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得配本草
得配本草
决明子
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甘、苦,微寒。入足厥阴经。除肝热,和肝气。凡因血热,以致头风、鼻衄、肿毒、目翳赤泪、唇口青色者,均得此而愈。得生甘草,治发背初起。配地肤子,治青盲雀目。
卷三 草部
地肤子
苦、甘,寒。入足太阳经气分。利膀胱水,去皮肤热。除客热丹肿,疗 疝溲数,煎洗一切疮疥。得生地,治风热赤眼。得甘草,治虚热。配生姜、热酒,治雷头风肿。佐地榆、黄芩,治血痢。佐白术、肉桂,治狐疝阴 。(忌生葱、桃、李。)
叶,苦、寒。煎汤洗浴,去皮间风热。频洗眼,除雀盲涩痛。
捣汁服,治泄泻淋症。
卷三 草部
瞿麦
一名石竹牡丹、蓑草为之使。恶螵蛸。伏丹砂。
苦,寒。入足太阳,兼手少阴经。破血热之郁结,决上焦之痈肿。利小便,去目翳。得蒲黄,治产后淋。配蒌仁、鸡子,治便秘。配葱白、栀子,治热结淋血。煎浓汁服之,下子死腹中。
只用蕊壳,不用茎、叶,若同用令人气噎、小便不禁。以 竹沥浸漉晒用。小肠虚者禁用。
卷三 草部
王不留行
一名金盏银台甘、苦、平。入手少阴、足厥阴经血分。通血脉,治诸淋,下乳汁,催生产,疗疮疡,除风痹。(血气不行,则风毒不去,营卫逆于肉里则生痈。)配川柏,蒸饼丸弹子大,青黛为衣,线穿挂风处,冷水化服一丸,治误吞铁、石、骨、刺不下。内服,酒蒸焙用。出肉中竹木刺,捣敷。孕妇、失血、崩漏者,禁用。
卷三 草部
长春花
即金盏草酸,寒。入足阳明经。专治肠痔下血不止。
卷三 草部
葶苈子
得酒、大枣良。榆皮为之使。恶白僵蚕、石龙芮。
辛、苦,大寒。入手太阴,兼足太阳经气分。大泄阳分之气闭,下泻膀胱之留热。膈中痰饮喘促,得此能疗。肺中水气 急,非此不除。(水结由于气热,惟此清之。)得大枣,治肺壅,不伤胃。配防己,治阳水暴肿。
酒淘净晒干,纸上同糯米炒,去米研用。虚人禁用。(泄真气也。)仲景曰:葶苈傅头疮,药气入脑杀人。
卷三 草部
车前子
常山为之使。
甘、微咸,寒。入足太阳经气分。利水道,除湿热,去胸痹,疗翳障。清肺肝之风热,通尿管之涩痛。配牛膝,疏肝利水。配菟丝,补虚明目。入补药,酒蒸捣研。入泻药,炒研。阳气下陷者禁用。
怪症:欲大便不见粪,而清水倾流,欲小便不见尿,而稀粪前出,此名易肠。乃暑热气横于阑门也。车前子三两,煎服,一口顿饮二三碗,二便自正。如因怒以致此疾者,逍遥散加升麻治之。真阳动则精窍开,阴气常致下泄。然命门之火动于心意之邪,亦由湿热为患也。小便利则湿热外泄,不致内动真火,俾精窍常闭,而漏泄之害自除,车前所以治遗泄也。若无湿热而肾气不固,或肺气不能下摄,或心虚不能下交,或肝胆受惊,相火内炎,以致精泄者,妄用车前利水窍,反使阴气泄于下,阴火动于中,痨损所由成也。用泽泻、木通、灯草利水等药,切宜斟酌,慎勿妄投,以致后悔。根、叶可伏硫黄、五矾、粉霜。
甘,寒。入手太阳、阳明经气分。治尿血血痢,明目通淋,消瘕除瘀。
