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
上酒须用混浊煮酒二升,带浮蛆酽酒最佳,搅入青盐制用。先制蛤蚧椒皮茴香,干却,制虾米,以酒尽为度。候香熟,取前三味同和匀,用南木香粗末二两同和,乘热收入瓷器内,四围封固,候冷取用,每用一勺,空心细嚼,盐酒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暖元脏,驻颜。
麋角(一副,水浸一七日,刮去皱皮,镑为屑,盛在一银瓶内,以牛乳浸一日,如乳耗更约浓三寸,上安瓶,更用大麦周遭填实,露瓶口,不住火蒸一复时,如锅内水耗,即旋添热汤,须频看角屑,看烂如面相似,即住火取出,用细筛子漉出乳,焙干,每料用干角屑八两附子(炮裂,去皮脐) 山芋(各三两)
上为细末,蒸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用温盐酒送下。一方炼蜜为丸。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但是阳虚气弱之证,并皆治之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上锉散,分作三服,水二盏,姜十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无光,小便频数,不思饮食。
嫩鹿茸(半两,多用一两,去毛切作片) 干山药(一两,为末)
上以生薄绢裹,用官酒一瓶,浸七日后,开瓶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再将酒一瓶浸,吃了却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内用之,极妙。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滋补下元,调顺诸气,能令阳事壮健,饮食加进,其功异乎诸药。其方得人所传,用无不效。
沉香 木香 青盐(各一两) 川楝子(肉,用青盐炒) 枳壳(去穣,酒浸麸炒) 巴戟(许炒,小茴上为细末,入别研药末和匀,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用好酒送下,以干物压之,大有神效,忌食生葱萝卜豆粉诸血,恐泄其真气也。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诸虚不足,阴阳道衰,滋阴气,悦容颜。
杜仲(三两,去粗皮,切碎,用生姜汁一两,同蜜少许拌炒,断丝) 破故纸(盐炒) 小茴胡桃(二上为细末,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浊酒送下,以干物压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益真气,精虚惫,下元伤竭,脐腹 痛,两胁胀满,饮食减少,肢节烦疼,腰腿沉重,行步艰难,目视茫茫,夜梦鬼交,遗泄失精,神气不爽,阳事不举,气虚肠鸣,大便自利,虚烦盗汗,津液内燥,并宜服之。
鹿茸(酥炙) 丁香 木香 茴香(炒) 黄 (蜜炙) 山药 石斛 干姜(炮) 木通(油炒) 青盐 天雄(炮) 官桂(去皮) 肉豆蔻 川牛膝(酒浸,焙) 鹅管石(火,酒淬) 葫芦巴(炒)
子(去核) 马兰花 熟地黄(酒浸,焙) 破故浸,焙) 荜澄茄(各二钱半) 麝香(三字) 沉香(不见火)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宋孝宗赐新安郡王吴珍,传吴武穆挺,传逆羲,有提辖兼修合药局官周礼,被罪放罢,押付兴化府中军,入队使唤,吴彦是时任中军统制,年三十七,患虚惫冷病,为饮酒过多,食牛冻所伤,服此药三十五年,间服养气丹,今髭发不白,皆此药之功。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服之令人血气充盛。
上以生鹿血和酒服之。昔有人服鹿血酒云,得于射生者,因采捕入山,失道数日,饥渴将痿顿,获一生鹿,刺血数升饮之,饥渴顿除,遂觉气血充盛,异常人,有效。其服饵刺鹿血,酒和饮之更佳。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以利耳目。
上以鸡头实三合,煮令熟,去壳,研如膏,入粳米一合,煮粥空心食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上以葡萄酿酒服,取藤汁酿酒亦佳,狗肉汁酿酒大补。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虚益血脉。
