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惠直堂经验方
惠直堂经验方
又七宝丹
胆南星(五钱) 麝香(二分五厘) 天竹黄 山药(各三钱) 钩藤 羌活(各三钱)
全蝎(一上为细末。蜜丸梧子大。辰砂金箔为衣。 急慢惊风薄荷汤下。感冒风寒发热。姜葱汤下。
清一丸半丸不拘时服。
卷四 儿科门
抱青丸
(治小儿惊风痰嗽口臭喉肿痰涎壅盛厥逆癫痫一切风火等症及大人痰火症神效)
雄精 辰砂 琥珀屑(各二钱) 竹沥霜(五钱) 明天麻(七钱面煨) 胆星(一两九制) 珍珠上为细末。甘草熬膏作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 薄荷灯心汤下一丸。 取竹沥霜法。
用以竹片括下收贮。但竹沥清淡。成霜较少。今立一简便法门。取上号天竹黄。研细水飞。入沥晒干。再入再晒。以加重五钱为度。用之功效相等。
卷四 儿科门
消疳丸
(治疳眼因饮食失节以致腹大面黄肝血不能养目先治其疳而目自愈 忌面食炙爆发物)
芦荟(一两 ) 胡黄连(五钱) 五谷虫(先洗瓦焙干二两)
同研为末。蜜丸弹子大。每空心。米饮汤下一丸。至腹小。服理脾丸。
卷四 儿科门
理脾丸
陈皮 茯苓 山楂(半生半蒸各一两) 白术(炒二两) 黄连(炒) 芦荟( ) 炙甘共为末。神曲黄米糊丸。弹子大。姜汤下。
卷四 儿科门
集胜丸
(铜璧仙人曰凡治疳不必细分五疳但虚则补之热则清之冷则温之吐则治吐利则治利积治积虫则治虫不出此方加减用之屡试屡验)
芦荟( ) 五灵脂(去泥沙炒) 夜明沙(淘净炒黑) 使君子(蒸取肉一半生一半熟) 砂仁当归 青皮(者。加胆草。(三钱) 去砂仁莪术子肉(各一钱五分) 去莪术青皮。因于风者。加煨三棱川楝子肉小茴香。(炒各二钱)
钱)因于虫者。加白人参白术(各二钱) 去砂上为末。雄猪胆汁二个。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米汤下十丸。
卷四 儿科门
千金散
治小儿一切痰喘。急慢惊风。虽至死咽下即活。
全蝎(炙三分) 朱砂(四分水飞) 牛黄(六厘) 炙甘(一分) 麝香(二厘) 胆星(二分) 黄共为细末。用五六厘。薄荷灯心同金银花煎汤。不拘时调服。
卷四 儿科门
活络丸
(治脐风撮口急慢惊风痰胶满口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等症)
川牛黄(一分) 辰砂(五分) 蜈蚣(一大条炙) 全蝎(全者三个酒洗炒) 麝香(少许) 胆矾硝(二分)
上研细末。用牙皂煎汤。糯米粉打成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葱白煎汤下。以利为度。
卷四 儿科门
五疳散
(专治小儿五疳潮热面黄肌瘦烦渴吐泻肚大青筋手足如柴精神疲倦历试有效无疾预服疾不生元气虚弱者服半月自然身体轻健)
白术(蜜水炒一两五钱) 白茯苓 使君子(各七钱五分碎炒) 甘草(一钱五分) 山楂肉 麦两) 芡实(蒸二钱共为细末。蜜丸。每服一钱。清汤下。
卷四 儿科门
回生丹
(治小儿慢脾风)
附子(童便制) 人参(各五钱) 天麻(一钱) 紫河车(一钱) 全蝎(一钱五分炒) 山药(三珀牛黄(各五分) 茯上研细末。麻油老酒服。一岁者一分。量儿大小加减服。
卷四 儿科门
治急惊风方
辰砂 天竺黄(各一钱) 冰片 麝香(各一分) 月石(三分) 青黛(五分) 雄黄(三分) 珍上研细末。蜜丸黄豆大。薄荷汤调下一丸。
卷四 儿科门
走马疳
陈年糟茄一二个。烧灰存性。研末敷上。一二次即愈神效。
卷四 儿科门
小儿疳积并痢方
鸡肫皮(炒黄色)
为末。每服一钱。又治水泻。及脾胃虚弱。以其能化食去积。健胃故也。
卷四 儿科门
鸡肝散
治疳积如神。或为丸服亦可。
白芙蓉花(阴干三钱) 肉果(面裹煨去油一个) 胡连(五分)
上药同雄鸡肝一具。加酒浆一碗。重汤炖熟。去药食肝。多吃十几枚。即眼瞎亦愈。
卷四 儿科门
桃花散
治痘后疮成毒。
滑石(五钱) 龙骨(二钱) 白芨(一钱) 赤石脂(一两)
上药共为末掺之。
卷四 儿科门
肚大牙疳方
斑蝥(七个去头足) 糯米(一撮淘)
