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
治妇人骨蒸劳,四肢无力,每至晚间既热,两颊红色,食饮不下,心神烦躁。
天灵盖(酥炙) 安息香 地骨皮 当归 山栀子仁 人参(去芦) 贝母(去心) 黄连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槟榔(各一两) 鳖甲(醋炙) 北柴胡 生干地黄 赤茯苓 麦门冬(各一两半) 阿魏上为粗末,以童子小便一大盏,桃、柳枝各七寸,姜五片,葱白五寸,药四钱,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獭肝丸
治妇人骨蒸劳热,体瘦烦疼,不欲饮食。
獭肝(一具) 鳖甲(醋炙) 北柴胡(各两半) 朱砂 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川升麻 天灵盖(酥炙) 犀角屑 栀子仁 地骨皮 知母(各一两) 黄 (三分)
甘草(半两) 麝香(一分,研)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温水下三十丸,无时候。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黄丸
治妇人骨蒸烦热,四肢羸瘦,疼痛口干,心躁不得眠卧。
黄 麦门冬(去心) 茯神 北柴胡 甘草 生干地黄(各一两) 酸枣仁(炒) 郁李仁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枸杞子 人参(去芦) 黄芩(各三分) 百合 枳壳(去穣,麸炒) 赤芍药 知母(各半两) 鳖甲(二两,制)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清粥吞下三十丸,无时候。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煞鬼丸
治妇人骨蒸,传尸劳瘦,鬼气伏连。(以上出《圣惠方》)
麝香(三分) 犀角屑 木香 白术(各一两) 鬼箭羽 虎头骨(酥炙) 天灵盖(酥炙) 辰砂 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雄黄(各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水下二十丸。此药避瘟疫,亦可带之。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鳖甲煎
治劳。(见《专治妇人方》)
雄鳖(一个,重一斤者)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北柴胡 贝母(去心) 知母(各四两)
上除鳖外,诸药细锉。以好酒五升入锅内,将活鳖在中,以药和停围定,上用板子、石压定,令鳖在药内吃酒,药候来日却以慢火煮,候酒尽为度。却取鳖令患人吃尽;次将鳖甲用醋炙黄,入在前项诸药内焙为细末,用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用米饮吞下三十丸,无时候,日五服。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麦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赤茯苓 当归 干漆(生) 鳖甲(醋炙) 常山 大黄(煨) 北柴胡 白术 生干地黄 石膏(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小麦五十粒,煎至六分,食后临卧时温服。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苏东坡云:此黄州吴判官方。疗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极效。麦煎散甚多,此方吴君宝之如稀世之珍,其效可知。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筒骨煎
治诸虚劳疾,羸瘦乏力,腰背引痛,心烦喘嗽,唾脓呕血,顽涎壅盛,睡卧有妨,胸满气促,夜多盗汗,发焦耳鸣,皮寒骨热,一切五劳七伤、骨蒸等候,并皆疗治。(许元林先生方)
地骨皮 粉草 北柴胡 前胡 乌药 麻黄(不去节) 干葛 青蒿 苦梗 知母 天仙藤 北黄芩(各一两) 人参 生干地黄 秦艽 鳖甲 黄 (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酒一分,猪筒骨一茎,炙焦分为四服。桃、柳枝各七寸,杏仁五粒,去皮尖,捶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加乌梅半个尤妙。
一方加当归、白芍药。
华佗方大灵,治传尸,明月丹方。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明月丹
雄黄 木香(各半两) 天灵盖(炙,一两) 轻粉(一分) 鳖甲(醋炙,一两) 兔屎(二两)
上为末,用法酒一大升,大黄半两为末,熬膏入前药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传尸劳肌瘦面黄,呕吐,咳嗽不定。先烧安息香,令烟出吸之。不嗽非传尸也,不可用此药。
