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嗽喘门
小儿嗽喘门
桑白皮煎 治小儿嗽经时不瘥,及伤肺见血。 桑根白皮东引者切,五片 白狗肺一具,切 甘草 茯苓 升麻 贝母各钱二分 芍药 杏仁炒,各十分 李根白皮切,四分 款冬花 麦门冬各六分 黄芩十一分 淡竹青皮八分 蜜 地黄汁各一升 右以水一斗,煮及三升,去滓,下杏膏、地黄汁、蜜,微火上煎,不住搅,至二升三合,绵滤绞汁,二三 岁儿一合温服之,日进三服,夜三合。
知母散 治小儿久嗽不止,吐痰喘闷气噎。 知母 川贝母 柴胡 黄芪炙 紫菀洗 马兜铃 杏仁研去皮尖 半夏白矾水煮干 桑白皮炙 白矾研 (艹款)冬花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同煎三分,去滓时时服,或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每服五七丸,生姜汤下。
贝母散 治小儿久咳嗽气急。
贝母煨 杏仁去皮炒 麦冬 (艹款)冬花各一分 紫菀半两 右为末,用乳汁调下半钱。
全杏丸 治小儿惊风后咳嗽。
杏仁去皮尖 甜葶苈 汉防己 马兜铃去皮 右等分为末,用蜜为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用麦门冬熟水吞下。茅先生亦于前咳嗽门中,已有此方,谓各有牵引,不可除,故兼存之。
匀气散 治同上。
桔梗去芦头净洗干,五两 甘草二两 缩砂仁 蘹香洗 陈橘皮各一两 白姜一分 右为末,每服半钱,用霜木瓜煎汤调下;如无,即用紫苏盐煎汤下。
藿香散 【《卫生总微》,下同】 治不因风寒所得,肺胃气不和而咳嗽。 藿香叶二十一个 枳壳一片,去穰,湿纸裹煨熟 蚌粉如枳壳大一块 右为细末,婴小服一字,二三岁半钱,蜜水调下,不过二三服安。儿大,以意加之,无时。
生姜煎 治小儿咳嗽。
生姜一两 干姜六钱 桂心一分 炙草四钱 杏仁去皮尖炒黄,一两 (艹款)冬花 紫菀各四两 右为末,以蜜一两入药在内,微火上煎之如饴,量大小多少与含化咽。百日儿如枣核大,日三次甚效。
(艹款)冬花丸 治小儿咳嗽,日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睡者。 (艹款)冬花 紫菀各两半 桂心半两 伏龙肝三分 右同为细末,炼蜜和如泥,每取枣核大,敷乳上,令儿吮之,渐渐与儿饮,一日三次。
五味子汤 治小儿风冷入肺,咳嗽气逆,面青喘急迫,昼夜不息,饮食不下。 五味子去枝梗 当归去芦,各半两 麻黄去节 干姜炮 桂心 人参 紫菀 甘草各一分 细辛去苗,半分 大枣三枚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量儿大小。
人参半夏汤 治小儿痰逆,咳嗽不止。 人参 半夏曲 白芷各半两 藿香叶一分 丁香 杏仁霜各半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锺,生姜五片,陈粟米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时时呷服,日三四。忌酢咸炙煿生冷。
款肺散 治小儿风壅痰盛,咳嗽气急,壮热颊赤,昏愦呕吐,面目浮肿,饮食减少。 白僵蚕五两,净洗去丝,头足焙干 元胡索三两 右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淡虀汁温调服之无时。婴孩只乳汁调半字。
皂荚豉汤 治小儿咳嗽。
皂荚烧灰
右研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豉汤调下,无时服。
五灵脂丸 治久嗽渐成羸弱,恐变疳劳。 蟾头一枚,酥炙黄 五灵脂去沙土 蝉壳微炒 款冬花各半两 青黛研 雄黄各一分,研水飞 右同研匀,细糯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参汤下,食后。
人参犀角散 治时气寒壅,咳嗽痰逆,喘满惊悸,风热。 前胡八钱 人参 炙草各三钱 桔梗 杏仁浸去皮尖晒干为末,各五钱 右将上四味为末,入杏仁末拌匀,粗罗筛过,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辰砂半夏丸 治寒痰欬嗽。
瓜蒌根蜜炙 天南星汤洗 半夏汤洗七次 干姜炮,各半两 右为末,生姜自然汁和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玉珠丸 治诸涎嗽。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 硝石一分
右为细末,滴水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露蜂房丸 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满,呕逆不食。 蛤蚧一只,重四钱 露蜂房炒 蝉壳去土炒 木香 丁香 人参 地黄 麻黄去根节 马兜铃子 五倍子去虫,各二钱 北五味子 贝母去心焙 杏仁童子小便浸二宿,去皮尖炒 半夏曲各二钱半 款冬花去枝梗,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下,日三四服,食后。
