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泄泻门
泄泻门
肉豆蔻散 治肠胃受湿,濡泄不止。 肉豆蔻去壳煨 诃黎勒煨去核 黄连各三分 炙甘草 赤茯苓去皮 干姜炮 白朮各半两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日三。
炙肝散 治饮食生冷,内受风寒,泄泻无度。 川椒四两 干姜炮 附子炮 缩砂仁各半两 肉豆蔻二两 小茴香四钱,炒 右为细末,用白羊肝二三两、或豮猪肝或猪羊腰子批开,放药末三四钱在内,盐一钱,葱白二茎,同放肝内一处,用湿纸裹烧香熟,空心食前细嚼,用生姜汤或米汤或酒送下。
龙骨黄连汤 治大便滑泄,色如鹜溏。 龙骨 黄连炒,各三分 当归切焙 干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温服,日再。
木香诃黎勒丸 治洞泄,大肠切痛,肠鸣,食不化。 木香半生半炒 高良姜炒 肉豆蔻去壳 白朮各一两 官桂去粗皮 芜荑炒,各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脐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焦,各二两 甘草炙,半两 干姜炮一分 诃黎勒煨去核,三分 右为细末,用陈曲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盐汤送下。
茱萸断下丸 治脏腑寒,腹痛泄泻不止,甚效。 吴茱萸二两半,炒 赤石脂 川干姜各半两 艾叶炒 砂仁 肉豆蔻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分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豆蔻附子散 治脾胃久寒大肠虚滑洞泄。 木香半分 肉豆蔻面裹煨 附子去皮脐盐炒 缩砂去皮,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前用米饮调下。
固肠散 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少白多,或如鱼脑,肠滑,腹痛,遍数频并,心腹胀满,食减乏力,并宜服此。 肉豆蔻生 粟壳去蒂盖蜜炙,各二两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两半 陈米炒,十二两 木香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生姜二片,枣一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如不饮酒,水煎亦得。忌酒面鱼腥等物。
加味三建汤 治洞泄不止。
大川乌 附子 天雄三味并炮,盐水浸去皮脐 木香 肉豆蔻煨 诃子面裹煨去核,各一两 右銼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十片,红枣二枚,盐梅一个,陈米一撮,煎六分,空心热服。
张氏建中汤 治脾胃虚弱,冒犯风冷,腹痛肠鸣,泄泻。经云:食毕而下,谓之洞泄。手足厥冷,面色青白,下部虚寒,中满气短。常服宽中健脾,养胃育真。 附子 川乌并炮,去皮脐 胡椒 艾酢淬炮 桂心 干姜炮 良姜炒 荜茇各等分 右为细末,酢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一百丸,空心食前,用米饮吞下。
猪脏丸 治脏寒泄泻饮食不进,气体倦怠。 吴茱萸拣去枝梗,不拘多少,水浸透 右用豮猪脏头一截,去脂膜净洗,将茱萸入脏内,两头用线扎定,慢火煮令极烂,用甑蒸熟尤好。二味于臼内捣千下,令极细,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汤下。
大腹木香汤 治胃寒肠热,腹胀泄泻。 大腹子 制半夏焙 木香各二两 枳壳麸炒 前胡 白芷 白朮 肉桂 橘红焙,各一两 延胡索 当归焙 旋覆花 柴胡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半两 干姜炮 人参各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大橘皮汤 【河间,下同】 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橘皮 茯苓各一两 木香一分 滑石六两 槟榔三钱 猪苓 泽泻 白朮 官桂各半两 甘草二钱 右为末,每五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小便秘,先服十枣汤,二三日后,再服此药。
桂苓白朮丸 治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服之利止为度,随证调之。 肉桂 干生姜各一分 茯苓 半夏各一两 白朮 橘红去白 泽泻各半两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生姜汤下二三十丸,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计时候。一法更加黄连半两,黄蘗二两,水丸,取效愈妙。
防风芍药汤 治泄利飧泄,身热脉弦,腹痛而渴,及头痛微汗。 防风 芍药 黄芩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半两或一两,水三盏,煎一盏,滤清温服。
白朮芍药汤 治泄泻腹痛甚者。
白朮 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
右銼,每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滤清温服。
苍朮芍药汤 治泄泻脉弦,头微痛者。 苍朮二两 芍药一两 黄芩半两
右銼,每服一两,加淡味桂半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诃子散 治虚滑泄泻。
