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用小便不拘多少,约两桶一担,先以清水 好皂角浓汁,以粗布滤去滓,每小便一入皂角汁一盏,用竹篦志搅,令转百千匝乃止,直候小便澄清,白浊者皆定底脚。徐徐清水不用,只取浊脚,并作一满桶,又用竹篦急搅百余匝,更候澄清,又辟去清者不用,十数担不过取浓脚一二斗。其小便须先布滤过,勿令有滓。取得浓汁,入净锅中熬,刮下捣碎,再入锅内以清汤煮令化,乃于筲箕内布筋纸两重,倾药入纸筲箕内淋过,取淋下清汁锅熬干,又用汤煮化,再根据前法淋,直候色如霜雪即止,乃固济砂盒内歇口火 成汁,倾出,如药未成,更 一两遍,候莹白玉色即止。细研入砂盒内,固济顶火四两,养七昼火尤善,再研,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或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心服,阳炼日午服,阴炼各一服。一名还元丹。昔有人得瘦疾,且嗽,万方不效,服此暂愈。
又有病颠眩,腹鼓日久,渐加喘满垂困者,亦服此即痊。此法极省力,只一小锅如金石,永不曝润,与常法功力不侔,久疾只数服便效。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用小便三五石,夏月虽腐败亦堪用,分置大盆中,以新水一半以上相和,旋转搅数百匝,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浊脚,又入新水同搅,水多为妙,又澄去清者,直候无臭气,澄下秋石如粉即止。曝干刮下,如腻粉光白粲然可爱,再研以乳,男儿乳,和如膏,烈日中曝干,如此九度,须拣好日色乃和,盖假太阳真气也。第九度即以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安神养气,补填骨髓,起弱扶衰,润泽肌肤,聪明耳目,久服乌髭发,固细字,心力不倦。
巨胜子 补骨脂(酒浸,焙) 柏子仁(去壳,另研) 甘菊花 肉苁蓉(酒浸,焙) 楮实子白茯苓(去药同研) 山药(以上各一两) 肉桂焙干)
上为细末,春夏白沙蜜,秋冬蒸枣肉,入胡桃肉十枚,去皮同药末于臼内捣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菟丝子(酒浸一宿,捣作饼,焙干,秤二两) 远志(去心,焙,秤一两) 干山药 白茯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盐酒或盐汤送下,日进三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一名延年丸) 育神养气,强力益志,及治风劳气冷,美颜色,乌髭发。
枸杞子(焙) 覆盆子 车前子 甘菊花(去梗) 生地黄(焙) 地骨皮 何首乌 巴戟天(酒浸,焙) 菟丝子(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巨胜子蒸九次,曝九次,每取二合,用汤浸布裹 ,去皮再研,水滤取汁,煎和粳米煮粥食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风虚,益颜色,令人体健,气力强壮。
薯蓣 熟地黄 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 附子(炮裂,去皮脐) 菟丝子(皮) 五味子 柏上各一两)
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四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下元伤惫,驻颜悦色。
黄狗脊骨(一条,两头去两节,截为五段,用 砂一两,细研,以浆水一升调浸,取令消化作水,下脊骨,在汁中浸三宿,后用炭火炙干,再以汁刷之,汁尽为度,研为细末) 鹿茸牛膝(椒(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和前狗脊骨末,用枣肉五两,酥一两相和,搜捣一月,其精温暖,两月精结实,三月精秘不泄,益颜色,壮筋骨,百病不生。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点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去万病,通神明,安五脏,延年驻颜。
