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
卷第五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诸方
夫脾与胃。合为受载之府。化谷精气。灌溉身形。二气调平。则四肢安畅。若脏腑虚弱。饮食不消。阴阳交争。冷热相搏。故令脾胃不和也。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中满闷。不能下食。四肢少力。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三分去皮) 赤茯苓(一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术(半两〔二(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饴糖。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满闷。四肢无力。痰逆。不思饮食。藿香散方。
藿香(半两) 诃黎勒(半两煨用皮) 人参(三分去芦头)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半夏豆蔻((一两去粗皮涂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饴糖。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心腹虚胀。痰逆。少思饮食。四肢无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两) 人参(三分去芦头) 赤茯苓(三分) 白术(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木花(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姜枣汤调下一钱。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气滞。不下饮食。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半两锉) 槟榔(半两) 诃黎勒(三分煨用皮) 桑根白皮(半两锉)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赤茯苓(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腹胁胀闷。少思饮食。宜服白术散方。
白术(一两) 草豆蔻(一两去皮) 槟榔(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桂心(二分) 桔梗(茯苓(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腹胁胀满。不能饮食。宜服桔梗丸方。
桔梗(一两去芦头) 白术(一两) 槟榔(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桂心(二分) 干姜(陈橘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姜枣汤下二十丸。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心腹 痛。胁肋气滞。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宜服神曲丸方。
神曲(一两微炒令黄色) 干姜(半两炮裂锉) 槟榔(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归(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生姜橘皮汤下二十丸。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不利。三焦闭塞。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赤茯苓(一两) 桂心(一两) 干姜(半两炮裂锉)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两)槟榔(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胃冷热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宜服诃黎勒丸方。
诃黎勒(三分煨用皮) 白术(半两) 木香(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干姜(半两炮裂锉) 芎 (三分) 当归(三分锉微炒) 缩砂(半两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姜枣汤下二十丸治脾胃冷热气不和。心腹 痛。呕逆。不欲食。四肢少力。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 黄 (半两锉) 赤茯苓(半两) 干姜(半两炮裂锉) 桂心(半两)白术子(半两炮上件药。捣罗为末。煮枣肉。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腻饴糖。
卷第五
治脾气虚腹胀满诸方
夫人脏腑不和。脾胃虚弱。阳气衰于外。阴气积于内。风冷之气。搏于脾胃之间。伏留而不散。则食饮不消。故令腹胀满也。
治脾气虚。腹胁胀满。吃食难消。面色萎黄。四肢少力。宜服浓朴丸方。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丁香(半两) 木香(半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姜(三分炮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粘滑等物。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大肠不调。少思饮食。四肢无力。宜服陈橘皮散方。
陈橘皮(一两半汤浸去白瓤焙) 胡椒(半两) 桂心(三分)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高良(一两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食前。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忌生冷油腻。
治脾气虚。腹胁胀满。四肢不和。面色青黄。不纳饮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两去皮)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白两去粗皮涂生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不思饮食。体重无力。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丁香(半两) 白术〔二(一)两〕 草豆蔻(一两去皮) 枳壳实(半两麸炒微黄) 木香(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气虚滞。心腹胀闷。四肢烦疼。少思饮食。宜服益智子散方。
益智子(一两去皮) 沉香(三分) 赤茯苓(三分)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白术(三分) 槟榔(三分) 紫苏子(三分微炒)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不能食。槟榔散方。
槟榔(三分) 白术(一两) 草豆蔻(半两去皮)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 丁香(一分) 人参(汤浸去白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忌生冷油腻。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胸膈不利。少思饮食。宜服此方。
萝卜子(拣子好者五两炒令熟捣细罗取末一两余者有油别烂研如膏) 沉香(一分) 白术(一分) 草豆蔻(一分去皮)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前萝卜子末。及别入白砂糖一钱半。同研令匀。每服一钱。抄在口枣大
