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外科枢要
外科枢要
黄 红花(各一钱) 桂枝(七分) 苍术(米泔浸炒) 柴胡 连翘 羌活 防风 当归身(酒拌) 甘草(炙) 黄芩 人参(各一钱)
上酒水煎服。
内托复煎散
治疮疡 在外,其脉多浮,邪气胜必侵于内,宜用此托之。
地骨皮 黄芩(炒) 茯苓 白芍药(炒) 人参 黄 (盐水拌炒) 白术(炒) 桂 甘草(炙) 防己(酒炒) 当归(酒拌,各一钱) 防风(二钱)
上先以苍术一升,水五升煎,去术入药,再煎至二升,终日饮之。
人参败毒散
治疮疡。 痛寒热,或拘急头痛,脉细有力。
人参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川芎 甘草(各一钱)
上水煎服。
仙方活命饮
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没药 甘草 赤芍药 当归尾 乳香 天花粉 贝母(各一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皂角刺(一钱)
上酒一碗,煎数沸服。
清心汤
治疮疡肿痛,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即防风通圣散,每料加黄连五钱,每剂一两,水煎服。
夺命丹
治疔疮发背等症。或麻木,或呕吐,重者昏愦,若疔毒牙关紧急,用三五丸为末,水调灌下,有夺命之功。
蟾酥(干者酒化) 轻粉(各五分) 枯白矾 寒水石( ) 铜绿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一钱) 朱砂(三钱) 蜗牛(二十个另研,无亦效)
上为末,用蜗牛或酒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温酒葱汤下。
东垣圣愈汤
治脾胃亏损,脓水不止;或金疮出血,心烦不安,眠睡不宁,五心烦热,饮食少思。
地黄(酒拌蒸半日) 生地黄(酒拌) 川芎 人参(各五分) 当归(酒拌) 黄 (盐水浸炒,各一钱)
上水煎服。
济阴汤
治疮属纯阳,肿痛发热。
连翘 山栀(炒) 黄芩(炒) 黄连(炒,各一钱) 芍药(一钱五分) 金银花(三钱) 甘草(一钱) 牡丹皮(一钱二分)
上水煎服。大便秘,量加大黄。
抑扬散
治疮属纯阳,肿痛发热。
天花粉(三两) 姜黄 白芷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为末,茶汤调搽患处。
冲和汤
治疮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因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人参(二钱) 黄 白术 当归 白芷(各一钱半) 茯苓 川芎 皂角刺(炒) 乳香没药(各一钱) 金银花(一钱) 陈皮(二钱) 甘草节(一钱)
上水酒各半煎服。
阴阳散
治疮属半阴半阳。
紫荆皮(炒,五两) 独活(去节炒,一两) 赤芍药(炒,二两) 白芷(二两) 石菖蒲(上为末,葱酒调搽。
回阳汤
治脾肾虚寒,疮属纯阴。或药损元气,不肿痛,不腐溃;或腹痛泄泻,呕吐厥逆,或阳脱陷等症。
干姜(炮) 附子(炮,各二钱) 人参 白术 黄 (各三钱) 当归 陈皮 甘草(炙,各二钱) 柴胡 升麻(各五分)
上酒水煎服,不应,姜、附倍之。
抑阴散
治疮疡元气虚寒, 肿不消,或不溃敛,或筋挛骨痛,一切冷症。
草乌(二两) 赤芍药(一两炒) 肉桂(五钱) 南星(一两煨) 白芷(一两)
上为末,葱汤调涂,热酒亦可。
托里温中汤
治疮疡脓溃,元气虚寒,或因克伐胃气脱陷,肠鸣腹痛,大便溏泄,神思昏愦,此寒变内陷,缓则不治。
羌活 附子(炮、去皮脐,四钱) 干姜(炒、三钱) 益智 丁香 沉香 木香 茴香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一钱)
上姜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
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肠鸣腹痛,附子 人参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三钱) 白术(四钱)
上水煎服。
姜附汤
治疮疡真气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致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干姜(炮) 白术(各五钱)
上作二剂,水煎服。
参附汤
治失血过多;或脓瘀大泄,或寒凉汗下,真阳脱陷,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等症。急服以救元气,缓则不治。
人参 附子(炮,去皮脐,各五钱)
上姜五片,水煎服,不应,倍之。
独参汤
治一切失血,或脓水出多,血气俱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盖血生于气,故血脱补气,阳生阴长之理也。用人参二两、枣十枚、姜十片,水煎,徐徐服。
