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十九 呕吐哕门(附论)

  呕吐哕通治方

  治胃寒哕逆。

  石莲肉(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粟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用蜀椒汤送下,哕止勿再服。

  卷之十九 呕吐哕门(附论)

  呕吐哕通治方

  治胃寒呕哕。

  白术(三两半) 半夏(二两,制) 干姜(一两) 丁香(半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时生姜汤送下。

  卷之十九 呕吐哕门(附论)

  呕吐哕通治方

  助脾胃,消导饮食,止吐逆。

  乌梅肉(五钱) 神曲(炒) 麦 (炒,各六钱)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用米饮汤送下。

  卷之十九 呕吐哕门(附论)

  呕吐哕通治方

  开胃进食,止呕吐。

  人参 木香(各三钱) 枳壳(麸炒,一两) 白术(一两半) 陈皮(四钱) 干生姜(二钱上为细末,用荷叶包米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用米汤送下。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内经》云: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河间言:霍乱吐下,湿为留饮痞膈,而传化失常,故甚则霍乱吐泻也。病起于中焦,皆因冒暑中热,或因渴大饮,或饮而过量,或饥而饱食,或食而过度,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时当夏月,风湿 三气应之,故其邪大作矣。风者风木也,内应足厥阴肝木;湿者湿土也,内应足太阴脾土; 者火热也,内应手少阴心火,此三经各为显然之病。经言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热气燥烁于筋,故筋转而痛,应风属于肝也,故诸转筋以汤渍之,而使腠理开泄,阳气散则愈矣,因汤渍而愈,俗反疑于寒也。又言湿胜则濡泻,泻为湿土也,而脾主湿,应湿属于脾也。

  又言诸呕吐逆,皆属于热。王注曰:炎热薄烁,心之气也。心火炎上,胃膈热甚,故为吐,应属于心也,是则风动肝热则转筋,水湿伤脾,则为泻, 热乘胃则为吐,三气杂乃为霍乱。又有干霍乱湿霍乱之分:吐利并作,邪气得出,名为湿霍乱,十存八九;设若不吐不利,挥霍撩乱,邪无所出,名为干霍乱,九死一生。且夫人既有入必有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出者,痞也塞也,此其郁甚而不通也。且东垣发明,木郁则达之,意正谓此也。如饱食所伤,填塞胸中,当吐不吐者死也。《内经·五乱篇》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转,卫气逆行,乱于胸中,是谓大 ,乱于肠胃,则成霍乱。《内经》又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由此观之,虽五味能养五脏,过则亦能伤人之体弱,遂感前证。长沙公论治之法,有所生矣。若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原病式》曰:大法吐利,烦渴为热,不渴为寒,或热吐利,始得亦不渴者,此亡津液,后必渴也。或寒本不渴,若亡津液过多,则燥而渴。

  但寒者脉当沉细而迟,热者脉当实大而数。戴人论此,死生反掌之说为急病,土为风木所克,土化不行也,书以治验,而斥巢氏论因为寒之非,以及方士妄用热剂,误治而死,主以六一散通疗脾胃受伤,风湿 三气为邪,于时宜矣。故言饮食调养之节,大忌饮食太早,谓脾胃极损,不能传化,谷入于胃,则必危矣。病安之后,宜以粥饮渐渐养之。大凡霍乱,脉大者生,沉细而迟、气少不语者,为难治也。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中寒霍乱,呕吐泄泻。

  方见伤寒门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多寒,肉冷脉绝。

  吴茱萸(三钱,炒) 附子(二钱,炮) 桂心(不见火) 当归 甘草(炙,各一钱)

  白芍药 木通 细辛(各半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酒半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中寒,霍乱转筋,手足厥冷。

  方见寒门。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七气郁结五脏之间,互相刑克,阴阳不和,挥霍撩乱,吐利交作。

  半夏(汤泡) 浓朴 白芍药 茯苓(各二钱) 桂心 紫苏 橘红 人参(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头疼不止。

  方见寒门。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吐泻,转筋扰闷。

  酸木瓜(三钱) 吴茱萸(洗炒) 茴香(炒,各二钱) 甘草(一钱,炙)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紫苏十叶,煎一盅,食前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泻痢,并治之。

  方见暑门。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中暑转筋,烦渴引饮。

  方见暑门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暑湿相搏,霍乱转筋,烦渴闷乱。

  藿香 白术 浓朴 陈皮 茯苓 半夏 紫苏 桔梗 白芷 香薷 黄连 扁豆(各一钱) 大腹皮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葱白三根,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吐泻,其效如神。

  即暑门五苓散减桂加苏木煎。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呕吐。

  人参 干姜 白术(各三钱) 甘草(炙,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若为寒气湿所中者,加附子(一钱) 名附子理中汤若霍乱吐泻者,加橘红、青皮(各一钱半) 名治中汤。

  若干霍乱,心腹作痛,先以盐汤少许频服,候吐出令透,即进此药。

  若呕吐者,于治中汤内加丁皮半夏(各一钱) 生姜(十片半)。若泄泻者,加橘红茯苓(若溏泄不已者,于补中汤内加附子(一钱)。 不喜饮食,水谷不化者,再加砂仁(一钱)

