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女科指掌
女科指掌
十六味保元汤
补骨脂管仲(各三钱)黄巴戟人参(各二钱)小茴香温石斛山药茯苓独活莲须当归(各一钱)黄柏升麻甘草(各七分)杜仲(二钱)加桂圆肉水煎。
锁精丸
补骨脂白茯苓五味子青盐(各等分)为末酒糊丸,空心服五十丸。
固精丸
牡蛎()龙骨北五味桑螵蛸菟丝饼茯苓韭子(炒)白石脂酒糊丸淡盐汤下七十丸。
单方
鲤鱼一尾去肠不去鳞,入油发一团,泥固,炭火存性,去泥,为末,陈酒调服一钱。鹿角霜末服。
女子漏下积年不断危困方
鹊重巢柴烧灰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一月愈,频年产鹊者是。
[卷之一 调经门] 调经方
生地黄丸
生地(四两,摘碎晒干)赤芍(二两)柴胡黄芩秦艽(各一两)炼蜜丸桐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日三服。
柏子仁丸
泽兰叶(二两)柏子仁牛膝卷柏(各一两)加续断(二两)熟地(三两)炼蜜丸饮下三十丸。
卫生汤
黄(三钱,蜜炙)当归白芍(各二钱。酒炒)甘草(一钱)水煎。
通关散
猪牙皂(一钱)细辛(二分)麝香(少许)为末搐鼻取嚏。
仓公散
皂荚(一钱)藜芦(五分)雄黄(三分)枯矾(少许为末)吹鼻取嚏。
白薇汤
白薇当归人参甘草
八珍散
防风川芎生地细辛石菖蒲人参朱砂薄荷
苏合香丸
诃黎勒白术香附犀角朱砂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丁香麝香荜茇(各二两)安息香(为末酒熬膏)龙脑苏合油(各一两入安息膏内)为末,安息香膏加炼蜜和丸,温酒化服,姜汤亦可。
八宝丹
琥珀没药当归赤芍细辛(各一两)朱砂(五钱,另研)冰片麝香(各二分)炼蜜丸,芡实大,石菖蒲汤化服一丸。
琥珀调经丸
香附(一斤,四制)艾叶(八两,醋制)琥珀(五钱,另研)四物(各二两)醋糊丸,饮下七十丸。
乌骨鸡丸
八珍加沉、木香香附砂仁浓朴海金砂柏叶姜蚕将鸡去毛、肠、头、足、翅,入药在鸡肚内,酒煮烂去骨,炙用其药,肉捣晒重磨,余汁打糊丸。
乌鸡丸
蛤粉炒阿胶谷芽麦芽苏木龙衣艾叶用艾铺石臼中,一层艾一层药,铺讫用火缓缓烧过存性,以钵盖口,令密勿通风,待冷取出,为末丸服。
鹤顶丹
艾叶(五两,醋煮)牡蛎()龙骨(各三两,)当归(二两)附子(一两炮)赤石脂(三两研)醋糊丸,石脂为衣,乌梅汤下五十丸。
四物三补丸
四物黄芩黄连黄柏山栀香附荆芥穗龟板炙为末炼蜜丸。
滋血汤
四物汤加人参黄山药茯苓
当归饮
四物加白术黄芩地榆阿胶涩少四物汤加木香炮姜甘澜水煎,空心顿服。
固经丸
白芍黄柏黄芩龟板(醋炙)香附(醋炒黑)樗根白皮(酒炒焦)酒糊丸。
芩心丸
条芩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七次,为末醋糊丸,空腹酒下七十丸。
拱辰丹
孙琳方,葛丞相夫人年少时服之有效。
鹿茸(酥炙)山萸肉当归(各四两)麝香(三钱)酒糊丸,每服七十丸,温酒淡盐汤任下。
加味柴胡汤
小柴胡汤加红花、牡丹皮
[卷之一 调经门] 经病疼痛方
交加地黄丸
生地(一斤,捣绞去汁,以姜汁浸晒干)生姜(一斤,捣绞去汁,以汁浸生地渣,姜渣以生地汁浸晒干)当归延胡索川芎白芍(各一两)香附(八两)乳香(炙一两)木香(一两)桃仁人参(各五钱)醋糊丸,汤下七十丸。
交加散
生地生姜(各一斤,以姜汁浸生地,生地汁浸姜渣,晒干)当归白芍桂心延胡蒲黄(各一两)红花没药(各五钱,为末)温酒调服三钱。
