀糊。涂两膝盖骨。自然下。颇验。

  〔竹木丝等物哽喉〕 丝绵扯长。将一头拌白糖。徐徐咽下。约下喉一二寸。待糖化尽。

  渐将丝绵拖出。则所哽之物亦带出矣。 铁斧磨水灌之即下。

  〔猪骨哽〕 硼砂一块入口含化自消。 贯众汁亦效。

  〔诸兽骨哽〕 虎骨锉细末。水调徐徐咽之自化。

  〔鸡骨哽〕 野苎根捣如泥。每用圆眼大鸡汤化下。(或捣汁服亦效。)鱼骨鱼汤化下、 贯众汁亦效。

  〔稻芒谷哽〕 多吃饴糖即下。 或用鹅吊一足。取涎咽之。

  〔误吞金钱及铜钱〕 初在胸胃哽痛不下者。先以砂仁。(研碎。) 煎浓。徐徐饮下。

  再以羊胫骨。( 灰研细)每服三钱。猪油调服。服至从大便裹物而出为度。杉木炭烧红。

  带红即研细末。砂糖调服三钱。日二三次。如肠中不能转送坠痛者。多吃青菜猪油。自然送下。

  至〔小儿误吞针〕 先用虾蟆眼。(或用鸡眼。)一对。木通汤吞下。其针两头穿眼。立能吐出。或从大便而出。奇效。如冬天急不可得。大桑树下掘深二三尺可得也。 出芽蚕豆。

  半生半熟。捣烂。用韭菜汁为丸吞下。 砂糖和黄泥为丸。令小儿吞下。皆能从大便中出。

  〔小儿误吞钉〕 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同研细。以熬熟猪油白蜜和稀糊。一顷吞下。次早即从大便中出。凡铁器皆可以此法治之。

  〔误吞发绕喉不出者〕 将自己乱发烧灰。白汤调下一钱。

  卷三

  女科

  凡妇女之症。惟经水与胎前产后诸症为异耳。余病与男子同。在诸科中参治之。

  〔逍遥散〕 治血虚烦热。月水不调。脐腹胀痛。潮热咳嗽。当归。茯苓。白术。(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柴胡。(八分)炙甘草。薄荷。(各五分)姜一片。水煎服。

  〔经候不调〕 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归身。白芍。黄芩。(各五钱)白术。(土炒)川芎。(各三钱)山萸肉。(一两五钱)俱为末。每服空心酒调二钱。日二服。白汤下亦可。

  〔子芩丸〕 治四十九岁之后。天癸当住之时。每月仍行。过多不止。子黄芩。(四两。

  米泔浸七日。须一日换泔水一次。至七日晒燥。如此七次。共浸四十九日。晒七次。)为细末。米醋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醋汤或白酒下。服完全效。

  〔经水久闭〕 蚕砂四两。炒半黄色。入无灰酒一壶。于砂锅内沸过。取起。以瓷器盛之。去蚕砂。温饮数盏即通。 室女数月不通。或寒热并作。或血滞腹痛。用雄鼠粪。(两头尖者。)炒研细末。温酒调下二钱。通即止。 久闭不通。渐成症瘕气块者。香附。(一斤。

  米泔水浸一宿晒燥。石臼内杵。去毛分四处。一用童便浸一宿。一用米醋浸一宿。一用酒浸一宿。一用盐水浸一宿。晒燥和匀。)蕲艾。(八两。米醋煮炒黄色。) 俱为末。用米醋丸。

  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或白汤下日进二服。以好为度。忌生冷、油腻等物。

  〔血瘕〕 经闭结成血瘕。腹胁胀痛欲死者。水红花。马鞭草。(各洗净一斤)熬成膏。

  配入当归。生地。川芎。白芍。(酒炒各二两)红花。没药。(炙去油各一两)延胡。五灵脂。

  (各一两五钱)乌药。木香。(各一两) 俱为末。和前膏。少加米糊为丸。桐子大。每服空心酒〔逆经〕 久闭血从口鼻中出者。好陈墨水磨一杯服之。其血即止。次用当归尾。红花。

  各二钱。水煎服。(或服韭菜汁甚效。)