卷三 草部
凤颈草
即马鞭草伏丹砂、硫黄。
苦,微寒。入手阳明、足厥阴经血分。行血止血,疗下部 疮。配鼠尾草,治腹肿。配生姜、黄酒,治乳痈。根辛、涩,温。治赤白下痢初起,焙研末,米饮服。
苗、叶捣汁和酒服,治血热及疮毒。
卷三 草部
旱莲草
即鳢肠。一名金陵草。
甘、酸、凉。入足少阴经血分。凉血滋阴。疗脏毒,退肾热。灸疮发洪血不止者,敷之立已。(血凉,诸病皆除。)得车前,治溺血。得川连,治热痢。佐绿豆,治热胀。入热酒,治痔。(用汁冲。)
利水,童便煮。恐妨胃,姜汁蒸。研末服,治脏毒。胃弱便溏,肾气虚寒者,禁用。
卷三 草部
连翘
苦,凉。入足少阴、手阳明、少阴、厥阴经气分。泻六经之血热,散诸疮之肿毒,利水通经,杀虫排脓。配木通,泻心火。佐芝麻末,治瘰 。同鼠粘,疗痘毒。合大黄,治马刀。
痈疽溃后,热由于虚,二者禁用。
卷三 草部
根
名连轺苦,寒。下热气。专治伤寒瘀热发黄者,导湿热从小便而出。
卷三 草部
蓝叶
苦、甘、寒。入足厥阴经。降火解毒,能使败血分归经络。愈疔肿金疮,追鳖瘕胀痛,解百药诸毒,止瘟疫热狂,消赤眼暴发,退小儿壮热。得雄鼠粪,治阴阳易。配川柏末,掺耳疳。佐锻石丸,治痞塞。(面糊调。)加麝香、雄黄,点蜘蛛伤。捣汁,涂唇疮。
虚作泻者禁用。
怪症:蜘蛛咬头上,一宿,咬处有二道赤色,细如箸,绕项上,从胸前下至心,经两宿,头面肿疼,大如数升碗,肚渐肿,几至不救。取蓝汁一碗,以蜘蛛投之,入汁而死。又取蓝汁加麝香、雄黄,更以一蛛投入,随化为水,遂即点于咬处,两日悉平,作小疮而愈。
卷三 草部
蓝淀
辛、苦、寒。入手少阴经。解时行热毒,敷热壅成疮。止吐衄,治噎膈。(膈有虫头向上,用靛能制之。)
卷三 草部
青黛
咸,寒。入足厥阴、太阴经血分。除郁火,解热毒。杀小儿疳虫,散时疫赤斑,消膈痰,止血痢。配川连,洗风热眼。佐蒲黄,治重舌胀。冷水调服,治内热吐血。入四物汤,治产后发狂。入马齿苋,捣敷瘰 未穿。合黄柏末,掺耳疳出汁。
水飞净用。阴虚火炎者禁用。
卷三 草部
蓼实
辛,温。明目温中,消肿下水,能消酒积。配香薷,治霍乱烦渴。调白蜜、鸡子白,涂头疮。炒用,消散之气稍缓。多食损阳。
苗、叶。辛,温。入手太阳、阳明经气分。除邪气,理中焦。配香豉,治霍乱转筋。
久服令人寒热,损髓减气。
卷三 草部
蓄
一名扁竹苦,平。入足太阳经。去湿热,治霍乱,杀三虫,理疮疥,疗黄胆,止赤淋。(蓄能破血。)
醋炒,治蛔攻心痛。煮面,治痔疮肿痛。多服泄精气。
卷三 草部
沙苑蒺藜
乌头为之使。
甘,温。入足少阴经气分。固肾水之泄,暖少阴之精。其能去燥热、治烦渴,疗尿血、止余沥,皆得精之固而并效也。得甘菊,除风热。入鱼胶,摄精髓。入补剂,炒熟。入凉药,生用。嚼之有豆气,大如芝麻,状如羊肾,带绿色者真。
卷三 草部
白蒺藜
苦、辛、温。入足厥阴,兼入手太阴经气分。去风湿,泻肺气。乳闭可通,症瘕可疗,阴溃可消,带下可止,并治一切咳逆、肺痿喉痹、明目肿毒等症,皆借此辛散之力也。
