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寿世方


  飞丝缠住耳鼻手足等处。肿痛不已。 威灵仙煎浓汤洗即愈。

  卷二 头

  偏正头风

  此症发时。虽盛暑亦觉畏风。痛不可忍。用荞麦粉炒热。加醋再炒。乘热敷上。

  紧。勿令见风。冷则随换。日夜不断自愈。愈后鼻流黄水数日。从此断根。此治头风方。(并治寻常伤风头痛惟气虚及风火虫痛不效) 又陈年黑鱼头。煎汤熏数次断根。

  蝥(一个去头足翅) 隔纸研细为末。筛去衣壳。将末少许。点膏药上。如患左痛贴右右痛贴左。隔足半日取下。永不再发。久贴恐起泡。 又硫黄(一钱) 川椒(取红色为末三分) 二味拌匀。熔成小饼。左疼塞左鼻。清涕从右鼻出。右疼塞右鼻。正疼塞。清涕流尽即愈。 又真蕲艾揉融为丸。时时向鼻嗅之。以黄水出尽为度。 又凤尾融。加麝香(一分)拌匀。敷囟门上甚效。 又天时阴雨即发。用桂心末(一两)酒调涂额上。 又决明子(三钱)研末。水调贴太阳穴。甚妙。 又木槿子烧烟熏患处。 又 本辛(各五分) 白芷(一钱) 辛夷(八分)共研细末。用纸条四条卷实。将火点着。以烟熏鼻。

  日熏二次。即效。 又谷精草(一两为末) 白面糊调又谷精草(末) 铜绿(各一钱) 硝石(五厘) 随左右搐鼻。 又川芎(五钱) 晚蚕砂(二两) 僵蚕(如患者年岁之数) 水五碗。就砂锅中。以浓纸糊满。中开钱大一孔。取药气熏蒸痛处。每日一次。虽年久者。三五次。永不再发。 又生牛蒡子梗叶。(无梗叶用根)取自然汁两碗。陈酒一碗。食盐八分。共熬成膏。涂之。须极力搽热。乃效。凡头风抽掣作痛者。用此必愈。

  卷二 头

  偏头痛

  鲜萝卜捣烂。绞自然汁。加冰片少许调匀。昂头灌入鼻孔。左疼灌左。右疼灌右。

  即愈。 又蕲艾(一团如胡桃大) 生半夏(少许研极细末) 剪棉料纸(一方)将艾铺纸上夏末放艾上。连纸药共卷如小指粗。塞鼻孔内。左痛塞右。右痛塞左。隔一宿。俟鼻内清涕为度。倘一次不愈。再塞一次。则无不除根矣。 又生姜(三片) 将桑皮纸包好。

  入灰火中煨熟。乘热将印堂两太阳各贴一片。以带缠之。立愈。(并治太阳风寒头痛)芷细辛 石膏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等分)为末。吹入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头痛 远志末搐鼻。 又大鲜红萝卜皮。贴太阳穴。 又吴茱萸煎浓汤。以绵染。频拭发根。

  又荞麦粉冷水调敷。痛去立愈。 又柚叶同葱白捣烂。贴太阳穴。 又年久者用萝卜子生姜(各四钱) 捣取汁。入麝香末(四厘) 灌入鼻中。立止。

  卷二 头

  头风沐方

  葶苈子煮沐。不过三四度愈。 又川椒(二升) 以水煮取汁。沐发良。 又川芎(各一两) 薄荷 甘草(各二两) 僵蚕(每岁一条) 右药水煎。每日中早晚各洗一次三日为止。忌见风。

