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健脾,生用或酒炒用。滋阴利水,盐水炒。多服昏目。肾虚者禁用。

  怪症:口鼻中气出。盘旋不散,凝如黑盖,过十日,渐至胸肩,与肉相连,坚胜金石,无由饮食,多因疟后得之。用泽泻煎服三碗,连服四五日,自愈。

  小便不通,用泽泻之类利之。岂知膀胱癃秘,有不一而治者。如肺气虚,虚则气上逆,逆则溺短而涩,病在上焦气分,用茯苓、泽泻、车前理水之上源,则下便自利。若火邪烁于肺金,心火移于小肠而小水不利,宜黄芩、麦冬之品清之。有膀胱本寒,虚则为热,病在下焦血分而溺水不通,宜用知、柏去膀胱之热,桂心开水道之窍。有肾水亏而阴火下降,尿管涩、茎中痛者,宜二地、二冬,滋阴补肾以利之。再有宿垢结于大肠,大便不通,致小便不行者,但当通其大便,则小水不治而自利。泽泻、车前,更为不宜。淡渗之剂,宁容概施乎。

  卷四 草部

  蒲

  一名蒲笋甘,寒。去燥热,利小便,止消渴,和血脉。疗妊娠劳热,治胎动血崩。配粟米煮食,治热毒痢。

  蒲初生中心白者,曰 ,可煮汁煎药。

  卷四 草部

  蒲黄

  甘,平。入手足厥阴经血分。凉血活血。专治一切血病,心腹诸痛,兼除癃秘遗精,止儿枕痛,敷舌肿满。得五灵脂,治少腹诸病。配阿胶、生地汁,治口耳大衄。(急以帛系两乳,止乃已。)

  行血,生用。止血,炒黑。勿犯铁器。

  卷四 草部

  水萍

  辛,寒。入手太阴经。发汗,祛风,利水。治一切风热肿毒,风湿麻痹,无名风疾,及香港脚扑伤。佐犀角、钩藤,治夹惊伤寒。佐四物、黄芩,治身体虚痒。入鲤鱼腹内麻油、酒煮,治杨梅疮初发。研烂,入冰片少许,贴眼上,治 肉攀睛。

  紫背者佳。拣净,以竹筛摊晒,候干用。取鲜者煮汁,浴遍身风疾恶疮。烧烟,辟蚊。

  发汗胜于麻黄。血虚肤燥,(服之血涸则死。)气虚风痛,(服之汗出不止。)二者禁用。

  卷四 草部

  海藻

  反甘草。

  苦、咸,寒。软坚泄热。消瘿瘤,止 疝,散颈核,除浮肿,去痰饮,通淋秘。得甘草,治瘰马刀。(反者并用,其功益烈。)配僵蚕,治蛇盘瘰 。

  淡白酒洗去盐水,再用生乌豆、紫背天葵同蒸,晒干用。用之不当,令人瘦削。

  卷四 草部

  海带

  咸,寒。治水病,去风湿,消瘿瘤,催产难。

  卷四 草部

  昆布

  咸,寒。软坚破结,利水消肿。除溃疝,去顽痰,治瘿瘤。配海藻,治项下卒肿。

  洗净用。

  卷四

  草部

  (石草类十种)

  卷四 草部

  石菖蒲

  秦皮、秦艽为之使。恶麻黄、地胆。忌饴糖、羊肉、铁器。

  辛、苦、温。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气分。宣五脏,通九窍。温肠胃,治霍乱,疗湿痹,愈疮疥,止心痛,祛头风,除中恶,杀诸虫,皆其通气之力也。配白面,治肺虚吐血。配破故纸,治赤白带下。配蛇床,搽阴汗湿痒。灌生汁,苏卒中。浴浓汤,治温疟。佐四君,治下痢噤口。佐犀角、地黄,治神昏。(热邪去,则胞络清。)捣末, 猪心蒸食,治癫痫。生溪间者不可用。种于瓦器中,一寸九节者佳。取鲜者洗净去毛,木器捣碎,犯铜铁令人吐逆。治痢,米泔浸蒸熟用。治风,桑枝同蒸。通心气,蜜炒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心喜散而恶塞,亦喜敛而畏散。石菖蒲实心脏所大忌也。苟非确见心气之结,不宜轻用,用亦不过为诸药之使,五六分而止。

