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证治全书


  熊虎野狼咬伤

  熊虎野狼牙爪伤人,皮肉成疮者,宜用葛根浓煎内服一、二钟,外洗伤处。或生铁煮令有味洗一、凡虎伤,无论爪牙,流血必多,大约虎伤多在颈项,必有深孔,或两个,或四个,其孔随化,庶不致所伤之肉再腐。然后急用地榆半斤为极细末,敷其所伤之处,血即顿止。随用汤得已,小便饮之。

  制虎汤当归(三两) 地榆(一两) 生地(三两) 三七根末(一两) 麦冬(三两)

  水十碗,煎数碗,令其畅饮,服完必安而卧。明日伤处大痒,又服一剂再卧。如是五日疮口生合而愈矣。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马咬伤

  马咬成疮,用栗子嚼敷伤处。如毒瓦斯入里,心烦呕闷者,马齿苋捣烂煎汤频饮之。又方先用艾灸患处七壮,后以人尿,鼠矢晒干 末,猪脂调敷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犬咬伤

  才咬时,便以米泔水浸洗伤处,用番木鳖切片,瓦上炙炭存性,研末撒上一、二日即愈。如溃烂日久者半月愈。

  癫狗伤人必发癫如狂之状。世以为其人必生小狗于腹中,此误传也。因其发癫,有如狗状,而死。急须用药调治救命。木鳖子三个,切片,斑蝥七个,陈土炒去头足,米一撮炒,大黄五钱,刘寄奴五钱,茯苓五钱,麝香五分,各研细末和匀,黄酒调服三钱,一剂毒即全解,至神之方也,不必二服,皆能奏功。过七日外,必须多服数次,无不可救。服药切忌色欲两月,并忌发物,诸豆及豆油、豆腐、豆粉、秋油,凡诸豆造成者皆忌食。余无所忌。

  疯犬伤最毒,用糯米一撮,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翅,先以七个入米内慢火略炒去毛,又入七少许,空心调服一钱,须臾又进一服,以二便利下恶物为度,未利再进。觉腹痛急,冷水调靛青服之以解斑蝥之毒,或预以黄连、甘草煎汤待冷服之亦可。敷药同上。不可食热物,一年不食豆类,并戒犬肉终身,犯则复发不救。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猪咬伤

  猪咬成疮,用松脂炼作饼贴之。或以龟版烧存性研末,香油调搽。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猫咬伤

  创处用薄荷煎汁洗之,雄鼠矢 研,菜油调敷。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鼠咬伤

  鼠咬成疮,用猫毛 存性,入麝香少许,香油调敷。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蛇咬伤

  凡被蛇伤,即以针刺伤处出血,以绳扎伤处两头,庶不致毒瓦斯内攻,流布经络。用五灵脂、雄黄等分研末,酒服二钱,外亦以敷之,中留一孔令泄毒瓦斯。或取三七捣烂罨之,毒亦消散,毒尽肿消。仍用白芷末敷之而愈。

  一、蛇伤久溃不愈,毒瓦斯延蔓者,先以净水洗净,用白芷末、胆矾、麝香少许研匀掺之,良久恶水涌出,其痛即止。日以敷之,一月愈。

  一、蛇切牙折肉中疼甚,勿令人知,用荇菜(即葳草)复其上,以物包之,所折牙自出。

  一、蛇入七孔耳、鼻等处,割母猪尾血,滴入即出。内用雄黄、朱砂共末,煎人参汤调灌之,或食蒜、饮酒,内毒即解。

  一、蛇缠人足,令人尿之即解,如缠腹即以热汤淋之亦解。

  一、山居人被伤,仓卒无药者,急以溺洗伤处,以艾灸数壮最良。或捣蒜封之亦妙。

  蛇伤,或在足上或在头面或在身腹之间,足肿如斗,面肿如盘,腹肿如箕,三日不救则毒瓦斯宜解毒为主。用祛毒散。

  祛毒散白芷(一两) 生甘草(二两) 夏枯草(二两) 蒲公英(一两) 紫花地丁(一两) 白矾(三钱)

  水煎服,一剂肿消,二剂毒尽从大小便而出,三剂全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蚯蚓伤

  凡被蚯蚓毒,眉发皆落,状如大麻风,但夜则蚯蚓鸣于体中为异耳。宜用盐汤频频洗之,其囊俱肿如水泡,亦用鸭血涂之,或置鸭口,含少时即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蜈蚣咬伤

  此伤取雄鸡倒控少时,以手蘸鸡口涎沫搽伤处,其痛立止。或捕蜘蛛置咬处,待吸毒完蜘蛛不动,放水中吐而活之,将蜘蛛放去。伤盛者内饮生鸡热血。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蝎螫伤

