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大全良方


  众医用热药及丹药服之,则发烦闷。仆先用败毒散数服加陈米煎,次又用胃风汤加粟米煎,愈。调中汤去大黄,亦疗此证。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凡滞下病之稍久,或欲愈之时,多有咳逆及呕逆之证。然咳逆者,古人所谓哕是也。哕者,胃寒所生,此证最危。其它病亦恶咳逆。如见此证,宜用橘皮干姜汤、半夏生姜汤、丁香柿蒂汤。若阳证咳逆者,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

  仆尝治一痢疾,咳逆不止,六脉沉弱。诸医用药灼艾,皆无效。仆投退阴散,两服愈。

  又尝治许主薄,痢疾愈后,咳逆不止,服诸药无效。遂灸期门穴,不三壮而愈。(其穴在第六卷十五论中)如有呕逆之证,虽经云无阴则呕,然多有胃热而呕,亦有胃寒而生,亦有暑毒而生。如胃热而呕,宜服小柴胡汤、孙兆竹茹汤、芦根汤、官局桔梗汤、竹叶石膏汤加生姜主之。呕而发渴者,猪苓汤。

  仆尝治一痢后呕不止,六脉虚弱,此胃寒而呕。又似暑毒凝于胃脘,投《局方》香薷丸,愈。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橘皮干姜汤

  治哕。

  橘皮 通草 干姜 桂心 甘草(各四钱) 人参(二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半夏生姜汤

  治哕欲死。

  半夏(一两一分,洗) 生姜(二两,切)

  上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分为二服。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丁香柿蒂汤

  治咳逆。

  丁香(十粒) 柿蒂(十五个)

  上 咀,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橘皮竹茹汤

  治哕逆。

  橘皮(二两) 竹茹(一升) 甘草(二两) 人参(半两) 半夏(一两,汤洗)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六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生姜橘皮汤

  治干呕哕,若手足厥冷者。

  橘皮(四两) 生姜(半升)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退阴散

  本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沉细,头痛腰重,连进三服。小小伤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内同煎,入盐一捻。阴毒伤寒,咳逆煎一服,细细热呷便止。

  干姜 川乌上等分,为粗末,炒令黄色,候冷捣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半盏服。

  卷之八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猪苓汤

  治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猪苓 赤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候胶消尽服。

  孙兆竹茹汤(方见第六卷)、芦根汤(方见第六卷)、小柴胡汤、官局桔梗汤、竹叶石膏汤、香薷丸。(以上俱出《局方》。不复重录)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夫妇人脏腑损伤,风邪易入。凡热气在内,令人下血;风气在内,亦大便血色,或如豆汁,腹中疼痛。若粪后下血者,其来远;粪前有血者,其来近。远近者,言病在上下也。妇人面无血色,时寒时热,脉浮弱,按之绝者,为下血也。

  治妇人风虚,大便后时时下血,宜服防风如神散。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防风如神散

  防风 枳壳(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治肠风下血:赤芍药(一两,瓦上烧存性)

  为末,温酒调下二钱。

  又方:枳壳(十五合,每合入巴豆三粒,去壳皮,安在内,以棉裹之。用好米醋于砂盆内煮,候醋干,更加无灰酒煮令糜烂,去巴豆,研成膏)

  以黄 五两为末,入膏内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吞下,酒亦可。

  治痢久不安,下血成片。

  头发(一团,洗,烧灰,研)

  每服一、二钱,新汲水调下。疮疖之毒,以温酒服佳,空心。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木香乌荆丸

  治肠风、酒痢(以上四方出《专治妇人方》)

  木香(一分) 荆芥穗 川乌(炮,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临卧浓煎栗根白皮,酒吞下。忌羊血。

  此同舍处传之,曾服有效。

  又方:荆芥穗 黄 熟地黄 当归 桑耳 地榆 樗白皮 皂角刺 干姜 槐豆 牛蒡子甘草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空心服。

  治肠风下血苍术(不以多少,以皂角浓 汁,浸一夕,次日煮,令水干,焙燥)

  上一味为细末,面糊丸如梧子大。米饮,空心下五十丸,日三。

  经云: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者,二升;三结三升,宜用地榆汤。(骆龙吉方)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地榆汤