  卷四 草部

  石斛

  即金钗石斛陆英为之使。畏僵蚕、雷丸。恶凝水石、巴豆。

  甘、淡、微寒。入足太阴、少阴,兼入足阳明经。清肾中浮火,而摄元气。除胃中虚热,而止烦渴。清中有补,补中有清,但力薄必须合生地奏功。配菟丝,除冷痹。(精气足也。)佐生地,浓肠胃。(湿热去也。虚寒者用之,泄泻不止。)佐以川芎搐鼻,治睫毛倒入。使以生姜煎服,治阴湿余沥。光泽如金钗,股短,中实味甘者佳。盐水拌炒,补肾兼清肾火、清胃火,酒浸亦可,熬膏更好。长而中虚味苦者为木斛,用之损人。

  卷四 草部

  钗斛

  苦,寒。入足阳明、太阴经。胃火炽盛,嘈杂善饥,营中蕴热,烦闷多汗,大有清解之功。

  卷四 草部

  骨碎补

  一名猴姜忌羊肉、羊血、芸苔菜。

  辛、苦、温。入足少阴经。坚肾固齿。治耳鸣久泻,痿痹折伤,去骨中毒风。佐六味煎服,疗齿痛。入猪肾煨食,治久泻。烧炭存性,米饮或酒服,治肠风失血。瓦锅慢火炒黑为末,擦齿痛出血神效。去毛,蜜拌蒸晒。擦齿,炒黑。敷伤处,粥调。

  卷四 草部

  石苇

  一名石皮石菖蒲良。滑石、杏仁、射干为之使。制丹砂、矾石。

  甘、苦、微寒。入足太阳,兼入手太阴经。通膀胱,清肺火。治淋沥遗溺,疗痈疽发背。

  配槟榔、姜汤,治气热咳嗽。配滑石末,治淋痛。

  去黄毛、梗,微炙。治发背,酒调服。除烦热,羊脂炒。黄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疗。

  真阴虚者禁用。

  卷四 草部

  金星草

  一名七星草制三黄、砂汞、矾石。

  苦,寒。凉血解热,通淋。制药毒。配干姜,治热毒下血。其星可敷脚膝烂疮。

  年老者禁用。

  卷四 草部

  景天

  一名慎火草可 朱砂。

  苦、酸、寒。有小毒。入手少阴经。解热毒,祛游风,治赤眼,疗带下。配盐捣汁,涂风疹。入醋捣,涂丹毒。

  卷四 草部

  佛甲草

  俗呼佛指甲甘,寒。微毒。贴汤火伤。配酒浆调,敷疮毒。(已溃者勿用。)

  卷四 草部

  石胡荽

  一名鹅不食草制砒石、雄黄。

  辛,温。入手太阴经气分。利九窍,吐风痰,除痰疟,散痧疹,利二便,拔肿毒,落息肉,治金疮。配川山甲、归尾,捣敷一切肿毒。佐青黛、川芎, 鼻,治目中星障。

  酒拌蒸。齐痘疮,酒煎喷。除头面外,凡遍身及衣帐喷之,辟恶除秽。气虚胃弱者禁用。

  卷四 草部

  酢浆草

  即酸浆草制砂汞、 矾、砒石。

  酸,寒。入手阳明,兼太阳经。治淋带,解热毒,洗痔痛脱肛,涂汤火蛇蝎伤。配车前草汁、沙糖,通二便。

  卷四

  草部

  (苔草类八种)