诃子去核,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黄连 甘草各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以白朮芍药汤调下。如止之不已,宜诃子散加厚朴一两以竭其邪气。虚滑久不愈者,多传变为痢疾。太阴传少阴是为鬼邪,先以厚朴枳实汤,防其传变。
浆水散 治暴泻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气少而不能语,其甚者加吐,此谓急病,治之宜此。 半夏二两,汤洗七次 附子炮 干姜 桂枝 甘草炙,各五钱 高良姜二钱半 右为细末,每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和滓热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三服。太阳经动,下利为鹜溏,大肠不能禁固,卒然而下,成小泊光色,其中或有鞕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不了,小便多清,此寒也,宜温之。春夏枝桂汤,秋冬白朮汤。
白朮汤 冶厥阴动为泻利者,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脓血,泻利不止者为难治。宜升麻汤,或小续命汤以发之。法曰:谓表邪缩于内,故下利不止,当散表邪于四肢,布于络脉,外无其邪,则脏腑自安矣。 白朮 芍药各三钱 干姜半两,炮 甘草二钱,炙 右銼为粗末,如前服之,甚则去干姜,加附子三钱,辛能发也。
茯苓汤 治湿泻。
白朮一两 茯苓去皮,七钱半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食前服。食入而泻,胃中有宿谷也,当加枳实五钱。酒入而泻,湿热也,加黄芩五钱。
苍朮汤 冶泻利久不止,虚滑,谷不化,用此汤调桃花丸。 苍朮二两 防风一两
右銼为细末,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盏,绞清汁,下桃花丸八十丸,立愈。如小便濇少,以五苓散下桃花丸,或赤白石脂丸,小便利则愈矣。
苍朮防风汤 治风湿泄泻。
苍朮 麻黄去根节,各四两 防风五钱 右为粗末,每服一两,生姜七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泄止后,服椒朮丸。
椒朮丸
苍朮二两 川椒一两,去目炒
右为极细末,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食前温水下。一法恶痢久不愈者,加桂。如小儿病,丸如粟米大。
木香丸 治肠痹腹(疒丂)痛,时发飧泄,气不消化,小便秘濇。 干姜三分 木香 白朮 官桂 芜荑 良姜 诃子皮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厚朴生姜制 肉豆蔻各二两 甘草半两 右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空心。
豆蔻散 治寒客于脾胃,伤湿而腹痛,滑利不止。 肉豆蔻五个 甘草炙 厚朴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一盏,调下,食前。白汤亦得。
妙应丸 治胃寒肠热,水谷不化,腹胀痞满,泄利不已。 川乌头去尖,半两 栀子仁 干生姜各一分 右为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酒下,食前,日进二服。
白头翁汤 【仲景】 治挟热下利,后重而渴。 白头翁 黄蘗 秦皮 黄连各一钱
右,水煎温服。
陶氏黄龙汤 治结热利,心下鞕满,下利纯清水,谵语,发渴身热。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半 枳实 厚朴各一钱 甘草 人参 当归各五分 年老气血虚者,去芒硝。姜三片,枣二枚,桔梗二分,水煎一沸,热服。
桃花散 治少阴下利,脓血腹痛,小便不利,脉沉。 赤石脂五钱,半生半炒 干姜二钱 糯米一合 水煎去渣,入生石脂末一半,调服。
赤石脂丸 治下利小便濇者。
赤石脂 干姜各一两 黄连 当归各二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右归饮 【《景岳全书》,下同】 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而泄泻者,宜用此方加减主之。 熟地二三钱或一二两 山茱萸一钱 山药炒 枸杞子 杜仲姜制去丝,各二钱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左归丸 治真阳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荣卫,渐至衰弱,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大熟地八两 牛膝酒蒸,三两,精滑者不用 山药炒 枸杞子 山萸肉 菟丝子制 鹿胶敲碎炒珠 龟胶切碎炒珠,各四两,无火者不用 右,先将熟地蒸拦,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排气饮 治气逆食滞,胀痛呕吐等证。 陈皮 藿香 枳壳各一钱五分 香附 泽泻 乌药各二钱 厚朴一钱 木香七分或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热服。
大和中饮 治饮食留滞,泄泻等证。 陈皮一二钱 枳实一钱 砂仁五分 山楂 麦芽各二钱 厚朴 泽泻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小和中饮 治胸膈胀闷,泄泻呕吐,或妇人胎气滞满等证。 陈皮 茯苓 厚朴各一钱五分 山楂肉 扁豆炒,各二钱 甘草五分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小分清饮 治小水不利,湿滞呕吐,肿胀,不能受补等证。 茯苓 泽泻 猪苓各二三钱 薏苡仁二钱 厚朴 枳壳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前服。