  地榆(四两) 甘草(一两半) 缩砂仁(四、七枚)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卷之八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肠风黑散

  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 ,或饮酒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脾虚弱,糟粕不聚,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肛门脱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并皆治之。

  败棕(烧) 木馒头(烧) 乌梅(去核) 粉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温服。

  仆尝治一妇人,便血不止,用煮附丸加五灵脂效。(方见第一卷)

  卷之八

  妇人痔方论第十三

  夫妇人痔 者,皆由酒、色、气、风、食及劳伤经络,其血渗而成之。亦有长年久坐而成者。其痔有五种:肛边疮如乳,出于外,时出脓血者,为牡痔也;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为牝痔也;肛边生疮,痒而复痛者,为脉痔也;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为肠痔也;因便转而清血随出者,为血痔也。治之各有方。

  卷之八 妇人痔方论第十三

  鳖甲散

  治妇人五种痔疾。

  鳖甲 露蜂房 蛇蜕 皮 猪后悬蹄甲(五味烧存性,各二分) 麝香(一分)

  上各研为细末,和药令停,每服一钱。空心,用生干地黄煎汤调下。若肛门有窍肿痛,敷之即愈。忌苋菜。

  《局方》钓肠丸、黑玉丹,服之皆验。

  仆尝治一妇人,久病心焦多怒,遂成痔疾,状如连子、热肿而痛,遂用熊胆入梅花脑子并研,更用猪胆汁调开涂痔立愈。(方出张氏方)

  又方:疗痔热肿痛。(邬解元方)

  蛞蝓大者一、二条(江西名蜒蚰,湖北名石夹子,广州名鼻涕虫)

  研令烂,入研了龙脑一字,坯子半钱。研令停,敷之愈。先以石薜荔煮水,熏洗尤妙。

  (五羊大师赵尚书上汝下暨云:母夫人病此,只用蛞蝓与京墨研涂,亦效)

  卷之八

  妇人脱肛候方论第十四

  夫肛门者,大肠候也。大肠虚冷,其气下冲,肛门反出。亦有因产用力,努 气冲,其肛亦令反出也。

  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收不得。(出《圣惠方》)

  蜗牛(一两,去壳,生研)

  猪脂和,敷之立缩。(《药性论》云:蜗牛有小毒,能治大肠脱肛。《范汪方》云:此螺全似蜗牛,色黄而小,雨后好绿桑叶者佳。孙真人同)

  姚和众治男子、女人、小儿大肠虚冷、肛门脱出。以铁精粉敷之良。(《圣惠方》亦治阴脱、阴肿)

  卷之八 妇人脱肛候方论第十四

  《集验》方

  疗脱肛,历年不愈。以生铁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去铁以汁洗,日再。姚和众治大人、小儿因痢脱肛。鳖头骨烧灰,研取粉扑之(《日华子》云:头骨烧灰疗脱肛)。《图经》同。《药性论》云:鳖头血涂脱肛。

  孙真人疗脱肛:肠头若挺出,一片虾蟆皮,瓶中烧烟熏,功效觉玄微。

  卷之八

  妇人阴肿方论第十五

  夫妇人阴肿者,是虚损受风邪所为,胞络虚而有风邪客之。风气乘于阴,与血气相搏,令气否涩,腠理壅闭,不得泄越,故令肿也。

  卷之八 妇人阴肿方论第十五

  菖蒲散

  治妇人月水涩滞,阴间肿痛。

  菖蒲 当归(各一两,炒) 秦艽(三分) 吴茱萸(半两,制)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

  《经心录》治妇人阴中肿痛不可忍。

  艾叶(五两) 防风(三两) 大戟(二两)

  上锉细。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热洗,日三。切宜避风冷。

  《古今录验》治妇人阴肿或疮烂者。麻黄汤洗方。

  卷之八 妇人阴肿方论第十五

  麻黄汤洗

  麻黄 黄连 蛇床子(各二两) 北艾叶(一两半) 乌梅(十个)

  上细锉。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热洗,避风冷。

  《古今录验》治妇人阴肿坚痛,白矾散。

  卷之八 妇人阴肿方论第十五

  白矾散

  白矾(半两) 甘草(半分,生) 大黄(一分,生)

