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风门
风门
百倍丸 治男女中风,腰膝疼痛,筋脉拘挛,行步艰难。 败龟板酢炙 虎骨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木鳖子去壳 乳香 没药俱另研 破故纸炒 骨碎补去毛 自然铜酢淬,各等分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续断丹 治中风寒湿,筋挛骨痛。
续断 萆薢酒浸 牛膝酒浸 杜仲炒去丝 干木瓜各二两 右为细末,以炼蜜和丸。每两作四丸,每服二丸,细嚼温酒下,不拘时。
羚羊角散 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疼痛。 羚羊角屑一两 甘草炙 栀子仁各半两 升麻 防风 酸枣仁 桑白皮 羌活各七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忌热面、猪肉、大蒜。
酸枣仁散 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疼痛,心神烦闷,睡卧不得。 酸枣仁一两 桑白皮 芎藭 菊花 甘草炙 枳壳 羚羊角屑,各半两 羌活 防风各七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防风散 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思饮食。 防风 麻黄去节,各一两 赤茯苓 薏苡仁 麦冬 牛膝酒浸 羚羊角屑 犀角屑,各一两 半夏 白朮 芎藭 人参 当归 大黄 炙甘草各半两 杏仁麸炒去皮尖,各七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中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雷丸 【《集验方》】 治瘫痪顽风,骨节疼痛,下元虚冷,诸风痔漏下血,一切风疮。 草乌 川乌 两头尖各三钱 硫黄 麝香 丁香各一钱 木鳖子五个 右为末,以熟蕲艾揉软,合成一处,用钞纸包裹,烧熏痛处。
世传白花蛇酒 【《濒湖集简方》】 治诸风,无论新久,手足缓弱,口眼喎斜,语言蹇濇,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燥痒,骨节疼痛,或生恶疮疥癞等疾。 白花蛇一条,酒洗净,头尾各去三寸,酒浸去骨刺,净肉一两 全蝎炒 当归 防风 羌活各一钱 独活 白芷 天麻 赤芍 甘草 升麻各五钱 右銼碎,以绢袋盛贮,用糯米二斗蒸熟,如常造酒,以袋置缸中,待成取酒同袋密封,煮熟,置阴地七日出毒,每温饮数杯,常令相续。
瑞竹堂白花蛇酒经验方 治诸风疠癣。 白花蛇一条,酒润,去皮骨取肉,绢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饭安蛇上,用物密盖,三七日取酒 右以蛇晒干为末,每服三五分,温酒下。仍以浊酒并糟作饼食之,尤佳。
濒湖白花蛇酒 【《集简方》】 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肤肉(疒帬)痹,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证。 白花蛇一条,取龙头虎口,黑质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为真,以酒洗润透去骨刺,取肉四两 防风一两 羌活 当归身 真天麻 真秦艽 五加皮各二两 右各銼,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物。
二陈汤 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等证。 陈皮 半夏,制,各三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姜三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稀涎散 吐顽痰。
牙皂炙去皮弦,一钱 藜芦五分
右为细末,每服五分或一二钱,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灌之。
独圣散 吐积蓄痰涎。
甜瓜蒂不拘多少,微炒
右为细末,每服一二钱,虀汁调服。胁痛加全蝎,头痛加郁金,煮服吐之。
茶调散 吐除痰积。
瓜蒂二钱 好茶一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虀汁调服。
白花蛇膏 【《鸡峰备急方》】 治荣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 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一两 天麻 狗脊各二两 右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一升浸之,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匀,瓶收。每服半匙,用好酒或白汤化服,日二次,神效极佳。
大补元煎 【《景岳全书》,下同】 治男妇中风,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参少则用一二钱,多则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熟地少则用二三钱,多则二三两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一钱,畏酸吞酸者去之 炙甘草一二钱 枸杞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左归饮 此壮水之剂也。凡中风,若是命门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一阴煎、四阴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钱或至一二两 山药 枸杞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右归饮 此益火之剂也。凡中风,若是命门阳衰阴盛者,宜此方加减主之。 熟地如前 枸杞 杜仲姜制 山药炒,各二钱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钱 附子制,一二三钱 山茱萸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五福饮 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随宜 熟地黄随宜 当归身二三钱 白朮炒,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温者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一阴煎 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中风,系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等证,皆宜用此加减主之。 熟地三五钱 甘草一钱 丹参 芍药 生地 麦冬各二钱 牛膝一钱半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加减一阴煎 治证如前,而火之盛者,宜用此方。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锺,煎服。
二阴煎 此治中风,心经有热,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阴。 生地 麦冬各二三钱 枣仁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 木通 元参各二钱半 黄连或一二钱 水二锺,灯草二十根,竹叶亦可,煎七分,食远服。