  卷四 草部

  苔衣

  即陟厘,一名水苔。

  辛,平。消谷止泻。(利水故也。)得黄 ,治脏毒。捣汁,治天行时病。

  怪症:身上及头面肌肉浮肿,状如蛇者,用雨滴阶前砖上苔痕一钱,水化,涂蛇头上即消。

  卷四 草部

  干苔

  即海苔,俗呼苔菜。

  咸,寒。治瘿瘤结气,止呕吐心烦,消茶积,贴疮毒。

  烧末吹鼻,止衄血。

  卷四 草部

  船底苔

  甘,冷。去邪热,调五脏。解天行热毒,止五淋吐衄。手背肿,汤浸捣敷。

  卷四 草部

  垣衣

  酸,冷。入手少阴经。主暴热暴风口噤,金疮,黄胆,心烦。

  苔生墙垣者,止衄,捣汁用。敷汤火伤,烧研油调用。

  卷四 草部

  屋游

  甘,寒。入手足太阳经。理水气,止消渴,治皮热,寒热往来。配盐汤漱口,治热毒牙龈宣露。

  苔生瓦上者。治衄,新汲水送下。

  卷四 草部

  卷柏

  辛,平。除五脏邪气,治阴中作痛。收脱肛,暖水脏,疗风眩,消症瘕。配地榆,治下血。

  配侧柏,治肠红。生在山上者。盐水煮,晒干用。

  卷四 草部

  桑钱

  即桑树上白藓苦,平。入足太阴、手阳明经。健脾涩肠。止衄吐血,肠风崩带热咳,并宜用之。

  卷四 草部

  马勃

  辛,平。入手太阴经。清肺金,散血热,解头毒,治咽喉。佐鼠粘、元参,治温毒发颐。

  拌沙糖、井水,治积热吐血。生朽木上,状如肺肝,色紫,弹之粉出。

  卷五

  谷部

  (麻麦稻粟类十四种)

  卷五 谷部

  芝麻

  即胡麻,一名巨胜。

  甘,平。入足三阴经血分。补精髓,润五脏,通经络,滑肌肤。治尿血,祛头风,敷诸毒不合,并阴痒生疮。得蔓荆,治热淋茎痛。得白蜜蒸饵,治百病。配连翘,治小儿瘰 。嚼生芝麻,绵包与儿咂之,下胎毒。乌色者佳。敷疮,生嚼。滑痰,生用。逐风,酒蒸。入补,蒸晒。炒食,不生风病。精滑,脾滑,牙疼,口渴,四者禁用。(麻虽润而偏致口燥。)

  秸 淡,寒。烧灰,点痣,去恶肉。配豆腐,治盐哮。

  花甘,寒。润大肠。身上生肉丁,擦之即愈。配苦参,治疮疥。

  油 甘,微寒。入手阳明经。解天行热毒,凉血润燥,生肌止痛。得皮硝少许,治小儿便秘。合白蜜,治难产,兼下死胎。

  生榨者良。宜生用,若煎服,与火无异。多服困脾损声,精滑者禁用。

  卷五 谷部

  亚麻

  一名鳖虱胡麻甘,微温。入阳明经。散风热,解湿毒。

  卷五 谷部

  大麻仁

  一名火麻畏茯苓、牡蛎、白薇。

  甘,平。滑利。入足太阴,兼手阳明经血分。理女子经脉,治汗多胃燥,除里结后重,去皮肤顽痹,能催生下乳。合苏子研汁煮粥,治虚风便秘。同紫菀、杏仁煎服,治大便不利。(肺气润,便自利。)以葱、椒、盐豉入麻仁粥食之,治风水腹大,腰脐重痛。

  去壳研用。多食滑精痿阳发带疾。

  怪症:肠头出寸许,痛苦非常,干则自落,又出又落,名截肠。宜于初起麻油浸之,食大麻仁汁数升而愈。

  卷五 谷部

  小麦

  畏汉椒、萝卜。

  甘,微寒。入手少阴、足太阴经气分。养心补脾,助五脏,浓肠胃。除烦渴咽燥,止吐血漏血。利小便,收虚汗。治心热不睡,阴虚骨蒸。敷痈肿损伤。得通草,治五淋。调海藻,消瘿瘤。略炒研细,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止内损吐血。

