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目门
目门
眼见诸物禽虫飞走,乃肝胆之疾:青桐子花、酸枣仁、元明粉、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水煎,和渣,日三服。【《经验良方》】
目热昏暗:槐子黄连二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浆水下二十丸,日二服。
胎赤风眼:槐木枝如马鞭大,长二尺,作二段,齐头麻扎一处,置铜钵子内,晨使童子一人,以其木研之,至暝乃止,令仰卧,以涂目,三四次瘥。
赤眼生瞖:秦皮一两,水一升半;煮七合,澄清,日日温洗。一方加滑石黄连等分。【《外台秘要》】
眼暴肿痛: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水二升半,煮取八合,食后温服。
赤眼睛痛:秦皮一两,清水一升,白碗中浸,春夏一食顷以上,有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仰卧,点令满眼,微痛勿畏,良久沥去热汁,日点十度以上,不过两日瘥也。【《外台秘要》】
眼弦偷针,乃肝脾积热:銼秦皮,夹沙糖水煎,调大黄末一钱,微利佳。【《直指方》】
洗头去风明目:用槵子皮、皂角、胡饼、菖蒲同捶碎,浆水调作弹子大,每用汤泡洗头,良。【《多能鄙事》】
飞血赤眼:榉皮去粗皮切二两,古钱七文,水一升半,煎七合,去渣热洗,日二次。【《圣济总录》】
杂物眯眼:新桑根皮洗净,捶烂入眼,拨之自出。 【《圣惠方》】
青盲洗法:新摘青桑叶,日干,按日就地上烧存性,每以一合于瓷器中,煎减二分,倾出澄清,温热洗目至百度,屡试有验。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六,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三,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普济方》】
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集简方》】
赤眼濇痛:桑叶为末,纸卷烧烟,熏鼻取效。 【《普济方》】
目赤肿痛:桑灰一两,黄连半两为末,每以一钱泡汤,澄清洗之。【《圣济总录》】
洗青盲眼: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三十日,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合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取极清,稍热洗之。如冷即重汤顿温,不住手洗,久久视物如鹰鹘也。一法以桑灰,童子小便和作丸,每用一丸,泡汤澄洗。【《龙木论》】
飞丝入目:柘浆点之,以绢蘸之拭去。
洗目令明:柘木煎汤,按日温洗,自寅至亥乃止,无不效者。正月初二,二月初二,三月不洗,四月初五,五月十五,六月十一,七月初七,八月初二,九月初二,十月十九,十一月不洗,十二月十四日。徐神翁方也。
肝热生翳:用楮实子研细,食后蜜汤服一钱,日再服。【《直指方》】
目昏难视:楮桃、荆芥穗各五百枚为末,炼蜜丸弹子大,食后嚼一丸,薄荷汤下,一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一切眼瞖:三月收谷木软叶晒干为末,入麝香少许,每以黍米大注眦内,其翳自落。【《圣惠方》,下同】
暴赤眼痛碜濇者:嫩楮枝去叶,放地火烧,以碗覆之一日,取灰泡汤,澄清温洗。
目中瞖膜:楮白皮暴干,作一绳子如钗股大,烧灰细研,每点少许,五六次瘥,乃止。【崔氏方】
利气明目:枳壳麸炒二两为末,点汤代茶。
内障目翳,如偃月或如枣花:用象胆半两,鲤鱼胆七枚,熊胆一分,牛胆半两,麝香一分,石决明末一两,为末,糊丸菉豆大,每茶下十丸,日二。【《总录》】
赤目障翳,熊胆丸:每以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绝奇。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
胎赤烂,眼昏暗:用蝎虎数枚,以罐盛黄土按实,入蝎虎在内,勿令损伤,以纸封口穿数孔出气,候有屎数粒,去粪上一点黑者,只取一头白者,唾津研成膏,涂眼睫间周围,不得揩拭,来早以温浆水洗三次,甚效。【《圣济总录》】
目中赤瞖:白羊髓敷之。 【《千金方》】
目赤热痛,看物如隔纱,宜补肝益精:用青羊肝一具切洗,和五味食之。【《心镜》】
肝虚目赤:青羊肝薄切,水浸吞之,极效。 【《龙木论》】
治风热生肤,赤白眼,及去眼中风痒痛:捣枸杞子汁,点眼立验。亦治暴赤眼风热赤膜。一方用叶捣汁,衔满口,待稍温,就咽之。
目病(目巟)(目巟):以铜器煮青羊肝,用面饼覆器上,钻两孔如人眼大,以目向上熏之,不过三度。【《千金方》】
