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门

  粉身散 辟温病常用。
  芎藭 白芷 藁本各等分
  右三味,治下筛,内米粉中以粉身。
  杀鬼烧药方 辟温气。
  雄黄 丹砂 雌黄各一斤 羚羊角羖羊角亦得 虎骨 鬼臼 鬼箭羽 野丈人 石长生 芜荑 猳猪屎 马悬蹄各三两 青羊脂 菖蒲 白朮各八两 蜜蜡八斤  右十六味末之,以蜜蜡和为丸如弹许大,朝暮及夜中,户前微火烧之。
  虎头杀鬼丸 辟温。
  虎头五两 朱砂 雄黄 雌黄各一两半 鬼臼 皂荚 芜荑各一两  右七味末之,以蜜蜡和为丸如弹子大,绛袋盛系臂,男左女右,及悬屋四角。晦望夜半,中庭烧一丸。
  辟温杀鬼丸 熏百鬼恶气。
  羖羊角 虎骨各七两 雄黄 雌黄 龙骨 龟甲 鲮鲤甲 猬皮各二两 樗鸡十五枚 芎藭 珍珠各五两 东门上鸡头一枚 空青一两  右十三味末之,烊蜡二十两,并手丸如梧子,正旦门户前烧一丸。带一丸[带一丸:原缺,据《千金》卷九辟温补。],男左女右,辟百恶。独宿吊丧问病,各吞一丸小豆大。天阴大雾,日烧一丸于户牖前,佳。
  雄黄丸 汉建宁[建宁:原作「建炎」,据《千金》卷九辟温改。]二年,太岁在酉,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即有书生丁季回从蜀青城山来,东过南阳,从西市门入,见患疫疠者颇多,遂于囊中出药,人各惠之一丸。灵药沾唇,疾无不瘥。市中疫鬼数百千余,见书生施药,悉皆惊怖而走。乃有鬼王见书生,谓有道法,兼自施药,感众鬼等奔走若是,遂诣书生,欲求受其道法。  书生曰:吾无道法,乃囊中之药,呈于鬼王,鬼王睹药,惊惶叩头乞命而走。此方药带之入山,能辟虎狼虫蛇,入水能除水怪蛟蜃。  雄黄 雌黄 曾青 鬼督邮 珍珠 虎头骨 丹砂 桔梗 白朮 芎藭 白芷 鬼箭羽 芜荑 女青 鬼臼 藜芦 菖蒲 皂荚各一两  右十八味末之,蜜丸如弹子大,绢袋盛,男左女右带之。卒中恶病及时疫,吞如梧子一丸,烧一弹丸,户内。
  赤散 辟温疫气,伤寒热病。
  藜芦 (艹踯)(艹躅)花各一两 丹皮 皂荚各一两六铢 附子 桂心 珍珠各六铢 细辛 干姜各十八铢  右九味末之,内珍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置绛囊中带之,男左女右,着臂自随。觉有病之时,便以粟米大内着鼻中,又酒服一钱匕,覆取汗,日三服,当取一过汗耳。  又方 治瘟疫转相染着,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收视者。  赤小豆 鬼箭羽 鬼臼 丹砂[丹砂:原缺,据《千金》卷九辟温补。此下「右四味」随之改为「右五味」。] 雄黄各二两  右五味末之,蜜和服,如小豆一丸,可与病人同床传衣。
  肝温方 治肝腑脏[腑脏:原作「肺脏」,据《千金》卷九辟温改。]温病,阴阳毒,颈背双筋牵,先寒后热,腰强急缩,目中生花。  桂心一两 白朮 芒硝 大青 栀子各三两 柴胡五两 石膏 生姜各八两 生地黄 香豉各一升  右十味(口父)咀,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肝腑脏温病,阴阳毒,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中直强。  元参 细辛各二两 石膏八两 栀子 黄芩 升麻 芒硝各三两 竹叶切五升 车前草二升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煮竹叶、车前,取七升,去滓,下诸药,煎至三升,下芒硝,分三服。
  心温方 治心腑脏温病,阴阳毒,战掉不定,惊动。  大青 黄芩 栀子 知母 芒硝各三两 麻黄四两 元参六两 生地黄切,一升 石膏 生葛根各八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脾温方 治脾腑脏温病,阴阳毒,头重颈直,皮肉痹,结核隐起。  大青 羚羊角 升麻 射干 芒硝各三两 栀子四两 寒水石五两 元参八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肺温方 治肺腑脏温病,阴阳毒,咳嗽连续声不绝,呕逆。  杏仁 前胡各四两 麻黄 栀子 紫菀 大青 元参 葛根各三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石膏八两八两:原缺,据《千金》卷九辟温补。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肾温方 治肾腑脏温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热毒内伤。  葱白 豉各一升 茵陈 栀子 芒硝各三两 苦参 生葛各四两 生地黄 石膏各八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下芒硝,分三服。
  萎蕤汤 治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则小便难,发其汗者必讝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失便科,如此疾者,宜服之。  萎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芎藭 甘草 青木香各二两 石膏三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石卜)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
  治瘟方 【丹溪,下同】
  大黄 黄连 黄芩 人参 桔梗 防风 苍朮 滑石 香附 人中黄  右为末,神曲糊丸,每服六七十丸。分气血与痰作汤使:气虚者四君子汤,血虚者四物汤,痰多者二陈汤送下,热甚者童便下。  又方
  半夏 川芎 茯苓 陈皮 山楂 白朮 苍朮君 甘草  如头痛加酒芩,口渴加干葛,身痛加羌活、薄桂、防风、芍药。