杏仁膏 治小儿咳嗽声不出。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及双仁,以水一锺捣取汁 紫菀半两,洗去土,为末 右将紫菀末入杏仁汁中,更入蜜一合,同煎成膏,每服半茶匙,清粥饮调下,无时服。
一捻金散 治风痰咳嗽,颊赤痰盛,喘促气急,吐呕浮肿,乳食减少。 直白僵蚕去丝嘴,一两 炙草半两 元胡索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捻,虀汁调下,婴儿只乳汁调下半字,食后。
缓息汤 治风伤,肺气虚喘,咳嗽上气。 桑白皮一两半 白茯苓 僵蚕去丝炒 白朮 杏仁去皮尖研后入 桔梗去芦 陈皮各半两 甘草 人参去芦,各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杏仁二个,煎至六分,去滓,时时温服。
本事方 总治十六般哮嗽。
阿胶銼炒 马兜铃 炙草 半夏姜汁浸三日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人参半两 右銼散,每服二钱,卧食后服,汤使备后。心嗽,面赤或汗流,加干葛。肝嗽,眼中泪出,入乌梅一个,糯米十四粒。哮嗽,声如拽锯,入半夏二个。脾嗽。不思饮食,或恶心,入生姜二片。胃嗽,吐逆吐酸水,入蚌粉。胆嗽,令人不睡,用药半钱,茶清调下。肺嗽,上气喘急,入桑白皮。膈嗽,出痰如圆块,生姜自然汁调下。劳嗽,入秦艽末。冷嗽,天晚嗽甚,入葱白三寸。血嗽,连频不住,入当归末、枣子。暴嗽,涕唾稠粘,入乌梅、生姜。产嗽,背甲痛,入甘草三寸,黄蜡少许。气嗽,腹疼胀满,入青皮。肾嗽,时复三两声,入黄芪、白饴糖。以上十六般嗽疾,依法煎服,无不效验。
归脾汤 【《薛氏医案》,下同】 治小儿郁结,气滞作喘。 人参 黄芪 茯神 甘草 白朮炒 远志 酸枣仁 龙眼肉 当归各一钱 木香五分 右,加柴胡、山栀煎服。
养胃汤 治小儿食郁,壅滞作喘。
人参 厚朴 苍朮 半夏炮 藿香 草果仁 茯苓各五钱 炙草 橘红二钱半 右,每服二三钱,加木香少许,水煎。
五淋散 治肺中伏热,水不能生而喘者。 赤茯苓 赤芍各五分 山栀炒 当归各三分 甘草二分 右用灯心十根,水煎。
黄芩清肺散 治证同上。
黄芩一钱 栀子一个,打破
右,水煎服。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滋肾丸 治小儿脾肺积热作喘。
黄蘗清拌炒焦,三钱 知母二钱 肉桂五分 右为末,熟水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百沸汤下。
四顺清凉饮 治小儿结热,上气作喘。 赤芍药 当归 甘草 大黄各等分
右,每服一钱,水煎作两服。
八味地黄丸 治脾胃虚寒,脐突腹胀,作喘。 熟地黄八钱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五味 肉桂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钱 右为末,入地黄膏,量加米糊,丸桐子大,每服数丸,温水空心化下。
加减肾气丸 【《金匮》方】 治脾肾虚寒,不能摄水,如蛊胀作喘。 熟地黄八两 干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泽泻 白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肉桂 附子炮 车前子炒 牛膝酒微炒,各一两 右各另为末,米糊丸小豆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前白汤下。
马通粟粒丸 【《卫生总微》,下同】 治小儿喘急,肩息气逆,胁下作痛,寒热往来,不进乳食,渐成羸瘦。 马通中粟粒三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 紫菀 细辛各半两 石膏 秦艽 半夏汤泡七次 茯苓 五味子各一分 右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十丸,姜汤下,日三服,加至二十丸,不拘时候。
绛朱丹 治痰涎喘满。
南星泡 半夏汤洗去滑 滑石煅,各二两 枯白矾两半 铅白霜一分 右为细末,面糊和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粒,姜汤送下,食后临卧服。
碧玉丸 【《证治准绳》,下同】 治痰嗽气喘,胸满,饮食减少,睡不得宁,烦躁有热。 青黛 生矾 生南星 滑石各二钱五分 巴豆四十九粒,去壳膜心存油碎入乳钵细研 轻粉十五贴 全蝎十五尾,去毒 右除轻粉、巴豆外,余五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前二味同在乳钵杵匀,姜汁煮糯米粉为糊,丸粟大,每服七丸至九丸,或十一丸,用淡姜汤空心投。热甚者,薄荷汤下,不拘时。
坎离汤 治虚喘昼轻夜重,食减神昏。 荜澄茄 石菖蒲各一钱 白朮 白茯苓 南木香各二钱 炙草 半夏汤煮透銼焙 紫苏子烙炒杵碎,各四钱 右銼,每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无时。