三阴煎 此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及营虚失血等病,故曰三阴。凡中风血不养筋,及疟疾汗多邪散,而寒热犹不能止,是皆少阳厥阴,阴虚少血之病。微有火者,宜一阴煎。无火者宜此主之。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一钱 芍药酒炒 枣仁各二钱 人参随用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大营煎 治中风,真阴精血亏损,口眼喎斜,筋骨疼痛等证。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 杜仲炒去丝,各二钱 牛膝一钱半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小营煎 治血少阴虚,此性味平和之方也。 熟地二三钱 芍药酒炒 山药炒 当归 枸杞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金水六君煎 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及非风,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 当归 茯苓各三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六安煎 治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 杏仁去皮尖并双仁,切,各一钱 白芥子五七分,年老气弱者不用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凡非风初感,痰胜而气不顺者,加藿香一钱半。兼胀满者,加厚朴一钱,暂开痰气。然后察其寒热虚实而调之。若气虚猝倒,及气平无痰者,皆不可用。
抽薪饮 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蘗各一二钱 枳壳 泽泻各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
徙薪饮 治三焦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剂。其甚者宜抽薪饮。 陈皮八分 黄芩二钱 麦冬 芍药 黄蘗 茯苓 牡丹皮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六味回阳饮 治阴阳将脱等证。
人参随宜 制附子去皮脐 炮干姜各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熟地五钱或一两 当归身三钱,泻者以冬朮代之 水二锺,武火煎七八分,温服。
理阴煎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倦之辈,忽感寒邪不散,及非风证等。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炙甘草一二钱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或加肉桂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八分,热服。
温胃饮 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朮炒一二钱或一两 扁豆二钱炒 陈皮一钱或不用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当归一二钱,泻者勿用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菉豆饮 凡热毒劳热,诸火热极不能退者,用此最妙。 菉豆不拘多寡
右用宽汤煮糜烂,入盐少许,或蜜亦可。待冰冷,或厚或稀或汤,任意饮食之,日或三四次不拘。此物性非苦寒,不伤脾气,且善于解毒除烦,退热止渴,大利小水。乃浅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若火盛口甘,不宜厚味,但略煮半熟清汤冷饮之,尤善除烦清火。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二十四
风门
单方
中风:口噤不语,心烦恍惚,手足不随,或腹中痛满,或时绝复苏,伏龙肝末五升,水八升搅,澄清灌之。【《本草》,下同】
中风喎斜(疒帬)痹,一切风:荆芥煮汁饮之。
碧林丹:治卒中风,不语,痰涎潮盛,及一身风瘫,用生铜绿二两,乳细,水化去石,慢火熬干,取辰日、辰时、辰位上修合再研,入麝香一分,糯米粉糊和丸弹子大,阴干。卒中者每丸作二服,薄荷酒研下,余风朱砂酒化下,吐出青碧涎,泻下恶物,大效。治小儿用绿云丹,铜绿不计多少,研粉,酢面糊丸芡子大,每薄荷酒化服一丸,须臾吐涎如胶,神效。【《经验方》】
中风喎斜:取生鹊劈开腹,及血热贴喎缓处即正。乌鸡亦可。 【《本草》】
中风舌强:用雄黄、荆芥穗等分为末,豆淋酒服二钱。 【《卫生宝鉴》】
中风口喎:新石灰一合,酢炒,调如泥涂之,左涂右,右涂左,立便牵正。 【《寇氏衍义》】
急中风:喎斜不遂,取乌鸦全者,盐泥固济,火煅为末,和酒服之。 【《本草》】
风中心气,风热手足不遂,及风痹不任,筋脉五缓,恍惚烦躁,用熊肉二斤,切如常法,调和作腌腊,空肚服之。【《医学纲目》】
中风口噤,不知人事:白朮四两,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千金方》】
男子诸风:四宝丹,用金毛狗脊,盐泥固济,煅红去毛,苏木、萆薢、川乌头生用,等分为末,米酢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盐汤下。【《普济方》】
偏风不遂,皮肤不仁:宜服仙灵脾酒。仙灵脾一斤,细銼,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重封,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每日暖饮,常令醺然,不得大醉。酒尽再合,无不效验。合之,切忌鸡犬妇人见。【《圣惠方》】
中风口噤,通身冷,不知人:独活四两,好酒一升,煎半升服。 【《千金方》】
中风不语:独活一两,酒二升,煎一升,大豆五合炒有声,以药酒热投,盖之良久,温服三合,未瘥再服。【《小品方》】
热风瘫痪,常举发者:羌活二斤、构子一升为末,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广济方》】
喉闭口噤: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水煎一锺,入白矾少许,灌之取效。 【《圣济录》】
暗风卒倒,不省人事:细辛末吹入鼻中。 【《得效方》】
诸风拘挛,偏于血气不通及麻痹:取雁肪四两,炼净,每日空心取二匙,和温酒服。
中风喎斜:取鹿肉和生椒同捣敷之,正则去之。 【《本草》,下同】
鹿骨酿酒,治风补虚。
一切偏风,口眼喎斜: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同入砂盆内研烂,生绢绞汁,于磁器中煎成膏,滤去滓三分之一,将二分日干为末,以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早暮各一服。忌动风物。【《经验方》】
中风口噤:荆芥穗为末,酒服二钱立愈,名荆芥散,前后用之甚验。
风痰:练鹊细銼炒香,袋盛浸酒中,每日温饮服之。
瘫痪走痛:用蝎虎一枚炙黄,陈皮五分,罂粟壳一钱,甘草、乳香、没药各二钱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正传》】
风疾挛急: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曲三斤和匀,如常法酿酒服之。 【《圣济总录》】
六十二种风,兼腹内血气刺痛:用红花一大两,分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锺半,顿服之,不止再服。【《图经本草》】
一切风疾,十年二十年者: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用袋盛药,浸无灰酒三升内,每任意饮之。【《外台秘要》】
老人中风,口目瞤动,烦闷不安:牛蒡根切一升去皮,晒干,杵面,白米四合淘净,和作馎饦,豉汁中煮,加葱椒五味,空心食之,极为效。【《寿亲养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