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外科枢要
外科枢要
上为末,用羊腰子两对,治如食法,酒煮捣烂,入酒糊丸,如梧桐子。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盐汤任下。
托里健中汤
治疮疡元气素虚,或因凉药伤胃,饮食少思,或作呕泻等症。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半夏 炮姜(各一钱) 炙草(五分) 黄 (一钱五分) 肉上姜、枣水煎服。
托里益中汤
治中气虚弱,饮食少思,或疮不消散,或溃而不敛。
人参 白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炮姜(各一钱) 木香 炙草(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托里益青汤
治脾土虚弱,肝木所侮,以致饮食少思,或胸膈不利等症。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各一钱) 芍药 柴胡(各五分) 陈皮(一钱) 甘草(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托里清中汤
治脾胃虚弱,痰气不清,饮食少思等症。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 半夏(八分) 桔梗(七分) 甘草(五分) 上姜、枣
托里益黄汤
治脾土虚寒,水反侮土,以致饮食少思,或呕吐泄泻等症。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 半夏(各一两) 炮姜 丁香 炙草(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
托里越鞠汤
治六郁所伤,脾胃虚弱,饮食少思等症。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陈皮 半夏(各一钱) 山栀 川芎 香附 苍术(各七分) 炙草上姜、枣水煎服。
乳香止痛散
治疮肿不止。
粟壳(三钱) 白芷(一钱五分) 炙草 陈皮(各一钱)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丁香上作二剂,水煎服。
济生犀角地黄汤
治郁热不解,衄血便血等症。
犀角 生地 白芍药 牡丹皮(各等分)
上每五七钱水煎服,加减同上。亦治便血。
痔疮方
雄黄(五分,细研) 五灵脂(去石烧过断烟) 五倍子(泡过,各一钱) 没药(二钱半明净者) 白矾(半飞半生)
上为细末,研极细,用纸花子贴疮口上。
猪蹄汤
香白芷 黄芩 赤芍药 生甘草 当归 羌活 露蜂房(取有蜂儿者)
上先将猪蹄弯一只,用水数碗煮熟取清汁,分作十数次,每次用前药一两,煎十数沸去滓,无风处淋洗,死肉恶随洗而下,极效。
神效栝蒌散
治乳痈,初起者自消,脓成者自溃。及一切痈疽,或溃后余毒,亦黄栝蒌(一枚) 当归(五钱) 生甘草(五钱) 乳香 没药(各五钱)
上用水酒煎服。
清肝解郁汤
治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郁火伤血,乳内结核,或为肿溃不愈。凡肝胆经血气不和之症,皆宜用此药。
人参(一钱) 柴胡(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牡丹皮(八钱) 茯苓(一钱) 陈皮(八分)
甘草(五分) 当归(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 川芎(八分) 山栀(炒) 芍药(炒) 熟地黄(各一钱) 上水煎服。
清肝益荣汤
治肝胆、小肠经风热血燥,筋挛结核,或耳项胸乳胁肋作痛,或作瘊子,并一切肝火之症。
柴胡(七分) 山栀 当归 木瓜(不犯铁器) 茯苓(各一钱) 川芎 芍药(炒,各七分)
龙胆草(八分) 白术(二钱) 熟地(一钱五分) 炙草(五分)
上姜水煎服。
益元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神效开结散
治瘿疾,不问年岁,极验。
沉香 木香 橘红(四两) 猪厌肉子(生于豚猪项下) 珍珠(四十九粒,砂锅内泥封口煨,过丝一枚如枣大,取四十丸)
上为末,每服一钱,临卧冷酒调搽,徐徐咽下,轻者三五服,重者一料痊愈。修合用除日效,忌咸酸、油腻、涩气等物。
海藻散坚丸
治肝经瘿瘤。
海藻 昆布(各一两) 小麦(四两,醋煮炒干) 龙胆草(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白汤下,并噙化咽之。
普济消毒散
治天行时毒,头面肿痛,或咽喉不利,若饥馑之后患之,最宜用,黄芩 连翘(各五钱) 人参(三钱) 陈皮 玄参 甘草 柴胡 桔梗(各一钱) 牛蒡子马勃 板蓝草根(各七分) 白僵蚕 升麻(各五分) 上水煎服,大便秘,量加大黄。