  漏芦汤 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咽嗌填塞,水药不下,一切危恶疫疠。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 蓝叶 元参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煎服。肿热甚加芒硝二钱
  消毒丸 治时毒疙瘩恶证。
  大黄 牡蛎 僵蚕炒,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新水化一丸。内加桔梗、大力子尤妙。
  洁古雄黄丸 辟时疾,可与病人同床,传着衣服,亦不相染。  雄黄研,一两 赤小豆炒 丹参 鬼箭羽各二两  右为细末,蜜丸,每服五丸,空心温水下。
  升麻葛根汤 【《良方》,下同】  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发热。  升麻 芍药 甘草各二钱半 干葛三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柴胡升麻汤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 干葛 荆芥 赤芍药 石膏各一钱半 前胡 升麻 桑皮 黄芩各一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豆豉二十粒,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十神汤 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  川芎 麻黄 赤芍药 葛根 紫苏 升麻 白芷 陈皮 甘草炙 香附各一钱半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发热头疼,加连须葱白二根;中满气实,加枳壳煎。
  不换金正气散 治四时伤寒,瘟疫时气,及山岚瘴气,寒热往来,霍乱吐泻,下痢赤白,并宜服之。  苍朮 橘皮 半夏曲 厚朴制 藿香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锺,食前服
  大青四物汤 【《活人书》,下同】  治热病发斑,赤色烦痛。  大青一两 阿胶 甘草各二钱半 豉二合  右分三服,每用水一盏半,煎一盏,入胶烊化服。
  老君神明散 治天行温疫。
  附子炮去皮 白朮各二两 乌头炮去皮,四两 桔梗 细辛各一两  右五味,捣粗筛,缝绢囊盛带之,居闾里皆无病。若有疫疠者,温酒服方寸匕,覆取汗,得吐即差。若经三四日,抄三寸匕,以水二碗,煮令大沸,分三服。
  务成子萤火丸 主辟瘟疫恶气,百鬼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皆辟之。  萤火 鬼箭削取皮羽 蒺藜各一两 雄黄 雌黄 矾石烧汁尽,各二两 羖羊角 锻灶灰 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一两半  右九味捣筛为散,以鸡子黄并丹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绢囊盛五丸,带左臂,仍更挂户上。
  圣散子 苏内翰云:昔尝览《千金》,三建散方,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感,智不能知。今予所谓圣散子者,殆此类也。自古论病,惟伤寒为至危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下之类,差之毫厘,辄至不救。若时毒流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之感,连服取差,不可与伤寒比也。若疾疫之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幼良贱,各一大盏,即时不入其间。平居无病,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快美,百病不生,济世卫家之宝也。其方不知其所从出,而故人巢君世宝之,以治瘟疫,百不失一。余既得之,谪居黄州,连年大疫,所全活者,不可胜数。巢君初甚惜此方,指江水为盟,约不传人,余切隘之,以传蕲水道人庞安常,庞以医闻于世,又善著书,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与此方闻不朽。  草豆蔻十枚,去皮面裹炮 木猪苓去皮 茯苓 附子炮去皮脐 独活去芦头 石菖蒲 芍药 厚朴去皮姜汁炙 麻黄去根节 槁本去沙土 枳壳去穰麸炒 柴胡去芦头 泽泻 藿香叶 高良姜 华阴细辛 防风去芦头 白朮炒 半夏姜制,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重煎,空心服之。
  大补元煎 治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  人参一二钱至一二两 山药炒 杜仲各二钱 熟地二三钱至二三两 山萸一钱,畏酸吞酸者去之 炙甘草一二钱 枸杞 当归各二三钱,泄泻者去之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五福饮 治五脏亏损者。
  人参 熟地俱随宜 当归二三钱 炙草一钱 白朮炒,一钱半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补阴益气煎 治阴虚外感不解,便结不通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 山药酒炒 当归各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或一二两 陈皮 炙甘草各一钱 升麻三五分,火浮于上者不用 柴胡一二钱,无外邪者不用  水二锺,加姜三五七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和胃饮 治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腹痛等证。  陈皮 厚朴各钱半 干姜炮,一二钱 炙草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