失笑散
蒲黄五灵脂同炒为末,淡醋汤服二钱,或用砂糖拌服,或用醋糊丸服。
温经汤
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蓬术甘草丹皮牛膝生姜
八物汤
四物加木香槟榔苦楝延胡索
抑气散
香附茯苓陈皮甘草延胡索
小琥珀散
当归乌药蓬术(醋炒)为末酒调二钱服。
八珍汤
加延胡索香附炮姜
瓦垄子丸
瓦垄子(红色醋淬七次)香附桃仁丹皮川芎川大黄当归红花酒糊丸。
玉烛散
四物合调胃承气汤。
加味五积饮
苍术浓朴陈皮甘草芍药人参半夏枳壳香附白芷桔梗麻黄当归川芎茯苓肉桂木香加姜木瓜入盐少许水煎。
趁痛饮
虎骨防风白芷续断白术本茯苓白芍甘草当归姜枣
琥珀散
当归身赤芍蒲黄官桂三棱蓬术熟地丹皮甘菊刘寄奴(各一两)加乌药、延胡索、黑豆一升、生姜八两同丹皮、赤芍、寄奴、棱、蓬以米醋四升煮豆烂,晒干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大能止痛,故名琥珀散。
三神丸
橘红(二两)当归延胡索(各一两,醋煮)酒糊丸,艾汤下百丸。
[卷之一 调经门] 经病发热方
茯苓补心丹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陈皮桔梗前胡半夏干葛茯苓甘草枳壳紫苏生姜
大造丸
紫河车(一具,米泔净去红筋,砂锅煮烂捣)败龟板(童便浸,酥炙,二两)黄柏(盐酒炒,一两五钱)杜仲(二两,盐炒)牛膝(二两)地黄(三两,酒煮,入砂仁六钱)茯苓(二两)天冬(一两二钱,去心)麦冬(一两二钱,去心)五味(七钱)加当归(二两)为末,捣河车、地黄膏,少加米糊丸,每服八十丸。
莲子清心饮
莲肉黄芩麦冬车前子茯苓黄柴胡地骨皮人参甘草
天王补心丹
当归天冬柏子仁枣仁北五味(各一两)人参茯苓桔梗丹参远志元肉(各五钱)生地(四两)黄连(二两)炼蜜丸朱砂为衣,灯心汤下三十丸。
桃仁承气汤
大黄桃仁甘草芒硝桂枝
六神汤
四物加黄地骨皮
益阴地黄丸
六味加当归北五味
补血汤
黄(一两)当归(五钱)水煎。
[卷之一 调经门] 崩漏方
备金散
香附(四两,醋炒黑)当归(二两,炒)五灵脂(一两,炒)饮调三钱,服加炒荆芥,醋炒地榆,名乌金散。
黑地黄丸
苍术(半斤米泔浸黑芝麻同炒)熟地(八两)北五味(四两)炮姜灰(二两)枣膏捣丸汤下七十丸。
[卷之一 调经门] 经闭方
玉烛散
四物加大黄芒硝甘草
三和汤
四物加大黄芒硝黄芩山栀连翘薄荷甘草
二气丸
大黄(四两,为末,醋熬膏)当归白芍(各二两,为末)大黄膏丸汤下三十丸。
千金桃仁丸
桃仁(一两,炒)大黄芒硝虻虫(五钱,炒黑)醋熬大黄膏丸空服,酒服五十丸,下恶血如鸡肝。
血极膏
大黄(四两)为末醋熬成膏如鸡头大,每服一丸,酒化开服,大便利一、二行,经脉自下,一加当归、香附,酒下五十丸。
琥珀散
乌药(三两)当归(二两)蓬术(一两,醋炒)为末酒下三钱。
当归散
当归蒲黄穿山甲(各五钱,炙)朱砂(一钱,另研)麝香(少许)为末酒服二钱。
乌贼骨丸
乌贼骨(四两)茹(一两)为末雀卵丸小豆大,每服十丸至五十丸,鲍鱼汤以干厌饮咽之。
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当归知母银柴地骨乌梅
[卷之一 调经门] 积聚瘕方
天冬钟乳酒
钟乳粉(四两)天门冬五加皮干姜蛇床子丹参熟地杜仲续断(各三两)地骨皮(二两)酒十五斤渍饮。
千金方
吴茱萸内牛胆中,阴干百日,每用二七枚绵裹,齿嚼碎,内阴中,良久热如火。