杏仁煎 【《圣惠方》】 治小儿咳嗽,心烦喘粗。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天门冬去心 寒食面各一两 蜜 酥各一合 贝母半两,炒 生地黄汁一大盏 右件,煎贝母及天门冬至五分,便研绞取汁,入杏仁膏等同熬如稀饧,每服用温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八味理中丸 【《证治准绳》】 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升降,中膈痞满,郁溢胸臆,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 人参 炙甘草 白朮 干姜 枳实制炒 白茯苓 五味子 桑白皮 右件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小指头大,每服一丸,淡豆豉五粒,水一小盏,煎至半去豉,通口服,不拘时候。
平气散 【《聚宝方》】 治小儿气不和,定喘和气,补虚思食。 人参 白茯苓 百合 炙甘草 白朮土炒 桔梗各等分 右六味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少许,同煎至五分,温服。
补中益气汤 【《薛氏医案》】 治同上。 当归一钱 人参 黄芪各八分 白朮 甘草 陈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二分 右件药(口父)咀,量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滓,食远稍热服。
生白丸 【《证治准绳》,下同】 治小儿痰涎不利,上喘咳嗽。 白附子新罗者 天南星各半两 半夏一两 右为末,用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枳实汤 主伤风侮寒,胸满气促,咳嗽不活,食多夹痰吐出。 枳实去瓤銼片麸炒微黄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甘草六钱 半夏一钱,汤煮透滤,仍銼焙干 桔梗七钱半,銼炒 右件(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无时服。
清胃散 【《医学入门》】 治小儿过食膏粱厚味,脾胃积热作喘。 升麻五分 生地黄 牡丹皮 川黄连炒 当归各三分 右,水煎服。
大效雄朱化痰定喘丸 【《薛氏医案》】 治小儿因惊发喘,逆触心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 雄黄 朱砂各一钱,研 蝉蜕 全蝎炒 地龙 白僵蚕 天南星 白附子炮,各二钱五分 轻粉半钱 右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茶清送下,食后服。
天麻定喘饮 【《证治准绳》,下同】 治小儿喘嗽惊风。 天麻 防风 羌活 甘草 人参 桔梗 白朮 川芎 半夏曲各等分 右銼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麦门冬十四粒,煎至七分,食后服。有热去白朮,加芍药、枳壳。
紫苏饮子 治肺受风寒,喘热痰嗽。 紫苏叶 桑白皮 青皮 五味 杏仁 麻黄 炙草 陈皮各二分 人参 半夏各三分 右,姜三片,水煎温服。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治伤寒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下后喘,亦治。 麻黄二两,汤泡去黄汁焙杵 杏仁二十五个 石膏四两,研 炙草一两 右銼散,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六分,去滓温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 【《金匮要略》】 治小儿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 麻黄去节,三两;《千金》四两 石膏二两 芍药 桂枝 细辛各三两,《千金》各二两 炙甘草 干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 五味半升,《千金》一升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一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瓜蒌方 吉氏方 治小儿伤冷,气喘涎多。 瓜蒌一大个,开一盖子 阿胶一分 沙糖半两 右件将二味投入瓜蒌内,以盖子依旧封着,白纸都糊,入饭甑蒸两遍,倾出,随儿大小,约多少冷服。
真珠散 【《证治准绳》,下同】 治小儿气喘多涎。 真珠末 生犀角镑各半钱 香附子四钱 龙脑少许 右为末,每服半铜钱,煎桃仁汤调下。婴儿一字,一岁以下者半钱。
茅先生方 治小儿诸喘气急。
海螵蛸 黑牵牛末 牡蛎 马兜铃去皮 右各称二钱,为末拌匀,每服抄一钱,用鲫鱼淡煮汤调下。 又
海螵蛸 牡蛎煅
右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用淡生姜汤调下。
二圣散 治风痰壅闭,语音不出,气促喘闷,手足动摇,似搐非搐。 诃子肉十大枚,半生半炙 大腹皮洗焙,五钱 右銼,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