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治 乌靥令面洁白方。
马珂(二两) 珊瑚 白附子 鹰屎白(各一两)上四味研成粉,和匀,用人乳调以敷面,夜夜着之,明旦以温浆水洗之。
治面黑生 方。
白蔹(十二铢) 生 石(《救急方》无 石) 白石脂(各六铢) 杏仁(三铢)上四味,研,和鸡子白,夜卧,涂面上,旦用井花水洗之。
治面 ,令人悦白方。
栝蒌子(六合) 麝香(半两) 白石脂(五合) 雀屎(二合去黑)上四味捣筛,别研麝香、雀粪、白石脂和合,取生菟丝苗汁,和之如薄泥,先用澡豆洗去面上腻,以涂 上,日夜三四过,旦以温浆水洗之,任意作妆。
治 子面不净方。
以上朱砂研细如粉,和白蜜涂之,旦以醋浆洗之,大验。
又方 白附子 香附子 白檀 马珂 紫檀(各一两)上五味末之,白蜜和如杏仁大,阴干,用时以水研涂面,旦以温水洗。忌风油,七日面如莲花。
治面 方。
沉香 牛黄 薰陆香 雌黄 鹰屎 丁香 玉屑(各十二铢) 水银(十铢)上八味末之,蜜和以敷。
治面黑 皮皱皴散方。
白附子 密陀僧 牡蛎 茯苓 川芎(各二两)上五味末之,和以 羊乳,夜涂面,以手摩之,旦用浆水洗,不过五六度。一重皮脱,瘥矣。
治面 方。水和丹砂末服方寸匕,男七日,女二七日,色白如雪。
卷六上七窍病上面药第九
白瓜子丸
治面 ,令色白方。
白瓜子(二两) 本 远志 杜蘅(各一两) 天门冬(三两) 白芷 当归 车前子云母粉(各一两) 柏子仁 细辛 橘皮 栝蒌仁 铅丹 白石脂(各半两)上十五味末之,蜜和,空腹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三。
去面上靥子黑痣方。
夜以暖浆水洗面,以生布揩靥子令赤痛,水研白旃檀,取汁令浓,以涂靥子上,旦以暖浆水洗之,仍以鹰屎白粉其上。
治粉滓 方。
白蔹(十二铢) 白石脂(六铢)上二味捣筛,以鸡子白和,夜卧涂面,旦用井花水洗。
去粉滓 皴 及茸毛,令面悦泽光润如十四五岁时方。
黄 白术 白蔹 葳蕤 土瓜根 商陆 蜀水花 鹰屎白(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白芷 细辛 青木香 川芎 白附子 杏仁(各二两)上十五味末之,以鸡子白和作挺,阴干,石上研之,以浆水涂面,夜用,旦以水洗,细绢罗如粉,佳。
治面粉滓方。
熬矾石以清酒和敷之,不过三上。
又方 捣生菟丝苗汁涂,不过三上。
治面 方。
羊胆 牛胆(各一具) 淳酒(一升)上三味合煮,三五沸,敷之。
治年少气盛、面生 疮方。
胡粉(半两) 水银(一两)上二味,以腊月猪脂和,熟研,令水银消散,向暝以粉面,旦起布拭之,慎勿水洗,至暝又涂之不过三上,瘥(一方有真珠)。
白膏治面 疥痈恶疮方。
附子(十五枚) 野葛(一尺五寸) 蜀椒(一升)上三味 咀,以酢渍一宿,猪膏一斤煎,令附子黄,去滓涂之,日三。
卷六上七窍病上面药第九
栀子丸
治酒 鼻 方。
栀子仁(三升) 川芎(四两) 大黄(六两) 豉(三升) 木兰皮(半两) 甘草(四两)上六味末之,蜜和,服十丸如梧桐子,日三,稍加至十五丸。
敷鼻 方。
蒺藜子 栀子仁 豉(各一升) 木兰皮(半斤,一本无)上四味末之,以醋浆水和如泥,夜涂上,日未出时,暖水洗之,亦灭瘢痕。
治面 方。
鸬 屎一升,末之,以腊月猪脂和,令匀,夜敷之。
治面上风方。
玉屑 密陀僧 珊瑚(各二两) 白附子(三两)上四味末之,以酥和,夜敷面上,旦洗之,亦灭瘢痕。
治面 甚者方。
冬葵子 柏子仁 茯苓 冬瓜子上四味各等分末之,酒服方寸匕,食后服,日三。
治面 方荠 肉桂(各二两)上二味为末,以醋浆,服方寸匕,日一服。亦治 及灭瘢去黑痣。
又方 枸杞根(一十斤) 生地黄(三斤)上二味,先捣筛枸杞,又捣碎地黄,曝干,合筛,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颜如童子,秘之。
治面 方。
木兰皮一斤,以三年醋渍,令没百日,曝干,末之,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面有热毒恶疮方胡粉(熬) 黄柏(炙) 黄连(各等分)上三味末之,以粉上,瘥止,若疮干,以面脂调涂之,日三。
治灭瘢痕方猪脂三斤饲乌鸡一只,三日令尽,后取白屎,纳白芷当归各一两,煎白芷色黄,去滓,纳以鹰屎白半两搅调,敷之,日三。
又方 禹余粮半夏等分为末,以鸡子黄和,先以新布拭瘢处令赤,后用药敷之,勿见风,日二,十日瘥,十年者亦灭。
又方 鹰屎白(一合) 辛夷(一两) 白附子 杜若 细辛(各半两)上五味 咀,以酒五合浸一宿,以羊髓五两,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小伤瘢上敷之,日三。
灭瘢痕无问新旧必除方。
以人精和鹰屎白,敷之,日二,白蜜亦得。
治瘢痕凸出方。
春夏以大麦 ,秋冬以小麦 ,好细绢下筛,以酥和封上。
又方 鹰屎白(一两) 衣白鱼(二七枚)上二味末之,蜜和以敷,日三五度,良。
又方 以热瓦熨之。
又方 以冻凌熨之。
又方 鹰屎白(二两) 白僵蚕(二两半)上二味末之,以白蜜和敷,日三。慎五辛生菜。