同炒黄。去米。将斑蝥为末饭丸。雄黄末为衣。晒干入鸡子内。饭锅蒸熟。去药吃鸡子。
卷四 儿科门
喉疮口疳方
人中白( ) 轻粉(各一钱) 硼砂 胡连 薄荷叶 蚕子(烧灰) 川连 黄芩(各七分) 儿(二钱 存性)
以上俱为细末。吹患处。
卷四 儿科门
急慢惊风方
取活鼠肾子。阴干磨少许。清汤送下数匙。一肾可治数人。(放鼠仍活)。
卷四 儿科门
走马牙疳方
经霜猫粪。瓦 存性为末。每一钱加冰片一分青黛五分胡连三分。共研为细末。掺牙根。
卷四 儿科门
口疳腐烂方
薄荷(六钱) 黄柏(五钱) 青黛(水飞四分) 白硼砂(三分) 冰片(一分) 朱砂(水飞二分)
共研细末。瓦罐收贮。每用少许。敷之数日愈。
卷四 儿科门
牙疳掺药方
真青布(五寸烧存性) 经霜野木连(一个 存性如无以白鲞头代之) 冰片(五厘) 川倍子(共为末掺患处。
卷四 儿科门
蟾胆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
雄黄 朱砂 黄连 乳香(各二分四厘) 冰片(一分三厘) 麝香(一分三厘)
共为末。虾蟆胆(五六个滴取汁)和药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卷四 儿科门
鸡肝丸
治小儿五疳芦荟(炒一钱) 牛黄(一分) 雄黄(七分) 雷丸肉(炒二钱) 使君子(炒二钱)
共为末。用十两重鸡肝一具。秤药末五分。涂肝上蒸熟。与小儿食之。或作丸如米粒大。
白
卷四 儿科门
小儿久病腹大人瘦
初用人参调胃等药二三帖。用虾蟆一只洗净纸包。外用黄泥包裹。猛火 过存性。去泥纸研
卷四 儿科门
避难救儿方
(妇女避难小儿啼哭弃者甚多此方可止儿啼遇兵乱须刊刻贴示救人甚众)
用棉花团(一个)不可甚大。大则塞口。又不可小。小则恐吞下。外用线扎紧。用蜜糖水煮透
卷四 儿科门
蛔厥方
一人年近十二岁。病发目瞪口牵。手指捏撮。犹如风状。发过即安。医以风痰惊三症治之。
卷四 儿科门
小儿脱肛方
鳖头烧灰存性。为末。加冰片少许。麻油调搽即愈。
卷四 儿科门
蝉花散
治夜啼不止。状若鬼祟。
蝉蜕下半截为末。薄荷汤入酒少许。调下二三分。
卷四 儿科门
马脾风方
(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鼻窍张扇咳嗽声哑痰涎潮塞身生油斑状如早治即死)
人参 槟榔(各三分) 黑丑 白丑(各二分) 木香(一分) 生大黄(一分)
共为末。蜜水调桑白皮汤下一匙。名一捻金。服之无不神效。
卷四 儿科门
小儿水泻方
葱姜捣烂。入黄丹为丸。如豆大。每服一丸。填脐内以膏盖之即止。 又白面炒、饭锅焦、
卷四 儿科门
腹胀大小便不通
急令母漱口吸咂。胸前。背心。手足弯。脐下共七处。以红赤色为度。须臾即通。
卷四 儿科门
小儿止疟方
胡椒(三粒)研末。入砂糖调匀为丸。疟前一日。入脐内以膏盖于上。使外游。次日解去。
卷四 儿科门
小儿痢方
用梧桐叶三四片。煎汤洗足。三五次愈。
卷四 儿科门
小儿口白舌硬方
不能饮食。
巴豆仁(一粒) 麝香(厘许)
共研成丸。贴眉心即愈。以舌变红色赤色为度。
卷四 儿科门
肥儿丸
(治小儿面黄饮食不进四肢倦惰冷汗夜热腹大肚痛等症时时服之百病皆愈)
人参 黄连(姜汁炒) 神曲(炒) 麦芽(炒) 山楂(炒) 白术(土炒各七钱) 茯苓炙甘(封以谷糠煨透)
共为末。以四五年陈米糊为丸。每丸重一钱。饭后与服。
卷四 儿科门
画眉丹
治小儿不肯断乳。
山栀(三个 存性) 雄黄(少许) 朱砂(少许) 轻粉(少许) 黄丹末(一钱)
共为末。用生麻油调匀。候小儿睡熟。勿令知觉。以新笔画儿两眉上。次日即不吃乳。
卷四 膏药门
一见消
治风气折伤。并痈毒等症。其初起疖毒。须留头摊贴。
川乌(三两) 草乌(三两) 川倍子(四两) 闹杨花(三两) 大黄(六两) 血余(四两) 生南两) 土贝母(四两) 金银花上药用麻油五斤。浸三日。煎枯去渣滤净。入红丹四十两收成膏。水浸去火毒。任意摊贴。
卷四 膏药门
加味太乙膏
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腹心胃疼痛。并已溃疮疡。拔毒收口。
