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瘫痿门
瘫痿门
滋血养筋汤 【《医鉴》】 治气血两虚,两足痿软,不能行动。 熟地一钱半 芍药 当归 麦冬 黄蘗酒炒 牛膝酒浸 杜仲酒炒 苍朮 薏苡仁各八分 人参 川芎 防风 知母各五分 羌活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四制苍蘗丸 【《入门》】 治湿热盛,脚膝痿弱,能滋阴降火。 黄蘗二斤,以乳汁、童便、米泔,各浸八两,酥炙八两,浸炙各宜十三次 苍朮八两,用川椒、破故纸、五味子、川芎各炒二两,拣去炒药,只取蘗朮 右将蘗朮为末,蜜丸梧子大,早酒、午茶、晚白汤,吞下三五十丸。
加减四斤丸 治肝肾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惊恐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菟丝子酒浸另研 木瓜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 熟地 天麻 五味子酒浸各等分 右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食前下。
鹿角霜丸 【《医鉴》】 治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之证。 黄芪蜜炙 人参 白朮 白茯 当归身酒洗 熟地 芍药酒炒 破故纸酒炒 苍朮泔水浸 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 川芎 肉桂 羌活 茴香炒 独活 槟榔 附子童便和面包煨,各一两 牛膝 木瓜 川乌 肉苁蓉酒洗 防风 乌药炒 续断 虎胫骨酥炙,各一两五钱 木香一钱 甘草五钱 鹿角霜一斤 右为极细末,酒丸梧子大,空心米汤送下百丸。
藿香养胃汤 【《良方》,下同】 治胃虚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阳明虚,宗筋无所养,遂成痿躄。 藿香 白朮 神曲炒 白茯苓 乌药 缩砂 半夏曲 薏苡仁 人参各一钱半 荜澄茄 甘草炒,各一两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温肾汤 治面色痿黄,脚痿弱无力,阴汗出。 麻黄 柴胡各六分 白朮炒 酒黄蘗 猪苓 白茯苓 升麻各一钱 防风 苍朮各一钱半 泽泻二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前热服,候一时才饮食。
龙骨丸 治膀胱肾冷 坐起欲倒,目(目巟)(目巟),气不足,骨痿。 龙骨 柏子仁 防风 干地黄 甘草各五分 禹余粮 桂心 白石英 茯苓 黄芪各七分 五味子 羌活 附子 人参各六分 山茱萸 元参 芎藭各四分 杜仲 磁石 干姜各八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四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二服。
起痿丹 阳明主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诸经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养于宗筋,会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治之各补其荣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逆顺至筋脉骨肉,各得其时,病乃已矣。肾经虚惫,遂成骨痿,腰脚难举,日加困乏。 附子炮去皮脐 沉香不见火 朱砂研 枸杞 母丁香 木香不见火 阳起石煅 熟地黄 肉苁蓉酒浸焙 麝香研 天雄炮去皮脐,鹿茸亦可 官桂 硫黄各一两 腻粉半两 白丁香少许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姜汁火上入药镕化,却用手点药于腰眼上摩擦至药尽。用至二十丸,大有神效。若有他处瘫痪风疾,加皂角一片,去筋捶烂,姜汁浸一宿,瓦上焙干为末,入前药内,依前法用。 又方 治筋痿两手握固无力,两腿行动无力,急饥食少,此名筋痿。其证候口舌生疮,忽生痰涎,忽然睡中涎溢,身上躁热,忽时憎寒,颈项强急,小便赤白不定,大腑忽冷忽热不调。 连翘 防风 荆芥穗 蔓荆子 羌活 独活 丹皮 栀子 秦艽 麻黄去根 木香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用白汤调下。
金刚丸 治肾损骨痿,不能起于床,宜服此益精。 萆薢 杜仲炒去丝 肉苁蓉酒浸 菟丝子酒浸 右等分为细末,酒煮猪腰子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牛膝丸 治肾肝损骨痿,不能起于床,筋弱不能收持,宜益精缓其中。 牛膝酒浸 萆薢 杜仲炒去丝 菟丝子酒炒 白蒺藜 防风 苁蓉酒浸等分 官桂减半 右为细末,酒煮猪腰子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煨肾丸 治肾肝损及脾损,谷不化,痿躄,宜益精缓中消谷。 牛膝 萆薢 杜仲炒去丝 白蒺藜 防风 菟丝子酒浸 苁蓉酒浸 葫芦巴 破故纸酒炒,等分 官桂减半 右为细末,将猪腰子制如食法捣烂,炼蜜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如腰痛不起,甚效。
