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妇科秘书
妇科秘书
俟晕止厥回,再去参以除块痛,此要诀也。
从权急救生化汤
治三等血晕,兼化瘀生新。
川芎(三钱)当归(六钱或八钱酒洗)干姜(四分炙黑)桃仁(十粒去皮尖)炙草(五分)荆芥穗(四分炒黑,汗多忌用)枣二枚,水煎服。劳倦甚及血崩,或汗多形气脱而晕,加人参三钱,肉桂四分,急服一、二帖,其效如神,决不可疑参为补而缓之。
从权急救加参生化汤
治产后形色脱晕。
人参(三钱)川芎(二钱)当归(四钱酒洗)干姜(四分炙黑)桃仁(十粒去皮尖)炙草(五分)荆芥(四分炒黑,汗多忌用)枣二枚,水煎服。血块痛甚,加肉桂七分;汗多加麻黄根一钱;如无块痛,加蜜炙黄一钱以止汗。
加参生化汤
(附大补回阳生化汤)人参(二钱)川芎(四钱)当归(八钱酒洗)干姜(四分炙黑)炙草(五分)桃仁(十粒去皮尖)枣二枚,水煎服。此方产后诸危急症通用。一日夜须服三、四帖,方能接绝之气。如产后三日内,块痛未除,俟元气稍复,已有生意,当去参,仍服生化原方。虚脱、厥逆、汗多,加人参三、四钱;脉与形俱脱将绝,必用此方频灌;汗多、身热、气短,加人参;左尺脉弱,亦加人参;汗不止,三、四剂后,加蜜炙黄一钱。一方:川芎、当归减半,名大补回阳生化汤,治新产厥症,枣引,速煎二服即效。若厥症作渴,佐以生脉、五味饮代茶,以救津液,则渴减厥回。
滋荣益气汤
治血块痛止而厥。
人参当归(各二钱)川芎白术(土炒)黄(蜜炙各钱半或一钱)熟地(二钱)麦冬(八分或一钱去心)炙草(四分)五味子(十粒)川附子(五、六分或一钱制)水煎服。汗多加麻黄根、炒枣仁各一钱。
血脱气脱神脱三症论
产后暴崩为血脱。气短似喘为气脱,妄言妄见为神脱,三症虽有气阳血阴之分,于精散神促无异,比前晕症,治可少缓,亦危症也。若非大药急方频服,失之者多矣。倘误为气实痰火妄治,鲜有不殒生者。若势急,并宜用加参生化汤,补中寓行,免致血虚之失。其血脱患崩一症,由冲任已伤,气血未复,或因劳役惊恐,或因恶露未尽,固涩太速,以致停留,一旦复行,然经血大来。当审血气而辨血色之红紫,视形色之虚实。如血多紫色有块,乃当去之,败血也,其少腹必胀满,按之而痛,止之反能作痛,或致淋沥,此不可言崩,只服生化汤几帖自愈。如鲜红之血大来,乃惊伤心,不能主血;怒伤肝,不能藏血;劳伤脾,不能统血。
血不归经,血脏有伤,当以崩症治之。崩非经病,产妇得之,是为重虚,犹不可忽。故宜急治,用荆芷治崩汤。若有血块痛而形色脱,或有汗,或气促,宜服加参生化止崩汤以益气,使阳生而阴血自旺,非十灰散之可止者。如血块痛止,或产后半月外崩症者,又宜滋荣益气止崩汤,或升举大补汤,少佐黄连坠火,宁血归经,或用曾生升举大补汤亦妙。亦有小腹空痛,不可误认有瘀,察其下血少而无紫块者是也,当以崩治,宜重用熟地。若小腹满痛不已,而脉实大紧数者,此肝经已竭,肝气随败矣,难治。《医通》有治产后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用《千金》伏龙肝汤治之。其气脱短气似喘一症,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不能营运,独聚于肺,肝肾不接,故令呼吸短促,语言不相接续,有似于喘,实非喘也。夫肺受脾气散精,生脉而通水道、呼吸,所以清肃上下,调和荣卫而为平人。若值产后血亡气穷,浮脱于上,孤阳绝阴,无根将脱之兆,最为危候。惟大进参、附,或可得生。世有妄论痰火实症,反用散气化痰之方,治之必死。有块痛者,当用大补回阳生化汤,连二三服。世人多疑参助喘不用,致不救者多矣。况同芎、归、黑姜,不知、术万无有失。要知人生于气,气壮则根本固,而藏源者敛纳于下,营运者强健于中,何有为喘为胀之虞。考《全书》,贞元饮亦治似喘妙药也。如无块痛,当用续气养荣汤最妙。或倍参补中益气汤,少佐熟附,助参以治气脱,摄气归元亦可。如气虚兼寒者,宜大补元煎,或理阴煎主之。其神脱妄言妄见一症,因心肝脾三阴血少,而神魂无根据也。然有谵语郑声之分,甚至发狂等症,统归于妄耳。其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或言日用寻常之事,或如见鬼状,昏不识人,语言不休,此谵语之谓也。若虚甚而声转无力,言语不能接续,有头无尾,一两句即止,或重言叠语,说过又说,或如造字出于喉中,若郑声之轻怯,此郑声之谓。其精气衰夺,更甚于谵语矣。若夫产后气血暴竭,而心神失守,故语言无伦,肝魂无根据,则瞳妄见。况心为五脏之主,目乃百脉之官,虚症见于心目,则十二官各失其职可知矣。是以视听言动,皆成虚妄。当论产期块痛有无,先后施治,方为得法。若分娩儿下之后,块痛未止者,宜服宁神生化汤。确知瘀血不行,合失笑散同服;如痛止者,则服宁心定魄茯神汤,连进大补十数剂,生气养血,安神定志,服至元足,其病始愈矣。或以生地易熟地,而清心火,宁君主之官亦可。