解肝煎 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泄泻等证。如兼肝火者,宜用化肝煎。 陈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一钱半 紫苏叶 芍药各一钱 砂仁七分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二朮煎 治肝强脾弱,气泄湿泄等证。 白朮炒,二钱或三钱 苍朮米泔浸炒,一二钱 芍药炒黄,二钱 陈皮炒 泽泻炒,各一钱五分 茯苓 干姜炒黄,各一二钱 厚朴姜汁浸炒 炙甘草各一钱 木香六七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服。
苍朮丸 治寒湿在脾,泄泻久不能愈者。 茯苓 白芍炒,各四两 川椒去闭口者,炒出汗 炙甘草 小茴香炒,各一两 厚朴姜汁炒,三两 破故纸酒浸二日,晒干炒香,四两 茅山苍朮八两,米泔浸一宿切炒,如无即以白朮代之 右为末,糯米糊为丸梧子大。每食远,清汤送下七八十丸。
赤金豆 冶诸积泄泻。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钱半 生附子切炒,二钱 轻粉一钱 皂角炒微焦,二钱 丁香 木香 天竺黄各三钱 朱砂二钱为衣 右为末,酢浸蒸饼为丸萝卜子大,朱砂为衣。欲渐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骤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滚水或煎药,或姜酢茶蜜茴香史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饮冷水一二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
百顺丸 治一切阳邪积滞泄泻。
大黄锦纹者,一斤 牙皂角炒微黄,一两六钱 右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菉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钱或二三钱,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为丸亦可。
大分清饮 治湿热下利,黄疸溺血,邪热畜血,腹痛淋闭等证。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猪苓 栀子或倍之 枳壳 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八分,食远温服。
茵陈饮 治挟热泄泻,热痢口渴,喜冷,小水不利,黄疸,湿热闭濇等证。 茵陈 焦栀 泽泻 青皮各三钱 甘草一钱 甘菊花二钱 用水三四锺,煎两锺,不时陆续饮之。治热泻者,一服可愈。
四味回阳饮 治泄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人参一二两 制附子 炮干姜各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锺,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徐徐饮之。
六味回阳饮 治泄泻阴阳将脱等证。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制附子 炮姜各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熟地五钱或一两 冬朮三钱 水二锺,乌梅二枚或五味二十粒,武火煎七八分,温服。
养中煎 治中气虚寒,为呕为泄者。 人参一二三钱 山药炒 白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扁豆炒,二三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温胃饮 治中寒泄泻,不思饮食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朮炒,一二钱或一两 陈皮留白,一钱或不用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扁豆炒,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五君子煎 治脾胃虚寒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白朮 茯苓各二钱 水一锺半,煎服。加陈皮一钱,名六味异功煎,治同。
胃关煎 治脾肾虚寒作泄,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 扁豆炒,各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 白朮炒,各一二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泻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钱,面煨用,或破故纸亦可。滑脱不禁者,加乌梅二个,或北五味子二十粒。
左关煎 治生冷伤脾,泻利未久,肾气未损者,宜用此汤以去寒湿,安脾胃,此胃关煎之佐者也。 厚朴炒 陈皮炒,各一钱 山药炒 扁豆炒 猪苓 泽泻各二钱 炙甘草七分 干姜炒 肉桂各一二钱 水一锺半,煎服。如泻甚不止者,加破故纸或肉豆蔻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