  卷二 头

  头痛觉热

  白蕃薯切片。随痛处贴之。干即易。

  卷二 头

  头风畏冷

  桑木烧灰淋汁。乘热熏洗效。

  卷二 头

  虚火头痛

  用南枣切片。贴两太阳穴效。

  卷二 头

  风痰头疼

  苦瓠膜取汁。以苇筒灌入鼻中。其气上达脑门。须臾恶涎流下。其病立愈。干者效。其子为末。吹入亦效。年久头风皆愈。

  卷二 头

  湿气头痛

  甜瓜蒂末。搐入鼻中。口含冷水。取出黄水愈。

  卷二 头

  湿热头痛

  黑牵牛(七粒) 砂仁(一粒) 研末。井华水调汁。仰灌鼻中。待涎出即愈。

  卷二 头

  风气头痛甚者

  乳香 蓖麻仁(各等分) 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解发出气。甚效。

  卷二 头

  头风风眼

  荞麦作钱大饼。贴眼四角。以米大艾炷灸之。即见愈。

  卷二 头

  头皮虚肿

  薄如蒸饼。状如裹水。口嚼白面。敷之良。

  卷二 头

  头皮肿痛

  好鸡蛋黄白调匀。涂肿处即愈。又杏仁捣膏。和鸡子黄。杵涂帛上浓裹之。干则八次愈。 又杏仁杵为膏。涂之。

  卷二 头

  头面发肿猪头风

  野苎根(数两) 捣烂。敷之即愈。

  卷二 头

  琉璃头疖

  旧鞋底烧灰。菜油调搽。神效。

  卷二 头

  头上软疖

  野芋头磨醋敷。或用大芋捣敷亦效。 又鸡肫皮 明矾为末。麻油调涂。

  卷二 头

  头疮不愈

  菖蒲末油调敷。日夜各二次。

  卷二 头

  头上薄皮疮

  马齿苋熬水。每日洗二三次即愈。

  卷二 头

  头疮生蛆

  以刀刺疮破。挤丝瓜叶汁搽之。蛆自出。

  卷二 头

  头上疮不干

  用鞋底泥擦上。即效。

  卷二 头

  头面癣疮

  生白果中切断。频擦取效。

  卷二 头

  小儿头疮

  桃枭烧研入腻粉。麻油调搽。 又杏仁烧灰敷之。 又麻子(五升)研细末。绞汁之。 又糯米饭烧灰入轻粉。清油调敷。 又旧油头绳烧灰。油调涂立愈。 又乌梅研末。生油调涂。

  秃疮(一名腊梨又名癞头) 麻子(二升)熬焦末。以猪脂和涂之。发生为度。 又初起者。

  用边妙

  卷二 头

  白秃疮

  白面 豆豉和研敷。 又紫草煎汁涂之。 又雄黄末猪胆汁。 调敷即愈。

  卷二 头

  小儿秃疮

  冷泔水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神效。 又陈火腿骨烧灰。如痒加矾麻油调敷。不生发用老姜擦。 又楸叶捣汁涂。 又芜菁叶烧灰。和脂涂。

  卷二 头

  小儿白秃疮美首膏

  百草霜 雄黄(各一两) 胆矾(六钱) 轻粉(一钱) 榆皮(三钱) 用石土渣。(四两) 共为细末。猪胆调。剃头后涂之。神效。

  卷二 头

  头风白屑

  桑灰汁沐之良。 又楮木作枕。六十日一易新者。 又藜芦末煎汤。洗头半干时藜芦末掺上。令入皮内。用布扎紧。数日即愈。 又王不留行 白芷(各三钱) 研末一夜。梳去即愈。

  脑漏(一名鼻渊) 白鹁鸽翎毛(三钱)。擦生漆丝绵(一块如无丝绵即揩漆布亦可须问漆匠铺鼻内。不过三四次即愈。 又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 又真松花粉。时时荔枝烧灰存性。绵裹塞鼻内。立效。 又烧酒半壶。煎极滚。鼻吸热气入脑玉兰花蕊。塞鼻即愈。

  卷二 头

  脑破骨折

  蜜和葱白捣匀。浓封立效。

  卷二 发

  沐发方

  取生柏叶细锉一斗。煮取汤。沐发妙。 又桑根白皮切一升。淹渍煮五六沸去滓。

  沐发。数数为之。不复落。 又桑根白皮 柏叶(各一斤) 宣木瓜(半斤)泡油。搽头即润。

  卷二 发

  发不生

  侧柏叶阴干作末。和麻油涂。 又生胡麻油涂之。 又用米泔水洗净。以柴灶内百(五钱) 水粉(二钱) 研匀。生麻油调搽。 又妇人秃鬓发稀。用川椒(四两)酒浸密室日日涂之。自然长出。