枸杞子(取汁三升) 生地黄(取汁三升) 麦门冬(取汁三升) 杏仁(去皮尖,研如膏,一升) 人参(捣为末,三两) 白茯苓(去黑皮,研为末,三两)
上为银锅内,慢火先熬前四味如稀饧,后入人参茯苓末,待煎候如膏,以瓷器盛之,每服半匙,空心温酒化服,日二。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缩小便,美颜色。
白茯苓(去黑皮,四两,细碾为末) 白面(一斤,另顿) 青盐(一匙) 人参(不犯铜铁上为粗末,用水二大碗,煎至一碗,与茯苓白面和匀,如臂大,文武火烧熟,三日服一料,半年之后,当减三料,每月止服七料,又半年再减三料,每月止服四料。若两日一次见小便,是效也,如此不必常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聪耳目,除风湿,润肌肤,久服令人身轻体健,百苍术(用米泔水浸,逐日换水,浸三日,取出,刮去黑皮,切作片子,曝干,用慢火炒,令黄色,研为细末,一斤)
茯苓(蒸过,去黑皮,研为末,半斤)
上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或临卧白汤送下。别用白术末六两,甘草末一两,和匀作汤点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百花上露饮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麋鹿骨煮汁,酿酒饮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桃蠹食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小麦苗,作 汁吃。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 花水研朱砂末服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强壮筋骨,滋补丹田,安定魂魄,温暖下元,添精补髓,悦色驻颜,祛健,长生不老,益寿延年,不问男子归人,并宜服之。
白茯苓(去皮) 柏子仁(另研) 干山药 密蒙花 甘菊花(去梗) 云母石(火 )
覆盆石脂(另研) 金铃芎续断(去芦) 石斛(去根) 菟苗) 肉苁蓉(酒浸一宿) 荜茇 紫菀(去芦)
芦) 鹿茸(去毛,酥炙) 茴香 黄 (去芦) 巴戟(去心) 附子(炮,去泻(煨) 乌药上为细末,炼蜜和捣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日进三服,至六十日见效。按方云:薛侍郎便经泥川,见一女子将一老人捶之,因诘其故。女子曰:乃外家之子也。薛问汝年几何?答曰:外家年六十七岁。昔随伯父隐于华山,一日归,见外家夫妇年老无子,手足不遂,令服此药,至一百日,身体轻健,气力加倍,手足顿愈,变为童颜,一年乃有此子。薛曰:愿闻此方,女子遂以此授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升降水火,育神益血,久服延年,令人不老。
嫩鹿茸(二两,酥炙) 附子(二两,炮,去皮脐) 柏子仁(别研) 茯神(去木) 牛膝(枣仁(微炒,别研) 熟煮,去心,不用甘草,以上各一上为细末,蒸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聪耳目,补心神,安脏腑,填骨髓,理腰脚,能久立,发白更黑,耄者还少。诸麋角丸方,凡有一百一十方,此特出众方之外,容成子煎服而羽化。
麋角取当年新角,连脑顶者为上,看角根着痕处亦堪用,退角根下平者不堪。夫造此药,取角五具,或四具三具,二具一具为一剂,先尖一大寸,即各长七八寸,取势截断,量把镑得,即于长流水中,以竹器盛悬浸十宿。如无长流水处,即于净盆中满着水浸,每夜易换,即将出削去皱皮,以利镑镑取,白处至心即止,以清粟米泔浸两宿。初经一宿,即干握去旧水,置新绢上曝干,净择去恶物粗骨皮。及镑不匀者,即以无灰美酒于大磁器中浸经两宿,其酒及器物随药多少,其药及酒俱入净釜中,初用武火煮一食久,后即又着火微煎,如蟹目沸,以柳木篦长四尺,阔三指,徐徐搅,不得住手,困则易人,时时更添美酒,以成煎为度,煎时皆须平旦,下手不得经两宿,仍看屑如稀胶,即以牛乳五升,酥一片,以次渐下后项药。仍以麋角一条,炙令黄为末,与诸药同制之。