荆芷治崩汤
治产后血崩,其色鲜红。
川芎(一钱)归身(四钱)干姜(二分炙黑)荆芥穗(六分炒黑)炙草(四分)白芷(五分)枣,煎服。
加参生化止崩汤
治产后血块痛,鲜血崩,形色脱,或汗多,或气促。
人参(二三钱)归身(四钱)川芎(二钱)干姜(炒黑)炙草(各四分)白芷荆芥穗(炒黑各五分)桃仁(十粒)
滋荣益气止崩汤
治产后无块痛,或半月外崩症。
人参川芎黄(蜜炙,各一钱)白术(土炒)生地(各二钱)当归(四钱酒洗)陈皮黄连白芷荆芥(炒)升麻炙草(各四分)枣(二枚)水煎,入童便温服。惊悸加柏子仁一钱,炒枣仁一钱,身热,倍加参、,去黄连。
升举大补汤
治产后日久,血崩不止,或崩如鸡蛋大,或去血片。宜大补脾胃,升举气血,少加镇坠心火之剂,并治老壮妇人崩淋。
人参(二钱)黄(一钱蜜炙)熟地(二钱)白术(土炒)当归(酒洗,各二三钱)防风(三分)荆芥(炒黑)羌活升麻白芷陈皮黄连(炒)黄柏(炒褐色)炙草(各四分)
《千金》伏龙肝汤
治劳伤冲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脐腹冷痛,口干食少。
伏龙肝(如弹子大,七枚)生姜生地(各一两五钱)甘草艾叶赤石脂桂心(各六钱)分四服,日三夜一。
宁神生化汤
治产后块痛不止,妄言妄见,未可用、术者。
人参(二钱)当归(三钱酒洗)干姜(炙黑)炙草(各四分)茯神柏子仁川芎(各一钱)桃仁(十粒)益智仁(八分)陈皮(三分)枣(二枚)龙眼肉(五个)水煎服。
恶露不止论
产后恶露不止,非如崩症暴下之多也。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渐成虚劳。当大补气血,使旧血得行,新血得生,不可轻用固涩之剂,致败血聚为瘕,反成终身之害,十全大补汤主之。如小腹刺痛者,蒲索四物汤主之。如产后月余,经血淋沥不止,宜用升陷固血汤。《全书》云:因血热者,宜保阴煎、清化饮。因伤冲任之络而不止者,宜用固阴煎加减用之。若肝脾气虚,不能收摄,而血不止者,宜寿脾煎。若气血俱虚,而淡血津津不已者,宜大补元煎。若怒火伤肝,而血不藏者,宜薛氏加味四物汤。若风热在肝,而血下泄者,宜一味防风散。以上诸治法,与《济阴纲目》理同,血崩门亦可参看通治。
蒲索四物汤
治产后恶露不止。
当归(一钱半)川芎(八分)熟地(二钱)白芍(酒炒)延胡(醋炒,各一钱)蒲黄(七分炒)干姜(五分炒黑)产后忌芍药,而此方用之,审恶露不止四字,则产日已久矣,故不忌。
升陷固血汤
治产后月余,经血不止,陷下者举之。
当归川芎熟地白芷升麻血余炭(各一钱)水煎服。
保阴煎
治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症。
生地熟地芍药(各二钱)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各一钱五分)生草(一钱)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服。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三钱;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属。此方芩、连、栀、柏等类,当于产后日久,方可用之。
固阴煎
治阴虚滑泄,带浊淋遗,及因虚不固,此方专主肝肾。
人参(随宜)熟地(三五钱)山药(二钱炒)山萸肉(一钱半)远志(七分甘草水泡,去骨,炒用)炙草(一二钱味子十四粒)菟丝子(二三钱炒香)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
寿脾煎
治脾虚不能摄血等症,及妇人无火崩淋,凡兼呕恶,犹为危候,速宜用此救脾,则统血归源矣。若再用寒凉,胃气必脱而死。
人参(随宜一二钱)白术(二三钱)当归(二钱)山药(二钱)枣仁(一钱半)远志(三五分制)干姜(一二钱炮黑)炙草(一钱)莲肉(二十粒,去心,炒)水煎服。滑脱不禁者,加醋炒文蛤一钱,下焦虚滑不禁,鹿角霜二钱为末,搅入药中服之。
大补元煎
治男妇血气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症。