人参理中汤
治疮疡脾胃虚寒,呕吐泄泻,饮食少思,肚腹作胀,或胸膈虚痞。
白术 人参 干姜 甘草(炙,各等分)
上姜枣水煎服。
竹叶黄 汤
治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二钱) 黄 麦门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炒) 芍药 人参 半夏 石膏(,各一钱) 生地黄(二钱)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
治痈疽胃火盛,肿痛作渴。
淡竹叶 石膏( )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各一钱)
上姜水煎服。
当归川芎散
治手足少阳经血虚疮症,或风热。耳内痒痛,生疮出水,或头目不清,寒热少食,或妇女经水不调,胸膈不利,胁腹痞痛。
当归 川芎 柴胡 白术 芍药(各一钱) 山栀(炒,一钱二分) 牡丹皮 茯苓(各八分) 蔓荆子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服。
若肝气不平,寒热,加地骨皮。肝气实,加柴胡、黄芩。气血虚,加参、 、归、地。
脾虚饮食少思,加苓、术。脾虚胸膈不利,加参、 。痰滞胸膈不利,加术、半。肝气不顺,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攻痛,加青皮。肝血不足,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作痛,加熟地。肝血虚寒,小腹时痛,加肉桂。日晡发热,加归、地。
栀子清肝散
(一名柴胡栀子散) 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作痒生疮,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间作痛,或寒热往来。
柴胡 栀子(炒) 牡丹皮(各一钱) 茯苓 川芎 芍药 当归 牛蒡子(炒,各七分)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若太阳头痛,加羌活。
柴胡清肝散
治鬓疽及肝胆三焦风热怒火之症,或项胸作痛,或疮毒发热。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炒,一钱) 人参(一钱) 山栀(炒,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连翘 桔梗(八分)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
小柴胡汤
治肝胆经症。风热瘰 结核,或肿痛色赤,或寒热往来,或日晡发热,或潮湿身热,默默不欲饮食,或怒火口苦,耳聋咳嗽,或吐酸食苦水,皆用此药。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 人参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服。
补阴八珍汤
治瘰 等疮,属足三阴虚者。
当归 川芎 熟地 芍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柏(酒炒黑) 知母(酒炒,各七分)
上水煎服。
泻青丸
治肝经实热。瘰 肿痛,寒热,或胁乳作痛,大便秘结。
当归 龙胆草(酒炒) 川芎 山栀 大黄(炒) 羌活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鸡头子大,每服一二丸,白汤送下。
若血虚者,四物加山栀、柴胡,或逍遥散。若肾水亏损,不能生肝木而自病,筋挛结核,或肢节拳挛,或似中风,宜用六味丸加五味子。
散肿溃坚汤
治瘰 坚硬,气血无亏,宜用之。
柴胡(四分) 升麻(三分) 龙胆草(酒炒,五分) 连翘(三分) 黄芩(酒炒,四分) 甘草(炙,二分) 桔梗(五分) 昆布(五分) 当归尾(酒拌) 白芍药(炒,各三分) 黄柏(酒炒,三分) 知母(酒炒,五分) 葛根 三棱(酒拌微炒) 广木香(各三分) 栝蒌根(五分)
上水煎服。
益气养荣汤
治怀抱抑郁,或气血损伤,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软硬赤白肿痛,或溃而不敛。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 当归(酒拌) 川芎 黄 (盐水拌炒) 熟地黄(酒拌)
芍药(炒,各一钱) 甘草(炙) 桔梗(各五分) 白术(炒,二钱) 柴胡(六分)
上姜水煎服。
必效散
治瘰 。气血虽无亏损,内有 核未去,而不能愈。
南硼砂(二钱五分) 轻粉(一钱) 麝香(五分) 巴豆(五个去皮心膜) 白槟榔(一个)
斑蝥(四十个去头翅,同糯米炒)
上同研极细末,取鸡子二个去黄,用清调药,仍入壳内,以湿纸数重糊口,入饭甑候熟取出服,其毒俱从小便出。胎妇勿饵。毒去后多服益气养荣汤,疮口自合。
针头散
治一切顽疮内有瘀肉, 核不化,疮口不合,宜用此药腐之。
赤石脂(五钱) 乳香 白丁香(各三钱) 白砒(一钱) 黄丹(一钱) 轻粉 麝香(各五分) 蜈蚣(一条炙干)