猪膏发煎
猪膏(八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煎之发消药成,分二次服,病从小便出。
养荣汤
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远志五味子甘草黄陈皮
长生活命丹
人参(二钱)姜(二片)麦芽(五分,炒)莲子(八个)锅焦饭(研末)上四味水煎,每一种调饭末三五匙服,最能开胃,治产后脾虚伤食,或误服消导,大伤脾胃,不能饮食。
[卷之三 胎前门] 胎前用药大法
【歌】
妇人初妊最难看,恶食贪眠或嗜酸,母病则须先疗母,因胎即便把胎安。
【论】
王海藏曰:安胎之法有二,如母病以致动胎,但疗母而胎自安也。若胎气不固,或有所触动以致母病者,宜安胎则母自愈矣。胎前气血和平则百病不生,若气旺而热,热则耗血而胎不安,治当清热养血为主,惟在起居饮食调理得宜,绝去嗜欲,安养胎气,虽有别症,总以安胎为主。
[卷之三 胎前门] 胎前有三禁
【歌】
胎前三禁要须知,利水相煎汗下时,只为厥阴为祖气,若能不犯始为奇。
【论】
张洁古曰:妇女天癸未行属少阴,天癸即行属厥阴,天癸既绝属太阴。故治胎前从厥阴者,是祖气生化之原也。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下二焦。谓之三禁者,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若发汗则同伤寒下早证,利大便则脉数而动于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而胃中枯燥,用药能不犯此三禁,则荣卫和而寒热自止矣。
[卷之三 胎前门] 胎前药忌群队
【歌】
胎前最忌药成群,识者须将气血分,气病惟宜枳壳散,血虚内补可为君。
【论】
张子和曰:治妇人病必先问月水及娠,不可纯用破气行血之药,恐伤胎于疑似之间也。许学士曰:妊娠惟在抑阳助阴,然胎前药最忌群队,倘阴阳交错,别生他病,唯南山道士枳壳散所以抑阳,四物汤所以助阴,但枳壳散少寒,单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患,以内补丸佐之,则阳不致强,阴不致弱,阴阳调和而胎自安矣。
【方】
内补当归丸
当归(三两)熟地(二两酒蒸)宜加杜仲续断山药砂仁(炒)蜜丸服。
[卷之三 胎前门] 胎前宜健脾养血开郁补肾
【歌】
脾肾虽分先后天,阴阳气血总相兼,瘦人过动宜清理,自汗滋阴合自然,怒气伤肝常呕逆,胎元不运懒多眠,惟宜开郁安胎气,养血和中疾自痊。
【论】
脾为后天之长,肾为先天之原。有孕则碍脾,以致运化迟而生湿,湿生热,故用白术以健脾燥湿,黄芩以清热安胎,此形瘦血热,营行过疾,胎常上逼,过动不安,食少面黄,倦怠无力者宜之。若火旺口干,发热自汗,烦躁腹痛者,又宜生地、归、芍以养血也。若性急多怒,形实气盛,面黑胸满,呕逆腹痛,胎常不运者,又宜砂仁、香附以开之。肾为冲任之根,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肾虚腰软,脚膝无力,又宜六味丸去丹皮加杜仲、续断。故健脾、养血、开郁、补肾,治虽不同,然五行相生,循环无端,一以贯之。总之使其气血和平,无过不及而已。
【方】
安胎饮
