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琥珀散琥珀(末) 真珠(末。各一分) 朱砂 铅白霜(各半分) 红芍药(一分半)上为末。每服一字,金银薄荷汤下。
《保生信效方》兰台散 治小儿骨蒸劳热,骨肉、五心烦躁。又大病后或大下后多睡,或全睡。
乌梅肉(一两,焙干) 蛇黄(二两,醋淬二十遍)上同为末。每服二钱,以 汁调下。若小儿睡起不了了者,此为神不聚,此能收敛之。
《凤髓经》神白散 治小儿脾困冷泻,多睡不醒,呕逆,心闷乱,喉内生涎。
神曲(炙) 人参 茯苓 藿香叶 甘草(炒) 黄 (蜜炙,各一分) 白附子(炮,一钱) 大附子(一个,炮去皮、尖)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紫苏汤调下。
《赵氏家传》六神汤 治小儿因病气弱,或因吐泻,胃虚生风,精神沉困,不思乳食,时时欲吐。养气、补虚、进食。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干山药 绵黄 (炙,刮去皮,细锉。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汤点服。
《吉氏家传》治泻后脾胃虚,四肢逆冷,眼慢多困,心躁吃水。
惺脾散冬瓜子(去壳,一两) 桑白皮 硫黄(生。各半两) 腻粉上四味同研匀和,每服半钱至一钱,煎冬瓜皮汤调下,日进四服。服后体热可困,良久泻疏且住,却服芦荟丸。(方见疳泻门中。)《朱氏家传》治脾积冷多困。
醒脾散天南星(一两) 大麦 白附子 良姜(用水煮天南星,煮干尽用南星,去良姜。以水一盏煮干,焙。各一两)草果子(去皮,用面裹,煨香,二两)上为末,每服半钱。用冬瓜子煎汤调,不去瓜子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惊风耽睡,然后取下惊涎。
睡惊丸龙脑(半钱) 朱砂(二钱) 京墨 青黛 芦荟(各二钱半) 使君子(七个) 腻粉(二钱) 牛黄(一字)麝香(半字) 干蝎(三个) 金银箔(各五片为衣)上为末,以寒食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金银箔为衣。二岁、五岁以上二丸,薄荷汤化下。
卷第九(惊风急慢)凡三门
卷第九
急慢惊风第一《养生必用》论:小儿惊痫,古医经方论但云阴阳痫,而今人乃云急慢惊。今立方一准古圣贤为治。阳痫属腑,于治痫方中去温药。阴痫属脏,于治痫方中用温药。寒温等药皆于治痫方中增损之,则无失。又小儿虫证与痫相类,学人审别之。
钱乙附方论:小儿急慢惊、古书无之,惟曰阴阳痫。所谓急慢惊者,后世名之耳。正如赤白痢之类是也。
阳动而速,故阳病曰急惊,阴静而缓,故阴病曰慢惊。此阴阳虚实寒热之别,治之不可误也。急慢由有热,热即生风。又或因惊而发,则目睛上插,涎潮,搐搦,身体与口中气皆热,及其发定或睡起即了了,如此故急惊证也。当其搐势渐减时与镇心治热药一、二服,(《直诀》中麝香丸、镇心丸、抱龙丸、辰砂丸及至宝丹,紫雪之类。)候惊势已定须臾,以药下其痰热。(《直诀》中利惊丸、软金丹、桃枝丸之类,或用大黄、朴硝等药。)利下痰热,心神安宁即愈。
钱乙论:凡小儿急惊方搐,不用惊扰,此不足畏。慢惊虽静,乃危病也。急惊方搐,但扶持不可擒捉。盖风气方盛,恐流入筋脉或致手足拘挛。
钱乙附方论治急慢惊,世人多用。一药有性温、性凉,不可泛用,宜审别之。又治慢惊药,宜去龙脑,纵须合使,必以温药为佐或少用之。
《万全方》小儿诸风并天 客忤方论:小儿有急惊候,有慢惊候,又有天 候,又有客忤候,此数方大同而小异。夫身体壮热,忽然之间四肢抽掣,痰壅口噤,谓之急惊;身体壮热,心神不安,呕吐痰涎,睡中多惊,乍发乍静,荏苒经日,谓之慢惊。皆由内有积热,外感风邪,候有迟速,因而为名。其曰天 者,盖出于惊风之候也,以其手足搐搦,眼目上戴如鱼之着钓,遂以为名。大抵因惊而生热,因热而生风。指病则谓之惊风,指候则谓之天吊,治法亦同。其所谓客忤者,取其触忤之意。小儿未有所识,外人适至,因而惊忤,故曰客忤。古人论说:谓人从外来,衣服经履用气或牛马之气皆为忤也。其状:吐下青黄赤白,腹痛夭矫,面色变易,状貌似痫,眼不戴上,其脉弦急数者是其疾也。故治法有用粉丸并法术者。
《玉诀》小儿惊风候歌:面青呵欠即因惊,KT 饶啼睡不宁。上爨喘粗频发热, 乳肠虚泻痢青。
此患先除惊气,后退惊风,次下惊涎,后调胃气乃安矣。
《玉诀》治惊风候云:此因惊积涎,实加胸膈,宜生银丸、乌犀膏行风下涎。(方并见本门中。)《仙人水鉴》治小儿睡惊丸天南星(一枚大者,酒浸,杵为末) 乳香 水银(结成砂子) 琥珀(末。各一钱) 牛黄 白龙脑(各半钱)青黛(三钱)上细研,入石脑油和。如有小儿患急慢惊风,丸如红豆大,薄荷汤化破一丸,令小儿服后睡觉,顿安。如大人伤风,亦用薄荷汤茶嚼下一丸,顿安。