上为末,搽瘀肉上,其肉自腐。若疮口小,或痔疮,用糊和作条子,阴干 之。凡疮久不合者,内有脓管,须用此腐之,内服托里之剂。
神仙隔蒜灸法
治一切痈疽肿毒,前论言之详矣。凡大痛或不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分浓,安疮头上,用艾炷于蒜上灸之,五炷换蒜再灸,未成即消,已成杀其大势;疮患大,以蒜杵烂摊患处,将艾铺蒜上灸之,蒜败再换。疮色紫或白而不起发,不作脓,不大痛,不问日期,最宜多灸。
神效葱熨法
治流注、结核、骨痈、鹤膝等症。肿硬,或先以隔蒜灸,而余肿未消,最宜用熨以助气血,而行壅滞,其功甚大。又为跌扑伤损,止痛散血消肿之良法,用葱白头捣烂炒热,频熨患处,冷再换。
神效桑枝灸
治发背不起,或瘀肉不溃。此阳气虚弱,用桑枝燃火,着吹熄焰,用火灸患处疮、恶疮久不愈者,亦宜用之。大抵此法,未溃则解热毒、止疼痛、消瘀肿;已溃则补阳气、散余毒、生肌肉。其阳症肿痛甚,或重如负石,初起用此法,出毒水,即内消;其日久者用之,虽溃亦浅,且无苦楚。惜患者不知有此,治者亦不肯用此也。
乌金膏
治发背中央肉死 涂之即腐;未死,涂之即生。若初起肿痛,用点数处,其毒顿消,若肉腐涂之即溃。若恶疮顽疮,元气无亏,久不收敛者,内有毒根,以纸燃蘸 其内。有等发背,因元气虚弱,或因克伐元气,胃气亏损,毒瓦斯散漫,中黯外赤,不腐不溃,服大补之剂,中涂三四寸许,至五六日间,赤黯之界,自有裂纹,如刀划之状,中央渐溃渐脱,须用纯阳之药,以接其元气,庶能收敛。若妄用刀针去肉出血,阳随阴散,元气愈伤。或涂凉药,则毒瓦斯不解,气血愈虚,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其方用巴豆一味,去壳炒黑研如膏,点于患处,临用合之。以上三法,虽不出于方书,余推其意而制,用之良有奇验。
砭法
治丹毒疔疮,红丝走散,或时毒瘀血壅盛。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芒者一块,以箸一箸头,令毒血遇刺皆出毒。入腹膨胀者难治。
豆豉饼
治疮疡肿痛,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用江西豆豉饼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即易之。如背疮,用漱口水调作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毒。如有不效,气血虚
乳香定痛散
治一切疮疡,溃烂疼痛。
乳香 没药(各五钱) 滑石一两 寒水石(一两) 冰片(一钱)
上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甚效。
青龙汤
治肺受风寒,咳嗽喘急。
半夏(汤泡七次,二两五钱) 干姜(炮) 细辛 麻黄(去节) 肉桂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五味(二两拌炒)
上每服五钱,姜水煎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肺症。胸膈胀满,上气喘急,或身面浮肿,鼻塞声重。用甜葶苈炒黄色研末,每服三钱,枣十枚,水二钟,煎一钟去枣入药,再煎七分,食后服。
桔梗汤
治肺症。咳嗽胸膈两胁作痛,咽干口燥,烦闷作渴,时出臭浊。
桔梗(炒) 贝母(去心) 当归(酒浸) 栝蒌仁 枳壳(麸炒) 薏苡仁 桑白皮(炒) 甘草节 防己(去皮,各一钱) 黄 (盐水拌炒) 五味子(捣炒) 百合(蒸,各一钱五分) 葶苈(炒) 地骨皮 知母(炒) 杏仁(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人参补肺汤
治肺症。咳喘短气,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痰涎涌盛,或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短涩。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一钱) 山茱萸肉 山药(各二钱) 五味子(五分) 麦门(七分) 甘草(炙,五分) 熟地(自制,一钱半) 牡丹皮(八分)
上姜枣水煎服。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传为疽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若因肝人参 陈皮 甘草 地骨皮 茯苓(各二钱) 知母(炒,七分) 五味子(拌炒,四分)
青皮 天门冬(去心,各四分) 桑白皮(炒,一钱)
上水煎服。
参 补脾汤
治肺疽。脾气亏损,久咳吐脓涎,或中满不食,必服此药。补脾土以生肺金,否则不治。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黄 (二钱五分)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一钱) 升麻(三分) 麦门冬(七分) 五味子(四分) 桔梗(六分) 甘草(炙,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