通气散
治时毒肿甚,取嚏,以泄其毒。
玄参(一钱五分) 猪牙皂角 川芎(各二钱) 藜芦(五分) 羊踯躅花(二钱五分)
上为末,用纸捻蘸少许,入鼻内,取嚏为度。
防风通圣散
治时毒热毒,便秘热燥。若时毒饥馑之后,胃气亏损者,须当审察,非大满大实不用。
防风 当归 川芎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 桔梗 石膏 黄芩(各一两) 白术 山栀 荆芥(各二钱五分) 甘草(二两) 滑石(一两)
上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仍量人虚实。
葛根牛蒡汤
治时毒肿痛,而便利调和者。
葛根 管仲 甘草(又名国老) 豆豉 牛蒡(半生半炒,各一钱)
上水煎服。
犀角升麻汤
治时毒,或风热,头面肿痛,或咽喉不利,或风热鬓疽 腮等症。
犀角 升麻 防风 羌活(各一钱) 白芷 黄芩 白附子(各五分) 国老(六分)
上水煎服。
白芷胃风汤
治手足阳明经气虚风热,面目麻木,或牙关紧急,眼目 动。
白芷(二钱五分) 升麻(二钱五分) 葛根 苍术(米泔炒,各八分) 炙草 当归(各一钱五分) 草豆蔻 柴胡 黄柏(炒) 本 羌活(各四分) 蔓荆子 白僵蚕(三分) 麻黄(去节七分) 上水煎服。
升麻黄连汤
治胃经热毒,腮 作痛,或发寒热。
升麻 川芎 当归(各钱半) 连翘 黄连 牛蒡子 白芷(各一钱)
上水煎服。 连太阳加羌活;连耳后,加山栀、柴胡。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
郁金 枳壳 升麻 山栀(炒,各一钱)
上水煎服。
双解散
治便痈。内蕴热毒,外挟风邪;或交感失宜,精血交错,以致肿痛,大小便秘结。先用此药通解,更用调补之剂。
辣桂 大黄 白芍药 泽泻 牵牛(杵炒) 桃仁 干姜(各五分)
上水煎服。
制甘草法
治悬痈,不拘肿溃。
上每用大甘草一两,切至寸许,用涧水一碗浸透,以慢火炙干;仍投前水浸透再炙,至水干为度,却挫细,用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
大芦荟丸
(一名九味芦荟丸) 治肝火下疳溃烂,或作痛 肿,或治小儿疳膨食积,口鼻生疮,牙龈蚀烂等疮,并虫蚀肛门痒痛。
胡黄连 芦荟 黄连 木香 白芜荑 青皮 白雷丸 鹤虱草(各二两) 麝香(一钱)
上为末,蒸饼糊丸,桐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米汤下。
八正散
治下疳便毒,小便淋沥,脉症俱实者。
大黄 车前子 瞿麦 蓄 山栀 木通(各二钱) 滑石(二两) 甘草(一钱)
上水煎服。
内托羌活汤
治臀痈肿痛,两尺脉紧按之无力者。
羌活 黄柏(各一钱) 防风 本 肉桂 连翘 炙草 苍术 陈皮 黄 (各一钱五分)
上水酒煎服。
大防风汤
治足三阴经亏损,外邪乘虚,患鹤膝风或附骨疽肿痛;或肿而不痛,不问已溃未溃,用三五剂后,更用调补之剂。
附子 牛膝(各一钱) 白术 羌活 人参 防风(各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辣桂 黄白芍药 杜仲 熟地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煎服。
加味龙胆汤
治肝经湿热,或囊痈便毒,下疳悬痈,肿 作痛,小便涩滞;或妇人阴疮痒痛;或男子阴挺肿胀,或出脓水。
龙胆草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生地黄 木通 当归尾 山栀 枯黄芩 炙甘草(各上水煎服。
清心莲心丸
治膀胱气虚湿热,玉茎肿痛,或茎窍涩滞,口苦咽干,小便色赤或白浊,夜安静而昼发热。
黄芩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炙甘草(各一钱半) 石莲肉 白茯苓 黄 柴胡人参(各一钱)
上水煎服。
五淋散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如膏汁,或热沸便赤茯苓(钱半) 赤芍药 山栀(各二钱) 当归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用灯心三十根,水煎服。
清肺饮
治渴而小便不利,乃肺经有热,是绝寒水生化之源,宜用此药,以清化源,其水自生,而便自利矣。
茯苓(二钱) 猪苓(三钱) 泽泻(五分) 琥珀(五分) 灯心(一分) 木通(七分) 通草(六分) 车前子(一钱) 瞿麦(五分) 蓄(七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肾气丸
治肾经阳虚阴无所化,以致膀胱淋漓,或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无所化,而膀胱,而为痰水。又治肾虚便血,及诸见血发热,自汗盗汗等症之圣药也。即六味丸,方见前。
还少丹
治足三阴经,虚损患膝风等症。又补脾肾进饮食之良剂也。