古方治小儿急慢惊风方:一瓮朱砂一瓮雪,一个大虫一个蝎。四味匀研化作尘,和时更用生人血。
上以雀儿饭瓮儿空者一个,量飞过细朱砂一瓮儿、腻粉一瓮儿。雀儿饭瓮儿内取出者,虫子一个,全蝎微炒一个。四味研匀,用乳汁调一字,令儿服之。
王氏《博济方》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不定。常服解心肺痰壅不利。
褊银丸水银(二两) 黑铅(一分,同结砂子) 川巴豆(去皮、心,醋煮令黄色,研,一两) 黄明胶(一片,慢火炙令黄) 百草霜(二两,研) 香墨(一寸,研) 腻粉(研) 干蝎(全整者) 铅白霜(研) 青黛(研) 牛黄(研。各一分)上件十一味,除合研药外,细杵,罗为末,再一处细研千百下,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捻褊。每服五、七丸。干柿汤下,薄荷汤亦得。更酌儿大小、肥瘦、虚实加减与服之。唯利下青粘滑涎为效。
王氏《博济方》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搦不定,中焦壅热,化痰理惊。
镇心丸金银箔(各三十片) 牛黄(研) 龙脑(研) 龙齿(各一钱) 茯苓(去皮) 人参 防葵 铁粉(研) 朱砂(研。各半两) 雄黄(研) 犀角(屑) 大黄(蒸。各一分)上件一十三味都研匀细,以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每服看儿大小,薄荷汤化下。如大人心神不定及多怔忪,亦宜服之。
《太医局方》定命丹 治小儿急慢惊风,天 ,撮口,潮发搐搦,奶痫壮热,昏塞不省。
蟾酥(一钱,干者,酒浸一宿) 干蝎(微炒,七枚) 天南星(炮为末,一分) 麝香(研,一字) 白附子(炮为末,半分,刘氏、张氏方并用一分) 青黛(研,半钱)上件细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别以青黛为衣。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后困睡无疑。但有患者,先化半丸,滴入鼻中,嚏喷者必瘥。
《太医局方》大天南星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目睛上视,口眼相引,牙关紧急,背脊强直,精神昏塞,连日不省。
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 滴乳香(研) 龙脑(研) 牛黄(研。各半钱) 朱砂(研极细,一钱) 麝香(研,一钱半) 天麻(去芦头) 人参(去芦头) 防风(去芦头。各一分) 干蝎(一十四个,以上杵,米汤浸闷,去腹内土,微炒)上件研杵,令匀,炼蜜和丸如大鸡头大。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不计时候服。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眼睛上视,胃中胀,时发气,众药不可治。
夺命散干蝎(一个,足、尾、头、甲全用,少皆不妨)上用大薄荷叶包定,上用麻绵缚之,用炭火炙薄荷连蝎香熟,为末,入麝香一字,再合研为末。每服一字,腊茶清调下。如病大吃半钱,更看儿女岁数多少加减。《经验方》不用麝香,用汤调下。《庄氏家传》方不用麝香,入生龙脑少许。如儿虚减脑子,去茶清,用薄荷汤下。《赵氏家传》方用竹沥水下。《元和纪用经》名至圣散,治小儿阴阳痫,手足抽掣,病后虚风百种惊生恶证悉主之。仍用紧小干蝎四十九枚,每一蝎以四叶薄荷包合,绵线系之,火炙焦,去绵,末之。金银汤调三豆许大,三岁倍之,量大小加至半匕。以麝香、牛黄少许调服益佳。又以四味饮、黑散、紫丸、五加皮治不能行,蜀脂饮,麝香丸并此至圣散七方谓之育婴七宝。紫阳道士一名保子七圣至宝方,转为一书者,此方是也。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
麝朱散麝香(一字) 朱砂(二钱,细研) 赤头蜈蚣(一条) 蝎梢(七个) 棘冈子(七个,须是棘枝上者,炒,焙干,用肉不用壳)上为末。每服半钱,煎金银薄荷汤下。如常服一字。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
真金箔 银箔(各十片) 辰砂(半两) 麝香(半钱) 白僵蚕(三十个,炒) 赤石脂(醋煮) 防风 远志(去心。各一两)上件四味捣,罗为细末,次入先四味,一处细研,拌和令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用蠹竹水吞下,每服一丸。忌死物之肉。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