目病失明:青羖羊肝一斤,去膜切片,入新瓦内炕干,同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为末,以白蜜浆服方寸匕,日三。不过三剂目明。至一年,能夜见文字。【《食疗》】
不能远视:羊肝一具,去膜细切,以葱子一勺炒为末,以水煮熟,去查,入米煮粥食。【《多能鄙事》】
青盲内障:用白羊肝一具,黄连一两,熟地黄二两,同捣丸梧子大,食远茶服七十丸,日三服。崔承元病内障丧明,有人惠此方报德,服之遂明。【《传信方》】
治风赤濇痛:取诃梨勒核,入白蜜研,注目中,神良。一方以鹰嘴者一枚,滴蜜于石磨,点。
睛上生晕,不问久新:鲤鱼长一尺二寸者,取胆滴铜镜上,阴干,竹刀刮下,每点少许。【《总录》】
赤眼肿痛:用鲤鱼胆十枚,腻粉一钱,和匀,瓶收,日点。【《圣济总录》】
治眼翳及诸物入眼:以左手中指甲,洗净候干,以刀刮其屑,用灯草蘸点眼中翳处,一二次即去。或用怀孕妇人指甲屑,置目中,去翳。
拳毛倒睫:无名异末,掺卷纸中作捻子,点着,至药末处吹杀,以烟熏之自起。
蚕沙一两,虢丹五钱,慢火熬成膏,入轻粉五分,熬黑色,逐时汤泡洗。
摘去拳毛,以虱子血点入眼内,数次,即愈。
冷泪久昏:开元铜钱一百文,背上有月者更妙;甘草去皮三钱,青盐一两半。于白磁器内用无根水一大碗,浸七日,每着一盏洗。无力,换洗到十日,约添甘草青盐,每日洗三次。忌食五辛驴马鸡鱼荤酒。
迎风冷泪:乌鸡胆汁,临卧点眼中。
不时热泪:乌鲗鱼骨,研极细末点目中。
飞丝入目:用头垢点入眼中。
眼目昏暗:用(石卜)硝六钱重,用水一盏,煎至八分,候冷定,澄清,下次分定,每月一日,洗至一年之间,眼如童子光明。正月初一,二月初八,三月初四,四月初五,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五,八月初一,九月十三,十月十三,十一月十六,十二月初五。
物落眼中:用新笔蘸缴出。
稻麦芒入眼:取蛴螬以新布覆目上,待蛴螬从布上摩之,其芒出着布上。
晚蚕砂,香油浸月余,重绵滤过,点之,治烂弦。
紫金膏,用水飞过,虢丹蜜多水少,文武火熬,以器盛之,点眼。
眼赤瞎:以青泥蛆淘净,晒干末之,仰卧合目,用药一钱放眼上,须臾药行,待少时去药,赤瞎自无。
沙石草木入目中不出:以鸡肝汁注之。 又方:以书中白鱼和乳汁注目中。
目中眯法:旦起对门户跪拜云:户门狭小,不足宿客。乃便瘥。
眼目昏暗:用鹰眼睛一对,炙干捣末,研令极细,以人乳汁再研,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于瞳人上,日夜三度,可以夜见物。或取腊月鸲鹆眼,依上法用效。三日见碧霄中物。忌烟熏。
治冷泪:用胞枣一枚去核,以花椒二十粒入内,用湿纸裹煨熟,细嚼,白汤下。
治暴赤眼,削附子赤皮末,加蚕屎着眦中。
攀睛翳膜,昏濇风毒肿痛:用瓜蒌一枚,割下顶盖,取瓤,并子同猪(月臣)子捣匀,却装在瓜蒌内,用原盖盖之,坐净土上,取桑条子十两,约长四五寸,簇瓜蒌上,用炭火烧,扇之烟尽,将成灰,即住火,扇冷,和灰通研极细。每用二钱,沸汤浸澄清去脚,洗之。
针灸
《素问》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蹺阳蹺,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蹺。
《灵枢经》曰: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挟颈。 《甲乙经》曰:刺面中流脉,不幸为盲。 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 头痛目眩,颈项强急,本神主之。
颊清不得视,口沫泣出,两目眉头痛,临泣主之。 颈痛项不得顾,目泣出多眵(目蔑),鼻鼽衄,目内眦赤痛,气厥,耳目不明,咽喉喽引项,筋挛不收,风池主之。 热病头痛,引目外眦而急,烦满,汗不出,引颔齿面赤皮痛,悬厘主之。 头风目欲如脱,汗出,寒热,面赤,颊中痛,项椎不可左右顾,目系急,瘛瘲,攒竹主之。 肩背痛,目不开,天牖主之。
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肘挛腋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大陵主之。 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中风热,目赤黄,内关主之。 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遗)目,目痛瞑,头痛泣出,阳溪主之。 目痛引眦,少腹偏痛,视昏嗜卧,照海主之。泻左阴蹺,取足左右少阴前,先刺阴蹺,后刺少阴。气在横骨上,目外眦赤痛,头眩,两颔痛,塞逆泣出,耳鸣聋,多汗,目痒,胸中痛,不可反侧,痛无常处,侠溪主之。 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丘墟主之。 鼽衄血不止,淫泺头痛,目白翳,跟尻瘈,头顶肿痛,泄注上抢心,目赤眦烂无所见,痛从内眦始,京骨主之。 目泣出,头不痛者,听会主之。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蹺。