肉苁蓉(去甲酒浸) 远志(去心,甘草汤泡去骨) 茴香(炒) 巴戟(去心) 枸杞子 山药牛膝 熟地黄(为膏) 石菖蒲 杜仲 五味子 白茯苓 楮实子 山茱萸(各等分)
上为末,用红枣肉同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温酒送下,每日三服,白汤送下。
不换金正气散
治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寒热少食。
浓朴 藿香 半夏 苍术 陈皮 甘草(各等分)
上姜、枣水煎服。
槐花散
治肠风湿热下血。
槐花 青皮(各六分) 当归(一钱) 荆芥 熟地黄 白术(各六分) 川芎(四分) 升麻上水煎服。
四生散
治 腿,疮淫不愈,或目昏花,名肾脏风。并治风癣疥癞血风疮症。
白附子(真者生用) 黄 独活 蒺藜(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猪腰子一枚,批开入药,湿纸包裹煨熟,空心连腰子细嚼,盐汤
消风散
(一名人参消风散) 治风热瘾疥,瘙痒发热,或头皮肿痒,头目昏眩,鼻流清水,嚏喷声重,耳作蝉鸣。
荆芥穗 炙草 人参 白僵蚕 白茯苓 防风 芎 藿香 蝉蜕(各二两) 陈皮 浓朴(姜制) 羌活(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疮癣温酒下。
升麻和气汤
治风癣疮疥热结,大便不通。
当归 陈皮(各一钱) 芍药(酒炒) 枳壳(麸炒,各八分) 半夏(姜制) 苍术(米泔浸炒) 桔梗(炒黄色) 白芷(浸软切片) 白茯苓 炙草(各一钱) 干姜(炮黑) 大黄(各五分) 升麻(三分)
上水煎服。
换肌消毒散
治时疮不拘初起溃烂。
土茯苓(五钱) 当归(酒洗) 白芷 皂角刺 薏苡仁(各一钱) 白藓皮 木瓜(不犯铁器) 木通 金银花(各七分) 炙草(五分)
上水煎服。
九味羌活汤
治风热郁遏,疮 作痛,或遍身作痛,或拘急不利;又治头痛,恶寒羌活 防风 苍术(各钱半)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煮软切片) 细辛 甘草(各一上水煎服,衣覆之,取微汗。湿司天,加苍术,天淫雨,亦加。如渴加石膏三钱,知母一钱,不渴不加。
加味羌活散
(即前汤加金银花、连翘。)
当归饮子 治风湿所伤,以致疮疥等症。
当归 黄 芍药 荆芥穗 防风 蒺藜 何首乌 生地黄 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水煎服。
黑丸子
(一名和血定痛散) 治跌扑坠堕,筋骨疼痛,或瘀血壅肿,或外感风寒,肢体作痛;若流注膝风,初起服之自消;若溃后气虚而发热,与补剂兼服自敛。
百草霜 白芍药(各一两) 赤小豆(一两五钱) 川乌(炮,三钱) 白蔹(一两六钱) 白芨当归(各八钱) 南星(泡,三钱) 牛膝(焙,六钱) 补骨脂(焙,八钱)
上各别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温酒任下,孕妇不可服。
太乙膏
治一切疮疡,并宜贴之。若元气无亏,用隔蒜灸,更服活命饮,以收全玄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大黄 赤芍药 生地黄(各一两)
上用麻油二斤,入铜锅内,煎至黑滤去粗,入黄丹十二两,再煎,水中捻软硬得中,即
藜芦膏
治一切疮疽, 肉突出,不问大小长短,用藜芦一味为末,以生猪脂和,研如膏,涂患处,周日易之。
治便血:黄连四两,吴茱四两,同一锅炒,不同研。粪前红用茱调酒;粪后红用酒调连;元气亏损者,当以补药加之,方效。二味用热汤拌湿,炖滚汤中半日,药气相和炒,将焦各拣出听用,甚妙。即制茱萸、黄连法也。
黄矾丸
治金石发疽,及一切疮疽,解毒止痛。
明白矾(一两) 黄蜡(五钱)
上熔蜡和矾末,急和匀,众手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渐渐加二十丸,滚汤下。如服金石发解毒瓦斯,内攻须多服有效。治毒蛇咬,熔滴伤处,痛止毒出,仍服两许。
当归膏
治发背痈疽汤火等症,去腐肉,生新肉,其肉未坏者,用之自愈。肉已自溃,新肉易生,搽至肉色渐白,其毒始尽,生肌最速。其外肉 干爬,连好肉作痛,用之自愈,亦不结痂,又免皴揭之痛,殊有神效。盖黄蜡主生肌止痛,补血续筋,性味甘温,非偏胜毒药,故与新肉相宜。此方余已刊行,近之治者,亦多用之。
川当归(一两) 麻油(真正者,四两) 淮庆生地(一两) 黄蜡(一两,如白蜡止用五钱)
上先用当归、地黄,入油煎黑去粗,入蜡熔化,候温搅匀,即成膏矣。用涂患处,将纸盖之,发背、痈疽、汤火等症,溃烂用之尤妙。凡死肉溃烂已尽,好肉有些须尚连,宜用利刀剪之,盖死肉有毒,去迟则伤新矣。如洗拭换膏,必须预备,即贴之。若死肉去尽,尤宜速贴,然新肉畏风尤甚,不可忽也。
蠲痹消毒散
治时疮,肢节筋挛。
姜黄 土茯苓 独活(各五钱) 白术 当归(各一钱五分) 赤芍药(一钱) 白芷(五分)
上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