朱砂(一钱) 金头蜈蚣(不以多少) 全蝎(不拘多少)上件三味为末。每服半字,鼻内 之。
白丁香(一钱) 腻粉(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和作饼子,慢火炙熟)每五岁以下至三岁,重者,气实用一字以上。三岁以下一字以下。以上各作一帖,临时旋合和。(一帖入后药一钱或半钱。)木鳖子仁(三钱) 密陀僧(二钱) 水磨雄黄(一钱)上三味同为细末。五岁以下至三岁一钱,三岁以下半钱以来。蜜水、米泔调下,临卧服。
《茅先生方》治小儿急慢惊风。
夺命散(大人急中用此妙。)铜青 朱砂(各二钱) 腻粉(半钱) 蝎尾(一十四个,去刺) 麝香(少许)上件为末。每服一字半钱,用薄荷腊茶清调下。此药治天吊、脐风、客忤、卒死、撮口、鹅口、木舌、喉痹、胙腮、风壅并皆要此药吐下风涎,然后根据形证调理。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目瞪、口眼相引。
睡红散方乌蛇(项下七寸用酒浸一宿,去皮、骨,炙黄色,秤一钱) 青黛(二钱) 蝎梢(十个,炒) 牛黄 硼砂 脑子水银砂子 真珠(末。各半钱) 麝香(一字) 金银箔(各一十片) 乌蛇尾(酒浸一宿,去皮、骨,炙黄色)蛇黄(入火内烧令红,于米醋浸入, ,如此三度) 京墨(烧烟尽) 天南星(末,用生姜汁浸) 半夏(末、用生姜汁浸一宿。各秤一钱)上牛黄、麝香、硼砂、脑子、金银箔先研极匀,次入水银砂子再研,将余药捣,罗为末,一处研匀。每服婴孩半字,半岁一字,一、二岁半钱,二、三岁一钱,以意加减,金银薄荷汤调下。如一服搐定,即便用调胃气观音散二、三服。(方见单伤寒门中。)如小儿再作气粗发搐,宜进鸡舌香散二、三服。(方见搐搦门中。)
钱乙豆卷散 治小儿慢惊多用性太温及热药治之。有惊未退而别生热证,有病愈而致热证者,有反为急惊者甚多。当问病者几日,因何得之,曾以何药疗之,可用解毒之药,无不效。宜此方:大豆黄卷(水浸黑豆生芽是也,晒干) 板蓝根 贯众 甘草(炙。各一两)上四味同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煎,去滓服,甚者三钱。浆水内入油数点煎,又治吐虫。服无时。
《良方》治小儿急慢惊风黑丸腻粉(一钱半) 墨 白面 芦荟(各一钱) 麝香 龙脑 使君子(去壳,面裹煨熟) 牛黄 青黛(各半钱)上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半丸,薄荷汤研下,要利即服一丸。楚州小儿医王鉴卖此药致浓,《产鉴》神之,未尝传人。予得之,乃常人家睡惊丸,小不同耳。治惊风极效,前后用之,垂死儿一服即瘥。
《保生信效方》治小儿惊风。
芭蕉自然汁,时时呷一、两口,甚者服及五升,必愈。
《旅舍备用》定命丹 治小儿急慢惊风,天 ,脐风,撮口搐搦,奶痫壮热方。
天麻 青黛(各一分半) 天南星(炮、末) 腻粉(各一两半) 朱砂(研) 白附子(炮。各半两) 麝香(二字) 蝎尾(十四个,炮)上捣,研匀,用烧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薄荷汤化下一丸,急惊者水化滴入鼻中,啼即搐定。
《旅舍备用》又方 通治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搐搦,日数十发,摇头弄舌,百治不效,垂困方。
蛇蜕皮(一分) 牛黄(一钱,研)上以水一盏,先煎蛇皮至五分,去滓,调牛黄,顿服,五岁以上倍服。
《万全方》治小儿急慢惊风,并诸般风疾。
白龙丸石膏(半斤,火 过如面,分为三停,留一停为衣) 川乌头(去皮) 天南星 甘草(各四两,生用) 肉桂 甘菊花(各二两) 防风 白僵蚕 京芎(各一两半) 牛膝 海桐皮(去皮,水浸) 麻黄(去节用) 甘松(洗) 川白芷 本(洗。各一两)上件捣,罗为散,研和令匀,用糯米拣择净,煮粥,研烂,旋旋入药和匀,杵为剂,丸如大鸡头大,微干上衣。每服一丸,空心,夜卧用煨葱酒嚼下。如中急风,用两丸,薄荷自然汁半盏,酒半盏磨化灌下,衣被盖出汗。妇人血风,当归酒下;伤寒头痛,葱酒下;常服,茶、酒任下;小儿急慢惊风,量儿大小金银汤磨下。
《万全方》治小儿急慢惊风,化痰镇心。
七宝丹方牛黄(研) 真珠(末,研) 铅霜(各一钱) 腻粉 朱砂(研入,留一半为衣。各二钱) 白附子 天麻 蝎尾(炒,三味各一分) 巴豆(十一粒,去皮、心、膜,纸裹压出油) 水银(三钱,入黑铅少许,火上熔结砂子入)上为末,研匀,煮枣肉研,和丸如粟米大,以朱砂为衣。荆芥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