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胎前门

  妊娠腰痛,鹿角截五寸长,烧赤,投一升酒中,又烧又浸,如此数次,细研,空心酒服方寸匕。【《产宝》】
  孕妇子上冲心:取蒲萄,或根亦可,浓煮汁,饮之即下,而其胎亦安。 【《本草》】
  姙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 【《圣惠》】
  姙娠血痢: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 【《本草》,下同】
  妊娠胎动:用阿胶炒、熟艾叶各二两,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分服。
  姙娠下血:黄明胶二两,酒煮化顿服之。 【《肘后方》】
  姙娠下痢:中衣带三寸烧研,水服。 【《千金》】
  姙娠去胎:麦糵一升,蜜一升,服之即下。
  转胞尿闭:用葱白细切,和盐炒热,熨脐下,立通。 【《入门》】
  转胞尿闭胀:急令产婆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胞,则尿出如注,胀急即解。 【丹溪,下同】  又方:将孕妇倒竖起则尿自出,亦妙。
  妊娠心腹绞痛:大红枣十四枚,烧焦为末,以小便服之。 【《梅师方》】
  妊娠吐酸水,心腹痛,不能饮食:人参、干姜炮等分为末,以生地黄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局方》】
  妇人虚羸有鬼胎症瘕,经候不通:芫花根三两銼炒黄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当利恶物而愈。【《圣惠》】
  孕痈:用洪州乌药软白香辣者五钱,水一盏,牛皮胶一片,同煎至七分温服。 【《准绳》,下同】  又方:薏苡仁煮汁饮之。

  腹中儿哭:黄连煎浓汁,母常呷之。 【《熊氏补遗》】
  因惊胎动出血:取黄连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子母秘录》】
  妊娠子烦口干不得卧:黄连末每服一钱,粥饮下。或酒蒸黄连丸亦妙。 【《本草》】
  病笃去胎:蝱虫十枚,炙捣为末,酒服胎即下。 【《产乳》】
  温养胎气:胎至九月,用猪肚一枚,如常着五味者食至尽。 【《千金翼》】
  转女为男:取弓弩弦一枚,绛囊盛带妇人左臂。  又方:取雄黄一两,绛囊盛带之。要女者带雌黄。  又方:以斧一柄于产妇卧床下置之,仍系刃向下,勿令人知。  又方:妇人始觉有孕,用原蚕屎一钱,井华水服之,日三。 【《本草》】
    针灸

  《金匮要咯》曰: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二穴,小便微利则愈。  《甲乙经》曰:乳子下赤白带,腰俞主之。  妇人乳余疾,肓门主之。
  《千金方》曰:妊娠三月胎欲堕,灸膝下一寸七壮。  妊娠一月,足厥阴脉养,二月足少阳脉养,三月手心主脉养,四月手少阳脉养,五月足太阴脉养,六月足阳明脉养,七月手太阴脉养,八月手阳明脉养,九月足少阴脉养。凡逐月养胎之脉,当其时俱不可针灸。  《医学入门》曰: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  妇人将产,预先胎破,恶水长流,坐草早无血可养,枯竭,刺独阴五分,在足小指第三节间;承阴一寸五分。《丹溪心法》曰:妊孕寒热往来咳嗽血痰,或呕吐不食无力,或喘满乳脊相应痛,或口中唾如霜雪,出语无声,或耳鸣,或痰涎日夜数碗,误用热药之故也。刺风门、魄户各五分,支沟间使各透。如寒热未解,百节瘈瘲昏愦,再取绝骨五分,太溪三分。如脉气未平,泻太渊、太白各二分,热府【未详分数。】 已上穴,实泻虚补,治产前病立效。此病安后,半年必有一变,四肢消瘦,单腹肿胀,即取阴交一穴,去其恶物也。
     医案

  《儒门事亲》曰:戴人过东杞,一妇人病大便燥结,小便淋濇,半生不娠,惟常服疏导之药则大便通利,暂废药则结滞。忽得孕,至四五月间,医者禁疏导之药,大便依常为难,临圊则力努,为之胎坠。凡如此胎坠者三。又孕已经三四月,弦望前后,溲溺结濇,甘分胎陨,乃访戴人。戴人诊其两手脉俱滑大,脉虽滑大以其且妊,不敢陡攻,遂以食疗之。用花碱煮菠菱、葵菜,以车前子苗作茹,杂猪羊血作羹食之,半载居然生子,其妇燥病方愈。
  刘先生妻有娠半年,因伤损下血,乞药于戴人。戴人诊之,以三和汤一名玉烛散、承气汤、四物汤对停,加(石卜)硝煎之,下数行,痛如手拈,下血亦止。
