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又凡初得风。四肢不收。心神 愦。眼不识人。言不退场门。凡中风多由热起。服药当须慎酒面羊肉生菜冷食猪鱼鸡牛马蒜。乃可瘥。得患即服此竹沥汤方。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讫。觉四体有异似好。以进后方。(土弱日一云有荆沥一升)
又方麻黄(去节) 防风(各一两半) 芎 防己 附子(炮) 人参 芍药 黄芩 桂心甘草(炙各一两)
(一升)
生葛汁(五合上十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半。乃下沥汁。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五日更服一剂。频与三剂。慎如上法。渐觉稍稍损。次进后方。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
又方竹沥(二升) 防己(一两) 麻黄(三两去节) 防风 升麻 桂心 芎 独活 羚羊角(各二两屑)
上九味切。以水四升。并沥。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两日进一剂。进三剂。若手足冷。
加生姜五两。白术二两。若未除。次进后方。忌生葱等如前。
又方防风 麻黄(去节) 芍药(各一两半) 防己 桂心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三分炮) 甘草(炙) 白术(一两)
石膏(二两碎上十七味。以水八升煮减半。下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再服。有气加橘等。
又煮散方。
防风 独活 芍药 黄 人参 芎 白术 丹参 薯蓣 茯神 桂心 麦门冬(去心) 山艽石斛 防己两) 橘皮(三两) 生姜(二两切) 干地黄(六两) 附子(三两炮) 远志(三两去心)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散。每煮以水三升。纳药三两。煮取一升。绵滤去滓。顿服之。日别一服。觉心中烦热。以竹沥代水煮之。(千金有黄芩槟榔蒿本杜仲犀角无出茱萸薯蓣甘草麦门冬附子)
又凡患风人多热。宜服荆沥方。
荆沥 竹沥 生姜汁(各五合)
上三味相和。温为一服。每日旦服煮散。午后当服此荆沥。常作此将息。
防风汤。主偏风。甄权处治安平公方。
防风 白术 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 (各一两) 薏苡仁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
人参 葛根 羌活(各二两) 麻黄(四两去节) 石膏(碎绵裹) 桂心(各二两) 生姜(五两切)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服一剂觉好。更服一剂。一剂一度灸之。服九剂汤九度灸之。灸风池一穴。肩 一穴。曲池一穴。支沟一穴。五枢一穴。阳陵泉一穴。巨墟下廉一穴。合七穴即瘥。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效灸环跳阳陵泉巨墟下廉阳辅即起行二穴。即得跪起。库狄钦偏风不得挽弓。灸肩 一穴即瘥。前方忌桃李生葱。(千金翼本方并云针此云灸者盖王道不取针也)
又一切风虚方。常患头痛欲破者。
杏仁(九升去尖皮两仁者曝干)
上一味捣作末。以水九升研滤如作粥法。缓火煎。令如麻浮上。匙取和羹。粥酒纳一匙服之。每食即服。不限多少。服十日后大汗出。二十日后汗止。慎风冷猪鱼鸡蒜大酢。一剂后诸风减瘥。春夏恐酢少作服之。秋九月后煎之。此法神妙。可深秘之。(并出第十六卷中千金同)
备急疗若卒觉体中恍恍。皮肉习习此即欲中风方。
急取独活桂心各五两二味切。以酒三升渍。于火边炙之使暖。一服五合。日三加至一升良。忌生葱。(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近效薏苡仁汤。疗诸风方。
薏苡仁(五合) 葳蕤 生姜 茯神(各三两) 生犀角末(二两) 乌梅(七枚) 麦门冬(去心) 竹沥(各三合) 白蜜(一合)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缓煮。取二升七合汁。绞去滓。纳竹沥白蜜搅调。细细饮之。不须限以服勿轻尤佳。以防风候。忌食米醋油脂陈败难消等物。以前方疗暴风手足瘫废。言语謇涩。
神情恍惚。游风散走。或出诸四肢 痹。有所不稳。似绿风候。即合服之。十日服一剂甚佳。
(
卷第十四
卒中风方七首
千金芎 汤。主卒中风。四肢不仁。善笑不息方。
芎 (六分) 杏仁(二十枚去两仁尖皮碎) 黄芩 当归(炙) 石膏(碎绵裹) 麻黄(去节) 桂心 秦艽(炙) 甘草(炙) 干姜(各四分)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
又主卒中风。四肢不仁。善笑不息方。
芎 (六分) 黄芩 当归 桂心 秦艽 干姜 甘草(炙) 麻黄(去节) 黄连(各四分)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两仁碎)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大汗。忌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并出第八卷中)