  〔血漏不止〕 或一月两次。或逢期过多。槐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三钱。食前温酒下。或盐汤下。 子黄芩。(酒炒)白芍。(酒炒各一两)黄柏。(盐水炒三钱)龟板。(醋炙一两)椿树白皮。(酒炒七钱半)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淡醋汤下。每服三钱。

  〔血崩不止〕 不拘寒热。用莲蓬壳。(风干久者佳。)荆芥穗。(俱烧灰存性。)各等分。

  研细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并治血漏不止。) 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入盐少许调下。

  〔血崩如泉〕 老丝瓜筋。败棕。(或旧棕器洗净)俱烧灰存性等分。盐汤调服二钱。

  至重不止者。乌梅。干姜。(俱烧灰存性)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盐汤下。止后用藕节煎汤频服效。

  〔风热血崩〕 荆芥穗。(二两麻油灯上烧灰存性研细末)童便调下二钱。

  凡血漏或血崩日久不止。用人参叶。每用一钱。泡汤服。连进五七服即止。

  〔血崩小腹痛〕 下血不止。兼小腹痛者。白芍。(酒炒一两)侧柏叶。(微炒三两)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血淋〕 金针菜一斤。每日淡煮数两。任意吃之。自愈。 青蒿子。(不拘多少。)研细末。同冬米饭捣烂成丸。每日早晨好酒送下三钱。轻则半月。重则二十日自效。但此药服后断产。如年少生育之女勿服。

  〔白带〕 因肾虚带下。破故纸。(炒燥研末。)每用八分。将鸡蛋一个开一孔。入药末内搅匀用纸封固。饭上蒸熟。空心食之。十次全愈。 石菖蒲。破故纸。(各等分)炒研细。

  每服二钱。以菖蒲浸酒调下。 鱼胶慢火炒为末。好酒下亦效。

  〔内热血热白带〕 土沙参。(不拘多少。)炒燥为末。每服二三钱。每日早晨米饮下。

  以好为度。 荞麦面。(炒焦研。)用鸡子清捣为丸。绿豆大。每清晨白汤下二钱。以好为度。

  〔湿痰流注带下〕 由此而下者多。风化锻石一两。白茯苓三两。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饮下甚验。(按锻石能敛。茯苓渗湿故也。累试有效。必用锻石乃可。)

  〔白带年久不愈〕 赤白带下。诸药不能疗者。贯众一个全用。(抹去毛。及花萼。)以米醋蘸湿。慢火炙熟为末。空心米饮下。每服二钱。累试甚验。能不再发。

  〔安胎散〕 治气血两亏。或肥而气虚。或瘦而血热。或脾胃素虚。倦怠少食。屡有堕胎之患。此名泰山盘石散。药味和平。兼养脾胃。人参。黄 。(蜜炙)当归。续断。黄芩。

  (酒炒)熟地。(各一钱)川芎。白芍。(酒炒各八分)白术。(土炒二钱)炙甘草。砂仁。(各五分)加糯米一撮。水煎。食远服。如觉血热者。倍加黄芩。少用砂仁。如胃弱者。多用砂仁。

  少用黄芩。有孕之后。三五日进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虞。宜戒欲事。节恼怒。忌酒、醋、辛热之物。勿服艾附热药。

  〔小产神效膏〕 久惯小产者。贴之可保。当归。(一两)生地。(八钱)白术。川断。

  (各六钱)子黄芩。(酒炒)益母草。(各一两)白芍。(酒炒)黄 。党参。(各五钱)生甘草。

  (三钱)

  用麻油二斤浸七日熬成膏。加(原缺)三四沸。入飞过黄丹。(七钱)(原缺)炒研搅匀。滴水成珠。入井中浸十日取出。红布上摊碗口大。贴丹田上。十四日一换。贴过八个月〔小产〕 老雌鸡白煮食。约二十只。不再发。 受孕后。用苎麻根三钱。糯米煮粥食。

  一月五七次效。 鲤鱼。(约二斤重者一尾。)用盐酱煮食。一月三次。并能长胎。 丝绵一两。入瓷罐内。烧灰热酒冲饮。约七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