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
中恶霍乱(附论)
治霍乱,干呕不止。
薤白(切细,一握) 生姜(切细,半两) 陈皮(去白,三钱)
上用水二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温二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霍乱,呕哕不止。
橘皮(汤浸,去白) 甘草(炙,各一两) 枇杷叶(拭去毛,炙黄,二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附子(炮,去皮脐) 白矾(各三两) 桃枝(切细,三握) 葱根须(切细,三握) 垂柳(上以水三斗,煎三二十沸以来,看冷暖淋多时为妙,如急即加醋五升,同煎用之。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霍乱转筋,淋足。
附子(一枚,去皮脐) 生椒(绵裹) 生姜(切碎,各一分) 葱(半斤,切碎)
上以水一斗,煎三两沸,入磁盆中,滤去滓,以盐浆解之,冷热得所,淋洗立瘥。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霍乱转筋入腹。
上用盐三合,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浸青布塌转筋上。一方煮令灼灼尔渍手足,在胸胁者汤洗之,入腹者,倒担病患,令头在下,腹中平乃止,剧者引阴,阴缩者必死。一方用极咸盐汤,于槽中暖渍之。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转筋入腹,气急烦渴上用木瓜二个,切破,以水五升,煎取三升,取青布浸汤中,用裹转筋上。如无木瓜,用枝二两煎亦得,或木瓜煮汁服亦可。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上用吴茱萸木瓜等分为末,温酒调服。
治沙子绞肠,危急之甚上用黑神散,以童子小便调服,如不止,再服立愈。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有一证,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之绞肠沙。今考此证,乃名干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而致。急用吐法,此法救人不一。
上用盐半盏,以热汤数碗泡盐,令患人饮尽后,却以鸡羽扫咽喉间,实时吐所饮,盐汤出尽,其证即愈。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上吐下泻,心腹 痛,水食不下。
糯米(一百二十粒) 生姜(一块)
上作一处捣细,用新汲水解服。如仓卒无药,掘地坑投水搅之,待澄,取清饮之亦可,名地浆。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霍乱已死,腹中尚有暖气。
上用盐纳脐中,灸二七壮,仍灸气海穴。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霍乱转筋。
上用蓼一把,去两头,水煎熏洗。一方用陈蓼。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中恶霍乱(附论)
治霍乱转筋入腹。
上以盐多用煎汤渍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论曰:诸虚《难经》所谓五损,因虚而致损也,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皆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夫人有五脏,要在乎心与肾而已。二者何?盖心属火,火降则血流通,四肢和畅,肾属水,水升则精满,神气盛而肢体和,则病不生。《素问》云: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能保惜,乃知固养之道。或失调理,或心肾有亏,左阳升而不升,右阴降而不降,禀赋素弱,寒暑劳役,或色欲过度,俱能损耗真气,以致肌体羸瘦,腰膝无力,小便频而又涩,目眩耳聋,遗精自汗,甚则虚火上攻,面红喘满,遇热难禁,或下部湿热所袭,变生诸证,此皆虚劳之病。尽力谋为,劳伤乎肝,应乎筋极;曲运神机,劳伤乎心,应乎脉极;意外过思,劳伤乎脾,应乎肉极;预事而忧,劳伤乎肺,应乎气;极矜持志节,劳伤乎肾,应乎骨极。此五劳应乎五脏之劳极。然精极者五脏六腑之气衰,形体皆极,眼视无明,齿焦发落,体重耳聋,行履不正,邪气入于六腑,厥于五脏,故成精极。大抵虚损劳极之脉多弦,治疗之法,随其虚实冷热而调之。精极者当补其精,《素问》所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年分门列,大略如此。若能保养,不妄作劳,精神俱备,所以天年庶百岁乃去。不能谨守,不知持满,难保天年。临病之际,在乎详审。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此药性温补,常服主血壮脾胃。
人参(去芦) 肉桂(去粗皮) 熟地黄(酒焙) 白芍药 川芎 茯苓(去皮) 川当归(去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前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羸乏少力。此药大生气血,补益营卫。
黄 (去芦,三钱) 白芍药(四钱) 肉桂(去粗皮,一钱半) 甘草(炙,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远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元阳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脉沉微,大小便滑娄。凡中风涎潮,不伤寒阴证,皆可服之。
大川乌(炮,去皮脐) 附子(炮,去皮脐) 天雄(炮,去皮脐,各三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十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自汗加肉桂浮麦各一钱,气逆者加沉香一钱,胃冷者加丁香胡椒各半钱。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营卫失调,血气不足,积劳虚损,形体羸瘦,短气嗜卧,欲成劳瘵。
当归(去芦,酒焙) 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 黄 (炙) 人参(去芦) 肉苁蓉(酒浸)
芎白术 半夏(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空心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积劳虚损,四肢倦怠,肌肉消瘦而少颜色,汲汲短气,饮食无味。