人参山药(二钱炒)熟地(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杜仲(二钱盐水炒断丝)当归(泄泻者去之)枸杞(各二三钱)山萸肉(如畏酸吞酸者去之)炙草(各一钱)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制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滑泄者,加五味、炒故纸之属。
薛氏加味四物汤
养肝血,清肝火。
熟地当归(各三钱)芍药(二钱)川芎炒山栀柴胡丹皮(各一钱)
气喘论
凡产后,若因风寒外感,邪气入肺而喘急者,必气粗胸胀,或多咳嗽,自与气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当疏散中兼补为主,宜金水六君煎,或六君子汤。若单以寒邪入肺,气实、气壅而本无虚者,宜六安煎,或二陈汤加苏叶之类主之。又有瘀血入肺,必面黑发喘,与气短似喘大不相同,用二味参苏饮治之。或有气虚血痰泛上者,用六君子调服,失笑散亦效。
恶露不下论
凡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包络挟于宿冷,或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壅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不下也。宜温暖活血,则血自行,此必小腹胀满,刺痛无时,宜用血症黑神散,予每治此症,用生化汤倍桃仁,调失笑散,生新行瘀,频以黑沙糖冲滚汤,少滴无灰酒服之。如素不饮,或恐发晕,即不加酒亦可,每每获效。又或因脾胃素弱,中气本虚,败血亦少,气乏血阻,不能尽下,其症乍痛乍止,痛亦不甚,不可用大黄等药攻之,反增别病,加减八珍汤主之,或生化汤多服数帖亦效。
黑神散
(见前卷谵语门)。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
产妇分娩,既已亡血,而又多汗,极危症也。盖汗者,心之液,荣于内为血,发于外为汗。血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脱汗亡阳。其用药与他症不同,但血块作痛,、术未可据加;如倦甚,汗出,形色又脱,速灌加参生化汤,倍参以救危急,毋拘块痛矣。汗止再去参服之。《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多汗不止,必发柔痉,气血俱虚,当用十全大补汤,不应,加附子。予谓:无块痛者当用之。此症若服参、重剂,而汗多不止,及头汗出,不至腰足,难治。
自汗不止,皆由劳伤心神,不能镇守其液,治当健脾胃,散水谷之精以归肺,益其荣卫而虚血归源,灌溉四傍,不使妄行于外而为汗也。亦用加参生化汤,或麻黄根汤,并间用黄、五味煎汤,送六味丸。《医通》云:因外感多汗者,黄建中汤主之。
盗汗者,睡中汗出,醒来即止,犹盗贼之瞰人睡而盗之,谓之盗汗,非自汗可比也。此因亡血阴虚,阳气偏盛。《内经》云:阳加于阴则发汗。治当兼用血分药品,杂病虽用当归六黄汤,然寒而腻膈,又不可治产后之盗汗也。宜止汗散主之。
头汗者,或因湿热,或因瘀血,当审虚实治之。
半身汗出,昔人用二陈合四物,治多不效。以血药助阴;闭滞经络也。此属气血不充,而有寒痰留滞,非大补气血,兼行经豁痰不效,宜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加星、半、川乌。若肥人,多加豁痰行气药;如瘦人,乃气血本枯,夭之征也。
麻黄根汤
治产后虚极,自汗不止。
人参(一钱或二钱)当归(二钱)黄(一钱半蜜炙)麻黄根牡蛎()麦冬(去心)浮麦(各一钱)桂枝(五分)炙草(四分)水煎服。如无块痛,加土炒白术一钱、熟地三钱;手足冷,加熟附子一片,炮姜四分;恶风寒,加防风五分。
黄建中汤
桂枝(一钱)白芍(二钱)炙草(七分)黄(一钱半蜜炙)胶饴(三钱)生姜(三片)枣(二枚)桂枝汤者,和营表药也。倍芍药,加胶饴,便能创建中气,故名小建中汤。以芍药之酸,敛护营血;胶饴之甘,培养中土。能治风木乘脾,寒热腹痛。再更加炙黄,即黄建中汤,治虚劳感寒,发汗自汗,以黄实卫气,使营卫脏腑俱和,而受益多矣。
止汗散
治产后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