滋肾丸 治热在气分,不渴而小便不利,或肾虚足热,腿膝无力,不能履地。 知母酒炒 黄蘗酒炒,各二两 肉桂二钱 右各另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滚汤下。
虎胫骨丸 治两足痿弱软痛,或如火焙,从足踝下上冲腿胯,证因湿热所成者。 苍朮制 黄蘗制,各四两 牛膝 归尾各二两 龟板酥炙 虎骨酥炙 防己各一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或一百丸,空心盐汤送下,神效。
补肝丸 治肾虚骨痿,阴冷如冰,并阴汗两脚痿弱无力。 黄芪蜜水炙 人参 葛根 白茯苓 猪苓 升麻各一钱 柴胡 当归身 羌活 连翘 黄蘗 泽泻 陈皮 神曲炒 知母 防风 苍朮 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二盏,煎一盏,空心热服。忌酒温面。
败毒散 一名人参败毒散。治处卑湿脚气痿弱等证,此药不可缺,日三服,以效为度。 人参 茯苓 枳壳 甘草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各等分 右,水一锺半,姜三片,煎服;或为细末,沸汤点服。
小续命汤 【《千金方》,下同】 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证。又于六经分别随证加减通之。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芍药 川芎 防己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甘草炙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用水一锺半,加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春夏加石膏、知母、黄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药,随证增减诸药用。
追毒汤 治肝脾肾三经为风寒热湿毒气上攻,阴阳不和,四肢拘挛,上气喘满,小便秘濇,心热烦闷,遍身浮肿,脚弱不能行步。 半夏汤泡七次 黄芪 甘草炙 当归 人参 厚朴姜制 独活 橘红各一两 枳实麸炒 芍药 熟地黄 麻黄去节,各二两 桂心三两 右(口父)咀,每服八钱,水一锺半,生姜七片,枣三枚,煎八分,食前温服,日三夜一。
二妙散 【丹溪】 治湿热在经,筋骨疼痛。如有气加气药,如血虚加补血药,如痛甚加姜汁热辣服之。 黄蘗炒 苍朮去皮制等分
右为末,捣生姜煎沸汤调服。此二物皆有雄壮之气,如气实者加少酒佐之,此即《集要》二神汤,各三钱半,用水煎,空心服。一方以二妙为君,加甘草、羌活各二钱,陈皮、芍药各一钱,威灵仙酒炒五分为末,服之,佳。
续断丸 【《本事方》,下同】 治肝肾风寒,气弱,脚不可践地,足跗疼痛,风毒流注下部,行止艰难,小便余沥,此药补五脏内伤,调中益气,凉血强筋骨。 杜仲五两 五加皮 防风 薏仁 牛膝酒浸 续断 羌活各三两 萆薢四两 生地黄五两 右为末,用好酒三升,化青盐三两,用木瓜半斤,去皮子,以前盐酒煮成膏,和药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任下。
酒浸牛膝丸 治腰脚筋骨,酸软无力。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 虎骨真者,酢炙黄,各半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牛膝三两,炙黄 右(口父)咀,用生绢作袋盛药,以煮酒一斗,春秋浸十日,夏七日,冬十四日,每日空心饮一大盏;酒尽出药为末,酢糊丸,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忌动风等物。
调元健步丸 治阴虚血少,湿热相兼,足履无力。 牛膝盐酒浸,三两 当归酒洗 黄蘗盐酒炒 枸杞各二两 白芍药微炒 白茯苓 白朮炒 苍朮 陈皮各一两 木瓜 五加皮各八钱 续断七钱 泽泻 防己各五钱 炙甘草三钱右,蜜丸桐子大,空心,盐汤送下七八十丸或百丸。
胜骏丸 【《三因方》】 治元气不足,为寒湿之气所袭,腰足挛拳,或脚面连指,走痛无定,筋脉不伸,行步不随。常服益真气,壮筋骨。 附子炮 当归 天麻 牛膝 木香 枣仁炒 熟地酒蒸 防风各二两 木瓜四两 羌活 乳香各半两 全蝎炒 甘草炙 没药各一两 麝香二钱 右为末,用生地黄三斤,以无灰酒四升,煮干晒二日,杵烂如膏,入前末和匀,杵千余下,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二丸,细嚼,临卧酒下。作小丸服亦可。
四物汤 【《局方》】 治血虚营弱,一切血病,当以此为主。 熟地黄 当归各三钱 川芎一钱 芍药二钱 右,水二锺,煎服。
金匮六味地黄丸钱氏 一名金匮肾气丸。治肾水亏损,小便淋闭,头目眩运,腰腿酸软,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困,失血失音,水泛为痰病,为肿胀,壮水制火之剂也。 熟地黄八两,蒸捣 山茱萸 山药炒,各四两 丹皮 泽泻 白茯苓各三两 右为细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白汤或淡盐汤任下。此方用水煎汤,即名六味地黄汤,下八味丸亦同。