人参(去芦) 当归(去芦) 陈皮(去白) 黄 (蜜炙) 桂心(去粗皮) 白术(炒) 甘草(各七分半) 远志(去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遗精者加龙骨一钱,咳嗽者加阿胶一钱。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男子诸虚不足,妇人亡血,一切虚损。
鹿茸(酒炙) 黄 (蜜炙) 肉苁蓉(酒浸) 杜仲(炒去丝) 白茯苓(去皮) 当归(酒浸子白术(煨) 半夏(汤泡七次)
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空心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强阳补肾,益精气,壮筋骨。
肉苁蓉(四两,酒浸三宿,切焙干。其味甘酸咸,其性温。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调五脏,养肌肉,健腰膝,益精血,令人有子)
仙茅(一两,糯米泔浸三宿,用竹刀刮去皮,于槐木砧子上切,阴干。其味辛,其性温。主丈夫虚损,妇人失血无子,久服通神养志,壮筋骨,益肌肤,长精神,明眼目)
远志(一两,去心。其味苦,其性温。主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能,聪耳明目,强志,久服轻身不老,驻颜益精,补阴壮气)
鹿茸(一两,刮去毛,酥涂炙黄色。其味甘酸,其性温。治男子腰肾虚冷,脚膝少力,夜多异梦,精溢自出。助阴)
续断(一两,捶碎去筋脉,酒浸一宿。其味苦辛,其性温。主助气,润血脉,补不足)
蛇床子(一两,微炒。其味辛,其性温平。主男子阴痿湿痒,久服轻身,好颜色,强阴,令人有子)
巴戟(一两,去心。其味辛甘,其性温。主男子阴痿,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香子(一两,舶上者,微炒。其味辛,其性平。主膀胱肾间冷气,人重之能助阳道)
车前子(一两。其味甘,其性平。微寒,主男子伤中,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利水道)
上为细末,用鹿脊髓五条,去血脉筋膜,以无灰酒一升煮熬成膏,更碾极烂,同炼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养气守神,固精壮阳,补益真气,常服有效。
黑附子(三两,炮) 川乌(二两,炮) 白龙骨(一两) 舶上茴香 补骨脂 川楝子(各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诸虚不足,常服补益五脏,接助真阳,润泽肌肤,强壮筋骨。
川乌(盐炒黄,去盐) 熟干地黄(焙) 秦艽 肉桂(去粗皮) 茴香(酒浸,炒) 五味子洗,焙) 牛膝(酒上为细末,炼蜜和,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大补真气虚损,肌体瘦悴,目暗耳鸣。气血凝滞,脾胃怯弱,饮食无味,并皆牛膝(酒浸一宿,焙干) 干山药(各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浸,焙干)
味子(各一两) 石菖蒲上为细末,炼蜜同蒸,熟枣肉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疗元气虚损,血气不足,耳鸣目暗,腰膝酸疼,肌体羸瘦,饮食无味。
肉苁蓉(酒浸,焙干) 牛膝(酒浸焙) 天麻(去苗,酒浸) 木瓜(去穣,酒浸,焙,各炙) 麝香(二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
远志(去心) 青盐(炒,别碾) 破故纸(炒) 白茯苓(去皮) 益智仁 菟丝子(酒浸)
上为细末,用 猪腰子一个,去膜切细,和酒碾烂,同白面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如小便赤少,车前子煎汤下。心虚精神不定,茯神汤下。如夜间烦躁不得睡,用酸枣仁末调汤下。如心气盛,浓煎麦门冬汤下。一方去石菖蒲,加熟地黄一两,用羊腰子为丸。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下元冷惫,心火炎上,渴欲饮水,或肾水不能摄养,多吐痰唾,及男子消渴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去粗皮,各二两) 牡丹皮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 山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肾经积冷,下元衰败,目暗耳鸣,四肢无力,夜梦遗精,小便频数。常服补肾水。
桃仁(去皮尖,炒) 白蒺藜(炒,去刺) 巴戟(去心) 肉苁蓉(酒浸,焙) 破故纸 茯苓(去皮) 石斛(炙) 山药 萆 白术(各二十四两)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川乌(炮,去皮脐,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肌体消瘦,目暗耳鸣,常服壮筋骨,益肾水。
赤石脂( ) 茯神(去皮木) 山茱萸(去核) 熟干地黄(酒浸,焙) 巴戟(去心) 牛膝(酒浸) 山药(以上各三两) 五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肾气虚损,目眩耳鸣,四肢倦怠,夜梦遗精,常服补益心肾。
菟丝子(酒浸,五两) 石莲肉(二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山药(二两,纳七分打糊)
上为细末,用山药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盐汤任下。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虚劳,益心肾,生精血。
羊膝(酒浸,焙) 白茯苓(去皮) 山茱萸(去核) 舶上茴香(炒) 山药(各一两半) 菟味子 楮实子 巴戟(去心)
炒断丝,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盐汤送下,食前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补虚劳,养血气。
黄 (蜜炙) 当归(酒浸) 熟地黄(洗) 茯神(去皮木) 沉香 木香(各半钱)
麦门冬(去心) 天台乌药 肉桂(去粗皮) 北五味子 半夏(姜制) 酸枣仁 白术人参(去芦) 白芍药 陈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食前服。
卷之二十一 诸虚门(附论)
诸虚通治方
治虚劳自汗。
黄 (蜜炙,六钱) 甘草(炙,一钱) 加白术 白芍药(各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