  蝎有雌雄二种,雄者螫之痛在一处,雌者螫人痛牵遍体,方用大蜗牛一个捣烂涂之,其痛用胆矾搽之立消,此制蝎第一药也。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射工伤

  (俗名沙发。)

  溪涧有射工虫,常含沙射人形影,人中其毒则病如疟状,或如伤寒,疮偏聚一处,异于常疮时温服,移时再服。外用大蜈蚣一条,炙研醋和敷之。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蠼虫伤

  (即多脚虫,俗名蓑衣虫。)

  此虫藏于壁间,以尿射人,则皮肤肿痛起泡,状如茱萸,中央白脓或初如糁粟,渐大如豆,矢涂之,或以大黄末涂之亦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蜘蛛咬伤

  蜘蛛咬人成疮,用姜汁调胡粉敷,或用清油和盐搽之,内饮羊乳。本草云:蜘蛛咬人,令人一身生丝,惟羊乳饮之可解。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天蛇咬伤

  (即花蜘蛛。)

  天蛇即草中花蜘蛛,人被其伤与毒蛇无异,复浸露中,则皮肤似癞非癞,宜用秦艽煎汤徐徐饮之,外以雄黄、白矾研敷甚效。或用苍耳草捣汁,内服、外敷亦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羊辣子螫伤

  此伤用蚯蚓泥干搽,或灶心土醋搓痛处俱妙。又细嚼甘草敷之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蜂螫伤

  才伤即用小便浸洗,拭干以香油涂之愈。

  又方,米醋磨雄黄涂之。又方,用井水调蚯蚓粪涂立止痛。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蚕咬伤

  蚕咬人,毒入肉中,令人发寒热,用苎根或叶捣汁涂之愈。(按蚕怕苎麻,故今之养蚕家以苎麻近蚕则不生发也。)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壁虎咬伤

  此伤用桑叶烧灰,水调浓漉汁,调白矾末涂之,或用青苔捣涂,内服败毒散加青苔三钱煎服。

  之误。)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蝼蛄咬伤

  醋和锻石敷之效。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蚂蟥咬伤

  用盐并香油调涂之。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蚁螯伤

  蚁钳伤人,以头垢封之,或反手取地上土敷之,醋调亦可。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沙虱伤

  此虫在水中,人洗澡则着人身,钻入皮内。初时皮上赤如小豆、黍、粟状,摩之痛如刺。三又方,用斑蝥二枚,以一枚末服,一枚烧至烟尽,研末敷之立痊。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石蛭伤

  山中草木枝上有石蛭,着人足则穿肌入骨,害人。凡山行宜以腊猪脂和盐涂足胫、趾,即不着人。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辟蚊

  鳝鱼骨、夜明砂,水上浮萍、楝树花,晒干烧一次,七日蚊虫不入家。一方,鳖甲骨、鳝鱼骨、楝树花、苦参、藜芦各等分末,每晚取一撮烧之,蚊自去。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辟虱

  百部、秦艽为末,于竹笼内烧烟熏之,亦可煎汤洗衣。又方白果三十个去壳研烂,入浆内浆衣,则不生虱。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辟虼HT

  樟脑、雌黄、鳝鱼骨等分末,烧烟熏之,即以樟脑掺衣席极妙。

  卷四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辟臭虫

  番胡椒(即大椒)。碎末放火上烧烟熏之,人须离远,否则人闻烟入鼻即出血。一方,用茱萸末洒不透风方好。

  乩仙治臭虫方用硫黄数钱为末,和棉花子烧,棉花子重下二、三次即绝。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针法

  外科用针,因痈疽脓成不得外泄,毒瓦斯壅遏,疮肿,肌肤内渍,故用针决之,俾脓泄气通而肉之浓薄,如皮薄针深则反伤好肉,转增其溃。肉浓针浅,则毒脓不出,反益其痛,用针可不慎哉。大抵用针以斜锋偏锋为善。其法从旁刺入,以防透膜。欲大开口,则将针斜出,欲小开口,则将针直出。所谓顺而导之也。然用针自有其时。果其脓熟不能自溃则用之,若未成脓,不必用针。在膏粱怯弱之人,及肚脐骨节近筋之处,自有代刀散、咬头膏等药备用,不必用针也。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砭法

  凡赤游、丹毒、疔疮、红丝走散,或时毒、瘀血壅实等证,皆宜行砭法。然不可太深。

  《内线缚定,两手指轻撮箸尾,令瓷锋正对患处,约悬寸许,再用重箸一根频击箸头,令毒血遇刺即出,毒瓦斯自退。若毒瓦斯入腹膨胀者难治。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灸法