  一妇人年四十余得孕,自以为年衰多病,故疾复作,以告医氏。医者不察,加燔针于脐两旁,又以毒药攻磨,转觉腹痛,食减形羸,已在床枕,来问戴人。戴人诊其脉曰:六脉皆平,椎右尺洪大有力,此孕脉也。兼择食,为孕无疑。左右皆笑之。不数月,生一女子,两目下各有燔针痕,几丧其明。凡治病妇当先问娠,不可仓卒。
  胡王之妻,病脐下积块呕食,面黄肌瘦而不月,或谓之干血气,治之无效。戴人见之曰:孕也。其人不信。再三求治于戴人。与之平药,以应其意,终不肯下毒药,后月到果胎也。人问何以别之?戴人曰:尺脉洪大也,《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阴搏阳别之脉。
  朱震亨《心法》曰:一妇人孕三月,吐痰水并饮食,每日寅卯作,作时觉少腹有气冲上,然后膈满而吐,面赤微躁,头眩,卧不起床,四肢疼,微渴,此肝火挟冲脉之火冲上也。一日甚,一日轻。脉和,右寸脉洪大。百药不效者将二月。偶用沉香磨水化抱龙丸,一服膈宽,气不上冲;二三服,吐止眩减,食进而安。
  应氏妇得胎七月,尝杂吐食,胎壅心下满塞,气攻背,两肘皆痛,要人不住手,以热物摩熨,得吐稍疏,脉洪大。用黄芩二钱半,炒黄连一钱,炒白朮、半夏各二钱,炙甘草、砂仁各五分,陈皮、当归、山栀、炒枳壳、香附、人参、苍朮各一钱,茯苓一钱半,生姜七片,服二贴后,嘈杂吐止,心满塞退。但于夜间背肘痛,用摩熨,遂与抱龙丸化服,其疾如失。
  一妇人年近三十,怀孕两个月,病呕吐头眩,自觉不可禁持,以人参、白朮、川芎、陈皮、茯苓等药,服五七日,愈觉沉重。召予脉之,两手弦左为甚而且弱。予曰:此是恶阻病,必怒气所激。问之果然。肝气既逆,又挟胎气,参朮之补,大非所宜。教以时用茯苓汤下抑青丸二十四粒,五贴自觉稍安。诊其脉,略有数状,自言口干苦,稍食粥则口酸,予意其为膈间滞气未尽行,教全以川芎、陈皮、山栀、茯苓、生姜煎汤,下抑青丸十五粒,十余贴余证皆平,但食及常时之半,食后觉口酸,不食觉易饥。予谓肝热未平,则以白汤下抑青丸二十粒,二十日而安。予又脉之,见其两手脉虽和平,而右手弱甚,此胎必堕,此时肝气既平,参、朮可用矣。遂用始初参朮等药补之,预防堕胎,已后之虚。服之一月,胎自堕,却得平稳无事。抑青丸,一味黄连为丸是也。
  一妇人怀妊六月发癎,手足扬直,面紫黑色,合眼涎出,昏愦不省人事,半时而醒。医与震灵丹五十余贴,其疾时作时止,无减证。直至临产方自愈。产一女,蓐中子母皆安。次年,其夫疑丹毒必作,求治之,诊其脉,浮取弦,重取濇,按至骨则沉实带数,时正二月,因未见其癎发之状,未敢与药,意其旧年癎发时,乃五月,欲待其时,度此疾必作,当审谛施治,至五月半,其疾果作,皆是巳午两时,遂教以自制防风通圣散,用生甘草加桃仁多红花少,或服或吐,至四五剂,疾渐疏而轻,后发为疥而愈。
  朱宅妇人三十余岁,怀胎四个月,大小便闭,因与通利冬葵子等药已通,但气未顺,此由性急血耗气乱,用和气滋血之药乃安。
  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规之,见其形瘁,脉之右濇而左稍和,此伤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边,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用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朮、带白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浓汤,与四贴,任其频啜;至次早,又与四贴药滓,作一贴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此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二十贴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
  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能承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芪、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
  一妇人有孕,至三月必堕,予教以浓煎白朮汤,调黄芩末二钱,服三四十贴,遂得保全。盖孕至三月,正属相火,所以易堕。不然,何以黄芩、白朮为安胎妙药耶?一妇年三十余,或经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堕,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气实,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气化胎,反食气伤精故也。因令住经第二月,用黄芩、白朮、当归、甘草,服至三月尽止药,后生一子。