若烟入口,咳不能禁止,乃传尸也,宜用此药。五更初服,勿令人知,以童便共酒一盏化一丸服;如人行十里久,必吐出虫,状如灯心,细长及寸;或如烂瓜李,又如虾蟆,状各不同。未效,次日再服,以应为度。
治诸劳,《苏沈良方》明月丹。
兔屎(四十九枚) 砂(如兔屎大,四十九枚)
上细研,生蜜丸如梧桐子大。以甘草半两碎之,水浸一宿取汁,五更初下七丸,勿令病人知。劳药下后频看,若有虫,急打杀,以桑火油煎使焦,弃急水中。三日不下,更服,须在月望前日服。忌见丧服,色衣、妇人、猫犬之类。后服治劳补气药,取瘥。(沈内翰云:威愍孙元规藏此方,数能活人。江阴万融病劳,四体如焚,垂困。一夜梦人,腹壅一月如大盘,明烂不可正视,逼人心骨皆寒,已而悸寤。俄顷扣关,乃威愍使人遗之药,服之遂瘥。
问其名,则明月丹也,始悟向之所梦。大体此药最治热劳,又云伤寒烦躁、骨热,皆能治疗。一方有硼砂等分)
解劳、生肌、进食,活血养心。地黄煎丸。(有人云甚妙,华佗方)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地黄煎丸
生地黄汁 杏仁汁 生姜汁 藕汁(各五升) 薄荷汁 鹅梨汁(各一升) 法酒(二升) 沙蜜(四升)
上慢火熬成膏,入后药:北柴胡(去芦,三两) 木香 人参 茯苓 山药 柏子仁(去皮,炒,研) 远志(去心) 枳实(去穣,麸炒) 白术(各一两) 秦艽 苦梗(半去芦,各二两) 麝香(半两,研) 熟地黄(洗,焙,酒蒸,四两)
上为末,以前膏子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甘草汤下二十丸。
治骨蒸寒热。《名医录》云:睦州杨寺丞有女事郑迪功。女有骨蒸肉热之病,时发外寒,寒过内热附骨。蒸盛之时,四肢微瘦,足跗肿者,其病在五脏六腑之中,众医不瘥。因遇处州吴医看曰:请为治之。只单用石膏散服之,体微凉如故。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石膏散
(方见《灵苑方》)。
真石膏(不以多,以研令极细)
上新汲水和服方寸匕,取身无热为度。(《外台秘要》、《本草》同)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青蒿散
治男子、妇人肢体倦疼,虚劳寒热。(《灵苑方》)
青蒿,八九月间成实时采,去枝梗,以蒿用童子小便浸三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
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温服。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青蒿鳖甲煎丸
治骨蒸劳,退热解肌,进食。(出《博济方》)
九肋鳖甲(一个) 北柴胡(二两) 甘草 杏仁 桔梗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药(各一两) 胡黄连 宣连(各一分) 官桂 木香(各半两) 麝香(一字) 酥蜜(各三两)
上十四味同为细末,用青蒿一斤,童子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青蒿汁约二升以来漉去青蒿不用,入酥、蜜再熬成膏;冷后入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米饮亦得,日进三服。如秋后合时,更入桃、柳枝七茎,此药甚妙。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逍遥散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白茯苓 白术 当归(去芦,酒浸半日,微炒) 白芍药 北柴胡(去苗,各一两) 甘草(炙,两半)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煨生姜一块,切片,薄荷三叶,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无时候。
治妇人手足烦热,夜卧多汗,肌肉黄瘁,经候不调,四肢烦倦,心胸满闷,状如劳气。
枳壳散。
卷之五 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枳壳散
枳壳(去穣,麸炒,二两) 半夏曲 赤芍药(各一两) 柴胡 黄芩(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块,擘破,枣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候五心烦热、及身体壮热、潮热退,方续服。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夫妇人血风劳者,由气血虚损,经候不调,外伤风邪;或内挟宿冷,致使阴阳不和,经络否涩,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又有因产后未满百日,不谨将护,脏腑虚损,百脉枯竭,遂致劳损之疾也。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人参荆芥散