  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瘀不行,不行则卫不通故热。大热不止则肉腐为脓。盖痈疽白塌木肿本属阴寒,得灸之力,回阳温腠,实为尽善,若一切阳毒红肿 痛,概用灸法,虽云宣壅散结,恐火攻反致逼毒入里,大痛大肿、神昏痰涌、吁吁作喘奈何?既不敢以人试药,又不忍糊混相传,故特辨明此条,以待高明校定。阅诸灸法,有用隔蒜灸者,用蛴螬灸者,用附子饼、豆豉饼、木香饼、香附饼灸者,其法不一,总以通壅积、畅荣卫而已。至于灸壮之大小,则量疮势定也。

  隔蒜灸法(按阴疽流注及麻木痹、寒湿痹痛等证以此灸之。疔疮生下部偏僻之处,或可用。)

  大蒜头去皮切片,约至三个钱浓,安患顶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即换蒜片再灸。

  每日附子饼(按溃疽血气虚寒不能收敛,以此灸之。)

  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以津唾和为饼,约三个钱浓,置患口上,以艾壮灸之。每日灸数壮,但令知热勿令痛。如饼干,再易饼灸之,以患口红活为度。

  豆豉饼 按顽疮恶癣以此灸之。

  江西淡豆豉为末,量患大小,唾津和作饼或黄酒和亦可,约三个钱浓,置疮上,艾壮灸之。

  ,令疮孔出汗瘥。

  木香饼(按扑损闪肭,血瘀气滞,以此灸之。)

  以木香五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艾灸之。

  香附饼(按瘰 痰毒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以此灸之。)

  生香附为末,生姜自然汁和,量患大小作饼复患处,以艾灸之。

  蛴螬灸法(按疳、 、恶疮诸药不效者,以此灸之。)

  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

  凡艾灸火疮不收口,用瓦松阴干为末,先以槐枝、葱白煎汤洗过,然后以末搽之即收。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熨法

  凡流注痰核、鹤膝、肢体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筋挛骨痛,及跌扑损伤,用之止痛散血,热敷患处熨之,肿痛即止。

  一法用大葱一握,束作数节,切为饼置患处以热物熨之,或铺艾灸之。必易饼多灸多熨为妙。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拔毒法

  蓖麻拔法(此惟红肿非常,不得已而用之。若胎前产后及患白色者禁用。)

  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铺绢上,照患处大小,取绢盖上贴患处,用布扎好,痛止即去之。

  黄蜡拔法(按溃疮日久,臭烂色黑,翻花起肛及不痛顽疮溃烂,用之拔毒最妙。

  用黄蜡为屑,先以湿面随肿根作圈,高寸许,实贴皮上如井口形。圈外围布数重,防火气烘屑。随化随添,以井满为度,去火杓喷冷水少许于蜡上,俟冷取起。蜡底青黑色即毒出之征也。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绷缚法

  凡阴疽溃后,敷贴药,外用绢帛四、五层安盖上面,再用棉布八寸见方两块,四角用软棉纱细皮膜连属,融融然气血流畅,易生肌肉也。

  卷五 通用法(计七法)

  洗涤法

  凡痈疽溃后,脓水腥臭,不洗涤之则毒遏延肤,或秽积生蛆,气血不能融舒,安望其生新在临证措宜。重者一日一洗,轻者间日一洗。每次用淘米第二次泔水糯米者尤妙。六、七碗投药于内,入锅煎至汤醇,沥去渣。以新绵蘸汤淋洗患处,汤冷再易。并轻手捺患旁,令宿脓随汤而出,以净为度。洗讫,用软绵纸挹干,随敷贴以应用之药。盖洗之以药汤者,疏畅荣卫,一举两得也;煎之以米泔水者,以泔之逐秽生新,惠而不费也。人之气血得香则行,得臭则逆,故洗药中又当以集芳散为最。

  解毒散(洗一切溃久恶腐。甚者先用此药后用集芳散。)

  白矾(四两) 雄黄(一两) 贯众(二两)

  研细末,和滚水,待温洗之。

  集芳散(洗一切溃烂痈疽。)

  官白芷 川芎 藿香 木香 防风(各三钱) 甘草(三钱五分) 葱(一大把)

  蛇椒神效散(洗风阴湿诸疮。)

  卷五 备用法(计六法)

  神灯照法

  凡痈疽轻证初起,七日前后神灯照法最宜,能使未成者消,已成者溃,实有奇验。其法用雄许。以真麻油润透点照,离疮半寸许,自红晕外圈周遭徐徐照之,以渐照入疮口上,所谓自外而内也。更须将捻猛向外提,以引毒瓦斯,使药气从火头上出,内透疮中则毒随气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条,渐加至五、七条。疮热渐消,可渐减之。照罢随用后敷药,如大脓已出,则不必敷药,只用膏药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