陈皮茯苓藿香砂仁当归紫苏甘草白术黄芩大腹皮姜(三片)水煎服。恶阻倍藿香、陈皮加半夏。胸膈不宽加枳壳去白术。恶寒倍苏叶,生姜,去黄芩。虚烦加麦冬、知母去白术。子肿加山栀、木通倍腹皮。咳嗽加桑皮、麦冬去白术。子淋加木通、淡竹叶、茯苓。头痛加川芎、羌活、防风。腰痛加杜仲、续断、补骨脂。痢疾加黄连、木香、木通。胸腹痛加香附、白芍、延胡。泄泻加泽泻、白术、茯苓。伤寒无汗加羌、防,去苓、术。寒热往来加柴胡、苏、姜。伤食加枳壳、砂仁,去苓、术。误服毒药加知母、白扁豆。胎动不安倍当归、砂仁。胎不长加参、、归、术。下血加阿胶、艾叶、芎、归。胎太盛加黄杨脑、陈皮。胎气上逼加砂仁、苏梗。不眠加茯神、枣仁、竹叶。胎气下坠加川芎、续断。血虚加白芍,熟地。
疟疾加柴胡、知母。胎欲坠加续断、杜仲、芎、归。临产加川芎、当归。
[卷之三 胎前门] 安胎饮加减活法
【歌】
安胎饮里紫苏甘,大腹砂仁桔藿堪,芩术归苓姜水煮,胎前诸症可相参。恶阻停痰半夏宜,茯苓甘草藿陈皮,砂仁大腹同香附,苏叶生姜功最奇。胸满心疼号子悬,葱头枳壳可同煎,砂仁大腹甘苏叶,白术黄芩应避嫌。口渴虚烦加麦冬,茯苓竹叶及防风,山栀知母归生地,补血生津有大功。肿胀皆因湿热多,健脾利水自安和,木通苓泽姜皮术,大腹陈皮及炒莎。腰痛皆因肾气虚,须防孕子绝衣裾,地黄杜脂芎山药,续断当归总载书。咳嗽原来属肺家,要分虚实莫涂鸦,虚将天麦阿胶等,实用苏陈桑杏砂。往来寒热属于肝,血少风邪勿误看,四物八珍医血弱,柴胡加减疗风寒。食伤水泻损于脾,下痢稠粘作热医,热则香连丸可治,四苓香附茯陈皮。不眠惊悸属于心,怔忡虚烦汗不禁,远志枣仁龙眼肉,茯神柏子及人参。触犯胎元动不安,缩砂末服是神丹,或兼佛手同生地,胶艾加之治血干。大抵胎前宜四物,川芎用早恐升提,地黄泥膈须加减,顺气和中勿执迷。
[卷之三 胎前门] 脉法
《内经》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又曰:妇人足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又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秦越人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不绝者,有妊也。崔紫虚曰:阴搏于下,阳别于上,气血调和,有子之象。手之少阴其脉动甚,尺按不绝,此为有孕。少阴属心,心主血脉,肾为胞门,脉应于尺,或寸脉微,关滑、尺数,流利往来如雀之啄,或诊三部,浮沉一止,或平而虚,当问月水,妇人有病而无邪脉,此孕非病,所以不月。齐仲甫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王叔和曰:脉平而虚,妊子法也。诊其脉左少阴动甚者,妊子也。夫少阴心也,心主血。足少阴肾也,肾主胞门,大抵少阴经左手属心,右足属肾,下主乎尺,尺中按之不绝者,有妊也。亦有元虚而微细濡弱或伏者。《脉诀举要》曰:男女之别以左右取,左疾为男,右疾为女,沉实在左,浮大在右,左男右女,可以预剖。盖左脉疾胜于右是为男,以男属阳居左,胎气钟于阳,故左胜。右脉疾胜于左是为女,以女属阴居右,胎气钟于阴,故右胜也。大抵沉实者为男,沉细者为女,右尺浮大者,固知其女,左尺浮大者,大约多男,沉细是女,沉实是男,即所谓诸阳为男,诸阴为女也。右尺浮大为女,左尺浮大为男,即所谓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也。又曰:中指一跳一止者,一月胎。二跳二止者,二月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