  卷二 发

  发短而少

  桑叶 麻叶(一方作麻油) 用米泔水煮汁洗之。洗至七次。可长数寸。

  卷二 发

  发易脱落

  榧子(三个) 胡桃(两个) 侧柏叶(一两) 捣浸雪水梳发。永不落且润。 又覆汁。日涂之。

  卷二 发

  头脑内痒渐至发落

  芦荟 苦楝子(各一钱)为末。吹入鼻内。数次自愈。

  卷二 发

  发黄而赤

  生柏叶(一斤研末) 猪油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日用一丸。米泔水放开洗之。一黑而润。

  卷二 发

  令发长黑

  蔓荆子 熊脂(等分)调涂之。 又生麻油桑叶煎过。去滓沐之。

  卷二 发

  白发还黑

  生麻油浸乌梅。涂之良。 又用盐汤洗沐。以生麻油和蒲苇灰敷之。

  卷二 发

  染发令黑

  醋煮黑豆去渣。煎稠染之。

  卷二 发

  蒜发

  蔓菁子油日日涂之。

  卷二 发

  咬发癣

  黄连 黄柏(各五分) 飞丹 枯矾(各一钱) 松香(二钱) 烟膏(四钱)研末。以紫连。浸油调搽。发中生疖如珠。相染不已。此名火珠。迟则难治。急用生萝卜捣烂。好醋泡透敷之。

  卷二 发

  鬈毛疮

  生头上如葡萄状。用黄柏(一两) 乳香(二钱五分)为末。槐花煎水调敷。

  卷二 发

  鬓边疽

  数年不愈者。用猪猫头上毛(各一撮 灰) 又雄鼠粪(一粒)研末。以青油调搽立

  卷二 眉

  眉毛不生

  芥子 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涂。数次即生。 又桑叶(七片)日日洗之复生如旧。(发落亦然) 又脂麻花阴干为末。用楷灰加麻油调涂。 又黑脂麻花阴干以黑脂麻油泡之。日搽数次自生。 又旋复花 天麻 防风(各一钱) 共研末。麻油旱莲草捣敷。数日即生。(并治发落不生) 又雄黄末(一两)好醋调搽即生。

  卷二 眉

  眉毛脱落

  蔓菁子(四两) 炒研醋和涂之。

  卷二 眉

  眉上生疮

  肥皂(烧存性) 枯矾(要烧透) 各等分为末。麻油调搽。先用白矾泡水洗净。

  卷二 面

  面上生疮

  急寻有壳蜗牛(一二个) 捣融摊纸上贴之。中间留一小孔出气。初起用之神效。

  又方鹿角(烧研末) 猪胆调搽。 又生杏仁捣烂 。以鸡子清调匀。捻成煎饼。至夜洗面

  卷二 面

  面上生五色疮

  温盐汤绵浸拓疮上。每日五六度。二三日自瘥。

  卷二 面

  肺热面疮

  苦丝瓜 牙皂荚(等分) 烧灰。油调搽。

  卷二 面

  面肿

  杏仁杵为膏。搽之自消。

  卷二 面

  面上粉刺

  (又名酒刺由肺经血热而生)轻粉 黄芩 白芷 白附子 防风(各一钱) 为末蜜复洗面擦之。三日消痕灭迹。 又白矾酒调敷。 又白蔹以鸡子白和匀。用井花水洗净敷之。三五次即效。

  卷二 面

  面上风刺

  黑牵牛酒浸三宿为末。先以姜汁擦面后。用药涂之。

  卷二 面

  面上雀斑

  白茯苓末。夜夜敷之。二七日愈。 又紫背浮萍 汉防己煎水洗。或晒干为末。搽之甚效。 又苍耳草嫩叶尖和盐少许捣烂。五六月间。日擦十余次。效。 又鹰屎白水调附子 蛤粉 茯苓 白芷 陀僧 山柰(各五钱)共为末。蜜调擦面上。次日洗去治酒刺)