补骨脂(微炒,别捣) 附子(炮裂,去皮脐) 葫芦巴(微炒) 白槟榔(炮锉) 巴戟(去心,各一两) 沉香(半两)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以酒一升别研,如酪,于银石器中,熬五七沸,次入白蜜二两,又煎五七沸,入安息香半两,以酒半盏研细,滤入煎内,次入补骨脂末,熬成膏上五味为细末,以煎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生姜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凡人中年之后,急务建助秘真之术以代,残年不衰矣,每日一服,至老无痿之不可具述。
桑螵蛸(微炙黄) 晚蚕蛾(微炒) 蛇床子(微炒) 紫稍花 鹿茸(酥炙黄) 川茴香(炒)
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子(一对,炭火烧赤,醋淬七次,上为细末,用酒煮薄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及晚食前各一服,其功不可言也。如作末酒调服亦可。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真气,去风冷,通血脉。
附子 天雄 乌头(各一两) 钟乳粉(一分)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两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血益精。
金樱子(名山石榴,干了以草鞋筛内擦刺令净,捶破去子,切焙,四两) 缩砂(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益精生血,补心肾。
秋石(一两) 白茯苓 人参 当归(酒浸) 龙骨( ) 山药(以上各半两) 鹿茸(二两为衣,一半入药)
上为细末,鹿角煮酒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诸虚百损,生精补血。
鹿茸(火燎去毛,切片) 肉苁蓉 牛膝(洗) 熟地黄(洗) 当归(洗) 巴戟(去心) 续香(炒,火) 杜仲(去皮,苍术(八两,米泔水浸丝子(八两,洗去沙土上为细末,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日进二三服,常服甚妙。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真阳不足,脾肾虚寒,下焦伤惫,脐腹疼痛,两胁胀满,手足麻痹,目遗泄失精,精神不爽,阳事虚弱,小便滑数,气虚肠鸣,大便自利,耳内常鸣,久壮肾气,助真阳,补虚损,散寒湿,养气血,大补元阳。
麋角饼子 鹿角霜(各半斤) 鹿茸(酒浸) 石菖蒲(九节者) 钟乳粉 覆盆子 石斛蛇床子茱萸 柏子仁(研煮,焙干) 泽泻(以上各二两)
皮) 五味子(洗净) 人参(去芦) 槟榔 葫芦巴芦) 细辛(以上各一两) 破故纸(酒浸,炒香) 远志(去心) 天门冬(膝(酒茴香(炒)
上各制度,捣为细末,用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加至六七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一名苍龙丸) 此方成都府崔磨去无子,欲服此药,修合未服,而崔先已卒。有老奴七十之上,腰脚疼痛,曲脊而行,褚氏与此药服之。其老奴语褚氏曰:自服此药,深有灵验,诸病悉痊,房事如少壮之人。于是与褚氏通,后有孕。一日褚氏事显,其家母视之,切究其由,得其实道,打死此老奴,因折其腿,骨髓皆满如金色,多试有效,故是名曰老奴丸木香(五钱) 灯心(二钱) 大蜘蛛(七个) 胡桃肉(另研) 荜澄茄 车前子(炒)
马兰故纸(酒浸) 桑螵蛸(酒苁蓉(酒浸) 菟丝子(酒蒸) 蛇床子 白心) 远志(去心) 当归(以上各二两) 沉香(七钱) 干黄(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洒送下,七日见效,无妇人者勿服,此药专兴阳事。如善解者,饮凉水三口。年高气衰,虚耗风湿,腰脚疼痛,并宜服之,此药最灵验。添精补肾虚,去冷除风湿,扶经更起阳,老诚好修合,秘密莫传扬,假之保元气,延寿得安康。一方无桑螵蛸当归沉香。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元气,壮筋骨,固精健阳,通和血脉,润泽肌肤,延年益寿。
菟丝子(酒浸透,蒸熟,碾作饼,晒干碾末,三两) 肉苁蓉(酒浸,切焙) 晚蚕蛾(酥再用酒浸一宿蛸(炒香) 白龙骨 蛇床子(二两,水淘净,用枣三两同煮,枣熟去枣,焙干,以秤一两) 干莲花蕊 乳香(另研) 鹿茸(去毛,酥炙) 丁香 木香(以上各半两) 麝香(二钱,另研)
上除乳香麝香菟丝子末外,一十二味同为细末,将前菟丝子末,用浸药酒二升,文武火熬至一半,入荞麦面一两,用酒调匀,下膏子内搅匀,次下乳香麝香,不住手搅匀,轻沸熬如稠糊,放冷,此膏子都要尽,恐硬,入酒少许,与前药末和成剂,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空心用温酒入炒盐少许送下,静坐少时,想药至丹田,以意加减丸数。