  《明医杂着》曰:吾妻尝胎漏,忽一日血大崩,遂运去,服童便醒而少顷复运,急煎服荆芥,随醒随运,服止血止运之药不效,忽然呕吐,予以童便药汁满于胸膈也,复以手探吐之,少顷,吐出米饭及虀菜碗许,询间其故,适方午饭后着恼,故即崩而不止。予悟曰:因方饱食,胃气不行,故崩甚。血既大崩,胃气益虚而不能运化,宜乎服药无效也。急宜调理脾胃,遂用白朮五钱,陈皮、麦芽各二钱煎服之,服未半而运止,再服而崩止。遂专理脾胃,服十数剂,胃气始还,然后加血药服之而安。若不审知食滞而再用血崩血运之药,岂不悞哉?大凡医者治诸病证,须时常察其有无饮食伤积否,但见其胸膈饱闷,呕吐噫气,咽酸腹痛,肠泄,恶食少食,便问曾何饮食,审知伤积,即便先调其脾胃,消导饮食,然后用本病药治之,或于本病药内加入消导饮食药。若不审知此,则用药虽对证而不获效。盖人以脾胃为主,胃气自伤,则不能运化药味以成功也。亦有饮食之后即药,或服药之后即睡,或有服药太多,谓之伤药,要须识此。
  《薛己医案》曰:一妊妇呕吐恶食,体倦嗜卧,此胃气虚而恶阻也。用人参橘皮汤二剂渐愈,又用六君加紫苏一剂而安。
  一妊妇吞酸恶心,时欲作呕,此因脾胃虚而饮食停滞,用六君加枳壳、香附治之而愈。
  一妊妇呕吐胁胀,或寒热往来,面色青黄,此木旺而克脾土,用六君子加柴胡、桔梗、枳壳而安。
  一妊妇呕吐酸水,胸满不食,此脾土虚而肝木所侮,用六君子加芍药而愈,又用四君子加枳壳、桔梗而安。
  一妊妇胸腹膨胀,吐痰不食,此脾胃虚而饮食为痰,用半夏茯苓汤渐愈,又用六君子加枳壳、苏梗、桔梗而饮食如常。后因恚怒,胁胀不食,吐痰恶心,用半夏茯苓汤加柴胡、山栀而愈。
  一妊妇内热晡热,或兼寒热,饮食少思,其胎或下坠或上攻,此肝经血虚而火动耳。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次用六君子加柴胡、枳壳各数剂而愈。
  一妇人胎及六月,形体倦怠,饮食少思,劳役便血,胎动不安,用六君、生熟地、升麻、柴胡而愈。
  一妊妇下血,服凉血之药,下血益甚,食少体倦,此脾气虚而不能摄血,余用补中益气汤而愈。后因怒而寒热,其血仍下,此肝火旺而血沸腾,用加味逍遥散血止,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妊妇下血,发热作渴,食少体倦,属脾气虚而为肝火所侮,用四君子加柴胡、山栀,血止、因怒复作,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栀、升麻而安。
  一妊娠三月,其经月来三五次,但不多,饮食精神如故,此血盛有余。儿大能饮,自不来矣。果然。
  一妊娠六月,每怒下血,甚至寒热头痛,胁胀腹疼,作呕少食。余谓寒热头痛乃肝火上冲,胁胀腹疼乃肝气不行,作呕少食乃肝侮脾胃,小便下血乃肝火血热,用小柴胡加芍药、炒黑山栀、茯苓、白朮而愈。
  一妊娠六月,体倦食少,劳役下血,用六君子加当归、熟地、升麻、柴胡而愈。
  一妊妇每因恚怒,其胎上逼,左关脉弦洪,乃肝火内动,用小柴胡加茯苓、枳壳、山栀而愈。但体倦不食,用六君子调养脾土,加柴胡、枳壳调和肝气乃瘥。
  一妊妇胎上逼,胸满嗳气,饮食少思,此脾气郁滞,用紫苏饮顿安,又用四君子加枳壳、柴胡、山栀而瘥。
  一妊妇因怒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服消导顺气之剂,脾胃愈弱,饮食愈少,大便不实且无度,久而便黄水或带白,视其面色,黄中隐白。余曰:黄色,脾虚也;白色,肺虚也。朝以补中益气汤升补胃气,夕以六君子培补脾气而愈。
  一妊妇因怒,寒热往来,内热晡热,胁痛呕吐,胎至八月而不长,此因肝脾郁怒所致,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栀、根壳、紫苏、桔梗,病愈而胎亦长矣。
  鸿胪张淑人痢疾后,胎功心神不安,肢体殊倦,用八珍散二十余剂渐愈。因劳加烦热头痛,以大剂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治之,热痛顿止。仍用前散,又五十余剂而安。其后生产甚易。
  一妇人每胎三四个月,作痛欲堕,余以为痛胎,用当归二钱、熟地黄三钱而愈。
  一妊妇八月,胎欲坠如产,卧久少安,日晡益甚,此气血虚弱,朝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随愈,更以八珍汤调理而安。