又方 腊月猪脂四升,煎大鼠一枚,令消尽,以生布拭瘢处令赤,涂之,不过四五上。
治身及面上印纹方针刺字上破,以醋调赤土敷之,干又易,以黑灭即止。
又方 以未盈月儿屎敷上,一月即没。
卷七风毒香港脚方
(凡五类)
卷七风毒香港脚方
论风毒状第一
论曰: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遭者。
岭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意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又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其脚弱一方近百余首。
魏周之代,盖无此病,所以姚公《集验》殊不殷勤,徐王撰录未以为意。特以三方鼎峙,风教未一,霜露不均,寒暑不等,是以关西、河北不识此疾。自圣唐开辟,六合无外。南极之地,襟带是重,爪牙之寄,作镇于彼,不习水土,往者皆遭。近来,中国士大夫虽不涉江表,亦有居然而患之者,良由今代天下风气混同,物类齐等所致之耳。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香港脚。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深师述支法存所用永平山敷、施连、范祖耀、黄素等诸脚弱方,凡八十余条,皆是精要;然学人寻览,颇觉繁重,正是方集耳,猝欲救急,莫测指南。今取其所经用灼然有效者,以备仓猝,余者不复具述。
论何以得之于脚。问曰:风毒中人,随处皆得,作病何偏着于脚也?答曰:夫人有五脏,心肺二脏,经络所起在手十指;肝肾与脾三脏,经络所起在足十趾。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头项也;微时不觉,痼滞乃知。经云:次传、间传是也。
论得已便令人觉不。凡香港脚病,皆由感风毒所致。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觉。会因它病,一度乃始发动。或奄然大闷,经三两日不起,方乃觉之。诸小庸医,皆不识此疾,漫作余病治之,莫不尽毙,故此病多不令人识也。始起甚微,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猝起脚屈弱不能动,有此为异耳。黄帝云:缓风湿痹是也。
论风毒相貌。夫有脚未觉异,而头项臂膊已有所苦,有诸处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内已有所困。又风毒之中人也,或见食呕吐憎闻食臭,或有腹痛下痢,或大小便秘涩不通,或胸中冲悸、不欲见光明,或精神昏愦,或喜迷忘、语言错乱,或壮热头痛,或身体酷冷疼烦,或觉转筋,或肿不肿,或 腿顽痹,或时缓纵不随,或复百节挛急,或小腹不仁,此皆香港脚状貌也,亦云风毒香港脚之候也。其候难知,当须细意察之,不尔必失其机要。一朝病成,难可以理,妇人亦尔。又有妇人产后,春夏取凉,多中此毒,宜深慎之。其闷热掣 、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又但觉脐下冷痞, 然不快,兼小便淋沥,不同生平,即是脚气之候。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
论得之所由。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靴、袜当风取凉,皆成香港脚。若暑月久坐、久立湿地者,则湿热之气蒸人经络,病发必热,四肢酸痛烦闷。若寒月久坐、久立湿冷地者,则冷湿之气上入经络,病发则四体酷冷转筋。若当风取凉得之者,病发则皮肉顽痹,诸处 动,渐渐向头。凡常之日,忽然暴热,人皆不能忍得者,当于此时必不得顿取于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复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功力学之士,一心注意于事,久坐行立于湿地,不时动转,冷风来击,入于经络,不觉成病也。
故风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开,腠理疏通,风如急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以下 胫表里者。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觉处二三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黄帝云:当风取凉,醉已入房,能成此疾。
论冷热不同。问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热?答曰:足有三阴三阳,寒中三阳,所患必冷;暑中三阴,所患必热,故有表里冷热不同。热者治以冷药,冷者疗以热药,以意消息之。脾受阳毒即热顽,肾受阴湿即寒痹。