槟榔 通草 秦艽 肉苁蓉 人参 菟丝子(酒浸两宿,别捣待干) 甘草(以上各一两上捣为末,如不要补,即不须此药共煎。又可一食时,候药似稀稠粥,即止火,少时歇热气,即投诸药末相和搅,令相得,仍待少时,渐稠粘,堪作丸,即以新器盛贮,以众手一时丸就,如梧桐子大,若不能众手丸,就旋暖渐丸,亦得。如粘手,着少酥涂手。其服饵之法,空腹以酒下之,初服三十丸,日加一丸,加至五十丸为度,日二服,初服一百日内忌房室。服经一月,腹内诸疾自相驱逐,有微利勿怪,渐后多泄气能食。患气者加枳实青木香,准前各一大两。若先曾服丹石芍药,即以三黄丸食上压令宣泄。如饮酒食面,口干鼻中气粗,眼涩,即以蜜浆饮之,即止,如不止,加三黄丸使微利。如此一度发动,以后方始调畅。
服至二百日,面皱自展光泽,一年齿落更生,强记身轻若风,日行数百里;二年常令人肥饱少食,七十以上服之,却成后生;三年肠作筋髓,预见未明;四年常饱不食,自见仙人,三十以下服之不辍,颜一定而不变。修合时须在净室中,勿令阴人鸡犬孝子等见,妇人服之尤佳。
昔道士戴宁古,于城市中遇一醉人,召饮遗一诗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徒用说,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血。约九月于峨眉山相见,宁古如期而往,果然于太虚岩下见之,授以修养之术。曰:子血气动荡,虚且竭矣。宜先服麋角丸,使血气有补,筋骨壮盛,乃可用此术。宁古始悟斑龙之句。服之逾年,体轻色润,寿至一百七十岁,故留此方以谕后人。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用枸杞子不拘多少,逐日旋采择红熟,去嫩华子,拣令洁净,便以无灰酒于净瓮内浸至两月为度,用蜡纸封固紧密,勿令透气,候日数漉出,于新竹器内盛贮,旋于砂盆内研令烂细,以细布滤去滓,不用即同前渍药酒与药汁搅匀,量银锅内多少升斗作番次,慢火熬成膏,切须不住手用物搅,恐粘底不匀。候稀稠得所,倾出,用净瓷器贮之,勿令泄气。每日早晨,用温酒半盏化开二大匙服,夜卧再服,至百岁身轻气壮,积年不废,可以羽化。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诗曰:一乌二术三茴香,久服令人寿命长;顺气搜风轻腰膝,驻颜悦色鬓难苍;空心温酒盐汤下,谁知世上有仙方。
川乌(一两,去皮,锉如骰子大,用盐半两同炒黄,去盐) 茴香(三两,炒香) 苍术(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日进二服。忌猪羊血。昔有人年八十髭发皆黑,云自三十以后,日进此药一服,自不变白。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如有人抱一切危疾,及瘫痪痛楚,久在枕床,旦暮斋心服之,灵神必护能还精安魂魄,顺五脏,和六腑,添智能,乌髭发,去八邪。一名还精丹。
四肢少力,口干气虚,神乱,骨节疼痛,毛发焦枯,一名护命丹。此药禀天府仙岩间,有醉翁降临居处,立便去邪,一名延龄丹。如有恶疾,居体不安食少进,或寐不安,或痛连筋骨,或十生九死,服之是疾皆除,驻悦颜色,耳目,四肢强健,延年益智,功效不可具述。
枸杞子(《仙经》云:此药是星之精,益血海,足筋骨,补气安神) 甘菊花(《仙经》云:是木之精,服以聪明耳目,去头湿手软,利九窍,通三焦,去萼用) 远志(消胃肠痞闷,去精,益胃安开心神,去邪,轻身延年) 覆盆术(《仙经》云:是太阴之者,其药一百年一生,入小肠,神明,暖下元,补虚利小便) 地骨(治湿香港脚,腰膝疼痛,去芦头,酒浸七日)
断(治五劳七伤) 何首乌(性温无毒)
上各用本土所生者,逐件择洗,各等分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服一月,百病不生,服一年至二年,返老还童,颜貌若莲花,是病皆除,元是神仙之术。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下元虚败白浊,若摩一丸,腰下如火,二丸血脉舒畅,三丸颜色悦泽,十丸气全精足,骨髓坚定。
母丁香 木香 朱砂 藿香 附子 干姜 沉香 桂心 生硫黄 枯矾 雄黄 杏仁(别研) 吴茱萸 陈皮(以上各二钱) 轻粉(别研) 麝香(别研,各一分。)
上为细末,入杏仁轻粉麝香同研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用老姜一块,切碎煎滚汁,倾在盏内,将一丸浸汁中良久,化研如膏,令人手蘸药于腰上摩之,至药汁尽为度,逡巡腰上,热如火,但是诸虚之证,并皆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