  上为细末,每用枣大,绵裹内阴中,日两换。

  《肘后方》疗阴中肿痛方。

  枳壳半斤,炒令热,以故帛裹熨,冷即换之。

  《子母秘录》疗阴肿,铁精粉敷上。

  卷之八

  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

  (与第二十三卷第十论通用)

  夫妇人阴痒者,是虫蚀所为。三虫在于肠胃之间,因脏虚,三虫动作,蚀于阴内。其虫作热,微则为痒,重者乃痛也。

  治妇人阴痒,大黄散。

  卷之八 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

  大黄散

  大黄(微炒) 黄芩 黄 (炙,各一两) 赤芍药 玄参 丹参 山茱萸 蛇床子(各半两)

  上为细末。食前,温酒调二钱服。

  卷之八 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

  《广济方》

  疗妇人阴痒不止。

  蚺蛇胆 雄黄 硫黄 朱砂 硝石 芜荑(各半两) 藜芦(二钱半)

  上为细末研停,以腊月猪脂和如膏,用故布作缠子,如指长一寸半,以药涂上,内阴中。日一易之,易时宜用猪椒根三、五两,水煮稍热,洗干拭内之效。

  又方:小蓟不拘多少,水煮作汤热洗,日三用之。

  崔氏方疗阴痒不可忍:杏仁烧作灰,承热绵裹内阴中,日二易之。

  又方:蒜煮汤洗之。一方用枸杞根。

  又方:野狼牙(二两,细锉) 蛇床子(三两)

  上以水三升,煮十沸,热洗。

  又方:取鸡肝,承热内阴中。如有虫,虫当尽下。

  《古今录验》疗妇人阴痒,如有虫状。

  上取牛肝,切取三寸,内阴中。其虫尽入肝内,出之效。猪肝亦得。

  《千金翼》治妇人阴痒脱。矾石散。

  卷之八 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

  矾石散

  矾石为末,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卷之八

  妇人阴冷方论第十七

  妇人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冷也。

  疗妇人癖瘦阴冷。五加皮浸酒方。

  卷之八 妇人阴冷方论第十七

  五加皮浸酒

  五加皮 干姜 丹参 蛇床子 熟地黄 杜仲(制,各三两) 钟乳粉(四两) 天门冬(一两) 地骨皮(二两)

  上细锉,以生绢袋盛,用酒十五升,渍二宿。每服温一中盏,空心、晚食前各一服。

  治妇人阴冷痒方。

  远志(二分) 干姜(生) 莲花(各三分) 蛇床子 五味子(各四分)

  上为细末,先以兔尿涂阴门中,然后棉裹一钱内阴中,热即为效。

  《传心方》治玉门宽冷。硫黄末煎汤洗。

  卷之八 妇人阴冷方论第十七

  《近效》坐导药

  主阴冷,子门痒闭方。

  吴茱萸 葶苈子(炒,各二分) 蛇床子(三分) 没石子(一枚)

  上为末,以棉裹如枣子,内子宫中。

  又方五味子(四两)

  为细末,每用以口中玉泉和如兔屎大,内阴门中,热即效。

  《通真论》疗妇人子门冷。坐药法。

  卷之八 妇人阴冷方论第十七

  坐药法

  蛇床子(四分) 吴茱萸(六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酸枣大。以棉裹内阴中,下恶物为度。

  卷之八

  妇人阴挺出下脱方论第十八

  夫妇人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 气,而阴下脱者。诊其少阴脉浮动,浮为虚,动为悸,故令下脱也。

  《千金翼》疗妇人阴挺下脱。当归散。

  卷之八 妇人阴挺出下脱方论第十八

  当归散

  当归(炒) 黄芩(各二两) 牡蛎(二两半) 皮(一两,炙焦) 赤芍药(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暖酒调下,米饮亦可。

  又方:当归(三两) 败酱(二两) 独活 白芷 地榆 白矾(各半两)

  上细锉,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稍热洗。

  《广济方》 治状同前。

  皂角(去皮弦子,炙焦黄) 半夏(炒令黄) 大黄 北细辛(各一两) 蛇床子(一两半)

  上为细末,薄绢袋盛如指长,内阴中,日二易之。

  又方:蛇床子(五两) 乌梅(十四枚)

  上锉,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热洗,日五次。

  又方:川乌 白芨(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