如菱角,白色。治风,黄酒拌蒸。清肺,鸡子清炒。治目中赤脉,人乳拌蒸。通月水,当归汁煮。肝虚,受孕,二者禁用。(以破血故也。)
卷三 草部
谷精草
甘,平。入足厥阴经。专治头风目翳,能疗疳积伤睛。风湿喉痹,亦可用以为佐。配地龙、乳香薰鼻,治脑痛。配蛤粉、猪肝,治痘后目翳。人乳或童便拌蒸,随症制之。血虚病目者禁用。
卷三 草部
海金沙
一名竹园荽甘,寒。淡渗。入手足太阳经血分。去脐下满闷,消膀胱湿热。得腊茶、生姜,治癃秘。
得滑石、甘草梢,治膏淋。得栀子,治热狂。得白术、甘草、牵牛,治脾湿肿满。
真阴不足者禁用。
卷三 草部
紫花地丁
辛、苦、寒。治有名痈疽,无名肿毒,兼治乳疖痘疔。
卷三
草部
(毒草类二十七种)
卷三 草部
大黄
黄芩为之使。恶干漆。忌冷水。
苦,大寒。入足太阴、手足阳明、厥阴经血分。性沉而不浮,用走而不守。荡涤肠胃之邪结,祛除经络之瘀血,滚顽痰,散热毒,痘初起血中热毒盛者宜之。得杏仁,疗损伤瘀血。得生地汁,治吐血刺痛。得牡蛎、僵蚕,治时疫疙瘩恶症。配桃仁,疗女子血秘。合芒硝,治伤寒发黄。同川连,治伤寒痞满。欲速行、下行,生用。欲缓行,煎熟用。欲上行,酒浸炒用。破瘀血,韭汁炒。加僵蚕、姜糊丸,蜜汤下,治大头瘟。血枯经闭,血虚便秘,病在气分、不在血分者,禁用。
怪症:灸疮疮肉成片,痛不可忍,此血肉热极也,用硝、黄各五钱水送,得微利即愈。
仲景百劳丸用大黄以理劳伤。盖内热既久,瘀血停于经络,必得将军开豁其路,则肝脾通畅,推陈而致新,清升而浊降,骨蒸自除,痨症自愈也。然须蒸熟入滋补之剂以治之,庶几通者通、补者补,两收其效。
卷三 草部
商陆
得大蒜良。忌犬肉。伏 砂、砒石、雌黄。
苦、辛、冷。有毒。入足太阴,兼足太阳经气分。行水气直达下焦。配麝香,捣贴脐上,利小便、消水肿。(误服消后复作,不可救药。)取花白者根,铜刀刮去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两昼夜,漉出架甑蒸,以黑豆叶一重,商陆一重,如此蒸半日,熟透,去豆叶晒干用。如无豆叶,以豆代之。外贴赤者尤利。赤者服之痢血不止,杀人。白者煎服,亦能杀人。商陆、大戟、甘遂、 蓄、芫花、荛花、野狼毒等味,下气除水,极有神效,而其大伤元气,正非小可。宜用外敷脐腹,加麝香、牙皂,引药气以入内,使水气从二便而出,乃为无害。
即不然,必须制透,佐补气药,庶几真气不尽绝也。
卷三 草部
野狼毒
大豆为之使。恶麦句姜。畏醋、占斯、密陀僧。
苦、辛、平。有大毒。入手太阴,兼少阴经气分。治咳逆上气,除胸下积癖,及痰饮症瘕,去恶疮鼠 。配秦艽,治恶疾风疮。配附子,治心腹连痛。醋炒用。
卷三 草部
茹
白者名草 茹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
辛,寒,有小毒。排脓杀虫。破症瘕,除热痹,去死肌,退风热。配海螵蛸丸服,治妇人血枯,(血瘀而枯。)配苦酒、猪脂,涂甲疽。
卷三 草部
大戟
得枣良。小豆为之使。畏菖蒲、芦苇、鼠屎。恶薯蓣。反甘草。(菖蒲解之。)