如阳道衰精滑者,空心临卧各进一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证同前。
腽肭脐(一对) 鹿角胶 鹿角霜(研) 麋茸(以上各二两) 熟地黄 葫芦巴 菟丝子((酒浸) 小茴香(炒) 天雄钱,研) 麝香(一钱,研)
上先将腽肭脐酒浸一宿,煮烂捣成膏,将浸药酒化麋鹿胶霜同为膏,次下另研乳香麝香朱砂乳粉末,其余药修制了亦研为细末,再于乳钵内同研千百下。别用羊白腰子三对,羊白脊髓五条,酒煮熟,烂研为膏,同腽肭脐麋角胶搜拌药末,成剂得所,若稍干,入酒糊些少,同搜和入臼内,捣三五千杵,丸如梧桐子大,窨一宿,慢火上焙干,用无油罐子盛用,浓纸密封罐口,每服三十丸,加至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壮筋骨,益血脉,悦颜色。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三两) 牛膝(去苗,用酒浸三宿,洗净晒干,四两) 石斛(去木香(以上各蓉(酒浸,去皱皮,炙) 磁石汁熬为膏)
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暖下元,壮筋骨,久服令人强健,悦泽颜色。及治因感湿阳气衰绝,并宜服补骨脂(五两,微炒香,捣为细末) 白蜜(四两) 胡桃肉(二两,研如泥)
上将蜜胡桃肉同熬如稀饧,后入补骨脂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一方炼蜜和匀如饴,盛磁器中,旦日以温酒化服一匙,熟水亦得。久服延年益气,忌芸苔羊血。
《删繁本草》注云:补骨脂今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唐·郑相国。自序云:予为南海节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湿,伤于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服乳石补益之药,百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舶主李摩诃,知予病状,遂传此方。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颡固请,遂服之。经七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验,十年二月罢都,归录传之。
破故纸十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即入前药,更以好蜜和搅,令匀如饧糖,盛于磁器中,旦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便以饭压之,不饮酒人暖熟水调服亦可。弥久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但忌食芸苔羊血,余无所忌。此物本自外蕃,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蕃人呼为补骨脂,语讹为破故纸也。妇人服之亦佳。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风气,补元阳,活血脉,壮筋骨,润肌肤,聪耳目,延寿KT ,驻容颜,久服则身轻。
黄 (锉炒) 天南星(炮) 羌活(去芦) 香子(炒) 地龙(去土) 骨碎补(炒) 防风附子(炮) 附子(炮,去皮脐) 萆 (以浸,切焙) 何首乌(去黑皮) 覆盆子(去蒂) 蜀椒(拣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以上各一两) 木鳖子(去壳,三分)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或茶酒任下。男子久冷,元气虚惫,脚手疼痛等疾,皆可服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肾虚,补元脏,除诸风,益脾肾。
乌头(一斤,炮裂,去皮脐,入米泔浸七日,逐日一换水,七日了,别捣生黑豆末一斗,以水二石煮乌头,切作片子如钱大,渐添豆末入水,自平旦煮至黄昏,取出豆末,止将乌头片子于长流水内浸半月,出热毒,日满取出阴干,入青盐三两,同捣为末) 牛膝(半斤,酒浸再蒸候软如泥,于砂盆内烂研)
上以乌头牛膝末入苁蓉膏杵如丸,如两皂子大,每服一丸,细嚼酒下,日二三服,永绝脾肾冷气。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男子下焦虚冷,真气衰弱,泄痢腹痛,气短不食,老人元气衰弱虚冷,脏腑脚冷痛沉重,饮食减少,手足逆冷不能忍者,此灸方其功不能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