黄柏 防风 元参 赤芍 白芷 生地 大黄 归身 肉桂 海藻 昆布 苍术(以上各五翘花上药用真麻油五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熬枯去渣。入飞过红丹四十两收成膏。
卷四 膏药门
松香膏
治黄水疮。 疮俱效。
松香末(一两) 蓖麻仁(四十九粒研细)
上药用重汤煮化搅匀。随意摊贴。如破 。用乌金纸摊。
卷四 膏药门
痞块膏
治积食痞胀等症。
川椒(四十九粒开口者) 倍子(七粒整者) 真麻油四两。熬枯去渣。入铅粉二两收成膏。离不效。
卷四 膏药门
膏药瘰方
用人乳一钟。入枯矾少许。鸡翎涂之。一二日愈。
卷四 膏药门
水火既济膏
治夹棍瘿瘤烂疮。跌打损伤风痛。
麻油(二十两) 象皮(三钱) 红花(三钱五分) 大蓖麻(二十粒去壳) 五铢钱(二个) 蛛滚取起。连锅放水缸内儿茶、麝香、各末四
卷四 膏药门
千捶膏
治诸毒诸疮。未溃已溃。俱可贴。惟 疮杨梅毒不贴。
长夏枯草(一斤) 煎汁。入北蓖麻肉(二百四十粒) 甜杏仁(二百四十个) 合桃肉(十六个)
捞起为末。后(各六钱)并前煮
卷四 膏药门
蒲公英膏
蒲公英(十数斤)熬成膏。用香油半钟收成。贴诸毒瘰 。痘疮疔疮等症。
内庭秘制白玉膏 治一切痈疽。疮疡疔 。未成贴之消。已成贴之呼脓生肌。
大鲫鱼(二尾十两重者佳不去鳞肠) 大虾蟆(一只重半斤以上者佳) 巴豆仁(三两)
蓖麻仁铜锅熬油滚入巴豆蓖麻。待枯捞出。后入鲫鱼虾蟆。仍候枯捞出。滤净再熬。至滴水不散。
个) 面裹煨熟。为末搅匀。倾入水盆内去火毒。用时重汤炖摊。
卷四 膏药门
冻疮破烂膏
大黄(八两) 麻油(一斤) 黄丹(八两)
煎成膏摊贴。如无膏药。遇冻疮破者。用水煎大黄片贴。如未破酒煮贴俱效。
卷四 膏药门
郁金膏
治刀伤。 火伤。疮毒未成留头。兼女人贴脚肢。
生地(二两) 郁金(三两) 腊猪油(一斤二两) 熬枯去渣。入甘草末(一两) 黄蜡(四两)
卷四 膏药门
赵府神应比天膏
接折骨断指。化大毒。并治百病。
当归 红花 生地 川芎 芍药 苏木(各二两) 羌活 独活 莪术(煨) 防风 荆芥野断蝉蜕 全蝎(汤枝夏枯草 露蜂房((皂角水洗三两) 胎发(二十贝山慈菇 木别仁 甘草大黄象皮 昆布(洗去盐味) 凤凰蜕(各二两药玄参 五加皮 天麻 人参 大力子雄黄(二两) 银朱(六钱) 朱砂(二两) 花蕊石(二两为粗末用硫黄末二两搅匀入阳城罐内倾银罐内 红醋淬骨(二两照自然铜制)
两五钱同石膏研) 儿茶(二两珠(一两即人血或用山羊血代)
片(二钱同朱砂研) 蝻蛇胆(五钱同雄香(五钱) 木香(一两五钱) 降香(五钱以上五钱) 以上为细末黄蜡(三两) 白蜡(三两) 苏合油(四两) 淘鹅油(四两)真麻油(十五斤) 将粗药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入锅文武火煎枯。绢滤去渣。又煎至滴水成珠。下淘鹅油、黄白蜡、苏合油。再下炒过黄丹七斤。柳枝搅匀。试其软硬得所离火。下细药。冷定。沉水中三日。取起摊用。
卷四 膏药门
贴膏法
五痨七伤。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贴两膏肓穴。两肾俞穴。两三里穴。 腰痛。贴命门瘫右精白正头风。贴风门穴。 走气。贴章门穴。 寒湿香港脚。贴两三里穴。 一切无名肿毒。痈疽发背对口。及瘰 疮杨梅风毒。跌打损伤。指断臂折。痞块症瘕。皆贴本病患处。
卷四 膏药门
清凉膏
白芷 大黄 生地 甘草 苦参 黄柏 黄芩 当归 元参(各一两五钱) 白芍(一两) 红上药麻油(三斤)浸三日。熬枯去渣。入水粉红丹。(各十二两)收成膏摊用。
卷四 膏药门
灸疮膏
当归 川芎 芍药 白芷(各二两) 细辛 头发(各一两)
用真麻油(一斤半) 浸三日。熬枯去渣。入铅粉。(十二两)收成膏摊贴。
卷四 膏药门
霏云祖师乩传膏药方
治五痨七伤。一切湿痪。流火痰注。伤筋动骨。恶毒怪疮。血瘕食痞。腹臌胸 。汤火蛇伤熟地 生地 当归 番木鳖(去毛) 白芷 赤芍 元参 大黄 肉桂 川椒 生姜(各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