论因香港脚续生诸病。虽患香港脚,不妨乳石动发,皆须服压石药疗之。夫因患香港脚续生诸病者,则以诸药对之。或小便不利,则以猪苓、茯苓及诸利小便药治之;大便极坚者,则以五柔麻仁丸等治之;遍体肿满成水病者,则取治水方中诸治水之药治之。余皆效此,更无拘忌。
论须疗缓急。凡小觉病候有异,即须大怖畏,决意急治之勿缓。伤缓气上入腹,或肿或不肿,胸胁逆满,气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宽者数日必死,不可不急治也。但看心下急气喘不停,或自汗数出,或乍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皆死。
论虚实可服药不可服药。凡香港脚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故脚气之人,皆不得大补,亦不可大泻,终不得畏虚,故预止汤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也。
论看病问疾人。世间大有病患亲朋故旧交游来问疾,其人曾不经一事,未读一方,自骋了了,诈作明能谈说异端。或言是虚,或道是实;或云是风,或云是蛊;或道是水,或云是痰,纷纭谬说,种种不同。破坏病患心意,不知孰是;迁延未定,时不待人; 然致祸,各自散走。是故大须好人及好名医,识病深浅,探赜方书,博览古今,是事明解者。看病不尔,大误人事,窃悲其如此者众,故一一显析,具述病之由状,令来世病者读之以自防备也。但有一状相应,则须根据方急治,勿取外人言议,自贻忧悔;但详方意,人死不难莫信他言,以自误也。余尝为人撰门冬煎。(方见十二卷胆腑门,名天门冬煎。)此方治香港脚大有验,病者须用之论脉候法。凡香港脚虽复,诊候多涂,而三部之脉,要须不违四时者为吉,其逆四时者勿治。余如脉经所说,此中不复具载。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浓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不耐风;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肉软则受疾至深,难愈也。
论肿不肿。凡人久患香港脚不自知别,于后因有他疾发动,治之得瘥后,直患呕吐而复脚弱,余诊之,乃告为香港脚。病者曰:某平生不患脚肿,何因名为香港脚。不肯服汤。余医以为石发,狐疑之间,不过一旬而死。故香港脚不得一向以肿为候,亦有肿者,有不肿者。其以小腹顽痹不仁者,脚多不肿。小腹顽后不过三五日,即令人呕吐者,名香港脚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凡患香港脚到心难治,以其肾水克心火故也。
论须慎不慎。凡香港脚之病,极须慎房室,羊肉牛肉,鱼蒜蕺菜菘菜蔓菁瓠子,酒面酥油乳糜,猪鸡鹅鸭。有方用鲤鱼头,此等并切禁,不得犯之。并忌大怒。惟得食粳粱粟米,酱豉葱韭薤椒姜橘皮,又不得食诸生果子酸醋之食,犯者皆不可瘥。又大宜生牛乳生栗子矣。
论善能治者几日可瘥。凡香港脚病,枉死者众。略而言之,有三种:一觉之伤晚,二骄狠恣傲,三狐疑不决,此三种正当枉死之色。故世间诚无良医,虽有良医,而病患有性灵堪受入者,更复鲜少,故虽有骐骥而不遇伯乐,虽有尼父而人莫之师,其为枉横亦犹此也。今有病者,有受入性根据法,使余治之,不过十日,可得永瘥矣;若无受入性者,亦不须为治,纵令治之,恐无瘥日也。非但香港脚,诸病皆然。良药善言,触目可致,不可使人必服;法为信者施,不为疑者说。
论灸法。凡香港脚,初得脚弱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惟急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者半瘥半死。虽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复更发动。觉得便根据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愈。此病轻者登时虽不即恶,治之不当,根源不除,久久期于杀人,不可不精以为意。初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膝两眼,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绝骨。凡灸八处,第一风市穴,可令病患起,正身平立。垂两臂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当手中央指头髀大筋上是,灸之百壮,多亦任人。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第二伏兔穴,令病患累夫端坐,以病患手夫掩横膝上,夫下旁与曲膝头齐上旁侧夫际当中央是,灸百壮,亦可五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