  新麦性热,陈麦和平。产北地者佳。去皮即温,补虚养气。连皮用,除烦热。炒研,治泻痢。新者勿用。(壅气助湿热也。)

  浮小麦甘,凉。除骨蒸虚热,止虚汗盗汗。

  水淘浮起者。焙用。

  麸皮甘,凉。入手阳明经。除热,调中消谷,止痢止痛,散血。得牡蛎,止产后虚汗。和醋炒热,熨走气作痛,并 跌扑损伤。

  小粉甘,凉。入手少阴经。和五脏,调经络。得米醋熬膏,摊纸中剪一孔,贴痈肿未破者神效。(粉先炒黄色,后入醋熬。)

  最易滞膈,宜合通气药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

  麦苗辛,寒。入手少阴、太阳经气分。解时疾,除烦闷,退膈热,去酒疸。

  麦奴辛,寒。入手少阴经。治阳毒温毒,热渴狂烦及温疟。

  麦穗将熟,上有黑霉者,为麦奴。

  卷五 谷部

  大麦

  石蜜为之使。

  咸、平、凉。入足阳明经。调中益气,凉血实胃,滑肌肤,除烦渴。配姜汁、蜂蜜,治卒患淋痛。开胃,炒用。

  卷五 谷部

  荞麦

  甘,寒。入足太阴、阳明经。降气宽肠。下沉积,敷烂痘,除泻痢,止带浊。佐大黄,通积血。佐小茴香,治疝气。调沙糖水,治噤口痢疾。调鸡子清,治白浊带下。同淡菜食,治瘰。

  炒用。多食动风。脾胃虚寒者禁用。和豆腐、鸡、猪、羊肉、黄鱼食,即患热风,落须眉。

  卷五 谷部

  糯米

  甘,温。入手足太阴经。补脾胃,固肺气,坚大便,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解芫青、斑蝥毒。得石菖蒲、牡蛎粉,治小便太多,或淋浊如脂膏。得黄 、川芎,治胎动不安,下黄水。配莲子、墨汁,治劳心吐血。配山药调服,治泻痢。入猪肚煮食,治虚劳。清水研服,治吐逆不休。

  炒熟入药不滞。煮粥食,解痘毒。多食昏五脏,缓筋骨,发风气,生湿热。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食之最能发病成积。病患及小儿,最宜忌之。

  米泔甘,凉。止烦渴、霍乱,解毒。食鸭肉不化者,顿饮即消。

  卷五 谷部

  粳米

  甘,平。得天地中和之气,同造化生育之功。和五脏,通血脉,壮筋骨,长肌肉。晚收色白者,得金气多,性凉入肺,清热除烦,解渴、凉血、利便;早米粉,扑小儿初生无皮。粳米粉,扑自汗不止。频嚼白米,卧时涂小儿甜疮。

  粳有早、中、晚三收。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新粳热,陈粳凉。凡人嗜生米,久成米瘕,治之以鸡屎白。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急烧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

  卷五 谷部

  陈米

  即陈仓米甘、淡。宽中调胃,消食止泻,利溲去湿热,解口渴。配麦芽、黄连,治暑月吐泻。配赤石脂、干姜,煮熟取汁,治鱼脑痢。陈仓米三升,水一斗,煮汁澄清饮,治霍乱大渴重症。

  卷五 谷部

  秫米

  即糯秫蒸黄者甘、酸,微温。入手太阴经气分。治肺疟,及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及食鹅鸭成瘕,妊娠下黄汁。去寒热,利大肠。拌沙糖,治久痢。煮鲫鱼,治赤痢。(加葱更好。)杉木水调米粉,敷漆疮。

  炒用入药不滞。气滞者禁用。

  卷五 谷部

  高梁

  即蜀黍,一名芦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