  若霍乱呕吐,心腹作痛,手足逆冷,于本方内去白术,加熟附子,名四顺汤。

  若伤寒结胸,先以桔梗枳壳(等分),煎服,不愈者及诸吐利后胸痞欲绝,心膈高起急痛若渴者,再于枳实理中汤内,加栝蒌根(一钱)。

  若霍乱后转筋者,理中汤内加火 石膏(一钱)。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官桂(一钱半)。肾恶燥,去术恐作奔豚,故加官桂。

  若悸多者,加茯苓(一钱)。

  若渴欲饮水者,加术(半钱)。

  若寒者加干姜(半钱)。

  若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一钱)。

  若饮酒过多,及啖炙爆热食,发为鼻衄,加川芎(一钱)。若伤胃吐血,以此药能理中脘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夏秋伤暑,引饮,过食生冷无度,脾胃不和,遂成霍乱之证。

  方见暑门。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烦渴。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栝蒌根 葛根 泽泻 甘草(炙,各五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蜜汤调下。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吐泻,但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回生。

  陈皮(去白) 藿香(去土,各半两)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后,虚烦不得眠。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钱) 淡竹叶(一钱半) 附子(半钱) 半夏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粳米百余粒,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已愈,发热烦渴,小便不利。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去皮) 半夏(汤泡七次) 橘皮 白术(各一钱半) 人参小麦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乌梅少许,同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伤寒杂病,一切吐泻,烦渴霍乱,虚损气弱,保养衰老,及治酒积呕哕。

  白术 茯苓(去皮) 人参 藿香(各半两) 葛根(一两) 木香(二钱半) 甘草(炙,一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白汤调下。如烦渴,加滑石二两,甚者加姜汁,续续饮之,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止吐逆,及治泻后除烦渴,常服调中和气。

  人参(二钱半) 茯苓(二钱) 葛根(一钱半) 藿香 木香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吐利不止。

  丁香 桂心 白术(各半两) 诃黎勒(煨去核)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附子(炮,去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粥饮调下。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吐利,心腹疼痛,气逆手足冷。

  干姜(炮) 桂心(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脐) 草豆蔻(去皮) 木香 高良姜(炒) 肉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冷热不调,霍乱吐泻。

  香薷(一两半) 白扁豆(炒) 零陵香(赤者) 藿香(去梗土) 木香(各一两) 丁香皮(上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温紫苏汤下。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本自胃经,或因胃寒饮水,或伤暑毒,或感湿气,冷热不调,水火相干,阴阳转筋挛痛,经络乱行,暴热吐泻,中焦胃气所主也。察其色脉,随经标本,此治霍法也。

  如头痛发热,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多饮水者,五苓散以散之。如邪稍下者,居阴分则为寒,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以温之。如吐利后有表者,解之汗出,厥者温之。

  如既吐且利,小便利,大汗出,内外热者亦温之。如吐下后,汗出厥逆不解,脉欲绝者,四逆等汤治之。

  如吐泻转筋,身热脉长,阳明本病也,宜和中,四君子汤平胃散建中汤。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 (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三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服。

  如吐泻转筋,头痛自汗,脉虚者,四君子汤加桂(五钱)。

  如吐泻转筋,胁下痛,脉弦者宜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平胃散加木瓜(五钱)亦可也。

  桂枝(二两半) 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 胶糖(半升)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下胶糖两匙服。

  腹中痛体重,脉沉而细者宜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四君子汤(各一两) 芍药 良姜(各五钱)

  同前法煎服。如吐泻霍乱,四肢拘急,脉沉而迟者宜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四君子汤(各一两) 生姜 附子(炮) 浓朴(姜制,各三钱)

  如前法煎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桂枝(一两) 芍药(二两) 甘草(半两) 胶糖(半升) 附子(三钱,炮) 当归(三钱)

  同前法煎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不止。

  丁香 肉豆蔻(去壳) 木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白粥饮调热服,不拘时。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吐利不止。

  枇杷叶(拭去毛,炙)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陈橘皮(去白,焙) 桂心(去粗皮,各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热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霍乱神效。

  良姜 藿香 陈皮(各一两) 甘草(炙,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

  治冒暑伏热,腹痛作泻,或痢,并饮水过度,霍乱吐泻。其证始因饮冷,或饥,或大怒,或乘舟车伤动胃气,令人上吐下泻,吐泻并行,头旋眼晕,手脚转冷,用药迟慢,须臾不救,命在顷刻之间。

  吴茱萸 木瓜 食盐(各半两)

  上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三升,煮令百沸,入药煎至二升以下,倾一盏,冷热随病患服之。卒无前药,用枯白矾为末,每服一大钱,沸汤调服。更无前药,用盐一撮,醋一盏,同煎至八分,温服,或盐梅咸酸等物皆可服。

  卷之二十 霍乱门(附论)

  霍乱通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