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先取譩嘻,后取天牖、风池。 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目瞑远视(目巟)(目巟),目窗主之。 目(目巟)(目巟)赤痛,天柱主之。 目眩无所见,偏头痛引外眦而急,颔厌主之。 目不明,恶风日,泪出,憎寒,目痛目眩,内眦赤痛,目(目巟)(目巟)无所见,眦痒痛,淫肤白翳,睛明主之。 青盲无所见,远视(目巟)(目巟),目中淫肤,白膜覆瞳子,目窻主之。 目不明,泪出目眩瞀,瞳子痒,远视(目巟)(目巟),昏夜无见,目润动与项口参相引喎,僻口不能言,刺承泣。 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
目赤黄,颧髎主之。
睊目,水沟主之。
目痛不明,龂交主之。
目瞑身汗出,承浆主之。
青盲(目遗)目,恶风寒,上关主之。 青盲,商阳主之。
(目遗)目,目(目巟)(目巟),偏历主之。 眼痛,下廉主之。
(目遗)目,目(目巟)(目巟)少气,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 目中白翳,目痛泣出,甚者如脱,前谷主之。 白膜覆珠,瞳子无所见。解溪主之。 《千金方》云:去翳法,以鹅翎切之,近黑睛,及当白睛之膜,自聚上以针钩挽之,割去即明见物,以绵着眼断血,三日瘥。 《儒门事亲》曰:暴盲不见物,针攒竹及项前五穴,又刺鼻中大出血,立明。 易老云:眼肿痛睛欲出,须八关大刺,手十指间,出血即愈。 《卫生宝鉴》曰:眼戴上不能视,灸脊第二椎骨、第五椎骨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立愈。 《得效方》云:青盲,灸巨髎;又取肝俞、命门、商阳。 《古今医统》曰:目病风热者多,次血虚肾水不足,宜丝竹空、上星、百会宣泄之,痛者,灸风池、合谷。 风寒外搏,连脑痛者,灸二间、合谷。 《医学纲目》曰:胬肉攀睛,取睛明、风池、期门、太阳出血。 烂弦风,取大骨空,灸九壮,以口吹火灭;小骨空灸七壮,亦吹火灭。又以三棱针刺眶外,出血即愈。 迎风冷泪,眵(目蔑)黑花,取大骨空、小骨空灸之,吹火灭;又取临泣、合谷。 目昏暗,灸三里,针承泣;又取肝俞、瞳子髎。 眼睛痛,取风府、风池、通里、合谷、申脉、照海、大敦、窍阴、至阴。 目赤肿翳,羞明隐濇,取上星、百会、攒竹、丝竹空、睛明、瞳子髎、太阳、合谷;又以草茎刺鼻孔,出血数升即愈。 眼暴赤肿痛,取神庭、上星、顖会、前顶、百会,出血即愈。又取光明、五会。 雀目,取神庭、上星、前顶、百会、睛明,出血即愈。又取肝俞、照海。 诸障翳,取睛明、四白、太阳、百会、商阳、厉兑、光明,各出血,合谷、三里、命门、肝俞、光明各灸之。 内障,取足厥阴、足少阴、阳蹺。
针内障眼法歌:内障由来十六般,学医人须仔细看。分明一一知形状,下针方可得安然。若将针法同圆翳,误损神光取瘥难。冷热光明虚与实,调和四体待令安。不然气闷违将息,呕逆劳神翳却翻。咳嗽震头皆未得,多惊先服镇心丸。若求凉药银膏等,用意临时体候看。老医细针初复嫩,针形不可一般般。病虚新产怀娠月,下手纔如将息难。不雨不风兼皓月,清斋三日在针前。安心定意行医道,念佛亲姻莫杂喧。患者向明盘膝坐,提撕腰带得心安。针者但行贤哲路,恻隐之情实善缘。有血莫惊须住手,裹封如旧再开看。忽然惊振医人重,服药三旬见朗然。七日解封难见日,花生水动莫他言。还睛丸散坚心服,百日分明复旧班。 针内障后法歌: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言语要深知。绵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日系之。卧眠头枕须安稳,仰卧三朝莫厌迟。封后忽然微有痛,脑风牵动莫他疑。或针或烙依经法,痛极仍将火熨之。拟吐白梅衔咽下,吐来仰卧却从伊。起则恐因遭努损,虽然稀有也须知。七朝豉粥温温食,震着牙关事不宜。大小便时须缓缓,无令自起要扶持。高声叫唤言多后,惊动睛轮见雪飞。如此志心三十日,渐行出入认亲知。狂心莫忆阴阳事,夫妇分床百日期。一月不须临洗面,针痕湿着痛微微。五腥酒面周年断,服药平除病本基。 右,《龙木论》金针开内障大怯。谨按其法,初患眼内障之时,其眼不痛不濇不痒,头不旋不痛,而翳状已结成者,宜金针拨去其翳,如拨云见日而光明也。今具其略于后: 圆翳:初患时,见蝇飞花发垂蟢,薄烟轻雾,先患一眼,次第相牵,俱圆翳如油点浮水中,阳看则小,阴看则大,金针一拨即去。 滑瞖:翳如水银珠,宜金针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