崔氏小续命汤。疗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神情闷乱。
中。凡得四十六剂。风疾迄今不发。余曾任殿中少盐。以此状说向名医。咸云此方为诸汤之最要。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芍药 芎 甘草(炙) 杏仁(去两仁尖皮碎) 桂心(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一枚大者炮) 生姜(五两)
上一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甚良。不瘥。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之。可以防喑也。
忌子倍芍药服之)
又续命汤方。(太府梁卿得效)
麻黄(去节) 茯神 生姜(各三两) 附子(炮) 防己 甘草(炙各一两半) 芎细辛上十三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三服。服别相去八九里许。覆取汗。
可服三剂。间五日一进。慎如药法。本方云:间五日一进。若老弱虚羸。非间十日以上不可频服。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生菜大酢。(并出第六卷中)
备急疗卒得中风急闷乱欲死方。
灸足大趾下横纹。随年壮。
又不能语者方。
灸第三或第五椎上。百五十壮。(并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小续命汤疗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停。舌强不能语。诸中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大附子(一枚炮) 芍药(一两) 生姜(五两) 芎 (一两) 甘草(一两炙) 麻黄(三两去节) 白术(一两) 木防己(一两) 防风(六分) 黄芩(一两) 桂心(一两) 人参(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大善。可作三四剂必佳。忌猪肉海藻桃李生葱菘菜。(出第十四卷中)
卷第十四
四时中风方四首
古今录验疗中风发三春。脉浮短者多凶。大而长可疗。青龙汤方。
甘草(一两炙) 麻黄(二两去节) 桂心(七寸) 大枣(二十枚擘) 生姜 芍药(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为再服。初服覆取汗。后即止。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又疗中风发三夏。脉沉紧。恶寒不汗烦。三阳汤方。
当归(一两) 生姜(二两) 甘草(五分炙) 麻黄(五两去节) 杏仁(四十枚去尖皮两仁碎) 石膏(二两碎绵裹)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等物。
又疗中风发三秋。脉浮大而洪长。扶金汤方。
葛根(三两) 独活(二两) 附子(一两炮四破) 石膏(二两碎绵裹)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服九合。昼二夜一。忌猪肉冷水等物。
又疗中风发三冬。脉浮大者。温脾汤方。
芎 (二两) 石膏(四分碎绵裹) 甘草(四分炙) 黄芩(三两) 杏仁(十四枚去尖皮两仁碎) 麻黄(六分去节) 蜀椒(二分去目闭口汗) 防风(四分) 桂心(五分)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卷第十四
中风发热方三首
深师十一味防风汤。疗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腹急痛。大小便不利方。
防风 当归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三分) 茯苓 天门冬(去心) 附子(炮) 干地黄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服七合。日三。大小便不利。纳大黄人参各二分。大枣三十枚掰。生姜三两。忌海藻菘菜猪肉芜荑大酢桃李雀肉等。
又防风汤。疗中风发热。头痛面赤。吸吸苦热。恶风烦闷。身中 而疼。其脉浮而数者方。
防风 白术 桂心 蜀椒(汗) 黄芩 细辛 芍药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麻黄(三两去节) 石膏(二两碎绵裹) 大枣(三十枚掰)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桃李生葱生菜。(出第三卷中)
范汪疗中风发热。大戟洗汤方。
大戟 苦参上二味等分捣筛药半升。用醋浆一斗。煮之三沸。适寒温洗之。从上下寒乃止。小儿三指撮之。醋浆四升煮如上法。(肘后同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四