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忪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 痛, 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荆芥穗 人参 桂心 生干地黄 北柴胡 鳖甲(醋炙) 酸枣仁(炒) 枳壳(制) 羚羊角屑(别为末) 白术(各七钱半) 川芎 当归 防风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无时候,日二服。
常服除一切风虚劳冷、宿疾。孕妇休服。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鳖甲丸
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羸瘦,疼痛,经脉不利,饮食无味,渐加虚困。
鳖甲 紫菀 桂心 川芎 防风 川牛膝 当归 秦艽 人参 桃仁 琥珀(各一两)
麝香(一分) 黄 赤芍药 虻虫(制) 水蛭(制) 鬼箭羽 白术 羌活(各三分) 熟干地黄(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温酒吞下三十丸。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琥珀丸
治血风虚劳,上热下冷。或发动即心中烦躁,困乏无力,不美饮食,醋心,口疮,月水不调,肌肉黄瘁,腹痛肠鸣。或有气块攻冲;或时作寒热,头旋痰逆,手足麻痹,大宜常服。
(出《博济方》)
琥珀 当归 木香 川芎 防风 槟榔(各四分) 三棱(炮) 干姜(炮) 桂心(各五分) 吴白术(洗) 柴胡 人参(各二分) 青皮 吴茱萸(洗,炮,炒黑) 全蝎(炒)
附子(炮) 草豆蔻 赤芍药 柏叶 白芷(各三分) 桃仁(去皮尖,炒) 败龟(醋炙)
鳖甲(各六分) 天麻(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午前、近晚更进一服。如觉暖,近晚不须服。如腹内块积攻筑,于鳖甲、桃仁、槟榔、三棱各加一倍为妙。忌生冷、葱、苋菜、毒鱼等物。
治妇人血气虚劳,四肢少力,肌肉黄瘁,多困减食,遍身酸疼。真邪相击,心腹撮疼。
香甲散。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香甲散
木香 干姜(各三分) 鳖甲(醋炙,二两) 牡丹皮 赤芍药 橘红 桂心 人参 茯苓熟地黄 秦艽 柴胡 白术(炒) 当归(炒) 附子(炮,去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如烦渴心躁,入乌梅一两,同杵为末。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地黄煎
治妇人血风劳,心忪,发热不退。(出《经验方》)
生干地黄 熟干地黄上二味等分,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入水相和,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用地黄汤下,或只茶、酒、醋汤下亦可,食后、日三服。觉脏腑虚冷,早间先服八味丸一服。(不可谓地黄性冷,沮洳坏脾。大概阴虚则发热,盖地黄大能补阴精血也)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荆芥散
治血风诸般疾,产后并宜服食。久服诸疾除去。
荆芥 雀脑芎(各三两) 当归 人参(各半两) 桂心 牡丹皮 羌活 防风 苦梗 大腹子 甘草 蒲黄 白茯苓 枳壳 浓朴 半夏 杏仁 款冬花(各三分) 附子(炮) 干地黄 鳖甲 白芍药 北柴胡 黄 (各一两) 干姜 木香(各半分) 沉香(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荆芥煮散
治妇人血海虚冷,手足烦疼,颊赤口干,背甲劳倦,寒热往来,咳嗽痰涎,饮食进退,血经不调,多惊盗汗,胸膈不快。但是风劳气冷,并皆治之。
荆芥穗(四两) 北柴胡 秦艽 白芷 黄 (各二两) 当归 莪术 川芎 麦门冬 白茯苓 人参 白芍药 沉香 海桐皮 枳壳 熟地黄 甘草 酸枣仁 木香 槟榔(各一两) 鳖甲(制) 白豆蔻 桂心 苦梗(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钱三片,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无时温服。如极虚,去槟榔。
每日二服,临卧服尤佳。忌生冷、动风、甜物。腹有颗块,服之便消。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如圣散
治妇人所禀血气不足,不耐寒暑,易冒疾伤,月水不调;久而心虚,状若心劳。四肢易倦,筋骨少力,盗汗易惊,或时不宁,五心烦热,肌肤不长,间作头昏,饮食无味,胸膈不利;或产前、产后受病,并可服之。
北柴胡 白茯苓 甘草 熟地黄 人参 当归(各一两) 鳖甲 胡黄连 沉香 知母(各半两) 桑寄生 干葛(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乌梅一个,枣二枚,麦门冬数粒,煎至八分,无时候。
卷之五 妇人血风劳气方论第三
乞力伽散
治血虚肌热。又治小儿脾虚蒸热、羸瘦,不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