  大和中饮 治饮食留滞积聚等证。
  陈皮一二钱 枳实一钱 砂仁五分 山楂 麦芽各二钱 厚朴 泽泻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百顺丸 治一切阳邪积滞,伤寒实热秘结等证。  川大黄锦纹者,一斤 牙皂角炒微黄,一两六钱  右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菉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钱、或二三钱,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为丸亦可。
  一柴胡饮 治感四时不正之气,寒热如疟。  柴胡二三钱 芍药二钱 甘草八分 黄芩 生地 陈皮各一钱五分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温服。

  二柴胡饮 治四时外感,本无内热,不可妄用凉药者。  柴胡一钱半或二三钱 陈皮 厚朴各一钱半 半夏二钱 细辛一二钱 甘草八分 加生姜三五片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温服。

  三柴胡饮 治四时外感,阴分不足者。  柴胡二三钱 芍药一钱五分 生姜三五片 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当归二钱,泄泻者易以熟地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温服。

  四柴胡饮 治元气不足,外感风寒,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  柴胡一二三钱 人参二三钱或五七钱,酌用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五片 当归二三钱,泻者勿用  水二锺,煎七八分,温服。

  五柴胡饮 治中气不足,外邪不散,兼培血气以逐寒邪。  柴胡一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芍药炒,一钱半 当归 白朮各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陈皮酌用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热服。

  正柴胡饮 治外感初起,血气和平者。  柴胡一二三钱 芍药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 防风 甘草各一钱 生姜三五片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热服。

  麻桂饮 治瘟疫阴寒气胜,夏月不必厚盖,津津透彻为度。  官桂一二钱 当归三四钱 陈皮随宜或不用 麻黄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水一锺半,加姜五七片或十片,煎八分,去浮沫,不拘时服。
  大温中饮 治四时寒疫,元阳大虚,正不胜邪之证。  熟地三五七钱 白朮 当归各三五钱,泄泻者山药代 人参二三钱,甚者一两,或不用 炙甘草一钱 柴胡二三四钱 麻黄一二三钱 肉桂一二钱 干姜炒熟,一二钱,或用煨生姜三五七片亦可  水二锺,煎七分,去浮沫温服,或略盖取微汗。
  柴陈煎 治外感咳嗽多痰等证。
  柴胡二三钱 陈皮一钱半 生姜三五七片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甘草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柴芩煎 治表邪未解,外内俱热,脉滑数者。  柴胡二三钱 枳壳一钱五分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各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温服。

  归葛饮 治阳明温暑时证,热渴津竭,阴虚不能作汗。  当归三五钱 干葛二三钱
  水二锺,煎一锺,以冷水浸凉,徐徐服之,得汗即解。
  归柴饮 治外感营虚,不能作汗,神方。  当归一两 柴胡五钱 炙甘草八分
  水一锺半,煎服。

  太清饮 治胃火烦热,发斑呕吐。
  知母 石斛 木通各一钱半 生石膏五七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或加麦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