贼风方一十二首
病源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其伤人也。但痛不可抑按。不得动转。痛处体平无热。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但觉身体内凛凛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久而不去。重遇冷风相搏。乃结成瘰及偏枯。遇风热气相搏。乃变作附骨疽也。(出第一卷中)
深师疗贼风入腹。五脏四肢心胸急痛。背反寒。咽干口噤戴眼方。(此故是大续命汤药分两不同)
麻黄(三两去节) 石膏(碎绵裹) 当归 芎 甘草(炙) 干姜 桂心(各二两)
黄芩(一两) 杏仁(三十枚去两仁尖皮)
上九味 咀。以水酒各五升合煮。取四升。分为四服。忌海藻菘菜生葱。
又秦艽汤。疗贼风入腹。抢心拘急。四肢不随。腹满欲死者方。
桂心 防风 黄芩 干姜 茱萸 秦艽 甘草(各一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汤令热。不瘥更作。忌海藻菘菜生葱。
又竹沥汤。疗大虚挟风。及贼风入腹。腹中拘痛。烦乱恍惚。妄语迷惑不知人。口噤不开。
余病。体虚受风。躁愦欲死方。
秦艽 甘草(炙) 防风 当归(各二两) 茵芋 乌头(炮) 干姜 细辛 人参 黄芩桂心 天雄(炮) 木防己 茯苓 白术(各一两)
上十五味切。以竹沥一斗半。煮取五升。随病加后药。胸逆满加前胡二两半。半夏二两洗。术附子炮各一两。腹中痛加芍药二两。椒一两。汗烦加知母一两。口干加麦门冬一两去心。体痹加麻黄二两去节。有方不用术附子。用半夏二两。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桃李雀肉酢物等。
又大续命汤。疗毒风贼风。身体不能自收。不知痛处。咽中卒不得语。若拘急腰痛。引颈目眩。不得见风。坐欲却倒。觉即反张。脊不着席。脉动不安。恍惚恐惧欲啼。上气呕逆面肿方。
杏仁(三十枚去双仁皮尖碎) 芎 石膏(碎绵裹) 甘草(炙) 桂心 当归 麻黄(去节) 黄芩(各一两) 干姜(一两)
上九味切。以水六升。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分为四服。取微汗。汗出粉之。勿见风。
忌海藻菘菜生葱。
又茵芋酒。疗贼风湿痹。身体不能自动。四肢偏枯。火炙不熟。骨节皆疼。手足不仁。
皮中淫淫如有虫行。搔之生疮。瘾疹起手。不得上头。头眩瞑。甚者狂走。历节肿及诸恶风。
悉茵芋 乌头(炮) 天雄(炮) 石南 女葳 附子(炮) 踯躅花(熬) 秦艽 木防己 防风(各二两)
上十味 咀。以绢囊盛之。清酒三斗渍之。夏三日。春秋五日。冬七日。平旦服一合。
不知。稍增之可至二合。以意消息。忌如常法。
又甘草汤。疗心腹绞痛。贼风入腹。胀满拘急。不得气息。并转筋。寒中下重。温中止痛。利大小便方。
甘草(炙) 防风(各一两半) 吴茱萸 干地黄 芍药 当归 细辛 干姜(各一两)
上八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再服良。忌海藻菘菜生葱菜芜荑。
又乌头膏。疗贼风。身体不随偏枯。口 僻。及伤风寒身强直方。
乌头(炮) 野葛(炙五两去心) 莽草(一斤)
上三味 咀。以好酒渍令淹渐。再宿三日渍之。以不中水猪肪五斤。煎成膏。合药。作东向露灶。以苇薪煎之。三上三下。药成去滓。有病者向火摩三千过。汗出即愈。若触露鼻中塞。对火摩头顶。鼻中即通。药不可令入口眼也。(并出第九卷中)
千金疗贼风所中。腹内挛急方。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一两炙切) 石膏(如鸡子大碎之绵裹) 鬼箭羽(削围如鸡子大)
上四味。以东流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忌海藻菘菜。
又大岩蜜汤。主贼风。腹中。
绞痛。并飞尸遁疰。发作无时。发则抢心。胀满胁下。如刀锥刺。并主少阴伤寒方。
甘草 干地黄 细辛 干姜 当归 羊脂(青羊脂更胜) 桂心 茯苓 吴茱萸 芍药(各一两) 栀子(十五枚掰)
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脂。温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芜荑酢物。(深师同短剧治中恶一方无桂心有防风)
又乌头汤。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腹。攻五脏人阴缩。手足厥逆方。
乌头(十五枚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枚擘) 生姜(一斤) 桂心(六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别取乌头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减五忌又仓公当归汤。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身体强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