八味丸崔氏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冷惫,脐腹疼痛等证。王太仆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谓也。 即前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制附子各一两。
滋阴大补丸 【丹溪】 治诸虚不足,腰腿疼痛,行步无力,壮元阳,益肾水。 熟地二两 山药炒 牛膝各两半 山茱萸 杜仲 巴戟肉 白茯苓 五味子 小茴香炒 肉苁蓉酒洗去甲焙干 远志用甘草汤煮晒干,各一两 石菖蒲 枸杞各五钱 右为末,红枣肉和或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或温酒任下。
鹿茸丸 治脚气,腿腕生疮,及阴虚下元痿弱咳嗽等证。 鹿茸酥炙捣泥 五味子 当归 熟地各等分 酒糊和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任下。
还少丹杨氏 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足痿等证。 熟地黄 枸杞各二两 山药 山茱萸 五味 杜仲姜汁炒 牛膝酒浸 远志姜汁炒 续断 肉苁蓉酒浸 楮实子 舶茴香 菟丝子制 巴戟肉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九,空心盐汤下。
虎骨四斤丸 【《局方》,下同】
木瓜 天麻 肉苁蓉洗净 牛膝焙干,各一斤 附子炮去皮脐,二两 虎骨酥炙,一两 右将前四味,用无灰酒五升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取出焙干,入附子虎骨共为末,用前浸药酒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盐汤下。
加味四斤丸 治肝肾二经,气血不足,足膝酸痛,步履不随,如受风寒湿毒,以致脚气者,最宜服之。 虎胫骨一两,酥炙 乳香研 没药研,各五钱 川乌炮去皮 天麻各一两 木瓜一斤,去穰蒸 肉苁蓉 牛膝各一两半 右各为末,先将木瓜苁蓉捣膏,加酒糊和杵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任下。
滋阴八味丸 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成痿,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 山药 山茱萸肉各四两 丹皮 白茯苓 泽泻 黄蘗盐水炒 知母盐水炒,各三两 熟地黄八两,蒸捣 右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单方
人参酒浸服之,治风软脚弱,可逐奔马,故曰奔马草,曾用有效。 【丹溪】
脚软:用商陆根细切如小豆大,煮令熟,更入菉豆,同烂煮为饭,每日煮食,以瘥为度,其功最效。【《斗门方》】
瘫缓:用大豆炒黑,投酒中饮之。 【《唐本草》】
风气脚弱:孔公孽二斤,石斛五两,酒二斗,浸服。 【《肘后方》】
湿气脚软:樟柳根切小豆大,煮熟,更以菉豆同煮为饭,每日食之,以瘥为度,最效。【《斗门方》】
脚膝痿弱,不可屈伸:牛膝煎服丸服,或浸酒服,并佳。腰腿之疾,必用药也。 【《本草》,下同】
脚膝冷弱:石斛煎服丸服并佳。
八月,断大槐枝,候生嫩蘗,煮汁酿酒,疗大风痿痹,甚效。 【《别录》】
足躄筋急:桂末白酒和涂之,一日一上。 【《甲乙经》】
腰脚痹软,行履不稳者:萆薢二十四分,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酒服三钱匕,禁牛肉。【《广利方》】
痿躄脚弱:五加皮酿酒服,或水煎如茶饮之。 【《本草》】
针灸
《灵枢经》曰:春取络脉诸荣大筋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腧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故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合,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窻笼。窻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疾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痿厥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补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间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甲乙经》曰:足缓不收,痿不能行,不能言语,手足痿躄不能行,地仓主之。 痿不相知,太白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