苦,寒,有毒。入三阴、足太阳经。泻内外上下之水溢。驱虫毒,破症结,逐血瘀,除痰饮。配干姜为散,治水肿喘急。煮大枣,治水肿。(去戟取枣食之。)
泔水浸洗,再用浆水煮干,去骨用。宜采正根用。若误用旁附,则冷泻不禁,即煎荠汤解之。妄用杀人。
卷三 草部
泽漆
一名猫儿眼睛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辛、苦、微寒。入手阳明、太阳经气分。消痰行水,止疟退热。配大黄,疗伏瘕。调香油,搽癣疮。熬膏,贴瘰 。气血虚者禁用。
卷三 草部
甘遂
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
甘、苦、寒。有毒。入足少阴经气分。直达水结之处,攻决隧道之水。(行十二经,水从谷道而出。)配大黄、阿胶,治血结。配猪苓、泽泻,治转脬。配甘草,治心下留饮。(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泄肾经之湿,治痰饮之本也。)末掺雄猪腰子内,煨熟,日服一片,治洪水肿胀。面裹煨透。妄用大损元气,腹胀而死。
卷三 草部
千金子
即续随子,一名联步。
辛,温,有毒。宣一切宿滞,下水最速。腹内诸疾,研碎酒服,不过三颗,当下恶物。
去壳取白者,研烂,以纸包压去油,取霜用。有毒损人,不可轻用。惟在用之得法,亦要药也。
卷三 草部
蓖麻子
忌炒豆。伏丹砂、粉霜。
辛、甘、热。有毒。其力收吸,能拔病气以出肌表。其性善走,能开诸窍以通经络。治瘰,追疮脓。配乳香、食盐,捣饼贴太阳穴,治风气头痛。配羊脂、山甲,少加麝香,以油煎膏,日摩数次,治偏风。去壳,取油涂纸,烧烟熏之,治舌上出血及喉痹舌肿等症。一切肿毒,痛不可忍,研敷立止。禁用内服。服之不得食豆,犯之胀死。
怪症:两乳细小如肠,垂过小腹,痛不可忍,名乳悬。用蓖麻子贴顶,再煎芎归汤频服,并此二味烧烟吸之。
卷三 草部
常山
畏石乳。忌葱、菘菜。伏砒石。
辛、苦、寒。有毒。入足厥阴经气分。能引吐行水,祛老痰积饮,截诸疟必效。配小麦、竹叶,入心,治温疟。(散心火。)配乌梅、穿山甲,入肝。配草果、槟榔,入脾。配秫米、麻黄,入肺。配龙骨、附子,入肾。佐丹砂,劫诸疟。佐甘草,治肺疟。(一吐而愈。)佐大黄,治热疟。(一利而愈。)佐川连,治久疟。佐槟榔,治瘴疟。(入膜原,除疟之窠。)佐乌梅,治肾疟。生用则吐,熟用稍缓。酒浸一宿,晒干,甘草水拌蒸,或栝蒌汁拌炒用,或醋拌炒。疟非瘴气积痰而成者禁用。非好酒浸透炒熟,禁用。(恐令人吐。)
卷三 草部
蜀漆
即常山苗桔梗为之使。栝蒌为之使。恶贯众。忌葱、茗。
辛、苦、温。有毒。入手足厥阴经。其气升散,其性飞腾,能开阴伏之气,能劫蓄结之痰。
破血行水,消痞截疟。得 云母、龙骨,治牝疟独寒不热。得牡蛎粉、麻黄、甘草,治牡疟独热不冷。配大黄、葶苈子,疗心下伏瘕。甘草拌蒸。生用性升,炒炭稍缓。胃虚,老幼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