卷第五
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诸方
夫人脏腑充实。脾胃和平。则能摧化水谷。而无积滞也。若脏腑不足。为邪冷之气所乘。虽然饮食。脾胃虚弱。不能消磨。故令水谷不化也。
治脾胃气虚。积有冷气。食不消化。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或时吐逆。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两)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 人参(三分去芦头)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柴胡(姜汁炙令香姜(三分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饴糖。
治脾胃虚冷。水谷不化。心腹疼痛。四肢无力。少思饮食。宜服吴茱萸散方。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煨(炒)〕 当归(三分锉微炒) 干姜(三分炮裂锉) 浓朴(二两芦头)甘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之治脾胃虚冷。食即欲呕。心腹胀闷。水谷不消。四肢无力。宜服荜澄茄散方。
荜澄茄(半两) 木香(半两) 白豆蔻(半两去皮) 白术(半两) 槟榔(半两) 草豆蔻(半两苓(半两)(三分) 丁香(半两)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炒)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浓朴(一两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稍热服。
治脾胃虚冷。食不消化。腹胁气胀。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神曲(一两微炒令黄) 白术(三分)麦(一熟)干两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虚。冷气。宿食不消。吃物无味。四肢少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两) 桂心(三分) 白豆蔻(一两去皮) 干姜(半两炮裂锉)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皮涂生姜汁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腹胁胀满。或时寒极。四肢逆冷。宜服白术丸方。
白术(一两) 吴茱萸(三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诃黎勒(一两煨去皮)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细辛(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食即腹胀。胸膈不利。宜服浓朴丸方。
浓朴(三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一两去皮)白术(一两) 缩砂(一两去皮) 诃黎勒(二两煨用皮) 桂心(一两) 干姜(一两炮裂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脾胃气虚冷。腹胁气胀。不思饮食。四肢无力。睡恒不足。宜服神曲丸方。
神曲(一两炒令微黄) 胡椒〔一分(两)〕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两)诃黎勒术(一两) 附两去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冷油腻湿面。
卷第五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诸方
夫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以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水谷也。脾主磨而消之。则能嗜食。今脾胃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妨闷。四肢少力。疼痛。宜服红豆蔻散方。
红豆蔻(三分去皮) 白术(三分) 桂心(三分)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锉) 当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精神恐悸。上气顿绝。身心昏昧。口干舌焦。四肢无力。宜服木香〔一(二)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白茯苓(一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白芍药(半两)棱(半两炮锉) 白橘皮(一两汤浸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吃食。或时痰逆。四肢不和。宜服浓朴散方。
浓朴〔一(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一两去芦头) 桂心(一两) 白术(一两) 陈遍去滑〕丁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饴糖。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背心常冷。四肢不和。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白术(一两) 浓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高良姜(一两锉)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饮即吐。心腹时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红豆蔻(三分去皮) 白术(半两) 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呕逆。不能饮食。宜服草豆蔻拨刀方。
草豆蔻(二枚去皮) 高良姜(半两) 生姜汁(半合)上件药。前二味细锉和匀。以水一中盏。煮取二合。并生姜汁溲白面四两。为拨刀。以羊肉 汁内。煮令熟。空腹食之。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宜服生姜煎方。
生姜(半斤研取汁) 白蜜(十两) 人参(四两末)上件药。用银锅子内。都搅令匀。以慢火熬成煎。每服。不计时候。以热粥饮调下一茶匙。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肤瘦瘁。面色萎黄。宜服白术丸方。
白术(二两) 神曲〔一(二)两微炒令黄〕 人参(一两去芦头) 干姜〔一(三)分炮裂锉〕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荜茇(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三)十丸。
卷第五
治脾实热咽喉不利诸方
夫脾胃之气。候于唇口。通于咽喉。连于舌本。咽喉者水谷之道路。神气之往来。若脾气壅实。则上焦生热。故令头痛心烦。口舌干燥。咽喉不利也。
治脾实热。舌本强。咽喉不利。体重不能行步。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两去苗) 赤茯苓(三分) 玄参(三分) 大青(一两) 龙胆(三分去芦头)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川芒硝(二两) 络石(二两) 川升麻(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炙爆热面。
治脾实热。咽干头痛。心神烦渴。射干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