  卷二 面

  面

  李子仁和鸡子清涂上。则落。又皂角子 杏仁(各等分)研匀。夜以津和涂之。 又橙湿研。夜夜涂之。 又白附子末以水和涂。频频用。即落尽。

  卷二 面

  雀卵面

  桃花 冬瓜仁(等分) 研末。蜜调敷。

  卷二 面

  面上子

  七月七日午时。取瓜叶七十一片。直入北堂中面南立。逐片拭 即灭。

  卷二 面

  面上黑子

  鹅不食草煎汤。日洗之。

  卷二 面

  面上黑气

  半夏(焙研) 米醋调敷。不可见风。不计遍数。从早至晚。时时敷之。如此 三角汤洗之。面莹如玉。

  卷二 面

  面黑令白

  天门冬晒干。和蜜捣作丸。日用洗面。 又栝蒌瓤(三两) 杏仁(一两) 猪胰(研如膏。夜夜涂之。令面光润。冬月不皴。

  卷二 面

  面黑皮浓

  羊胫骨(末) 鸡子清调。每夜敷。早以米泔水洗去。十日后。面白皮嫩。神效。

  卷二 面

  面生皱纹

  大母猪蹄(四个) 洗净煮成膏。卧时搽面上。次早洗去。半月后即不皱矣。

  卷二 面

  冬天面唇皱破

  熟猪油。夜夜敷之。

  卷二 面

  面上瘢痕

  蒺藜子 山栀子(各一合) 为末。醋和匀。夜涂旦洗。

  卷二 面

  洗面光彩

  轻粉 滑石(水飞净) 杏仁(去皮取霜各等分) 为末蒸过。加冰片(少许一方并少许) 用鸡子清去黄调匀。

  洗面敷之。一月后色如红玉。名红玉膏。 又顶上金色密陀僧(一两) 研细末。

  用人乳或蜜。调如薄浆糊。每夜略蒸。待热敷面。次早又冬桑叶煎浓汁收藏。冬月早晨用一酒杯搀入水内洗面。光滑如镜。面亦不冻。

  卷二 面

  两腮赤肿

  (又名 腮)醋调陈锻石敷。 又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涂。 又皂角(二两)生南星(二钱) 糯米(一合) 共为末。姜汁调敷。立效。 又大黄 白芨 五倍子共为末。

  被酒仆石。面额俱伤。血流不止。 水磨橄榄汁涂之。信宿而愈。

  卷二 目

  明目枕

  荞麦皮 绿豆皮 黑豆皮 决明子 菊花同作枕。至老目明。

  卷二 目

  洗眼方

  每年九月廿三日。用桑叶煎水洗目一次。至老永不昏暗。且夜能看细书。其妙无穷叶须五月五日。六月六日。立冬日采者为佳。同黑脂麻等分。蜜丸。名为扶桑丸。能除乌须明目。

  卷二 目

  一切眼疾

  箬叶(即 叶)烧灰。用布淋汁洗之。洗久自效。 又韭菜根洗净。用橘叶外裹。

  右。塞鼻中。过夜即愈。屡效。 又青萍(少许)研烂。入顶上梅花冰片(少许) 贴眼过夜渐散。治 肉攀睛。神效。 又冬天取净腊雪。将大荸荠同雪水磨粉晒干。加冰许)入鹅毛管中。点眼神效。

  卷二 目

  治赤眼

  黄丹 白蜜调贴太阳穴。止痛立效。 又以盐汤洗之。 又用人乳浸黄连蒸过。频效。 又烧荆木出黄汁敷之。 又芙蓉末水和。贴太阳穴。 又姜汁调飞矾。涂眼皮上即止。 又雄狗尿乘热搽。如神。 又五更头。用自家热小便蘸洗。 又涩痛者。用三水涂眼眶胞效。 又桑叶为末。纸卷烧烟。熏鼻取效。 又荸荠汁涂上。即效。 又日愈者。用蕤仁(选白净者去壳研细去净油不净不效)调白蜜。用骨簪点眼内角。即能退红效验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